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学什么功课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ao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旦升格为“爸爸妈妈”,得到的不仅是“恭喜”,还有许多要学习的新功课,以便扮演好现代父母的角色。
  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几乎是每对父母都想学好的课题。
  做父母的到底要给孩子什么东西?一般说,吃穿住等物质上的供应是父母很注重的,然而有的父母忙于这些,而无暇再兼顾孩子其他需要。有的父母认为要给孩子“时间”,因为时间是无价之宝,过了就无法再挽回;给孩子“安全感”,因为这会影响他一生的人格发展;给孩子“榜样”,因为父母是怎样的,孩子通常也会继承其模样;给孩子“价值观”,因为这是他一生做人行事的准则……父母是否真能完全满足孩子的需要?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感觉父母所给予的还是缺乏了些什么,这往往成为我们最看重的;而在成长背景中,父母如何教养我们,通常也会影响我们教养下一代的方式。
  
  权威、民主、还是放任?
  
  管教大概可分为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三种。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年幼时要用权威式,长大才用民主式;有的父母觉得民主式是一种理想的管教方式,而实际上则易于扮演权威式的角色;也有少数父母赞成一点点放任,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大致说来,放任式似乎较难被接受,而且多数父母认为,民主固然好,但权威亦不可少。
  究竟哪一种管教方式比较好?目前也没有绝对的答案。


  有个妈妈说:“我觉得我的管教很民主,但是我女儿却说我很权威。后来我才发现,我的‘民主’是和我父母对我的管教相比而言的。”父母与子女对管教的看法不同,往往是造成彼此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究竟儿女的哪些事情是父母该管的,哪些又是该让他们自己决定的?权威式的管教方式偏向由父母决定、安排小孩的一切事情,而放任式的父母则完全不管孩子所做的事。
  没有人能绝对地说哪一种管教方式最好,父母必须视情况和孩子的年龄成长配合运用。孩子要求的声音通常是随着年龄而增强,慢慢地,他们也要争取自己的空间。不管哪一种管教方式,如果父母没有分辨情况配合使用,很容易造成亲子间的冲突和沟通不良。
  
  父母的“权”须有“限”
  
  父母有管教小孩的权力,但这“权”也必须有“限”。我们曾听过父母亲强迫孩子嫁娶自己不喜欢的对象,虐待、殴打小孩等情况,这些多半是在父母亲对孩子的监护权的权限上出了问题。到底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权力有多大?这“限”的问题值得现今的父母好好思量。
  有些父母对孩子管教的“限”是随着年龄愈来愈开放;也有些父母的作法刚好相反,在孩子年幼时比较放任他们的行为,到孩子长大后反而约束更紧。这样的做法与孩子成长中对拥有自我空间的要求恰好相反,使父母亲和孩子都吃了不少苦头。
  
  管教的协调是重要课题
  
  父母双方在管教孩子时想法是否要一致?赞成要一致的父母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想法不同,会产生两种标准,使孩子无所适从,也容易让孩子利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反抗另一方。父母管教方式相同,小孩比较容易知道自己真的做错,也比较有例可循。
  不过,父母本来就生长在不同的环境,受到各自父母的影响,很多想法和接受教导的方式都不一致,对孩子管教的方式和态度自然不同。父母双方如何协调分歧的意见,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不在孩子面前沟通意见,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彼此指责。能协调后再处理孩子的问题当然是比较好 ,如果父母对管教小孩的意见不合,在小孩面前争吵后再取得协调认同,那么父母不但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有争吵,更重要的是让小孩知道他们在争吵后仍然能取得和谐,否则小孩在父母的争吵中学不到任何东西。
  父母的婚姻愉快,就容易培养出孩子愉快的个性。在理论上,父母给予最理想的环境是愉快和谐的;但事实上,夫妻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争吵,因此夫妻要从正面来看吵架,让小孩也可以在当中有所学习。
  
  要学的比孩子多
  
  父母之间的关系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爱自己的另一半,其实就是爱小孩,因为夫妇相爱,小孩就得以在有爱、有信任、有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很多太太生了孩子后,完全埋首于孩子而忽略了丈夫,等到辛苦把孩子养大后,才发现与丈夫之间的裂痕已很难弥补。
  孩子的来临的确会影响夫妻的关系。如果太太能重视先生,自然得到先生的支持,在照顾孩子的事上也不至于孤军奋斗,对孩子的教养当然更好了。
  我们往往只想到小孩的学习,忘记了自己也要学习。其实有了孩子之后,父母要学习的事情很多。如:
  一、情绪:小孩常占用了父母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也特别容易引起父母的情绪。父母要学习如何控制和疏导自己的情绪。若是可能,父母偶尔安排一段时间离开孩子,对控制情绪有很大的帮助。父母情绪好,对孩子的态度自然比较好。
  二、弱点:父母在孩子身上发现有自己的弱点时,特别难以接受。人往往能接纳自己的弱点,却不能接纳别人有同样的弱点,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这点是父母必须学习接纳的。
  三、分辨:父母要学习分辨自己对小孩的要求,究竟是自己的需要还是小孩的需要?很多父母从前欠缺的都希望小孩能拥有,甚至有些父母觉得自己为小孩费了很多心血,小孩竟然不领情,而造成父母与孩子的冲突。父母要学习自觉,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
  四、愧疚感:父母很容易因为自己对小孩不好,或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而产生愧疚感。在愧疚之下,则倾向给予小孩不当的补偿。愧疚感对父母和小孩都没有好处,父母应该学习去处理自己的愧疚感,接纳自己有限的能力,也尝试调适作息来改善境况。
  五、比较:拿自己的小孩跟别人比是父母常犯的错误,尤其是只比较缺点,而忽略赞美孩子的优点。当着小孩的面比较,更会影响孩子的心灵,如果父母难免要比较时,也要全面地比较,并且多给孩子鼓励,避免他们心里产生偏差。
  最后,父母必须明白小孩是会不断长大的,父母的角色也会跟着有所转变。因此,父母与小孩在成长中都要经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彼此协调,产生令人满意的亲子关系。
其他文献
照片1展示的是一例上面两颗大门牙被挤得向外长,因上牙床骨骼生长得狭窄,又将中间两颗大门牙根部位的牙床骨挤得向外凸出的情况。膨隆前突的牙床骨和两颗大门牙将上唇托起呈开唇露齿畸形。照片2是这个孩子在9岁时经过牙颌畸形的矫治,上牙床骨增宽、大门牙部位凸出的牙床骨缩小,大小门牙初步排齐的情况。  在众多的牙颌畸形中,有时两颗大门牙向外长错位置,常不为人所重视,始发阶段因牙齿错位的程度不太严重,人们就不以为
期刊
孩子的降临,对年轻父母的生活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在调查中发现,有 25%的父亲和 50.3%的母亲坦陈"自从有了孩子,我几乎没有了原先的娱乐与爱好"; 20.7%的父亲和 43.6%的母亲认为"为了孩子,我放弃了不少自身发展的机会"。看来,母亲在这些方面的牺牲更大。   在本世纪 60年代,有一种观点开始悄悄盛行起来,我们称之为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识与了解这种观点,对为人父母者的心态调整非常有帮助
期刊
1452年4月15日,在意大利著名城市佛罗伦萨西面的一个小镇上,诞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7岁时,他被送进教堂附近的小学读书。但,他似乎对课堂上那些枯燥的拉丁文不感兴趣。他那数不尽的天真与好奇心只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才能得到满足。他经常一清早就从家里出来,在上课之前,躺在山谷的草地上,出神地注视着平地飞起的山雀,想像着它们飞翔的奥秘,或眺望阿尔卑斯山的雪峰。每次外出,他总会带回一些奇形怪状的小动物
期刊
安安已经 5岁了,爸爸妈妈决定让他单独睡一个房间,可安安说什么也不肯。每当爸爸妈妈为他盖好被子、关上灯准备走出房间时,安安就会哇哇大哭:"别关灯,我怕。""妈妈别走,窗外有怪物,它会咬我!"任爸爸妈妈怎样安慰、解释都无济于事,这可怎么办呢?     先分床 再分房     我孩子当时单独睡的情况和安安差不多。出于对孩子的尊重,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想了一个过渡的办法:先在同一个房间离大人床最远处搭
期刊
巨细胞病毒或风疹病毒感染后能怀孕吗?  问:最近,我爱人在医院做了TORCH化验。结果风疹病毒IgM阴性,IgG阳性。巨细胞病毒IgM阴性,IgG阳性。随后又检查它们的效价:风疹病毒IgG1∶200,巨细胞病毒IgG1∶400。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怀孕,怀孕前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河南省郑州市 陈永发    答: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很普遍。我国妇女巨细胞病毒IgG抗体检出率为80%~9
期刊
赞赞快满3周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给她吃鱼肝油丸。女儿把小手伸得平平的。我说这样不对,圆圆的晶晶豆要滚下来的。告诉她把手指弯起来点。可小赞只是嘻嘻地笑,手还是直直的。  鱼肝油丸果然滚落在地上。我脱口而出:“讨厌!”  当时一点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也不是平时嗔怪的口气。我是很认真地说“讨厌”这两个字的。因为觉得赞赞真是越大越不听话。有的时候,其实她都懂,就是喜欢故意跟你对着干。  小机灵鬼明显地觉察
期刊
我们家养过许多小动物:赞赞1岁半左右时,我从花鸟市场上买回来了几条小金鱼。第一次看到摇头摆尾,游来游去“动”的鱼,她目不转睛。  我让赞赞把小手伸出来,捞起鱼放在她手心。金鱼不停地弹跳,嘴巴一张一合,水溅在女儿脸上。从此,画报上画得再逼真的鱼,赞赞总说这是“假的”。因为她碰过“真”的。  我们家还养过一只鸡。可是那只毛茸茸的小鸡仔不吃不喝,不到3天就“呜呼”了。赞赞着实为此“痛苦”了一番。连续几天
期刊
邻居家老马的儿子从一出生就成了我们楼里的“小明星”,老马给他起名叫“乐乐”。他不但长得惹人喜爱,而且特别爱笑,我们总能看到他乐颠颠儿的小身影。偶尔听见他说一两句充满童趣的稚语,大家都会被逗得前仰后合。   但好景不长,随着乐乐上学,老马一家的笑声也少了,听说乐乐在学习上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聪明劲儿,一向对儿子期望值很高的老马连喊“头痛”。   这天,我去老马家收电费,一进门就感觉气氛不对劲儿:老马坐在
期刊
1994年9月6日(10个月29天)  快满 11个月的小通通已经像个大孩子了,能听懂很多话,自己还会说不少东西,如妈妈、爸爸、奶奶、姐姐、再见、电灯等等。还能跟大人、大孩子玩。经常放开手独自站立一会儿,看来快会走路了。音乐声一起,他就激动得又是跳又是叫,又是踮脚尖又是挺肚子,显得异常兴奋。在学步车里已完全进退自如。有趣的是,还经常要给妈妈喂奶瓶,非让我吃不可。他还常常把手上的玩具等往床底下塞,再
期刊
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大部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是能用鼓励和欣赏的态度看待孩子的发展和进步的。一位在特殊教育方面非常成功的朋友曾经很有感触地谈到:如果每一个家长和教师能像对待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婴幼儿那样对待稍大的孩子就好了,特别是对待上学读书的孩子!是的,当孩子牙牙学语时,把“妈妈”叫成“嫫嫫”,做父母的会欣喜地告诉别人,“我的孩子会叫妈妈了!”并会得意地为外人翻译:嫫嫫就是妈妈的意思。没有一个家长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