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是山、水、植物和园林建筑。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文化之瑰宝,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民族文化遗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历经了儒家、道家、佛家以及文人的引导,通过匠师的精心设计,对园林中的景物进行修整、加工、改造,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凭借其高超的技术、独到的韵味,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将着重探究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以及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4-0078-02
  随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提倡,古典园林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重点对象。植物景观作为中国古典四大要素之一,在园林设计中,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植物景观的出现给园林添加了生机与活力,很大程度地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古典园林的建设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原生态景观自然地融合到一起,诠释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被时代深深地打上烙印。本文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园林的文化意蕴、特点以及中外园林的对比,展示出了的古典园林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拥有极高成就,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主要代表,由花草、山水、建筑、树木四大要素组成,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受。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最大的古典园林,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最初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居所,后为元朝大弘寺,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其布局十分自然,分中西东三个部分,以池水为主,周围建立亭台楼阁,整体远看似一幅宁静优雅的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相对于现代景观来说,更加注重于保护园林原有的特色,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融入建筑者美好的想法,尽最大可能去展现原有的状态。所以古典园林拥有着极高的成就,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把古典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特点
  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历史悠久,主要受到宗教以及文人的影响,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体现出田园山水的自然情趣,一步一景。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特点分析如下。
  (一)适宜人居住的理想环境。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人对环境的需求,以营造健康舒适的宜居环境为目的,造景时非常注重改善气候条件,综合植物的侯期,创造出具有诗意的生活方式。例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都是以人居住舒适为出发点的。
  (二)巧借空间结构特征。我国的传统古典园林景观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无论动态景观,还是静态景观,都巧妙运用借景、框景等设计手法,使园林错落,层次不一,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结构,给人们营造出一种回环曲折,交融呼应的景象。
  (三)耐人寻味的植物景观文化。文人墨客会以梅兰竹菊等自居,以表达内心的超尘脱俗,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境界。中国的古典园林往往会采用植物景观,营造出一种超凡雅致,宁静淡然的氛围。
  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不仅代表了古人高尚的品德,还体现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并彰显了民族特色。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代表高尚品德。中国古代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代表了高尚的品德。例如:牡丹花。牡丹花被国际列为国花,象征着高贵,高洁,典雅的精神品质,给人一种花开富贵的感觉。由于很多古典园林是身份高贵之人的常驻居所,因此常借助牡丹的高贵来彰显自身的地位;竹子是坚贞不移、淡泊清高的代表,苏东坡曾以竹子来比作自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子表现出了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自古以来,松柏常被文人墨客自比,成了古典园林景观的重要植物之一。松柏具有屹立不倒、坚韧不屈的象征精神,为古典园林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凝练的氛围;而梅花则象征着圣洁、正直,在我国名花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圣洁与坚贞的文化意蕴。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为古代文人营造了一个悠闲雅致的环境,将高尚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突出了古典园林的文化意蕴。
  (二)审美价值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审美价值体现在整体的植物空间结构设计以及颜色的搭配上。古人除了追求高尚品德这一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对审美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筑者在配置植物景观时,除了需要考虑各个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还需要设计景物摆放的位置,在有限的空间内将美的感受无限放大。因此园林设计者会从整体结构出发,借助植物景观的力量,来达到想要的效果,使园林呈现出一种层次不一,但又融为整体的美感。比如:为凸显竹子的坚韧挺拔,常常会在竹子周围点缀一些杂草,或者野花,使整体景色看起来不那么单调,视觉上能感受到美的冲击力,并且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便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审美价值。
  (三)彰显民族特色。中國古典园林的设计与国外有所不同。国外园林设计者在进行植物景观的配置时,讲究线条规范,色彩一致,追求规范。但中国的古典配置是以自由风格来设计的,它打破了规矩的局限,却又不脱离规范,合理而又自然美,有着一种独特的神韵,追求景物与自然原生态的和谐统一。比如古人喜欢借助梅兰竹菊点缀园林,导致中国许多古典园林都有这四种植物的存在,但国外却鲜有这种情况。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与国外园林的不同之处,因此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独具特色。
  四、园林植物景观配置需要做的工作
  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前,造园者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确立园林的主题风格以及设计整体的构造。分析如下:   (一)确立园林主题。在进行准备工作时,首先要做的是确立园林的主题风格以及所需植物的种类。一般会从园林设计者的思想、整体的搭配和地域来考虑。不同地區的人所接触到的文化不同,思想不同,就会出现不同风格的园林设计。比如,皇家园林应以庄严雄浑为主题,可以采用松柏等高大笔直的树木,进行规律的排列,与皇家建筑融为一体,体现出皇家园林的气派;私家园林,则注重朴素、淡雅,可以以小型植物为主,比如象征富贵意义的牡丹,象征圣洁优雅的莲花、象征高洁靓丽的竹子,都可以非常自然的种植在私家园林里,不失情趣,又能体现出主人的高雅品质;寺观园林则相对于前两者来说,更加的古朴自然、庄重典雅,可以栽种一些松柏、朱兰,给人营造一种宁静的气氛,适合寺中修行。
  (二)整体构造。根据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自然、含蓄、精巧的特点,巧妙的构造整个园林,使其看起来布局合理,融为一体。整体构造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植物景观的组合,二是空间结构、颜色的搭配。由于四季变换对园林的影响,各植物的侯期也会有所不同。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植物的种类,颜色不一,高低层次错落,才能呈现出更加优美的景观。中国古典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有着含蓄、精巧、自然、淡雅的特点,以植物景观的生长规律和季节变化为基础,使植物与建筑融为一体,深藏不露。古人最喜爱有层次感和神秘感的事物,因此,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利用各个景物的特点,精心搭配,精益求精,巧夺天工,使得所有元素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风景画。
  五、中外园林艺术的对比
  (一)从传统文化来看。从传统文化来看,中国与西方文化不同,因此对待大自然的改造方法也有所不同。在西方人文哲学中,挑战自然,与自然处于一种极端的对立状态,是西方人的常态,大力改造大自然,以彰显人类的伟大。然而中国文人墨客对待自然的态度大有不同,文人们喜欢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对自然十分敬畏,顶礼膜拜,在保持大自然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加以改造,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处处体现了儒家、道家的礼让思想。
  (二)从宗教方面来看。从宗教信仰方面来讲,西方园林在基督教势力发展的时期兴起,整个园林以教徒的生活为主,以人为主导,重点建设教堂、医院等教会所,很少看到植物景观的存在。而中国十分看重园林艺术,以佛教、道教为主的宗教都崇尚超尘脱俗、清静无欲、宁静雅致的品质,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在自然环境中超尘脱俗的境界,因此园林具有独到的神韵,植物与建筑相辅相成。
  (三)从整体结构来看。从中西方园林的整体结构来看,西方园林规划整齐对称,视野开阔,景观大部分沿着中轴线对称展现,被一条宽阔的大道隔开,大道中设计一个喷泉,动静结合,草坪树木造型人工化,整体景好似一幅人工油画。而中国古代园林讲究恬淡自然,园林设计者秉着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将植物景观设计进去,且人工改造的痕迹难以被发现,从而营造了自然宁静、淡雅的园林氛围,整体似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画。让人们感受到与自然融为一体,更加地接近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深厚的文化意蕴,结合古人的高尚品德,审美价值的精神追求以及传统的民族特色,在当代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出能有效促进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士翠.基于人地和谐的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宗桦,张楠.中国园林植物景观文化内涵研究进展[J].广东园林,2013.
  [3]胡蕊娟.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种植文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作者简介:
  靳晟,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
  张剑峰,通讯作者,男,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方向:园林。
其他文献
【摘要】 非遗文化与动漫形象衍生品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高度重视非遗文化元素的应用,让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更加鲜活、真实、多元。在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加快我国动漫市场与经济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 非遗文化;动漫形象;衍生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下,故宫博物院以互联网为主要销售渠道,在文创产品销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部分文创爱好者的目光。而其在文创上的创新设计研究为同样是非遗产品的香云纱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故宫文创的设计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对香云纱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新的思路,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为香云纱在市场上的发展空间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经几千年发展,文化未曾中断的国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华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步入全球化时代,中国对西方文化格外重视,在世界文明中,英美文学一直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美文学和中国文学起源于不同国度,所以二者的审美差异甚是明显。由于文化传统迥异,英美文学所形成的特殊气质,和中国文化存在本质差别。英语属于国际通用语言,英美文化之所以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文化的特殊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何为神韵及现代意识,并且以民族舞剧《乳娘》为例,着重分析该舞剧中人物形象的神韵及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不同事件,所表达的现代意识以及两者的相互融合,从而探讨出新一代的编导在创作时如何将民族舞蹈神韵与现代意识更好地融合于作品。  【关键词】 神态;韵律;现代意识;胶州秧歌;三道彎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蒙汉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漫瀚调自身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蒙汉两族人民经过漫长岁月的共同生活和劳动,已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从而形成了一种优秀的艺术文化,为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在介绍漫瀚调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漫瀚调身后的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业内人
期刊
【摘要】 “南渡”后,李唐的画风发生了转变,逐渐形成以“大斧劈皴”为特点的“水墨苍劲”的后期山水画风。《万壑松风图》是研究李唐绘画风格、画风转变以及作品真伪鉴别的重要参照。本文主要从《万壑松风图》的解读以及和其他经典作品的比较,来探索北宋宫廷的复古之风和李唐艺术风格转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宋代;李唐;山水画;转变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边景昭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相较于宋元时期工整艳丽的花鸟画风格,边景昭的绘画风格更偏向于注重笔墨情趣的表现。在这里拿边景昭的《三友百禽图》作个案分析,通过国内现有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对边景昭的作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浅析边景昭的绘画风格及技巧,解读明代传统花鸟画里的象征寓意及特点。  【关键词】 边景昭;明代花鸟画;三友百禽图;象征寓意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对儿童绘本目前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小小魔怪》为例对绘本的进行主题解读。通过以宜春的明月山为设计基础,展现儿童绘本在设计中的艺术特色。设计出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又能聚焦受众的内心世界的绘本,体现出绘本的魅力。该绘本主要倡导心怀快乐的纯粹的阅读,并且不是去盲目地迎合大众的审美,而是把焦点聚焦在受众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明月山;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书匠》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曹建标的作品,反映陕北延安、榆林地区说书艺人和这一古老口头艺术表演形式的传统、现状和发展趋势。影片用学院派的理念和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一种古老艺术在全新的挑战和冲击下的挣扎与妥协,并勾勒出老年盲艺人在这一艰难过程中的人物群像。  【关键词】 书匠;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媒体技术在当前时代得到了飞速发展。自2009年电影《阿凡达》上映以来,引发大量观众对3D电影的热爱,更引发了大众对于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运用的思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得数字媒体技术交互性研究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交互性对电影的叙事机制产生的影响以及观众在其中产生的身份转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