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绿灯了,快让我们过去!”车主边鸣笛边嚷嚷。“请各位再等一下。我们都谦让一下,让这位老人先过。”交警劝着车主们。他又转过身扶着那位老人说:“您别急,慢点过。”(语言描写开头,更有真实情境感,以“让”做线索,引出故事。)
这一画面发生在广州的街头。我和妈妈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同许多路人一样,要过一条宽达10米左右的马路。在等红灯的行人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大概七十多岁,手中提着一个大袋子,估计是刚去完超市,正要回家。
绿灯亮起,年轻人手快脚也快,大步走过马路;而那位老人,年纪本身就大,动作不灵敏, 再加上手中沉重的袋子,走起来就更慢、更费劲了。这些因素导致這位老人不仅没在前方绿灯亮起时通过马路,还让他在前方红灯亮起时,被卡在了斑马线大约一半的位置。
这时,一位指挥交通的交警看到了这一幕。他在老人两侧的绿灯亮起时挡住了车子。车主们自然不乐意,对交警的这一做法不解又气愤,有的甚至发起了火,大吼道:“绿灯都亮了,怎么还让我们等!”另一个也随声应道:“对呀!让我们过去!” (一种情感三经历,先是一段“落”,让大家的心里纠结了一下。恰到好处的人物细节描写,使情感“落”得让人如临其境。)
交警对大家说:“我知道大家心里急,但请先谦让一下这位老人。他腿脚不便,大家理解一下吧!”说完,他又回过头扶着那位老人说:“您别急,慢慢走!”老人看着交警,感慨地说:“真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就过不去了!” (一种情感三经历,“落”——“起”,让人间真情涌现,感动自然而然地表达了出来。)
车主们看了这感动的“让”,也都静下了心,等待老人通过马路。 这“让”的接力,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动万分。(抓住“让”这一典型情节,抓拍了交警扶老人过马路这一瞬间,写出感人的一幕。)
阳光映照着老人远去的身影。交警又开始指挥交通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而这感动的“让”,却深深地印在了在场的每个人心中。(以“让”收尾,引发更多的思考。)
这一画面发生在广州的街头。我和妈妈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同许多路人一样,要过一条宽达10米左右的马路。在等红灯的行人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大概七十多岁,手中提着一个大袋子,估计是刚去完超市,正要回家。
绿灯亮起,年轻人手快脚也快,大步走过马路;而那位老人,年纪本身就大,动作不灵敏, 再加上手中沉重的袋子,走起来就更慢、更费劲了。这些因素导致這位老人不仅没在前方绿灯亮起时通过马路,还让他在前方红灯亮起时,被卡在了斑马线大约一半的位置。
这时,一位指挥交通的交警看到了这一幕。他在老人两侧的绿灯亮起时挡住了车子。车主们自然不乐意,对交警的这一做法不解又气愤,有的甚至发起了火,大吼道:“绿灯都亮了,怎么还让我们等!”另一个也随声应道:“对呀!让我们过去!” (一种情感三经历,先是一段“落”,让大家的心里纠结了一下。恰到好处的人物细节描写,使情感“落”得让人如临其境。)
交警对大家说:“我知道大家心里急,但请先谦让一下这位老人。他腿脚不便,大家理解一下吧!”说完,他又回过头扶着那位老人说:“您别急,慢慢走!”老人看着交警,感慨地说:“真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就过不去了!” (一种情感三经历,“落”——“起”,让人间真情涌现,感动自然而然地表达了出来。)
车主们看了这感动的“让”,也都静下了心,等待老人通过马路。 这“让”的接力,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动万分。(抓住“让”这一典型情节,抓拍了交警扶老人过马路这一瞬间,写出感人的一幕。)
阳光映照着老人远去的身影。交警又开始指挥交通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而这感动的“让”,却深深地印在了在场的每个人心中。(以“让”收尾,引发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