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调整,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学校对于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视,其中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理念都将逐步进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在当下经过相关教育部门研讨,发现更受学生们的欢迎。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应该向着开放式的方向发展,对教师而言也应该采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模式来对同学们进行教导,利用游戏教学、美术竞赛等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进而提高同学们的绘画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在小学受教过程中,美术学科的存在就是让学生们感知到生活美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更多的美,教会学生们用手头的工具以及创造性的智慧去捕捉现实中的美。力求通过一些教育手段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结合当下社会的环境需求,以及学生们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趣味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老师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美术教学,主要目的是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以及在过后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更替,趣味性教学已经改变了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氛围,通过老师的不断付出,力求达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同学们的绘画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在实施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运用上课时所学的绘画技巧积极的参与到竞赛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好奇心与自信心,在完成自己的创作后也会从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的魅力。
总体来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同学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美术学习中,让同学们更加主动地去完成设计创作,从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合理的教学环境下,让他们尽可能的发散思维,进而得到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无形中的提高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一)以故事教学的方式增进美术课程趣味性
在当下美术教学环境中,要想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授课问题,教师可以从讲故事的角度出发,将小学美术学科从故事设计中引导出来,让学生自觉地在脑袋中形成自我认知,并想象出所需要的艺术画面,学生根据相应的艺术题材进行创作描绘,充分发挥学生们在求学中的创造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进而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一堂课上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展开,而且非常注重创作成果,对于创作过程有时却草草的对待,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悟性较高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又不特别擅长思考的同学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与创作灵感。如一堂美术课以“花”为主题进行创作,那么老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花的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故事内容后再进行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实现绘画作品,对此能够开阔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创作意识,进而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也能无形的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课堂中组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意向
同学们在童年时期感受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嬉戏玩耍,在不断娱乐的过程中能够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也可以对外界环境做到快速的了解。在小学美術课堂教学中,游戏的教学方式可以教会同学们如何在绘画中“游玩”,通过一些趣味性、渗透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
授课时老师通常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们的自身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目的是为了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间接地增强学生们的各项学习能力。比如在“画汽车”这节课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先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汽车,然后开展赛车游戏,在比赛中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而且同学们也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在游戏结束后要进行设计点评,对于绘画水平较高的同学,老师要给予相应的鼓励,让他们更好的完成下一个作品,对于绘画水平欠佳的同学,也不能直接否定他们的绘画作品,而应该对其中的创新部分给予表扬,并告诉该同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部创作设计提供铺垫。这种游戏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创造能力。
(三)开展趣味性课外教学活动,增强美术学习实践能力
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教学,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出美术学科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是判断和感应事物的特殊力量,在小学美术课程实践过程中应该让理论教学内容与课外活动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外界事物感触更深,寄情于景,以便于创作出更加真实的绘画作品,也能增加美术学科的应用性。
老师开展户外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探查,从中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通过相关实践活动,来真正的掌握和运用美术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开展趣味性课外活动,可以给同学们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也能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应用性,真正的达到了学以致用。
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教学内容单一乏味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同学们的美术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趣味性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开展一些趣味性活动,如故事教学、游戏娱乐、美术竞赛、户外活动等方式,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环境,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创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在美术教学的各项能力,从而全面的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达成高效率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吴青燕.探究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06):151-152
[2]杨华.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南北桥,2019(03):121
[3]张正俊.基于尝试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导报,2019(02):99
[4]杨文娜.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2021(01):146-147
作者简介:
霍焱,女,1992.4.16,黑龙江佳木斯,硕士,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勋望小学)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在小学受教过程中,美术学科的存在就是让学生们感知到生活美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更多的美,教会学生们用手头的工具以及创造性的智慧去捕捉现实中的美。力求通过一些教育手段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结合当下社会的环境需求,以及学生们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趣味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老师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美术教学,主要目的是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以及在过后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更替,趣味性教学已经改变了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氛围,通过老师的不断付出,力求达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同学们的绘画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在实施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运用上课时所学的绘画技巧积极的参与到竞赛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好奇心与自信心,在完成自己的创作后也会从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的魅力。
总体来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同学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美术学习中,让同学们更加主动地去完成设计创作,从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合理的教学环境下,让他们尽可能的发散思维,进而得到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无形中的提高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一)以故事教学的方式增进美术课程趣味性
在当下美术教学环境中,要想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授课问题,教师可以从讲故事的角度出发,将小学美术学科从故事设计中引导出来,让学生自觉地在脑袋中形成自我认知,并想象出所需要的艺术画面,学生根据相应的艺术题材进行创作描绘,充分发挥学生们在求学中的创造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进而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在一堂课上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展开,而且非常注重创作成果,对于创作过程有时却草草的对待,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悟性较高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又不特别擅长思考的同学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与创作灵感。如一堂美术课以“花”为主题进行创作,那么老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花的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故事内容后再进行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实现绘画作品,对此能够开阔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创作意识,进而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也能无形的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课堂中组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意向
同学们在童年时期感受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嬉戏玩耍,在不断娱乐的过程中能够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也可以对外界环境做到快速的了解。在小学美術课堂教学中,游戏的教学方式可以教会同学们如何在绘画中“游玩”,通过一些趣味性、渗透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
授课时老师通常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们的自身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目的是为了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间接地增强学生们的各项学习能力。比如在“画汽车”这节课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先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汽车,然后开展赛车游戏,在比赛中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而且同学们也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在游戏结束后要进行设计点评,对于绘画水平较高的同学,老师要给予相应的鼓励,让他们更好的完成下一个作品,对于绘画水平欠佳的同学,也不能直接否定他们的绘画作品,而应该对其中的创新部分给予表扬,并告诉该同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部创作设计提供铺垫。这种游戏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创造能力。
(三)开展趣味性课外教学活动,增强美术学习实践能力
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教学,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出美术学科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是判断和感应事物的特殊力量,在小学美术课程实践过程中应该让理论教学内容与课外活动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外界事物感触更深,寄情于景,以便于创作出更加真实的绘画作品,也能增加美术学科的应用性。
老师开展户外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探查,从中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通过相关实践活动,来真正的掌握和运用美术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开展趣味性课外活动,可以给同学们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也能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应用性,真正的达到了学以致用。
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教学内容单一乏味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同学们的美术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趣味性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开展一些趣味性活动,如故事教学、游戏娱乐、美术竞赛、户外活动等方式,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环境,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创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在美术教学的各项能力,从而全面的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达成高效率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吴青燕.探究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06):151-152
[2]杨华.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南北桥,2019(03):121
[3]张正俊.基于尝试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导报,2019(02):99
[4]杨文娜.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2021(01):146-147
作者简介:
霍焱,女,1992.4.16,黑龙江佳木斯,硕士,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勋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