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建国大业反映了我党自抗战胜利以后至新中国成立阶段为国家、民族解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革命先辈为换取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牺牲令人动容。在观看者以電影以后,笔者认为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中共领导人的非凡领导才能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建国大业;共产党;国民党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影片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和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在笔者看来,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所带给人的震撼,是这一片的魅力所在。
一、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
陈毅将军在总结淮海战役时有云:“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战争对军队的后勤供应体系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考核。人民群众在军队提供的后勤支援,是帮助人民军队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影片中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是一种较为融洽的关系。解放军在攻占上海以后,露宿上海街头的情节是影片中的一个感人情节。
反观国民党一方,国民党号称拥有一支八百万官兵的军队(根据历史资料,抗战结束以后国民党军队实际人数为430万。)大多数军官接受过系统化的军事理论教育,美国所提供的优良武器,却依然在解放战争中一败涂地。在笔者看来,民众与军队之间的离心离德,是导致国民党在战场失败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国民党政权依赖于蒋陈孔宋四大家族,以江浙财团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是国民党政权的执政地位的基础要素。(随着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强化,江浙财团已经成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因而国民党在执掌国家政权时始终要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影片之中展示了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物价飞涨的场面。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却醉心于囤积物资,以图在物价飞涨的时代获取国难财。期间国民政府也试图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遏制这种局面,蒋介石长子蒋经国在上海滩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反腐活动,影片中杜月笙要求蒋经国查处扬子公司,而扬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孔祥熙长子孔令侃。于是影片中所反映的“扬子案”成为了蒋经国上海反腐活动失败的标志。从影片中与历史上的“扬子案”有关的情节来看,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成为了影响当时反腐活动的重要因素。物价调控失败,让国民党政权更加失去人心。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
二、党内的团结
在一些人看来,领导人的自身领导才能也是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没有一个团结一心的领导团队,中国共产党可能并不会历经二十年武装斗争而建立一个新国家。影片中刻画了毛泽东主席雄才大略的人物形象,也刻画出了兢兢业业、刻苦工作的新中国总理的形象。二人之间在工作中的积极配合,可以让他们的领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记得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蒋介石当选为总统、李宗仁当选为副总统,蒋介石与其他高官一一握手,但是唯独在李宗仁面前只是象征性的鼓掌庆贺,根据笔者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这一情节暗示着二人之间长期以来的矛盾。李宗仁是国民党桂系军阀中的代表人物,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后,中央政府曾经与桂系人马兵戎相见。
影片《建国大业》中描绘了爱国人士闻一多遇害的场景。但是根据笔者所掌握的信息,在抗战后期遭受迫害的民主进步人士不止李公朴、闻一多二人,如当时的爱国将领、云南省主席龙云亦在“五华山兵变”以后被软禁于南京。很多与国共内战或抗日战争有关的影视作品都反映出了国民党政权内部的派系争斗,如军队中中央军集团与贵州、四川、云南等省的军阀部队之间的矛盾。中央政府中黄埔系、cc系等派系之间的矛盾。一个国家的统治结构内部尚不能做到号令一致,这种勾心斗角、混沌不堪的统治格局自然也难以得到稳定
影片中的国民党军海军司令陈绍宽、原国民党西北军领、副委员长冯玉祥和原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等人是出身于国民党阵营的爱国将领中的代表人物。在笔者看来,中共积极团结这些爱国人士的措施也是其获取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因素。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矛盾是导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重要因素,今天中国在党建工作中也积极吸取了国民党失败的教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中谈到的按民族集中制处理党内关系的原则是增强党内团结的重要举措。在2015年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在笔者看来。禁止党内出现的拉帮结派问题,就是要在根本上杜绝党内可能存在的派系之争。
结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和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根据影片所反映的内容,笔者认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党内、外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建国大业;共产党;国民党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影片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和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在笔者看来,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所带给人的震撼,是这一片的魅力所在。
一、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
陈毅将军在总结淮海战役时有云:“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战争对军队的后勤供应体系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考核。人民群众在军队提供的后勤支援,是帮助人民军队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影片中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是一种较为融洽的关系。解放军在攻占上海以后,露宿上海街头的情节是影片中的一个感人情节。
反观国民党一方,国民党号称拥有一支八百万官兵的军队(根据历史资料,抗战结束以后国民党军队实际人数为430万。)大多数军官接受过系统化的军事理论教育,美国所提供的优良武器,却依然在解放战争中一败涂地。在笔者看来,民众与军队之间的离心离德,是导致国民党在战场失败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国民党政权依赖于蒋陈孔宋四大家族,以江浙财团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是国民党政权的执政地位的基础要素。(随着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强化,江浙财团已经成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因而国民党在执掌国家政权时始终要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影片之中展示了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物价飞涨的场面。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却醉心于囤积物资,以图在物价飞涨的时代获取国难财。期间国民政府也试图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遏制这种局面,蒋介石长子蒋经国在上海滩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反腐活动,影片中杜月笙要求蒋经国查处扬子公司,而扬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孔祥熙长子孔令侃。于是影片中所反映的“扬子案”成为了蒋经国上海反腐活动失败的标志。从影片中与历史上的“扬子案”有关的情节来看,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成为了影响当时反腐活动的重要因素。物价调控失败,让国民党政权更加失去人心。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
二、党内的团结
在一些人看来,领导人的自身领导才能也是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没有一个团结一心的领导团队,中国共产党可能并不会历经二十年武装斗争而建立一个新国家。影片中刻画了毛泽东主席雄才大略的人物形象,也刻画出了兢兢业业、刻苦工作的新中国总理的形象。二人之间在工作中的积极配合,可以让他们的领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记得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蒋介石当选为总统、李宗仁当选为副总统,蒋介石与其他高官一一握手,但是唯独在李宗仁面前只是象征性的鼓掌庆贺,根据笔者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这一情节暗示着二人之间长期以来的矛盾。李宗仁是国民党桂系军阀中的代表人物,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后,中央政府曾经与桂系人马兵戎相见。
影片《建国大业》中描绘了爱国人士闻一多遇害的场景。但是根据笔者所掌握的信息,在抗战后期遭受迫害的民主进步人士不止李公朴、闻一多二人,如当时的爱国将领、云南省主席龙云亦在“五华山兵变”以后被软禁于南京。很多与国共内战或抗日战争有关的影视作品都反映出了国民党政权内部的派系争斗,如军队中中央军集团与贵州、四川、云南等省的军阀部队之间的矛盾。中央政府中黄埔系、cc系等派系之间的矛盾。一个国家的统治结构内部尚不能做到号令一致,这种勾心斗角、混沌不堪的统治格局自然也难以得到稳定
影片中的国民党军海军司令陈绍宽、原国民党西北军领、副委员长冯玉祥和原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等人是出身于国民党阵营的爱国将领中的代表人物。在笔者看来,中共积极团结这些爱国人士的措施也是其获取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因素。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矛盾是导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重要因素,今天中国在党建工作中也积极吸取了国民党失败的教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中谈到的按民族集中制处理党内关系的原则是增强党内团结的重要举措。在2015年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在笔者看来。禁止党内出现的拉帮结派问题,就是要在根本上杜绝党内可能存在的派系之争。
结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和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根据影片所反映的内容,笔者认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党内、外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