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首先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的确,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他们经常会摆弄着一些东西,他们很好动。孩子们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在学习着。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要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要把趣味归还给学习呢?因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学得更快、更好。也许你会发现,学龄前的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学会了走路、说话,认识了身边的许多事物,尽管他们的智商并没有大人的高。现在你学一门外语的速度也许还没有儿童学说话的速度快。这就是因为孩子们非常希望了解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小时候都没有上过学校,但他们都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果。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在学校学习那么没意思,哪有什么乐趣呀?那可不一定。如果你去寻找,就会发现乐趣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要去想这个东西是多么的有趣,而不是去想它多么枯燥。
二、被动不如主动——不要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得到“自由”。在学生们“自由”的基础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上课时多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有条件时多安排一些实验,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把理论变得贴近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也就会自觉地学习了。也许你也已经发现那些学习上比较好的学生往往都是很少有人看管的。不过,你可能会认为是因为他们学得好才不用别人管。但我想,正因为很少有人管他们,他们才会学得好。而那些学习上有些差的人如果总是被别人看管着,也许就永远也不能学好了。当然,我们要给学生更多自己的空间并不是说就再也不跟学生沟通了。当学生在学习上确实有困难或者有一些错误的想法时,应该多与他们沟通,这种沟通不应该是训斥,而应该是像朋友一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长期被动的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是不会有好处的。如果做事时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便不会有很高的创造力和独立能力,而这些在现代社会里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教育应该考虑到一个人的一生,注重考察实践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要靠主动的学习取得的。
三、提问——让学生唱主角
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时把学生每两个人变成一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每节课可抽查3~4组,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秀学生的顺序进行。就像考试做试卷一样,先易后难,很有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抽查复习。这种做法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提问,学生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为其创设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学生能够大胆地去做。
二是创造了成功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课堂提问,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容易紧张心慌,怕批评,怕同学嘲笑,情绪不稳定,缺乏勇气、胆量和信心,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相互提问回答,能够顺利地回答出来,从而充满了成就感,打消了胆怯心理。
三是使学生不断进步、奋进、成才。分层次抽查,使学生在自然和谐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重新认识自我:后进生开始起步,步入知识的殿堂;中等生更加奋進,努力提高自我;优秀生则更加优秀。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逐步走上成才之路。
实践也证明:分层次抽查、学生互问互答,使课堂提问充满艺术性、灵活性,能真正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边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参与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经发挥,便会使教与学活动达到和谐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来。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治学的一项基本功;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即使问错了也不要紧。总之,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诚虚心态度,自己一时不懂的,与学生共同研究切磋,直到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师要有宽大的胸怀,对学生热爱老师,更热爱真理的举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一、首先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的确,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他们经常会摆弄着一些东西,他们很好动。孩子们认为这是很有趣的事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在学习着。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要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要把趣味归还给学习呢?因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学得更快、更好。也许你会发现,学龄前的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们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学会了走路、说话,认识了身边的许多事物,尽管他们的智商并没有大人的高。现在你学一门外语的速度也许还没有儿童学说话的速度快。这就是因为孩子们非常希望了解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小时候都没有上过学校,但他们都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果。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在学校学习那么没意思,哪有什么乐趣呀?那可不一定。如果你去寻找,就会发现乐趣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要去想这个东西是多么的有趣,而不是去想它多么枯燥。
二、被动不如主动——不要强迫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得到“自由”。在学生们“自由”的基础上,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上课时多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有条件时多安排一些实验,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把理论变得贴近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也就会自觉地学习了。也许你也已经发现那些学习上比较好的学生往往都是很少有人看管的。不过,你可能会认为是因为他们学得好才不用别人管。但我想,正因为很少有人管他们,他们才会学得好。而那些学习上有些差的人如果总是被别人看管着,也许就永远也不能学好了。当然,我们要给学生更多自己的空间并不是说就再也不跟学生沟通了。当学生在学习上确实有困难或者有一些错误的想法时,应该多与他们沟通,这种沟通不应该是训斥,而应该是像朋友一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长期被动的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是不会有好处的。如果做事时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便不会有很高的创造力和独立能力,而这些在现代社会里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教育应该考虑到一个人的一生,注重考察实践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要靠主动的学习取得的。
三、提问——让学生唱主角
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时把学生每两个人变成一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每节课可抽查3~4组,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秀学生的顺序进行。就像考试做试卷一样,先易后难,很有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抽查复习。这种做法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提问,学生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为其创设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学生能够大胆地去做。
二是创造了成功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课堂提问,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容易紧张心慌,怕批评,怕同学嘲笑,情绪不稳定,缺乏勇气、胆量和信心,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相互提问回答,能够顺利地回答出来,从而充满了成就感,打消了胆怯心理。
三是使学生不断进步、奋进、成才。分层次抽查,使学生在自然和谐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重新认识自我:后进生开始起步,步入知识的殿堂;中等生更加奋進,努力提高自我;优秀生则更加优秀。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逐步走上成才之路。
实践也证明:分层次抽查、学生互问互答,使课堂提问充满艺术性、灵活性,能真正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边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参与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经发挥,便会使教与学活动达到和谐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来。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治学的一项基本功;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即使问错了也不要紧。总之,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诚虚心态度,自己一时不懂的,与学生共同研究切磋,直到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师要有宽大的胸怀,对学生热爱老师,更热爱真理的举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