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目前,课程改革在逐步推进,“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旋律,基础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为落实好学生品德修养、道德素养的提升,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基于此,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本文就对新课改下小学德育有效教学的研究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到教师。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德育;有效教学
中圖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47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将培育学生德育品质放在了第一位。德育是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法宝,渗透德育理念,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德育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成长,德育教育的实现能为学生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成长为面对社会的人才。对此,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小学德育教学,培育众多具有优秀品质的学生,就成为当前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德育的渗透要以知识为载体实现全方位的渗透。教师可在教材中深入挖掘其中隐藏的德育素材,以此渗透德育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德育目标,教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学习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思想觉悟的提升实现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升,让学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充满自豪感,实现德育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
例如,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教师就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以实际案例,展开教学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如数学学习中,教师可结合数学家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语文学习中,要体会作者、诗人所带来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精神,以此为引导方向,树立学生正确三观;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理解珍惜生命、遵守规则等德育品质。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与元素,能够实现有效的德育教学,升华学生的精神品质,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实现德育渗透,就会在政治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学生就会坚定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爱国之心。
二、以身作则提升道德品质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对生活缺乏必要的经验,他们的品德成长、行为习惯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最初的榜样就是教师。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模范。教师要从外到内的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成为学生的道德标杆。教师在生活中做到谦逊、礼貌、大度等等,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能够成为像教师一样的人。
例如,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教师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优良的道德表现影响学生个人的言行。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用良好的时间观念为学生做出表率;或者,教师整洁大方的穿着和礼貌的举止指引学生形成讲礼貌讲文明的性格;或者,教师利用示范榜样,亲自参与桌面清洁、班级卫生打扫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再或者,在一次考试之后,部分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但是,教师没有用严厉的话语批评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下次是否能够改正。并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打造基础。
三、创设良好校园德育环境
学校环境是学生学习德育品质的重要场所,是培养正确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德育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在德育学习中,教师要借助学校的力量,为学生建设校园德育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理念。
例如,鼓励学生自愿加入到校园德育演讲比赛、德育文化主题活动等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体会德育;或者,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如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和谐、公正等内容,设计成为实践主题,并让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班主任、家长的带领下,去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地方帮助他人。通过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教育中,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夯实思想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树立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培养习惯和能力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道路。如何更好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教育中来,教师要明确学生实际,以德育教育为内容,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也为未来走向社会夯实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能群.新课改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小品文选刊:下,2020(2):0143-0143.
[1]陈雁燕.新课改下实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000(013):57.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德育;有效教学
中圖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147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将培育学生德育品质放在了第一位。德育是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法宝,渗透德育理念,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德育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成长,德育教育的实现能为学生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成长为面对社会的人才。对此,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小学德育教学,培育众多具有优秀品质的学生,就成为当前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德育的渗透要以知识为载体实现全方位的渗透。教师可在教材中深入挖掘其中隐藏的德育素材,以此渗透德育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德育目标,教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学习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思想觉悟的提升实现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升,让学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充满自豪感,实现德育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
例如,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教师就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以实际案例,展开教学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如数学学习中,教师可结合数学家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语文学习中,要体会作者、诗人所带来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精神,以此为引导方向,树立学生正确三观;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理解珍惜生命、遵守规则等德育品质。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与元素,能够实现有效的德育教学,升华学生的精神品质,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实现德育渗透,就会在政治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学生就会坚定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爱国之心。
二、以身作则提升道德品质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对生活缺乏必要的经验,他们的品德成长、行为习惯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最初的榜样就是教师。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模范。教师要从外到内的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成为学生的道德标杆。教师在生活中做到谦逊、礼貌、大度等等,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能够成为像教师一样的人。
例如,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教师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优良的道德表现影响学生个人的言行。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用良好的时间观念为学生做出表率;或者,教师整洁大方的穿着和礼貌的举止指引学生形成讲礼貌讲文明的性格;或者,教师利用示范榜样,亲自参与桌面清洁、班级卫生打扫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再或者,在一次考试之后,部分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但是,教师没有用严厉的话语批评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下次是否能够改正。并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打造基础。
三、创设良好校园德育环境
学校环境是学生学习德育品质的重要场所,是培养正确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德育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在德育学习中,教师要借助学校的力量,为学生建设校园德育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理念。
例如,鼓励学生自愿加入到校园德育演讲比赛、德育文化主题活动等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体会德育;或者,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如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和谐、公正等内容,设计成为实践主题,并让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班主任、家长的带领下,去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地方帮助他人。通过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教育中,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夯实思想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树立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培养习惯和能力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道路。如何更好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教育中来,教师要明确学生实际,以德育教育为内容,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也为未来走向社会夯实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能群.新课改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小品文选刊:下,2020(2):0143-0143.
[1]陈雁燕.新课改下实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000(0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