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要说“饽饽”这词儿,未准有人知道说的是什么,但老北京人懂。这么和您说吧,主要的面食品,象什么饺子、糕点什么都能叫饽饽。蒙、满族都这么叫。当年去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家,她曾说过,把糕点不叫点心,而叫饽饽。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砷下了朝到一大臣家密谋事情,进门便说:“去热两件饽饽”,意思就是准备点点心。
要说起来“饽饽”这词儿,是从元代开始的。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改金中都为元大都,大批蒙古族人入京。大都的市面儿上便开始出现了以蒙古饽饽为主点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民族食品。到了清代,蒙古饽饽之外,又出现了满洲饽饽。老北京的旗人不仅把糕点称作“饽饽”,把水饺称为“煮饽饽”,还把烤烙的面墩叫“硬面饽饽”、“墩饽饽”。北京城的汉民们把蒙、满饽饽又叫“鞑子饽饽”。传说过去的京城老字号饽饽铺必须在门外悬挂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牌匾,以示其正规。
把糕点叫饽饽,按照老人们的说法是,在清代给死刑犯施刑时也按罪过分为数等,有赐自缢、斩立决、剐刑等处决方法。其中剐刑也叫凌迟,最为残酷。刽子手要对犯人千刀万剐,直至气绝身亡,犯人死前痛苦万分。有些犯人亲属怕自家亲人受不了这种酷刑,就用重金贿赂行刑者,让他们在对犯人行刑时,先一刀结果了犯人的性命,使其免受一刀一刀零刺的碎身之苦,而人的致命之处莫过于心脏。于是刽子手就把这扎向犯人心脏的头一刀叫作“点心”。因此,百姓们都忌讳“点心”这两(音:LIA读三声)字,买点心说买饽饽,就连满街的糕点铺门前店内也没有写着“点心”二字的幌子招牌,都一律称作饽饽铺。老北京的各式糕点,在用油上就有所区分,满洲饽饽铺擅使奶油,汉族糕点铺则多用大油,清真糕点铺喜用香油,这样做出的特色糕点自然风味不同。老北京旗人每逢婚丧喜寿诸事,都到满洲饽饽铺买糕点。铺里常年备有“无馅以面和糖为之”的印面饽饽、“送寿礼用之”的寿意饽饽、叠落如“宝塔”的层台饽饽等。
多说一句,这“饽饽”是当年也满族人的主要食品。象“萨其玛”就是至今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它的前身,我查了一下资料,“萨其马”的前身叫“搓条饽饽”。先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即成。搓条饽饽是昔日满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玛。有一种面带红糖,色如芙蓉的萨其玛,人们又称其为芙蓉糕.这种饽饽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各领风骚,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到了清末民初,北京城的糕点供品就数朝阳门外的永兴斋饽饽铺,专做满洲饽饽。它的饽饽一律是自产自销,工艺严格。据说面粉始终用当时西直门外的元顺成粮栈和它的几个联号元顺兴、元顺常、元顺功、元顺永等几家油盐粮店的货,即所谓“元”字号的“重箩细面”;冰糖用当时最好的“石里冰”,又称“闽糖”;白糖用“本港”白糖,由前门外“义”记糖庄进货;油从“裕盛公”白油局子进货;木炭则从京西山区用骆驼往回驮……。如此的糕点质量可想而知。到后来永兴斋还研制出了芙蓉奶油萨其马、七宝缸炉、八珍糕、奶油棋子桂花劳脯、卧果花糕、金线小油糕、蜜饯上品细小饽饽(仅此一项就有40多个花样),至于宫廷糕点,其生产品种不下千种。
在我小的时候,一回老家,老人们便问“吃饽饽”吗,小孩好奇,点头就说吃。一等到端上来一看不是点心就是糖火烧什么的或是煮饺子。也搞不懂这怎么是叫饽饽啊,名字怪怪的,也不好听啊。后来才知道这是我们满族人或老北京的叫法。现在您要是抽不冷子给家里的80后们问一句“吃饽饽”吗,一准的愕然。不信您试试。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要说起来“饽饽”这词儿,是从元代开始的。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改金中都为元大都,大批蒙古族人入京。大都的市面儿上便开始出现了以蒙古饽饽为主点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民族食品。到了清代,蒙古饽饽之外,又出现了满洲饽饽。老北京的旗人不仅把糕点称作“饽饽”,把水饺称为“煮饽饽”,还把烤烙的面墩叫“硬面饽饽”、“墩饽饽”。北京城的汉民们把蒙、满饽饽又叫“鞑子饽饽”。传说过去的京城老字号饽饽铺必须在门外悬挂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牌匾,以示其正规。
把糕点叫饽饽,按照老人们的说法是,在清代给死刑犯施刑时也按罪过分为数等,有赐自缢、斩立决、剐刑等处决方法。其中剐刑也叫凌迟,最为残酷。刽子手要对犯人千刀万剐,直至气绝身亡,犯人死前痛苦万分。有些犯人亲属怕自家亲人受不了这种酷刑,就用重金贿赂行刑者,让他们在对犯人行刑时,先一刀结果了犯人的性命,使其免受一刀一刀零刺的碎身之苦,而人的致命之处莫过于心脏。于是刽子手就把这扎向犯人心脏的头一刀叫作“点心”。因此,百姓们都忌讳“点心”这两(音:LIA读三声)字,买点心说买饽饽,就连满街的糕点铺门前店内也没有写着“点心”二字的幌子招牌,都一律称作饽饽铺。老北京的各式糕点,在用油上就有所区分,满洲饽饽铺擅使奶油,汉族糕点铺则多用大油,清真糕点铺喜用香油,这样做出的特色糕点自然风味不同。老北京旗人每逢婚丧喜寿诸事,都到满洲饽饽铺买糕点。铺里常年备有“无馅以面和糖为之”的印面饽饽、“送寿礼用之”的寿意饽饽、叠落如“宝塔”的层台饽饽等。
多说一句,这“饽饽”是当年也满族人的主要食品。象“萨其玛”就是至今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它的前身,我查了一下资料,“萨其马”的前身叫“搓条饽饽”。先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即成。搓条饽饽是昔日满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玛。有一种面带红糖,色如芙蓉的萨其玛,人们又称其为芙蓉糕.这种饽饽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满族饽饽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窝头,酥脆的炸馓子,松软的淋浆糕、细腻的大盆糕,此外,还有金丝糕、太阳糕、凉糕、酒糕、春饼等等,数不胜举,各领风骚,都是满族的传统风味。到了清末民初,北京城的糕点供品就数朝阳门外的永兴斋饽饽铺,专做满洲饽饽。它的饽饽一律是自产自销,工艺严格。据说面粉始终用当时西直门外的元顺成粮栈和它的几个联号元顺兴、元顺常、元顺功、元顺永等几家油盐粮店的货,即所谓“元”字号的“重箩细面”;冰糖用当时最好的“石里冰”,又称“闽糖”;白糖用“本港”白糖,由前门外“义”记糖庄进货;油从“裕盛公”白油局子进货;木炭则从京西山区用骆驼往回驮……。如此的糕点质量可想而知。到后来永兴斋还研制出了芙蓉奶油萨其马、七宝缸炉、八珍糕、奶油棋子桂花劳脯、卧果花糕、金线小油糕、蜜饯上品细小饽饽(仅此一项就有40多个花样),至于宫廷糕点,其生产品种不下千种。
在我小的时候,一回老家,老人们便问“吃饽饽”吗,小孩好奇,点头就说吃。一等到端上来一看不是点心就是糖火烧什么的或是煮饺子。也搞不懂这怎么是叫饽饽啊,名字怪怪的,也不好听啊。后来才知道这是我们满族人或老北京的叫法。现在您要是抽不冷子给家里的80后们问一句“吃饽饽”吗,一准的愕然。不信您试试。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