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通过文化、旅游、节庆、遗产等方式进行乡村精准扶贫日益受到关注。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乡村文化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以家族文化、制度文化、行业文化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以及以节日文化、习俗文化、信仰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文化。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巨大危机和挑战。乡村环境的改变,原住民的搬迁,传承人的流失,可能会带来文化传承中断,历史记忆消失,乡村性湮灭等毁灭性后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精准扶贫是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环节。
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现阶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研究等四个方面。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主要包括非遗的传承模式及路径研究、非遗的传承人研究、非遗传承的个案研究等。非遗传承的模式主要有“学校教育+非遗”、“旅游开发+非遗”、“博物馆+非遗”、“民间传承人+非遗”、“数字化展示+非遗”等。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争论在于:是本土传承还是异地传承,是个别传承还是集体传承,是静态保护还是活态传承,是原样传承还是创新传承等。
二、乡村集市
集市是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乡村集市是链接传统与现代,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乡村集市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孵化农村创新创业项目;乡村集市能够促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乡村集市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心,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乡村集市作为独特的公共空间,在乡村治理上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当前对乡村集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集市是空间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的复合体,因此较早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经济学侧重研究集市上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经济规律等;地理学主要研究集市的空间布局、规模和周期;历史学主要研究集市的发展和演变;社会学对集市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和偏好更为关注;人类学关注集市的起源、演变轨迹以及内部组织关系;民俗学则探讨集市与其它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相互影响以及习俗变迁。
在这些研究中,国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的“市场共同体理论”。施坚雅通过对20世纪40年代中国乡村的社会调查,认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基层市场共同体,基层市场(集市)为农民提供了社交、通婚以及娱乐等交易以外的社会功能,从而否定了村落作为农村基本单元的意义。国内学者对集市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视角和历史视角出发研究集市变迁与乡村发展。比如奂平清(2005)对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机构转型的研究;蒋超(2009)以西南农村集市的兴衰为例对公共空间与乡村社会的研究;陆益农(2012)从乡村集市透视农村市场发展等。也有部分对集市的人类学考察,比如李珂(2009)对贵州某村落集市的人类学观察,王敏(2013)对新疆维族巴扎集市的空间、特征和族群认同的研究,杜华君(2014)对回族民间商业集市的人类学考察,贾永娟(2017)对鄂西北民族传统集市的变迁研究等。
三、乡村集市与非遗保护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非遗扶贫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选取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对非遗扶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明确非遗扶贫的价值和质量,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也有利于积累非遗传承的经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振新的目标。
乡村蕴含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基因和密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实践孕育出了乡风民俗、村规民约、社会关系、工艺技巧、体育活动、戏曲舞蹈等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深深扎根于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与村民的农业劳作、婚丧嫁娶、祭祖节庆等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从而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激励,有利于丰富文化空间理论的学理阐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提供基于地方记忆、遗产扶贫和文化认同的智力支撑。在当前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的大背景下,有利于理清乡村文化传承的基本脉络,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地保护。
当前在一些乡村出现的旅游破坏性建设和同质化建设的背后是原住民的搬迁,村落的空心化,原生文化的流失,这带来的可怕后果便是文化传承中断,历史记忆消失,乡村性的湮灭。分析旅游场域下集市功能的演变,集市文化的特征和符号意义,厘清集市文化空间的形成机理,为进行集市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旅游者提供活态文化体验而不只是静态文化观赏寻求可行路径。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有助于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盲目“千城一面”的困境,改变乡村旅游以“建房子、造景观”等环境美化为主的开发模式,以“集市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地方性知识和情感纽带构建可以为乡村活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提供比较典型的范本。
参考文献
[1] 《旅游人类学》张晓萍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 《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 亨利·列斐伏尔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 《旅游地文化空間及其演化机制》 李星明 经济地理 2015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旅游场域下乡村集市的空间变迁与文化传承研究》(NDYB2019-17)阶段性成果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通过文化、旅游、节庆、遗产等方式进行乡村精准扶贫日益受到关注。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乡村文化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以家族文化、制度文化、行业文化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以及以节日文化、习俗文化、信仰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文化。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巨大危机和挑战。乡村环境的改变,原住民的搬迁,传承人的流失,可能会带来文化传承中断,历史记忆消失,乡村性湮灭等毁灭性后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精准扶贫是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环节。
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现阶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研究等四个方面。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主要包括非遗的传承模式及路径研究、非遗的传承人研究、非遗传承的个案研究等。非遗传承的模式主要有“学校教育+非遗”、“旅游开发+非遗”、“博物馆+非遗”、“民间传承人+非遗”、“数字化展示+非遗”等。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争论在于:是本土传承还是异地传承,是个别传承还是集体传承,是静态保护还是活态传承,是原样传承还是创新传承等。
二、乡村集市
集市是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乡村集市是链接传统与现代,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乡村集市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孵化农村创新创业项目;乡村集市能够促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乡村集市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心,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乡村集市作为独特的公共空间,在乡村治理上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当前对乡村集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集市是空间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的复合体,因此较早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经济学侧重研究集市上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经济规律等;地理学主要研究集市的空间布局、规模和周期;历史学主要研究集市的发展和演变;社会学对集市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和偏好更为关注;人类学关注集市的起源、演变轨迹以及内部组织关系;民俗学则探讨集市与其它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相互影响以及习俗变迁。
在这些研究中,国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的“市场共同体理论”。施坚雅通过对20世纪40年代中国乡村的社会调查,认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基层市场共同体,基层市场(集市)为农民提供了社交、通婚以及娱乐等交易以外的社会功能,从而否定了村落作为农村基本单元的意义。国内学者对集市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视角和历史视角出发研究集市变迁与乡村发展。比如奂平清(2005)对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机构转型的研究;蒋超(2009)以西南农村集市的兴衰为例对公共空间与乡村社会的研究;陆益农(2012)从乡村集市透视农村市场发展等。也有部分对集市的人类学考察,比如李珂(2009)对贵州某村落集市的人类学观察,王敏(2013)对新疆维族巴扎集市的空间、特征和族群认同的研究,杜华君(2014)对回族民间商业集市的人类学考察,贾永娟(2017)对鄂西北民族传统集市的变迁研究等。
三、乡村集市与非遗保护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非遗扶贫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选取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对非遗扶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明确非遗扶贫的价值和质量,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也有利于积累非遗传承的经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振新的目标。
乡村蕴含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基因和密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实践孕育出了乡风民俗、村规民约、社会关系、工艺技巧、体育活动、戏曲舞蹈等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深深扎根于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与村民的农业劳作、婚丧嫁娶、祭祖节庆等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从而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激励,有利于丰富文化空间理论的学理阐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提供基于地方记忆、遗产扶贫和文化认同的智力支撑。在当前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的大背景下,有利于理清乡村文化传承的基本脉络,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地保护。
当前在一些乡村出现的旅游破坏性建设和同质化建设的背后是原住民的搬迁,村落的空心化,原生文化的流失,这带来的可怕后果便是文化传承中断,历史记忆消失,乡村性的湮灭。分析旅游场域下集市功能的演变,集市文化的特征和符号意义,厘清集市文化空间的形成机理,为进行集市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旅游者提供活态文化体验而不只是静态文化观赏寻求可行路径。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有助于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盲目“千城一面”的困境,改变乡村旅游以“建房子、造景观”等环境美化为主的开发模式,以“集市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地方性知识和情感纽带构建可以为乡村活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提供比较典型的范本。
参考文献
[1] 《旅游人类学》张晓萍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 《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 亨利·列斐伏尔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 《旅游地文化空間及其演化机制》 李星明 经济地理 2015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旅游场域下乡村集市的空间变迁与文化传承研究》(NDYB2019-1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