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回忆开始,生命从过去走来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976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接受是为“墙内开花墙外香”。事实即是如此,而思考却可以常新。故事从“我”的回忆性叙述开始,于其中蕴含了时间三个维度的情感评价内容,这正是柏格森的时间观中“绵延”概念的体现。而这种并非单一的、流线式的“绵延”,在《那》里面更应该是某种意义上的循环与超越。屏气凝神,随从“我”的回忆,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更是一次关于时间“绵延”的更深层次的生命体悟。
  [关键词]《那山那人那狗》 时间绵延 循环 超越
  
  有人说过:“显然,这不是一部‘看过就完’的电影,而是一部包括我在内的不拒绝思考且为能思考感动欢欣鼓舞的‘小知’们喜欢的电影。”尽管该作品在1999年第19届电影金鸡奖获最佳故事片奖,之后又在国外大获褒奖,却在国内颇受冷落,只卖出了一个拷贝。相反,这部影片在日本却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这巨大的反差,足以引起了人们关注与质疑。当然。事实是不能被改变的,但思考却可以常新。
  
  一、回忆过去:时间的起点
  
  “这个故事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湖南的西部地区——”这是《那》的第一幕。和许多其他影片一样,它将指引观众在这段“过去的时间”与导演来共同回想一段80年代发生在湘西的故事。这样一种倒叙的电影叙述手法我们早已经屡见不鲜了。而故事如果真的就如我们的经验所“期待”的那样,将这样一个过去式的故事向我们的眼球铺展开来的话,那么我想,霍建起导演在这里无疑不过是重复了一个早已进入“自动化”的俗套而已。因此,当我以一名乡邮员的身份,开始在电影屏幕之外向我们说道:“我的乡邮员生活是从一个非常普通的早晨开始的,那天我一睁眼就发现我爸把我已经装好的邮件又都陶了出来”时,我们才顿然发现:一个倒叙式的回忆性故事里面,还包含了“我”的回忆性叙述。“我”在此时以一个回忆者的主体,兼有了作为故事当事人和向观众讲述故事的叙述人另外两重身份。“一个隐身的现时的叙事者的存在,意味着小说的回忆有一个最终的参照和判断尺度。一个理想化的站在最后的制高点的主体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回忆”故事的我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链上是并存的。这样,我就可能作为一个80年后的个体存在,在回忆性的叙述中。既对这个回忆的过去的故事做出一种评价。也可能于其中隐含一种现时的自我体认。甚至还可能暗示着某种未来的趋向。
  影片中,“我”的回忆性的叙述声音有13次之多,其中大多包含了这三个时间向度的情感性的评价内容。比如,我开始回忆:“我爸经常不回家……其实我心里特别怕他,跟他特生。那时他好像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到他回来那天,我就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尽管我回忆的故事仅仅是过去时间里的“某三天”(即我第一次接替爸,爸不放心而陪同走最后一趟邮路)。法国学者让·伊夫·塔迪埃曾指出了叙述者“我”所能发现的三个层次:“行动——经验论的我对于行动的动机了解甚少:稍晚的叙述——我抓住了一个‘主观真理’客观真理——它也许不被叙述,甚至精确的叙述所觉察。”结合上文的具体内容来说,“我”在回忆当时自己与爸的“特生”的行为时,是在一种不自觉地、自然而然的状态中进行的。而现在“我”正在进行的叙述也就包含了这样一个主观的评价(即“主观真理”):事实上我不应该跟父亲这样淡漠的,而更应该多一点体谅的。其中的“客观真理”,“我”尽管没有很甚清晰的表达出来。但观众却能够在“我”的回忆中明白,那就是父子亲情,血浓于水。然而。“我”回忆的故事所寓含的客观真理,又决然不仅仅在于此。而一旦我们认可了“我”现时的“回忆”是对于过去的体认及其对于未来的指向,也就肯定了时间——对于生命存在方式的一种实现。在此。柏格森的时间观所提出“绵延”的概念,就正说明了这一状况。在他看来,时间是一个流程,不断持续从过去到现在并走向未来。而这种“绵延”,与其说是一种物理的线性时间,更不如说是一种解释人的存在和其心理状态的心理时间。我以为,这种并非单一的、流线式的“绵延”,在《那》里面更应该是某种意义上的循环与超越。
  
  二、时间的循环:生命的确证
  
  影片从回忆开始,讲述着一段遗失的亲情在223里山路短短3天的共同相处中找寻回来的故事。这是人们所习惯的看故事听故事的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也决定了人们在观看任何一部影片时都不可避免地要求在其中找回某个动人的故事。因此,《那》的故事就被众人概括为这样一个关于父子之间由隔膜与摩擦到理解与融合的亲情故事。而导演霍建起却在他的创作杂谈中说到:“我们通过这部电影要传递给观众的是父子间深沉、温馨的情感,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还要通过这部电影表达很多我们想表达的东西”。“因为我更注重呈现生命的一种状态。把生命当成一个画面和过程来呈现,我关注的是人,而不是事。”
  事实上,故事所表达的东西确实也不仅仅只是这样一个“故事”。屏气凝神,随从“我”的回忆,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实在是一次关于时间“绵延”的更深层次的生命体悟。而当我们把视线触碰到影片具体的画面时,我们就很容易从中发觉到某种时间的循环。“那山”是整片连绵不绝的绿: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两旁的绿色肆无忌惮地延绵伸展开来。“那山”也是亘古不变的绿: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那人那狗在生命的轮回里从容不惊地走来。在许多个白昼和黑夜,那山曾记载了爸的足迹,即使“往后他不来了,心里面照样会装着大山装着这条邮路”。而今,儿子承接着爸对于大山对于乡亲们的深深眷恋,一如既往地踏上了那段绵延的山路,确信了“他们是神仙的后代”。回忆“是当下的‘我’对过去的‘我’的问询。回忆既是向过去的沉溺,找回过去的自己,更是对现在的‘我’的确证和救赎”。或者说,生命的价值是在时间的轮回中才获得一种固有的常态,成为一个可以延续的有机体,而不至于完全脱离时间的印迹,显得支离破碎。
  “历史中的一切只有永远轮回,历史才有规律性、必然性。而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是偶然的,不可把握的。带给生命的也是一种轻飘飘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也就是说,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循环才真正构筑了历史与生命的踏实与厚重。这样,无论是爸从我身上所回想的生命行走的形态,还是我正在继续的这一状态,都是一种生命的厚重。那一条九曲回肠的山路也正是以其生命的恒常的姿态,见证着这一生命存在的时间重量。影片的开始,是在那山路上,我、爸、老二前前后后地行走着:影片的最后一幕,仍然是在这段山路上,我和老二的行走——爸留下了。也留下了那山和曾经的那人的厚重的一页。而我和老二仍在向前迈进。那山那人那狗的故事仍继沿着前人的足迹,唱着一曲孤 独的牧歌。开始了“时间”的另一轮循环。
  
  三、时间的超越:孤独的“牧歌”
  
  “牧歌”是属于古代的、神话的。因此,在现代人那里也就时时保留了一份深深的“牧歌情怀”。现代人无法回到那个遥远的牧歌时代,一旦还原也就意味着一种孤独。这是现代人心灵深处的无从摆脱也无法割舍的悖论与情结,在某种意味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怀旧情结,而对于“怀旧”这个为现代人经常挂念的词,陈丹青教授有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其实从一出生便开始怀旧了。我们不断地告别过去,又不断地走向未来。而“牧歌”:她在时间的循环索链上却曾一度为时间结成一个生命永恒的结,一个被现代理性所拒绝的封闭的结,而永恒即意味着封闭,意味着孤独,进而丧失了无形的轮回中应有的丰腴与变幻。
  《那》是为曾经的牧歌,保留了昔日那梯田溪流、翠竹青山以及山路蜿蜒等等令人神往的乡村田园生活图景。那绵延的绿,那曲伸的路,本身就印证了生命的轮回,呈现着生命的希望。“想头,也叫理想,越苦越有想头。人有想头就什么了有了,没有想头再好的日子也没滋味。”那山那人是有“想头”的,那是属于他们的、确认他们生活意义的东西。“记挂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觉得有干头了。不冲别的就冲这些乡亲们,就冲他们住在大山里。”这份“想头”简简单单,明明白白,不需要现代理性进行任何绞尽脑汁的“曲解”。而“爸”所传达的对于善良、真情、朴实的坚守,也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语言和行动的执意表现,只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就着着实实存在在那里。“该干的能干的我就干。天花乱坠的想法干不成又有什么用。”山里人的“想头”,淡然,不刻意,更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神秘无踪的属于现代人的精神“恐慌”。
  然而,时间循环的残酷性在于,当现时代的我们以一种现代文明的视角深入到这首回忆的牧歌当中去的时候。我们所听到的歌声就将不再那样温暖动人、令人崇敬神往了。而是一种贫穷不堪的酸楚和一声孤独怅然的哀叹罢了。有时候“人的心,其实比腿还累。”两父子在那段世代行走的山路上留下的也就不只是时间刻记的关于过去的确认自我的足迹,还有一个行走在“时间背后”的深沉的孤独的背影。当然,这份孤独并没有写在父子俩的脸上。也没有栓在山路上那片铃铛声里,而是被那片深山、那条邮路的孤独静静地吞没、掩藏。于是那山的孤独在她的苍绿与耸立的装扮下尽显威仪,那人的孤独却只好在其威仪之下变得温和、恭敬,且极不易让人觉察。“他们祖祖辈辈住在山里。除了山没有别的”,那“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呢?我不禁要这样问。“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面,舒服……”——回答简洁自然,我无话可说啊。于是,我再次试图打破某种孤独,一路上放着半导体收音机里传来的歌声,转身向爸问道:“你一个人走路唱不唱?……闷不闷?”爸的回答是:“不唱。……别老回头,看着脚底下。赶路嘛,有什么闷不闷的。”爸何尝不闷,闷与不闷都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心理状态,或许,只是爸早已习惯把闷憋在那根烟管里、某段山路上,自然而然的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吧。更或者,孤独并不可怕,而深处孤独之中却浑然不知却更令人生畏。
  在这里,一个我们无法抹拭的事实是,时间的循环却因其“残酷”的绵延与渗滤。维持住了人的心灵之普遍诉求与愿望,很多时候。心灵的脚步大有“超越现实”的潜在能量。那山那人并不可能永远孤独地享受这首渐稀遥远的牧歌,而他们无意识中也根本怀有某种超越时间、超越孤独的愿望。否则。。乡邮员”这一角色就显得有些“多余”,父子俩从过去所要追溯的生命价值也就会被时间的“绵延”所稀释、甚至溶解。进而显得踪迹难寻。因此。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一条曲回盘踞的马路上,一辆面包车向我们驶来:听到了收音机里唱出的流行歌曲,甚至还有外国的英文经典音乐;还听说了关于五婆的那个上过大学正在经济特区当国家干部的孙子的故事……尽管这些画面和声音与那山的鸟鸣清幽、苍凉古寂显然有些不协调。而其中我和爸的几次对话也夹杂着一些对抗和冲突。然而,我们却能够在这种冲突之中分明觉察到现代文明的渗透,以及一种“反渗透”的心理现实。而这是一个过程,并且不论它是作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方式进入其中的,我们都能从中嗅到一股超越孤独的力量,进而实现生命轮回在“现时时间”里的具体存在表征——“现代文明”。这股力量源于整个故事的画面展开。源于我作为一个回忆的叙述者潜在的话语指向与情感评价,同时也源于对人的时间存在的完整领悟。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这样写到:“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像是对天堂的回忆。天堂里的生活,不像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烦。”确乎如此,那山那人那狗在这首牧歌里有一条确定的通向生命价值的山路,在他们眼里或者生活里,没有冒险,没有单调,更多的可能是有关于在时间循环中的生命轮回的运动,和那些关于天堂的快乐的回忆。而霍导也曾明白的告诉我们“我用电影中的场景,在极力地唤醒一些现代人正在消逝的情绪体验,但我其实清楚地知道,那确实是精神的乌托邦,你不可能再回到那样的一种生活场景了。”
  可是。当我们重新回到《那》最开始的“我”回忆过去的叙述声音中时,我们是否应该能够了解到“我”在回忆的同时。可能正在进行着的“我”对于现实的审视与不满和我对于未来的某些憧憬与希冀?“人有想头,就什么都有了。”也许,我们都应该相信她。并为之付出行动。尽管,影片最终的一幕依然是我和老二在那布满绿的山路上向深山远方出发、行进……或许“导演朴素的讲述没有轻薄地去撩拨观众的同情怜悯和正义感,没有居高临下轻易地就给出脱贫的途径和蓝图。”而“我”也是身在其中心中多少有些许迷雾的。但我始终以为。故事从回忆开始,生命从过去走来,在时间的“绵延“中,这本身就蕴含着一个有关干现代、有关未来的超越趋势和时间向度。
其他文献
摘要 港剧是最能代表香港文化特征的大众文本之一,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从叙事基调、叙事模式、叙事节奏等方面对港剧进行文本细读,从中观照港人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 港剧 叙事基调 叙事模式 叙事节奏    “对于传统的史诗来说,有了一个英雄的名字,故事就可以开始了:对于现实主义小说。有了一个具有个性的人,故事也就开始了叙述。对于卡夫卡,人物变成了一个抽象的K,故事变成了一个梦魇。在现当代文学的这种语境
[摘要]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见识过像《皮囊》这样如此飞扬跋扈的偶像剧集,使得本国青少年无法去体会如此残酷的青春,《皮囊》剧集在国內注定只是小众的流行,《绯闻女孩》追求一种时尚感,塞琳娜和布莱尔一剧中两大女主角性格截然不同,她们的时装风格也是一个简约率性,一个华丽复古,这也是青少年们追逐它的原因之一,因而,他们不太会去关注《皮囊》里平淡外表下面真实的青春面目。  [关键词] 英美文化 青春
[摘要]“他者”形象,即指一个民族根据自身条件来建构其他民族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常常是想象的,夸张的,甚至歪曲的。李连杰在大陆及香港拍摄了多部影片,其角色形象多变,影片的内容涉及广泛。但赴美之后,李连杰的电影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方人对于中国“他者”形象的类型化诠释,在其主演的西方电影中有很明显的展示。  [关键词]中国“他者” 李连杰 西方语境    一、“他者”形象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摘要 当代美国文化经《阿甘正传》,以阐释命运般的悲喜剧形式向人们展示了美国一代人在当代生活中的迷惘、挣扎、痛苦和向往,“弱智”的主人公阿甘却以其特有的诚实、善良、执着在迷茫的当代价值观念中展示出了纯粹的人类良知。  关键词 自立文化 文化解读 边缘人物 边缘人格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会得到什么。”当代美国文化经典《阿甘正传》。以阐释命运般的悲喜剧形式向人们展示了美国一代人
摘要 胡风作于1948年的影评《为了电影艺术再前进》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电影批评,而是别有风貌的文学批评,它所显示的深度思维、厚重的理论思辩力以及陌生化的语言等特征,使它呈示出无与伦比的艺术和理论风采。  关键词 胡风 《为了电影艺术的再前进》    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70多年前曾就电影批评的功能问题说过这样一段话:“电影批评不仅对观众以一个注释家、解剖者、警告者、启蒙人的姿态而完成帮助电影作家
飞跃 温明 摄草地漫步 温明 摄呐喊 温明 摄虎斑美叶海兔 温明 摄黄金美叶海兔 温明 摄凝望 温明 攝  对于广阔的海洋每个人都会向往探索海平面下的未知世界,少年时的我也怀揣同样的梦想,为努力实现这个愿望,从假期的一次体验潜水开始。第一次由于下潜速度过快,没做好耳压平衡,回家后一周耳膜还是有点痛,有了这次不太愉快的潜水经历,我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项运动。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认清了一个事实——潜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在风光摄影中,擅用光与影,能创造出完全不同的画面效果。景物本身独特的特点在某一时段呈现一种经典的象征、对比、比喻含义,而摄影者独特的观察能力,细腻的心灵体验使这种景色具有了昙花一现的机会,从而恒定了摄影者独特的审美爱好,比如构图、光线的偏好等等,形成技术上比较独特的个性特征。孙跃峰的作品在光影及构图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使作品看起来更具可读性。  01.家 孙跃峰 摄/尼康D80
摘要 家族题材电视剧成为当今电视荧屏的一道亮点,对集合着传统美德与现代气质的女强人形象的塑造又成为这类电视剧最引人注目的共同看点。这类荧屏女子们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她们委曲求全、隐忍克制,恪守礼教,同时又不乏时代新女性独立自强,开拓进取的生命意志,两者的水乳交融使其成为一类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 家族剧 传统美德 现代气质 女强人    以清末民初,某个地方大家族成员之间的爱恨情愁,争权
摘要 大学生影视艺术教育目标从现实层面上讲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美育育人的重要内容,为社会文明进步培养高素质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接班人;从理想层面上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 影视艺术教育    一、什么是大学生影视艺术教育    大学生影视艺术教育是与专业影视艺术教育相对立的公共影视艺术教育方式。它不以掌握专业影视艺术技能为目的,是一种非专业但高层次
[摘要]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爱情”的《山楂树之恋》经过张艺谋的光影演绎,时下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作为国际大师级的知名导演。张艺谋再次用他极具张力的唯美光影,发人深思的诗性穿越,把这段委婉凄美的悲剧往事娓娓道来,用其独具美学张力的电影语言诠释了那个特殊年代的青涩爱情。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 张艺谋 美学张力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0.1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