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小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一、多元化激励性评价与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多元化激励性评价这一班主任工作模式并非空穴来风,其生发是有渊源的。
(一)现代教育呼唤新评价模式的涌现
班主任不仅是某学科在班级中的自然延伸,而且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经营者。他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同时,又塑就了一座座人类灵魂的精神丰碑。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操作过程中,我们班主任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更多的也许是以学生品德行为的评判者身份出现。其在实践时则对学生进行了静态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现在看来,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的客观缺憾:1、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2、师生之间纯粹是一种“师生”式的单线联系;3、缺少立体的评价。不难看出,传统教育下班主任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
(二)关于多元化激励性评价的描述
这一评价方式可从两个切点来理解。其一是“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形式的“多元”(包括客体的自我评价与反馈);其二是“激励”,以“关爱”为核心,正面为主的激励。这一评价模式旨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正确全面地来看待自己,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班主任教育观念的转变
班主任工作是去触及人灵魂的工程,艰巨而繁复,非轻巧之事。作为学校,则“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家”,而班主任便担当“做到家”的重任而责无旁贷。诚然,工作要做好,离不开方法的讲求。虽说通过教育的实践我们可知,班主任工作“无定法”,但是所有的方法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因为“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而且,“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班主任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到学生的点滴成功和喜悦,能感受到他们的一丝失败与哀愁。
二、有关“成功”与“失败”的解析
“成功”,意为“获得预期的结果”,这是一种希望获得的“结果”;其反义便为“失败”。成功与失败是对矛盾,既截然相反,又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发展着。
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都有成功与失败,无论其想不想拥有之,如学习、交际等等。而且,“当今是一个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时代,无论政治、经济或商业,对人、对事,都已不再是几条简单的‘行为法则’所能应付的。”学生今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这是我们教育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由此出发可知,学生需求的应该是多些的成功,而班主任则须密切体会到学生的这种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成功”与“失败”这对矛盾。于是,我就试着用“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实践,去冲击那更多的修改人思想、理念的难为之工作——班主任教育工作。
三、实践与探索:鼓励成功和宽容失败
“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在班主任工作中之可行性到底如何呢?我想,实例说明是最有说服力的。下面我就通过实践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商榷此法。
案例:我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原本写作水平一般,一次,他写了一篇题为《包馄饨》的文章,其中的“包”这一过程写得不仅细致、生动,而且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特别是动作、心理描写更是精彩。我就抓住这一成功之处,在随后的作文评改课上,对他的这篇文章中精彩的片断大加赞赏,并作为范例来分析教学,而且公开鼓励该生以后可再写一些这样或者更精彩的片断。记得当时我是这样说的:“某某同学,这馄饨是被你‘包绝’了,那么,饺子你会‘包’吗?”没想到,他马上在《周记本》上写了篇题为《包饺子》的文章,其精彩度甚至比《包馄饨》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这位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整体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截,还成为了班里语文“写作互助兴趣小组”的负责人之一。
由此可见,教师及时热情的鼓励,为学生再度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教师的“鼓励成功”与成功鼓励是多么的重要。
四、几缕思绪——延伸的求索
通过实践,我想,在操作“鼓励成功,宽容失败”方法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这样几点,作为我今后班主任工作的基点:
1. 班主任要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操纵人类的力量,不只是命运,更多的则是人的自身因素。”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人不可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我们班主任的作用便是去“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当然,这种“帮助”是无私的,更是伟大的!
2. 学生自信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基点。我们所讲的“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其核心便是让自信的学生更自信,不自信的学生有自信。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增进”是无定法的,没有一个模式可循,更多地是需要我们“摸着石子过河”,多去实践。
3. 班主任要善于扮演“及时雨”的角色。我们在实践中具有敏锐性是扮演好这一角色的关键。当学生十分需要鼓励时,哪怕你一句话,一种肢体语言就足够了。因此,鼓励要抓契机,要善于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尽量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之后降甘霖,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
结语:艾略特曾说过:“我们不该停止探索,因为探索的终点常常使我们重新抵达我们的出发地,从而使我们真正了解那个地方。”我想,教育工作者也要怀着百倍的信心,不懈地去“上下而求索”才行。只有如此,我们才会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相关问题时,运用“恰适的方法”作为“理论的一面镜子”,去“审察理论的境遇”,并在解决问题时,使理论得到完善与发展,从而去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最终去完成“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的教育使命。
参考资料:
1.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2. [美]詹姆斯著,刘宁译:《论强者》,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3. 高谦民、黄正平主编:《小学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4. 谢国基等编著:《现代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探索》,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