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任何时代的先进技术都是同时代人类已有创造性能力和社会文化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好的学习者与时代同步的过程:认识信息技术本质,发展教师专业基础;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发展教师专业知识;开展信息技术实践, 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发展教师专业素养。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对教师个体而言,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认知的工具。[1]而从根本上说,利用这些技术、驾驭这些技术最终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信息社会已经来临,数字化生存逐渐成为现实。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教育信息化主导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因素。面对社会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挑战,加强和改革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精通技术”的、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是教师面向信息社会的唯一选择。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面向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因此,人们往往把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称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简称“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时代的教师是幸运的,因为其专业发展有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信息时代的教师又是辛苦的,因为信息技术不能自发地促进其专业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2]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学好和用好信息技术,并促进其专业发展。
1 认识信息技术本质,发展教师专业基础
信息技术是21世纪人们工作、生活的通行证,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也必须掌握,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学校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当前社会,而且更要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所以,教师若不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就无法适应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要求。英国语言学家柯里福(Ray Cliford)曾说过,“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会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应用意识和主动应用的习惯,并能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自身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发展。
2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发展教师专业知识
信息时代,知识更多地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它从不同维度同时刺激人们的多种认知感官,使学习者更容易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的获取渠道,海量的网络主机存储空间和几乎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交互式平台、不受时空限制、随意检索的知识流,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构筑起丰富知识资源宝库。教师利用网络可以足不出户,随时依据自己的专业爱好,随意检索所需的知识,达到饱有学识,内强文化素质的目的,有效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问题。
教师们利用晚上以及业余时间,互帮互教,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坚持练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学电脑用电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潮。我们省市先后进行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初级、中级、高级培训,并加以考核,这更加促进了教师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教师们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多媒体素材和课件的制作技术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挖掘潜力按需施教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變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3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 发展教师专业技能
现代教育普遍认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有:自主学习、进修访学、听课评课、实践反思、教学研究。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迅速投入实践提高,并可以将自己的实践操作设计通过网络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反馈修正之后再应用于教学,可避免少走弯路,有效提升专业技能。借助网络,参与诸如“远程教育培训”、“教育在线”、“网志”、建立家校联系网络、班级网络管理、进行电子备课、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等等,可迅速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技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教学研究模式,为反思性教育实践提供技术、环境、资源支持的新视野,真正实现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研究,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网络信息的互动,使广大教师了解国际国内的教育发展态势,了解名校、名师,感受成功教育典范的感染与熏陶,强化自身发展,立志办名校,成名师的远大追求,使得作为教师的专业情意逐渐笃厚、健全。总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环境,可实现大跨度的、全方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提升,避免了本校区的时空局限,实现跨越式的教师技能专业化进程。
4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发展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过程。现代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远程自我提升学习。现代远程教育,为终身学习提供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由于网络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共享性,学习者可以选择任何时间、地点、进度、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由于网络具备良好的通讯能力和沟通机制,学习者可进行交流讨论、协作研究,实现合作学习。现代远程网络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和社会成员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4.1 更新观念,正确认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简单地说,教师自身所学的知识是“过去式”的,而所教的知识是“现在时”的,要培养的人才是“将来时”的,未来的社会是高科技社会,没有信息技术就相当于现在的“文盲”一样。所以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理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4.2 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学生一杯鲜活水,自身需有长流水”。信息技术培训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培训,更注重实际操作。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商讨,寻求解决办法,调整培训计划。通过从网上收集教学素材,在学习中激发教师的互动通过绘画、拍照、录音、录像等手段共同收集制作素材,丰富素材库内容。在课件库中准备了很多优秀的课件作品供教师欣赏和参考,及时展示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交流,大大激发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3 强化整合,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中,并不是将之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种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环节,相互融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对信息素养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教师既是信息社会的学习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既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接受者,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这种角色的特殊性把教师信息素养以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与普通学习者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育严格区别开来。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是当代教师专业素养中的基本要素。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教师专业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基本内涵。信息技术支持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支持教师专业终身发展。信息技术技能作为信息社会的基本手段,必定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永恒平台。
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教师只有敢于向自己挑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发展自己,实现教师专业化,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走进信息化时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继续迈进,我们试图在教育领域里,把信息技术进一步挖深、拓宽,尽快实现信息化教育,如果它有一定的高度,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如果它稍有瑕疵,那是因为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3]我们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经验,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2] 《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2009-12-18
[3] 《班主任理论与实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编 田恒平 2007. 1
【关键词】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信息社会已经来临,数字化生存逐渐成为现实。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教育信息化主导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因素。面对社会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挑战,加强和改革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精通技术”的、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是教师面向信息社会的唯一选择。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面向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因此,人们往往把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称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简称“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时代的教师是幸运的,因为其专业发展有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信息时代的教师又是辛苦的,因为信息技术不能自发地促进其专业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2]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学好和用好信息技术,并促进其专业发展。
1 认识信息技术本质,发展教师专业基础
信息技术是21世纪人们工作、生活的通行证,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也必须掌握,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学校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当前社会,而且更要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所以,教师若不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就无法适应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要求。英国语言学家柯里福(Ray Cliford)曾说过,“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会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应用意识和主动应用的习惯,并能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自身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发展。
2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发展教师专业知识
信息时代,知识更多地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它从不同维度同时刺激人们的多种认知感官,使学习者更容易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的获取渠道,海量的网络主机存储空间和几乎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交互式平台、不受时空限制、随意检索的知识流,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构筑起丰富知识资源宝库。教师利用网络可以足不出户,随时依据自己的专业爱好,随意检索所需的知识,达到饱有学识,内强文化素质的目的,有效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问题。
教师们利用晚上以及业余时间,互帮互教,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坚持练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学电脑用电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潮。我们省市先后进行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初级、中级、高级培训,并加以考核,这更加促进了教师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教师们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多媒体素材和课件的制作技术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挖掘潜力按需施教的原则,操作为主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變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3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 发展教师专业技能
现代教育普遍认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有:自主学习、进修访学、听课评课、实践反思、教学研究。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迅速投入实践提高,并可以将自己的实践操作设计通过网络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反馈修正之后再应用于教学,可避免少走弯路,有效提升专业技能。借助网络,参与诸如“远程教育培训”、“教育在线”、“网志”、建立家校联系网络、班级网络管理、进行电子备课、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等等,可迅速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技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教学研究模式,为反思性教育实践提供技术、环境、资源支持的新视野,真正实现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研究,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网络信息的互动,使广大教师了解国际国内的教育发展态势,了解名校、名师,感受成功教育典范的感染与熏陶,强化自身发展,立志办名校,成名师的远大追求,使得作为教师的专业情意逐渐笃厚、健全。总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环境,可实现大跨度的、全方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提升,避免了本校区的时空局限,实现跨越式的教师技能专业化进程。
4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发展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过程。现代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远程自我提升学习。现代远程教育,为终身学习提供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由于网络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共享性,学习者可以选择任何时间、地点、进度、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由于网络具备良好的通讯能力和沟通机制,学习者可进行交流讨论、协作研究,实现合作学习。现代远程网络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和社会成员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4.1 更新观念,正确认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简单地说,教师自身所学的知识是“过去式”的,而所教的知识是“现在时”的,要培养的人才是“将来时”的,未来的社会是高科技社会,没有信息技术就相当于现在的“文盲”一样。所以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理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4.2 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学生一杯鲜活水,自身需有长流水”。信息技术培训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培训,更注重实际操作。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商讨,寻求解决办法,调整培训计划。通过从网上收集教学素材,在学习中激发教师的互动通过绘画、拍照、录音、录像等手段共同收集制作素材,丰富素材库内容。在课件库中准备了很多优秀的课件作品供教师欣赏和参考,及时展示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交流,大大激发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3 强化整合,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中,并不是将之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种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环节,相互融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对信息素养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教师既是信息社会的学习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既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接受者,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这种角色的特殊性把教师信息素养以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与普通学习者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育严格区别开来。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是当代教师专业素养中的基本要素。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教师专业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基本内涵。信息技术支持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支持教师专业终身发展。信息技术技能作为信息社会的基本手段,必定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永恒平台。
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教师只有敢于向自己挑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发展自己,实现教师专业化,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走进信息化时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继续迈进,我们试图在教育领域里,把信息技术进一步挖深、拓宽,尽快实现信息化教育,如果它有一定的高度,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如果它稍有瑕疵,那是因为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3]我们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经验,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2] 《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2009-12-18
[3] 《班主任理论与实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编 田恒平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