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继续教育在学校中的位置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为国家重点高校,利用自身雄厚的教学优势和领先的科研背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施对公务员、技术干部、管理干部等在职高层次人员的继续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清华大学把继续教育作为创建一流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世界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要为所在国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作为国家投入最多、全国人民期望最高的高等学校之一,清华大学理应为中国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为建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继续教育作为学校开放并服务社会的窗口,在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乃至学校与社会之间,构建了沟通的桥梁,在通过这座桥梁将知识和教育输送到有需要的人群和各单位的同时,企业、行业和社会也通过这座桥梁给了学校最大的回报。在学校以自己的条件努力开展继续教育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继续教育的发展也为学校的全面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一,可以扩大学校的学科在相关领域里的影响力;第二,可以给学校多争取横向科研任务,促进学科发展,同时带来科研经费,加大对学校的经济回报;第三,给教师提供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机会;第四,促进国际合作;第五,引进优秀教师资源为我所用;第六,可给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践提供基地。总之继续教育能够为创建一流大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氛围,这也是清华大学把继续教育放在跻身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部分的原因之一。
在论述继续教育重要性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对继续教育在学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诸多工作中的位置有清楚的认识。如果认为“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三大基本任务并驾齐驱”则失之偏颇。高等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第二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承担实施继续教育的工作”。这就说明,继续教育在高等学校既不是主要任务,也不是可有可无。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是学校的主要工作;而继续教育,则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积极发展。也就是说,当学校的某项教育资源不太充足的时候,应该绝对保证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继续教育则不应过度挤占学校的教育资源。
对于“培养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在清华大学是这样定位的:以高质量的本科打基础,以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上水平,以继续教育来增活力,这些都是学校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的前提下,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讲,开展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继续教育的机遇和发展趋势
当前发展继续教育的良好机遇,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和政府比过去更加重视继续教育。进入21世纪以后,通过有关文件可以看出,党和政府是把继续教育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重大战略工程来抓的,“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在80-90年代是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现在则要求“加大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强化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第二,人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带动了人才的竞争,促进了培训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在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的过程中,越来越依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第三,有关部门对培训收费标准由政府限制转变为市场调控,优质优价,提高了办学单位的积极性。
(一)当前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市场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的良好机遇,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促进了培训市场的逐步形成,培训市场的有序运作,反过来促进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社会化发展趋势:过去有一个提法: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战场,高校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现在,“主力军”和“主战场”的概念已经模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小型国企、民营企业对他的各级员工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继续教育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充电”和求职需求的暴涨,社会生源也数量剧增;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也由学校而扩大到社会上各系统的培训中心和各类公司。随着终身教育、终生学习观念的确立,领导继续教育工作部门、组织和承办继续教育培训的机构、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人群,都呈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国际技术认证和执业资格认证及其培训成了热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国内外大学间合作办学成了时尚,而继续教育是最好的结合点;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外国人来华学汉语学经济学中国国情也越来越多。
信息化发展趋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国内蓬勃发展,继续教育将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学员提供随时随地参加学习的机会。
三、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策略
在五彩缤纷的培训市场,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各自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源群体。作为研究型大学,如何确定自己在培训市场中的位置,采取什么样的继续教育策略,是一个必须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研究型大学的继续教育工作,应该以高层次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大学后继续教育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技术为重要教学内容,同时兼顾社会急需和社会热门的教学课题。也就是说,在继续教育范畴内,以精英教育为主,以大众教育为辅。其中,精英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科发展,大众教育是加强对社会的服务。
关于大学中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北大、清华都在校机关成立了专门管理继续教育的部处,与办学实体分开。我们认为,这样按照政企分开、管理和办学分开的原则来理顺学校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比较好。建立一个机关性质的部门,统一管理和规划全校以及各个院系的继续教育工作,包括对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办学实体实行统一管理。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作为学校的二级学院,可以实行企业化运作,但对其他院系 不应具有管理功能。
应该鼓励各院系办班,但办班宗旨必须明确。院系办班应该以有利于学科发展为主要目的。优秀的继续教育策划,可以带来以下好处:与国外知名大学的相同专业联合办学,有利于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扩大本校本专业的国际影响;有利于促进本专业所在行业的国际交往。面向工作在第一线的本专业对口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有利于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教师接触实际,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案例的搜集和整理,丰富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吸引横向科研课题;有利于开创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习和实践活动基地;有利于加强本校在对口行业中的地位;有利于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研究型大学所设置的院系专业,一般属于所在行业的中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本来就是为行业的发展服务的,继续教育也一样。专业教师应该协助行业所在的部委以及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科学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的上岗资格标准及继续教育计划;应该参与继续教育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应该承担高层次人员的培训项目。当这个院系对所在行业做的贡献足够多的时候,行业反过来对这个院系的学科发展、办学条件和科研条件的改善,也给予极大的支持。
院系不应该举办与本专业无关的培训班。举办与专业无关的培训项目,上述的几个“有利于”就变成了“不利于”。反过来,会挤占学校本来就紧缺的教学资源,会分散教师职员的精力,会干扰院系的日常工作。即使这样的培训会带来一些经济收入,总起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学校独立设置的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二级学院,比如继续教育学院,情况就完全不同。继续教育学院没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以外的学科),没有与专业对口的部委(教育部以外的部委)和行业,没有学科发展的任务,也没有与专业有关无关的约束。继续教育学院的主要功能,首先是扩大学校为社会的服务,利用学校的教学优势满足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其次是创收,利用学校品牌和条件为学校增加收入,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
继续教育学院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在不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在公共道德的约束下,在不损害学校形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市场导向尽可能把市场做大。但有一条,就是不能挤占学校的资源。人力资源,学校给的正式编制是有限的,除了有效的利用政治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去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以外,就是根据需要,招聘社会上的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师资资源,尽量请一些退休的老师,给他们发挥余热的机会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包括兄弟院校的教师),他们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付日常教学游刃有余,我们就利用他的“余”;利用学校的牌子,请一些相关范畴的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师资来源。对于校内在职名师,必须征得所在院系同意,方能动用。其他物质资源,如教室、办公室和设备等,只应该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不足部分则利用社会资源。对于学校最大的无形资产一声誉,也就是“牌子”,更不应使用太滥。没有学校的“牌子”,就没有招生的优势;办的班层次低质量差投诉多,既砸了学校的“牌子”,也毁了自己的市场。
由于继续教育学院是从事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所以它比其他院系在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方面更具有优势。现代远程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最合适的教育形式,继续教育学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整合继续教育学院内部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整合全校的各培训单位的教育资源,甚至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用远程教育为我国出现更多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行业等学习型组织提供服务。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在继续教育方面,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一些专业性强的院系,应该努力建成对口部委、对口行业的全国继续教育基地;对于继续教育学院这样没有专业背景的教育实体,也应有几个“拿手菜”和“保留节目”,做成培训市场的“同仁堂”和“全聚德”。只有这样,这个培训项目才有生命力,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源,也才能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清华大学通过校内继续教育的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路,为校内继续教育专职管理工作者和从事继续教育的广大干部教师明确了方向。清华大学发展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积极发展、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坚持“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为主的办学原则和坚持“三高三不”的原则,即:即以高层次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重点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以高质量推出精品培训项目,创建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品牌;以高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回报。同时,要求继续教育不能损害清华大学办学声誉;不挤占校内紧缺资源;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道路,不搞成人学历教育,坚持“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面向在职高层人员培养”的定位,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清华大学特有品牌的培训项目。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彦庆】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为国家重点高校,利用自身雄厚的教学优势和领先的科研背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施对公务员、技术干部、管理干部等在职高层次人员的继续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清华大学把继续教育作为创建一流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世界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要为所在国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作为国家投入最多、全国人民期望最高的高等学校之一,清华大学理应为中国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为建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继续教育作为学校开放并服务社会的窗口,在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乃至学校与社会之间,构建了沟通的桥梁,在通过这座桥梁将知识和教育输送到有需要的人群和各单位的同时,企业、行业和社会也通过这座桥梁给了学校最大的回报。在学校以自己的条件努力开展继续教育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继续教育的发展也为学校的全面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一,可以扩大学校的学科在相关领域里的影响力;第二,可以给学校多争取横向科研任务,促进学科发展,同时带来科研经费,加大对学校的经济回报;第三,给教师提供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机会;第四,促进国际合作;第五,引进优秀教师资源为我所用;第六,可给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践提供基地。总之继续教育能够为创建一流大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氛围,这也是清华大学把继续教育放在跻身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部分的原因之一。
在论述继续教育重要性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对继续教育在学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诸多工作中的位置有清楚的认识。如果认为“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三大基本任务并驾齐驱”则失之偏颇。高等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第二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承担实施继续教育的工作”。这就说明,继续教育在高等学校既不是主要任务,也不是可有可无。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是学校的主要工作;而继续教育,则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积极发展。也就是说,当学校的某项教育资源不太充足的时候,应该绝对保证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继续教育则不应过度挤占学校的教育资源。
对于“培养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在清华大学是这样定位的:以高质量的本科打基础,以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上水平,以继续教育来增活力,这些都是学校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的前提下,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讲,开展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继续教育的机遇和发展趋势
当前发展继续教育的良好机遇,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和政府比过去更加重视继续教育。进入21世纪以后,通过有关文件可以看出,党和政府是把继续教育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重大战略工程来抓的,“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在80-90年代是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现在则要求“加大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强化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第二,人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带动了人才的竞争,促进了培训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在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的过程中,越来越依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第三,有关部门对培训收费标准由政府限制转变为市场调控,优质优价,提高了办学单位的积极性。
(一)当前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市场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的良好机遇,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促进了培训市场的逐步形成,培训市场的有序运作,反过来促进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社会化发展趋势:过去有一个提法: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战场,高校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现在,“主力军”和“主战场”的概念已经模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小型国企、民营企业对他的各级员工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继续教育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充电”和求职需求的暴涨,社会生源也数量剧增;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也由学校而扩大到社会上各系统的培训中心和各类公司。随着终身教育、终生学习观念的确立,领导继续教育工作部门、组织和承办继续教育培训的机构、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人群,都呈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国际技术认证和执业资格认证及其培训成了热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国内外大学间合作办学成了时尚,而继续教育是最好的结合点;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外国人来华学汉语学经济学中国国情也越来越多。
信息化发展趋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国内蓬勃发展,继续教育将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学员提供随时随地参加学习的机会。
三、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策略
在五彩缤纷的培训市场,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各自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源群体。作为研究型大学,如何确定自己在培训市场中的位置,采取什么样的继续教育策略,是一个必须清楚的问题。我们认为,研究型大学的继续教育工作,应该以高层次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大学后继续教育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技术为重要教学内容,同时兼顾社会急需和社会热门的教学课题。也就是说,在继续教育范畴内,以精英教育为主,以大众教育为辅。其中,精英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科发展,大众教育是加强对社会的服务。
关于大学中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北大、清华都在校机关成立了专门管理继续教育的部处,与办学实体分开。我们认为,这样按照政企分开、管理和办学分开的原则来理顺学校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比较好。建立一个机关性质的部门,统一管理和规划全校以及各个院系的继续教育工作,包括对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办学实体实行统一管理。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作为学校的二级学院,可以实行企业化运作,但对其他院系 不应具有管理功能。
应该鼓励各院系办班,但办班宗旨必须明确。院系办班应该以有利于学科发展为主要目的。优秀的继续教育策划,可以带来以下好处:与国外知名大学的相同专业联合办学,有利于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扩大本校本专业的国际影响;有利于促进本专业所在行业的国际交往。面向工作在第一线的本专业对口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有利于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教师接触实际,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案例的搜集和整理,丰富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吸引横向科研课题;有利于开创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习和实践活动基地;有利于加强本校在对口行业中的地位;有利于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研究型大学所设置的院系专业,一般属于所在行业的中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本来就是为行业的发展服务的,继续教育也一样。专业教师应该协助行业所在的部委以及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科学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的上岗资格标准及继续教育计划;应该参与继续教育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应该承担高层次人员的培训项目。当这个院系对所在行业做的贡献足够多的时候,行业反过来对这个院系的学科发展、办学条件和科研条件的改善,也给予极大的支持。
院系不应该举办与本专业无关的培训班。举办与专业无关的培训项目,上述的几个“有利于”就变成了“不利于”。反过来,会挤占学校本来就紧缺的教学资源,会分散教师职员的精力,会干扰院系的日常工作。即使这样的培训会带来一些经济收入,总起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学校独立设置的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二级学院,比如继续教育学院,情况就完全不同。继续教育学院没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以外的学科),没有与专业对口的部委(教育部以外的部委)和行业,没有学科发展的任务,也没有与专业有关无关的约束。继续教育学院的主要功能,首先是扩大学校为社会的服务,利用学校的教学优势满足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其次是创收,利用学校品牌和条件为学校增加收入,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
继续教育学院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在不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在公共道德的约束下,在不损害学校形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市场导向尽可能把市场做大。但有一条,就是不能挤占学校的资源。人力资源,学校给的正式编制是有限的,除了有效的利用政治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去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以外,就是根据需要,招聘社会上的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师资资源,尽量请一些退休的老师,给他们发挥余热的机会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包括兄弟院校的教师),他们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付日常教学游刃有余,我们就利用他的“余”;利用学校的牌子,请一些相关范畴的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师资来源。对于校内在职名师,必须征得所在院系同意,方能动用。其他物质资源,如教室、办公室和设备等,只应该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不足部分则利用社会资源。对于学校最大的无形资产一声誉,也就是“牌子”,更不应使用太滥。没有学校的“牌子”,就没有招生的优势;办的班层次低质量差投诉多,既砸了学校的“牌子”,也毁了自己的市场。
由于继续教育学院是从事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所以它比其他院系在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方面更具有优势。现代远程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最合适的教育形式,继续教育学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整合继续教育学院内部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整合全校的各培训单位的教育资源,甚至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用远程教育为我国出现更多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行业等学习型组织提供服务。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在继续教育方面,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一些专业性强的院系,应该努力建成对口部委、对口行业的全国继续教育基地;对于继续教育学院这样没有专业背景的教育实体,也应有几个“拿手菜”和“保留节目”,做成培训市场的“同仁堂”和“全聚德”。只有这样,这个培训项目才有生命力,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源,也才能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清华大学通过校内继续教育的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发展继续教育的思路,为校内继续教育专职管理工作者和从事继续教育的广大干部教师明确了方向。清华大学发展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积极发展、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坚持“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为主的办学原则和坚持“三高三不”的原则,即:即以高层次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重点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以高质量推出精品培训项目,创建清华大学教育培训品牌;以高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回报。同时,要求继续教育不能损害清华大学办学声誉;不挤占校内紧缺资源;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道路,不搞成人学历教育,坚持“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面向在职高层人员培养”的定位,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清华大学特有品牌的培训项目。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彦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