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则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在他看来,一个人获得高深的造诣,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经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所学的知识就能牢固地掌握,就能积累起丰富的知识,在应用知识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左右皆宜。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人们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学能力,无论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学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自学能力也恰恰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必备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必然。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1.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且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互联网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在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应让位于学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协助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则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进而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教师也要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还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而学生的参与意识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培养。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所必备的各种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注意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素质,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这些能力中,自学能力是关键的,它关系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成败。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
1.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要指导学生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2.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指导学生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3.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教育学生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4.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5.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教育学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要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6.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学生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要学会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7.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若能优化课堂教学,将有助于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2.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如:“老师知道你是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这点小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对吗?”、“你能行!”、“你真棒!”……老师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赞许的眼神,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能增强他们自我获知的信心。
3.指导学生自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自学方法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喜欢在教材中查找信息;有的学生能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更愿意通过上机进行尝试性的操作后,自己归纳总结新的知识……学生们由最初的听老师或同学讲解后只会直接照着做,变为听他人的讲解后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
如何使学生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自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各种自学方法加以指导。例如,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让他们独立阅读教材、查阅帮助系统有一定的困难,影响了他们的自学速度,这时教师就应该教给他们一些小窍门。教材中有些任务的操作步骤多达七、八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先找出重点步骤,对它们进行分析,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教材中有些例题配有图示,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示,找出对应的步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要领。
总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在知识海洋里猎取知识营养,能够有主见地学习和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同的。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向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受益终生。
所谓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必然。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1.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且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互联网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在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应让位于学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协助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则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进而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教师也要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还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而学生的参与意识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培养。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所必备的各种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注意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素质,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这些能力中,自学能力是关键的,它关系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成败。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
1.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要指导学生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2.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如指导学生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3.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教育学生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4.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5.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教育学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要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6.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学生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要学会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7.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若能优化课堂教学,将有助于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2.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如:“老师知道你是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这点小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对吗?”、“你能行!”、“你真棒!”……老师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赞许的眼神,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能增强他们自我获知的信心。
3.指导学生自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自学方法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喜欢在教材中查找信息;有的学生能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更愿意通过上机进行尝试性的操作后,自己归纳总结新的知识……学生们由最初的听老师或同学讲解后只会直接照着做,变为听他人的讲解后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
如何使学生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自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各种自学方法加以指导。例如,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让他们独立阅读教材、查阅帮助系统有一定的困难,影响了他们的自学速度,这时教师就应该教给他们一些小窍门。教材中有些任务的操作步骤多达七、八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先找出重点步骤,对它们进行分析,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教材中有些例题配有图示,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示,找出对应的步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要领。
总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在知识海洋里猎取知识营养,能够有主见地学习和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同的。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向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