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爱“瞎捣鼓”。在妻子看来,儿子的“瞎捣鼓”是“作”,是惹是生非,因为儿子的“瞎捣鼓”曾给妻子带来两次“重大”损失——
妻子为了护肤,买了一套高级化妆品,随手放在梳妆台上。没想到,这些高级化妆品却被儿子盯上了。一天,儿子把一瓶化妆品里倒了一些水,又用一根筷子使劲搅。等我发现时,已经晚了,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居然说:“妈妈的东西好香,我在做空气清新剂呢。你闻闻,咱家是不是空气好香啊!”
乖乖,儿子这是在拿妈妈的化妆品搞“化学实验”啊。这么贵重的化妆品,让儿子给“瞎捣鼓”没了,要是让妻子知道了,那还得了!
我替儿子的处境担忧,正在想办法,妻子回来了。一闻见家里香喷喷的,妻子不知就里,竟然说:“你们爷俩儿做什么呢?家里清香怡人啊!”
儿子立即端着他的“空气清新剂”跑到妈妈跟前显摆:“妈妈,是我做的空气清新剂。”他妈一看是自己的化妆品,脸当场就绿了:“这不是我的化妆品吗?你可真行,真能作,真能瞎捣鼓!”
儿子像是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顿时蔫了。
儿子除了把妻子的化妆品给捣鼓成“空气清新剂”,没过几天又把妻子买回家的一盆花给“捣鼓”死了——
妻子爱美,也爱花,买了一盆开得正艳的杜鹃花回家,就放在客厅里。妻子特别交代儿子:“这花金贵娇气,你可要爱护它,只准看,不准瞎捣鼓。”
儿子表面答应,可心里却忍不住“瞎捣鼓”的冲动。趁妈妈不在家,他给杜鹃花浇了一盒纯牛奶。我发现后惊讶地问儿子:“为什么给花浇牛奶啊?”
儿子悄悄告诉我:“花喝了牛奶,会长得又高又壮,妈妈肯定喜欢。”我告诉儿子,一般都是给花浇水,花是植物,不知道能不能“喝”牛奶,这次他恐怕又要好心办坏事了。果然,只过了三天,杜鹃花蔫了。又过了两天,叶落了,花也谢了。妻子奇怪:“这花刚买回来时要模样有模样,要精神有精神,咋这么快就变成这样了呢?”
一番观察后,妻子发现了端倪——花盆里的土有问题,她用手指抠起一块碾了碾,闻到一股食物变质的味道,冲儿子嚷嚷起来:“说,是不是给花浇了啥东西?”儿子很诚实:“浇了牛奶,我想让杜鹃花喝牛奶快些长,开更多的花。”
妻子那个气呀,点着儿子的额头教训:“交代过你别瞎捣鼓,你咋记不住呢!净会作,居然给花浇牛奶,给作死了吧!”
我替儿子求情:“儿子也是好心,好心做了错事,情有可原,情有可原嘛。”
妻子转而冲我发火:“都是你惯着儿子瞎捣鼓。”
你还别说,儿子喜欢“瞎捣鼓”,妻子反对,我却一直支持。我认为,“瞎捣鼓”是孩子与外界的一种交流,也是获得经验和教训的主要途径。如果“瞎捣鼓”成功了,孩子自然会获得成长的各种经验。反之,则会获得成长的各种教训,经验和教训都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所以“瞎捣鼓”对孩子来说横竖都会有收获。
真的,儿子就在“瞎捣鼓”的过程中有过成功的喜悦——
秋天天气干燥,清晨睡醒的时候,总觉得脸上身上燥燥的,有种缺水的感觉,尤其是嘴上特别明显,嘴唇干裂,甚至流血,十分难受。我跟妻子商量:“咱买台加湿器吧?”妻子却不同意:“那玩意儿整天‘喷水雾’,肯定会把家里弄得特别潮,我不喜欢。”我继续争取:“家里太干燥了。”妻子不容商量:“秋天不都这样嘛,别人能过,咱有啥不能过的?你多喝些水不就行了!”我只好作罢。
没承想,我跟妻子关于家里要不要“加湿”的争论被儿子听到了,他又忍不住“瞎捣鼓”起来。
儿子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大块海绵,用剪刀剪成若干小块,放进盆里,然后往里加了一些水。我看了感觉奇怪,问他:“弄一盆‘海绵宝宝’干什么啊?”
儿子小声说:“能当加湿器,又不会冒‘水雾’。”
嘿,这小子,“瞎捣鼓”出了一个土造的“加湿器”,效果还不错——晚上把儿子发明的“加湿器”放在床头,一觉醒来时,真的感觉空气不像以前那么干燥了。
妻子也从中受益,一下子对儿子的“创造力”佩服起来,直夸儿子是个“小小发明家”。
趁妻子高兴,我赶忙做她的工作:“以后,可别轻看了咱儿子‘瞎捣鼓’,爱捣鼓的孩子才有创造力,好多大科学家,从小都爱瞎捣鼓。”
妻子一听觉得有道理,一拍手说:“是呀,爱捣鼓说明咱儿子爱动脑筋,应该鼓励而不是打击,说不定将来咱儿子还能捣鼓成爱迪生、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呢!”
在此我衷心建议家长们,孩子爱捣鼓,千万不要打击孩子,而是要多多鼓励。
〔编辑:冯士军〕
妻子为了护肤,买了一套高级化妆品,随手放在梳妆台上。没想到,这些高级化妆品却被儿子盯上了。一天,儿子把一瓶化妆品里倒了一些水,又用一根筷子使劲搅。等我发现时,已经晚了,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居然说:“妈妈的东西好香,我在做空气清新剂呢。你闻闻,咱家是不是空气好香啊!”
乖乖,儿子这是在拿妈妈的化妆品搞“化学实验”啊。这么贵重的化妆品,让儿子给“瞎捣鼓”没了,要是让妻子知道了,那还得了!
我替儿子的处境担忧,正在想办法,妻子回来了。一闻见家里香喷喷的,妻子不知就里,竟然说:“你们爷俩儿做什么呢?家里清香怡人啊!”
儿子立即端着他的“空气清新剂”跑到妈妈跟前显摆:“妈妈,是我做的空气清新剂。”他妈一看是自己的化妆品,脸当场就绿了:“这不是我的化妆品吗?你可真行,真能作,真能瞎捣鼓!”
儿子像是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顿时蔫了。
儿子除了把妻子的化妆品给捣鼓成“空气清新剂”,没过几天又把妻子买回家的一盆花给“捣鼓”死了——
妻子爱美,也爱花,买了一盆开得正艳的杜鹃花回家,就放在客厅里。妻子特别交代儿子:“这花金贵娇气,你可要爱护它,只准看,不准瞎捣鼓。”
儿子表面答应,可心里却忍不住“瞎捣鼓”的冲动。趁妈妈不在家,他给杜鹃花浇了一盒纯牛奶。我发现后惊讶地问儿子:“为什么给花浇牛奶啊?”
儿子悄悄告诉我:“花喝了牛奶,会长得又高又壮,妈妈肯定喜欢。”我告诉儿子,一般都是给花浇水,花是植物,不知道能不能“喝”牛奶,这次他恐怕又要好心办坏事了。果然,只过了三天,杜鹃花蔫了。又过了两天,叶落了,花也谢了。妻子奇怪:“这花刚买回来时要模样有模样,要精神有精神,咋这么快就变成这样了呢?”
一番观察后,妻子发现了端倪——花盆里的土有问题,她用手指抠起一块碾了碾,闻到一股食物变质的味道,冲儿子嚷嚷起来:“说,是不是给花浇了啥东西?”儿子很诚实:“浇了牛奶,我想让杜鹃花喝牛奶快些长,开更多的花。”
妻子那个气呀,点着儿子的额头教训:“交代过你别瞎捣鼓,你咋记不住呢!净会作,居然给花浇牛奶,给作死了吧!”
我替儿子求情:“儿子也是好心,好心做了错事,情有可原,情有可原嘛。”
妻子转而冲我发火:“都是你惯着儿子瞎捣鼓。”
你还别说,儿子喜欢“瞎捣鼓”,妻子反对,我却一直支持。我认为,“瞎捣鼓”是孩子与外界的一种交流,也是获得经验和教训的主要途径。如果“瞎捣鼓”成功了,孩子自然会获得成长的各种经验。反之,则会获得成长的各种教训,经验和教训都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所以“瞎捣鼓”对孩子来说横竖都会有收获。
真的,儿子就在“瞎捣鼓”的过程中有过成功的喜悦——
秋天天气干燥,清晨睡醒的时候,总觉得脸上身上燥燥的,有种缺水的感觉,尤其是嘴上特别明显,嘴唇干裂,甚至流血,十分难受。我跟妻子商量:“咱买台加湿器吧?”妻子却不同意:“那玩意儿整天‘喷水雾’,肯定会把家里弄得特别潮,我不喜欢。”我继续争取:“家里太干燥了。”妻子不容商量:“秋天不都这样嘛,别人能过,咱有啥不能过的?你多喝些水不就行了!”我只好作罢。
没承想,我跟妻子关于家里要不要“加湿”的争论被儿子听到了,他又忍不住“瞎捣鼓”起来。
儿子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大块海绵,用剪刀剪成若干小块,放进盆里,然后往里加了一些水。我看了感觉奇怪,问他:“弄一盆‘海绵宝宝’干什么啊?”
儿子小声说:“能当加湿器,又不会冒‘水雾’。”
嘿,这小子,“瞎捣鼓”出了一个土造的“加湿器”,效果还不错——晚上把儿子发明的“加湿器”放在床头,一觉醒来时,真的感觉空气不像以前那么干燥了。
妻子也从中受益,一下子对儿子的“创造力”佩服起来,直夸儿子是个“小小发明家”。
趁妻子高兴,我赶忙做她的工作:“以后,可别轻看了咱儿子‘瞎捣鼓’,爱捣鼓的孩子才有创造力,好多大科学家,从小都爱瞎捣鼓。”
妻子一听觉得有道理,一拍手说:“是呀,爱捣鼓说明咱儿子爱动脑筋,应该鼓励而不是打击,说不定将来咱儿子还能捣鼓成爱迪生、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呢!”
在此我衷心建议家长们,孩子爱捣鼓,千万不要打击孩子,而是要多多鼓励。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