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学科素质教育问题的核心,本文主要对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教学以及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课教学;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指导
大家都知道,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这四种技能中,听、读属于信息的输入过程,说、写属于信息的输出过程。而无论是在高考还是中考的试题题型中,除了书面表达外,其他的所有题目无一例外都考察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识别信息,选择和归纳主要信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便显得非常重要。
我在多年的教學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对阅读材料的处理,和对学生的课外指导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阅读课教学
很多教师在处理阅读课文时,无论什么题材的文章,一律采用“读单词——教词法——教语法——做练习”的模式。即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将一段完整的优美的阅读材料分割成了若干部分,进行字典搬家,倒也讲授了许多基础知识,却忽视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一段文章讲完之后,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而学生却除了记笔记记得手眼酸麻之外,阅读能力没有得到一点提高,根本得不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更谈不上欣赏文章的写作技巧及韵味了。这就完全违背了课文的双重功能:即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既掌握语言知识,又学习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并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处理阅读课的教学中做到:
(一)精心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应认真研读教师用书中的教学建议,准确把握教材,精心准备每个教学步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详略比例,找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共鸣点。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同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设计出难度不同的问题,布置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同学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果子,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对英语浓厚的兴趣。
其次在目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如在讲解之后,基础差的同学要求理解课文大意,并能脱离课本回答主要问题,中等生要求脱离课本复述课文,好学生能用自己的话从不同侧面讲述课文,并且就某一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
(二)巧妙导课
新课导入要突出一个“奇”,一个“趣”。教师必须在新课导入上动脑筋,采用多种形式,如联旧引新,提问,讲故事,观看录象,挂图,画简笔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降低阅读中的难度,激发其阅读欲望。
(三)指导阅读方法
在做好阅读前的热身之后,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教师要给出学生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对阅读方法加以指导。常见的阅读方法有:
1、略读法。老师要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进行略读,并迅速找出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不要按常规逐字逐句的读要快速阅读,一个意群一个意群扫描,省略大量与所寻信息关系不重要的词,短语或句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2、查阅法。学生从文段中获得所需的具体信息,可以不需要读完 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就是查阅法。这些具体的信息常常和5W和1H有关,即who,what,when,where,why 和how 有关,有时跟具体的数字,如长度、宽度、高度、距离、大小、尺寸等有联系。
3、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法:高考阅读理解题中是允许有少量生词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应该有意识地积累单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基础和保障,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都无从谈起。而遇到生词时千万不可心慌着急,甚至知难而退,要根据上下文的有关信息进行猜测,判断。
4、同义互释法。在阅读中要从备选项中找出与原文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词组或短语,它们可以互相解答互相替换。这就要求平时多积累,多留心,多在这方面进行锻炼,就能在出现变化时应对自如。
5、判断推理法。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能解答许多问题,但有时会发现不止一个选项可以作为答案,这时就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判断推理题了。这就需要提醒学生在进行推理时(1)一定要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数字、时间、地点、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事实和线索为依据,不能凭空想象,凭主观判断,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2)要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3)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选择比较,去伪存真,做出深层的理解和全面的分析,进行合理的判断,选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的最佳答案。(4)一般情况下,一些表达很绝对,片面的选项,文章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也不可能是最佳答案。
(四)读后精讲
本层次任务是立足于全篇,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知识进行集中学习,并适时地融入语言知识,跨文化知识,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趣味性。然后让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做必要的引导,点拔或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二、课后阅读指导
有了扎实的课堂阅读教学作基础,还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才能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正的培养起来。英国语言学家韦斯特指出:“通过阅读学会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大量地,广泛地,快速地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课外阅读量越多,他们在课文中所学语言现象的复现率就越高,这不仅巩固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使他们获取了大量信息,而且也提高了阅读技巧,积累了阅读经验。阅读速度也自然越快,阅读理解能力也就越强,阅读兴趣就越浓,从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对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的指导也相当的关键,所以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思想性:内容健康,是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净化;(2)可读性:选材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严格控制生词量;生词一般为3%,防止过难,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3)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选材料要形象,生动,有趣。同时鼓励学生在中文方面也要博览群书,特别是一些像《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会对学生有思维上的启迪。
把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既使学生在学习中把握了文章主旨,获取了大量信息,有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和技巧,达到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的,更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应用英语打下了切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柳思俭,淳于家主编。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课教学;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指导
大家都知道,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这四种技能中,听、读属于信息的输入过程,说、写属于信息的输出过程。而无论是在高考还是中考的试题题型中,除了书面表达外,其他的所有题目无一例外都考察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识别信息,选择和归纳主要信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便显得非常重要。
我在多年的教學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对阅读材料的处理,和对学生的课外指导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阅读课教学
很多教师在处理阅读课文时,无论什么题材的文章,一律采用“读单词——教词法——教语法——做练习”的模式。即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将一段完整的优美的阅读材料分割成了若干部分,进行字典搬家,倒也讲授了许多基础知识,却忽视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一段文章讲完之后,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而学生却除了记笔记记得手眼酸麻之外,阅读能力没有得到一点提高,根本得不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更谈不上欣赏文章的写作技巧及韵味了。这就完全违背了课文的双重功能:即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既掌握语言知识,又学习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并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处理阅读课的教学中做到:
(一)精心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应认真研读教师用书中的教学建议,准确把握教材,精心准备每个教学步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详略比例,找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共鸣点。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同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设计出难度不同的问题,布置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同学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果子,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对英语浓厚的兴趣。
其次在目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如在讲解之后,基础差的同学要求理解课文大意,并能脱离课本回答主要问题,中等生要求脱离课本复述课文,好学生能用自己的话从不同侧面讲述课文,并且就某一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
(二)巧妙导课
新课导入要突出一个“奇”,一个“趣”。教师必须在新课导入上动脑筋,采用多种形式,如联旧引新,提问,讲故事,观看录象,挂图,画简笔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降低阅读中的难度,激发其阅读欲望。
(三)指导阅读方法
在做好阅读前的热身之后,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教师要给出学生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对阅读方法加以指导。常见的阅读方法有:
1、略读法。老师要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进行略读,并迅速找出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不要按常规逐字逐句的读要快速阅读,一个意群一个意群扫描,省略大量与所寻信息关系不重要的词,短语或句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2、查阅法。学生从文段中获得所需的具体信息,可以不需要读完 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就是查阅法。这些具体的信息常常和5W和1H有关,即who,what,when,where,why 和how 有关,有时跟具体的数字,如长度、宽度、高度、距离、大小、尺寸等有联系。
3、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法:高考阅读理解题中是允许有少量生词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应该有意识地积累单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基础和保障,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都无从谈起。而遇到生词时千万不可心慌着急,甚至知难而退,要根据上下文的有关信息进行猜测,判断。
4、同义互释法。在阅读中要从备选项中找出与原文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词组或短语,它们可以互相解答互相替换。这就要求平时多积累,多留心,多在这方面进行锻炼,就能在出现变化时应对自如。
5、判断推理法。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能解答许多问题,但有时会发现不止一个选项可以作为答案,这时就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判断推理题了。这就需要提醒学生在进行推理时(1)一定要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数字、时间、地点、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事实和线索为依据,不能凭空想象,凭主观判断,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2)要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3)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选择比较,去伪存真,做出深层的理解和全面的分析,进行合理的判断,选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的最佳答案。(4)一般情况下,一些表达很绝对,片面的选项,文章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也不可能是最佳答案。
(四)读后精讲
本层次任务是立足于全篇,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知识进行集中学习,并适时地融入语言知识,跨文化知识,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趣味性。然后让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做必要的引导,点拔或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二、课后阅读指导
有了扎实的课堂阅读教学作基础,还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才能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正的培养起来。英国语言学家韦斯特指出:“通过阅读学会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大量地,广泛地,快速地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课外阅读量越多,他们在课文中所学语言现象的复现率就越高,这不仅巩固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使他们获取了大量信息,而且也提高了阅读技巧,积累了阅读经验。阅读速度也自然越快,阅读理解能力也就越强,阅读兴趣就越浓,从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对课外阅读材料选择的指导也相当的关键,所以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思想性:内容健康,是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净化;(2)可读性:选材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严格控制生词量;生词一般为3%,防止过难,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3)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选材料要形象,生动,有趣。同时鼓励学生在中文方面也要博览群书,特别是一些像《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会对学生有思维上的启迪。
把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既使学生在学习中把握了文章主旨,获取了大量信息,有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和技巧,达到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的,更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应用英语打下了切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柳思俭,淳于家主编。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