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多年工作经验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技术,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从中摸索、归纳出以下几方面: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不仅使学生们对体育教学没有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创造力,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是那么的重要。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例如400米耐久跑这一教材,可运用游戏、竞赛形式进行全程跑,如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200米处的报时跑,400米全程计时跑以及50米×8往返跑等。适当难度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力。譬如学生初步掌握后滚翻的动作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动作技术,教师提出问题,翻滚时用什么方法使两腿夹住,学生的兴趣很高,大家纷纷讨论,最后学生一致通过让两腿间夹住红领巾,一堂课下来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创造力。
二、了解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体育课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不仅要备课,设计教案,还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根据学情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课的内容和课外活动,充分展示体育特长生的指挥才能和组织活动能力,教师在整堂课的组织上,应该抓住开始和结束部分的教育引导和总结评比,以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在常规训练和具体练习中,教师可适时地讲解、示范和纠正动作,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要领和技能后,教师要机智的点拨,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启发学生采取什么办法较快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呢。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刺猬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果树旁有很多小果子,它怎么才能把果子运回家呢?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一致提出让小刺猬蜷缩身子在地上翻滚,让果子扎在刺猬的身上带回家。这时候有意思的场面出现了,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把果子扎在身上,大多数学生主动练习蜷缩身体、向前翻滚,但有的同学还翻不过去,于是我演示了鸡蛋和乒乓球在地上滚动的情景,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人只有蜷缩身体才能成功的在地上滚翻。由于学生置于情境中,联系生活經历和已有经验积极开动脑筋,使难点得到突破。通过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共同活动。教师是导体,学生是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手包办,从头讲到尾。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比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有很多学生学生在垫上滚动时不能成一条线。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从中发现问题:再让学生商讨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了解到,翻滚时不能成一线的原因是脚蹬地用力不均,推手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也能想出一些可行的办法进行纠正。(例如:在垫上画上一条直线、相互之间保护帮助等等方法。)还比如:蹲踞式跳远中的腾空高度不够,在这一问题上,我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抛物线)。通过这一实验学生知道腾空高度也是决定远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提高腾空高度才能提高跳远远度,如何攻克这一练习难题,学生想到用一根牛皮筋横跨在沙坑上,并且使牛皮筋有一定的高度,通过这种练习形式,方法既简单,学生又容易掌握,学习效果较好。
四、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如果留心观察学生课下做的“编花篮”“跳皮筋”等游戏,不仅发现这些游戏是学生自编的,而且游戏编的很好。即锻炼了身体,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充分说明学生有编游戏的能力,有潜在的创新意识。如何把它释放出来呢?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提供场地与器材、说明创编的类型,提出锻炼的身体部位等条件,充分考虑教学的安全性.让学生创编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如:给学生几个实心球,创编类型是接力,要求锻炼上下肢,学生就创编出夹球接力、运球接力等游戏。如:给学生一些跳绳,要求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学生就创编出单人跳、双人跳等游戏。通过创造机会和条件即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发挥,又唤起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不断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体育教学中通常运用的教学手段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的练习形式,划好场地,规定好练习内容。千遍一律,形式单一,学生没有新鲜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态, 可以采用以下这种练习形式。比如准备部分的热身活动,我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并提出要求——谁想出好的活动内容就可以带领本小组做热身活动,最后教师进行评比。这样一个练习形式顿时就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习氛围也浓厚起来,学生个个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好的练习内容。(例如:抓“尾巴”、抓“肩膀”等活动内容。)通过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还能做到人人参与,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急中生智,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疑点,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产生疑问,再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如学生常常问到:为什么穿跑鞋会比一般平底鞋跑得快?为什么掷铅球的角度是38度至42度,而不是其他角度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以上疑难问题。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培养创造思维的因素,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体育的兴趣爱好。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落实课标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从中摸索、归纳出以下几方面: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不仅使学生们对体育教学没有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创造力,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是那么的重要。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例如400米耐久跑这一教材,可运用游戏、竞赛形式进行全程跑,如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200米处的报时跑,400米全程计时跑以及50米×8往返跑等。适当难度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力。譬如学生初步掌握后滚翻的动作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动作技术,教师提出问题,翻滚时用什么方法使两腿夹住,学生的兴趣很高,大家纷纷讨论,最后学生一致通过让两腿间夹住红领巾,一堂课下来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创造力。
二、了解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体育课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不仅要备课,设计教案,还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根据学情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课的内容和课外活动,充分展示体育特长生的指挥才能和组织活动能力,教师在整堂课的组织上,应该抓住开始和结束部分的教育引导和总结评比,以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在常规训练和具体练习中,教师可适时地讲解、示范和纠正动作,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要领和技能后,教师要机智的点拨,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启发学生采取什么办法较快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呢。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刺猬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果树旁有很多小果子,它怎么才能把果子运回家呢?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一致提出让小刺猬蜷缩身子在地上翻滚,让果子扎在刺猬的身上带回家。这时候有意思的场面出现了,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把果子扎在身上,大多数学生主动练习蜷缩身体、向前翻滚,但有的同学还翻不过去,于是我演示了鸡蛋和乒乓球在地上滚动的情景,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人只有蜷缩身体才能成功的在地上滚翻。由于学生置于情境中,联系生活經历和已有经验积极开动脑筋,使难点得到突破。通过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共同活动。教师是导体,学生是主体,是最积极的教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手包办,从头讲到尾。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比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有很多学生学生在垫上滚动时不能成一条线。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从中发现问题:再让学生商讨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了解到,翻滚时不能成一线的原因是脚蹬地用力不均,推手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也能想出一些可行的办法进行纠正。(例如:在垫上画上一条直线、相互之间保护帮助等等方法。)还比如:蹲踞式跳远中的腾空高度不够,在这一问题上,我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抛物线)。通过这一实验学生知道腾空高度也是决定远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提高腾空高度才能提高跳远远度,如何攻克这一练习难题,学生想到用一根牛皮筋横跨在沙坑上,并且使牛皮筋有一定的高度,通过这种练习形式,方法既简单,学生又容易掌握,学习效果较好。
四、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如果留心观察学生课下做的“编花篮”“跳皮筋”等游戏,不仅发现这些游戏是学生自编的,而且游戏编的很好。即锻炼了身体,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充分说明学生有编游戏的能力,有潜在的创新意识。如何把它释放出来呢?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提供场地与器材、说明创编的类型,提出锻炼的身体部位等条件,充分考虑教学的安全性.让学生创编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如:给学生几个实心球,创编类型是接力,要求锻炼上下肢,学生就创编出夹球接力、运球接力等游戏。如:给学生一些跳绳,要求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学生就创编出单人跳、双人跳等游戏。通过创造机会和条件即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发挥,又唤起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不断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体育教学中通常运用的教学手段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的练习形式,划好场地,规定好练习内容。千遍一律,形式单一,学生没有新鲜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态, 可以采用以下这种练习形式。比如准备部分的热身活动,我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并提出要求——谁想出好的活动内容就可以带领本小组做热身活动,最后教师进行评比。这样一个练习形式顿时就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习氛围也浓厚起来,学生个个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好的练习内容。(例如:抓“尾巴”、抓“肩膀”等活动内容。)通过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还能做到人人参与,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急中生智,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疑点,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产生疑问,再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如学生常常问到:为什么穿跑鞋会比一般平底鞋跑得快?为什么掷铅球的角度是38度至42度,而不是其他角度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以上疑难问题。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培养创造思维的因素,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体育的兴趣爱好。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落实课标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