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拒绝花哨——纷繁嘈杂的情境导入
案例1:老师用课件播放着美丽的大森林。师:孩子们,你们看森林里有什么呀?生:有蘑菇、有小草、有大树、有鲜花。生:有可爱的小白兔。还有小乌龟……师:看到了小乌龟与小白兔。你想到了哪个故事?生:龟兔赛跑。师:你知道最后谁赢了?生:小乌龟。师:为什么它会赢了?生:……师:今天,小乌龟和小兔子又一次比赛了,他们这一次是打靶比赛。猜一猜他们谁会赢?为什么?生:可能是小兔子,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勤快了!生:可能是小乌龟,因为小兔子在打靶上根本不占优势……师:请举起自己喜欢的照片。大声给它喊加油吧!生:加油!加油……孩子们在老师的夸奖下。不断有新的发现,沉浸在激烈的争论中,丝毫没有停下的意向。
思考:新课改以来。情境创设似乎成了老师们顶礼膜拜的情节。然而,花哨纷繁的情境,却会淡化数学的本来面目,偏离教学主旨,搅乱课堂的平衡状态。如案例中嘈杂的情境,因掺杂了过多“悦耳的歌声和多彩的动画”。使学生一直纠缠于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使数学情境变成“看图说话”,把学生的数学思考淹没在画面和童话所引起的丰富想象中,把教学的任务抛在了脑后。像这样的情境,只能算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和“累赘”。所以创设情境要避免使牵强造作、热闹浮躁的问题情境充斥课堂,要凸显激发参与兴趣,促进目标达成的实效,突出素材合理选取,情节有度展开的实际。让问题情境创设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二、拒绝空泛——信马由缰的自主探究
案例2:一位教师在进行两住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学时,先练习几道20以内的退位减法,再出示例题23-7,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算法。各组学生都能从13-7=6中推导出23-7=16,接着让各组代表借助小棒说说各自的想法。有的说个位上3不够减7还差4。我就从20里取出4得16;有的说,个位减7不够,我就从20里减7得13,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3得16……教师都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最后又让学生说出各自喜欢的方法并交流……
思考: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现象:该给学生引导的不引导,该给学生讲解的不敢讲。怕被别人冠以“理念不新”的帽子,于是他们往往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新课程化,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去探究、发散,异化的空泛探究使自主学习遗失了价值引领的作用,导致了教学的低效。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尽是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及自主探究的热闹场面,就是不见教师的有效引领。呈现出无度的“自主”。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这种形式至上的空泛演绎,只会造成徒有其表的热闹。所以,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不能漠视教师的有效引导,不能忽视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偏离目标、游离文本、脱离本质时,教师就要进行引导、矫正偏差、纠正错误、更正策略。引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建构。
三、拒绝放纵——杂乱无章的操作活动
案例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千克黄豆有多少粒?》的教学中。老师为学生准备了1千克黄豆、杯子、带有刘度的量筒等丰富的操作材料。教学是这样展开的,师:同学们,1千克黄豆有多少粒呢?大家先猜一下。生:略。(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猜的结果五花八门)师:刚才大家猜得相差很多,现在交流一下。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准确地说出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生:略。师:下面备小组就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合作探索。顿时,小组里的学生争先恐后地用自己的方法实验,毫不相让。整个过程,老师没有参与,没有调控,更没有指导。
思考: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积极地为学生搭建操作平台、提供操作机会、丰富操作素材,可以令课堂增色不少,使教学生机勃发。然而,在操作教学所缔造的激情课堂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一些活动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探究气氛更是热烈。但这些活动大多只是形式上的活跃,恰恰掩盖了学习的本来面目。由于老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操作活动成了有形无实的假操作,学生体验到的更多是迷茫,感悟到的更多是茫然。如此教学,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是操作无目的、活动欠章法、思维没头绪,教学低效成为必然。
“实”与“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教师应追求实而不死,放而有度,活中求新的理性演绎,要谨记:有效教学应拒绝无度演绎,以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还数学课堂以数学本色!
(责任编辑 王 彬)
案例1:老师用课件播放着美丽的大森林。师:孩子们,你们看森林里有什么呀?生:有蘑菇、有小草、有大树、有鲜花。生:有可爱的小白兔。还有小乌龟……师:看到了小乌龟与小白兔。你想到了哪个故事?生:龟兔赛跑。师:你知道最后谁赢了?生:小乌龟。师:为什么它会赢了?生:……师:今天,小乌龟和小兔子又一次比赛了,他们这一次是打靶比赛。猜一猜他们谁会赢?为什么?生:可能是小兔子,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勤快了!生:可能是小乌龟,因为小兔子在打靶上根本不占优势……师:请举起自己喜欢的照片。大声给它喊加油吧!生:加油!加油……孩子们在老师的夸奖下。不断有新的发现,沉浸在激烈的争论中,丝毫没有停下的意向。
思考:新课改以来。情境创设似乎成了老师们顶礼膜拜的情节。然而,花哨纷繁的情境,却会淡化数学的本来面目,偏离教学主旨,搅乱课堂的平衡状态。如案例中嘈杂的情境,因掺杂了过多“悦耳的歌声和多彩的动画”。使学生一直纠缠于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使数学情境变成“看图说话”,把学生的数学思考淹没在画面和童话所引起的丰富想象中,把教学的任务抛在了脑后。像这样的情境,只能算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和“累赘”。所以创设情境要避免使牵强造作、热闹浮躁的问题情境充斥课堂,要凸显激发参与兴趣,促进目标达成的实效,突出素材合理选取,情节有度展开的实际。让问题情境创设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二、拒绝空泛——信马由缰的自主探究
案例2:一位教师在进行两住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学时,先练习几道20以内的退位减法,再出示例题23-7,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算法。各组学生都能从13-7=6中推导出23-7=16,接着让各组代表借助小棒说说各自的想法。有的说个位上3不够减7还差4。我就从20里取出4得16;有的说,个位减7不够,我就从20里减7得13,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3得16……教师都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最后又让学生说出各自喜欢的方法并交流……
思考: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现象:该给学生引导的不引导,该给学生讲解的不敢讲。怕被别人冠以“理念不新”的帽子,于是他们往往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新课程化,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去探究、发散,异化的空泛探究使自主学习遗失了价值引领的作用,导致了教学的低效。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尽是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及自主探究的热闹场面,就是不见教师的有效引领。呈现出无度的“自主”。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这种形式至上的空泛演绎,只会造成徒有其表的热闹。所以,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不能漠视教师的有效引导,不能忽视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偏离目标、游离文本、脱离本质时,教师就要进行引导、矫正偏差、纠正错误、更正策略。引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建构。
三、拒绝放纵——杂乱无章的操作活动
案例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千克黄豆有多少粒?》的教学中。老师为学生准备了1千克黄豆、杯子、带有刘度的量筒等丰富的操作材料。教学是这样展开的,师:同学们,1千克黄豆有多少粒呢?大家先猜一下。生:略。(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猜的结果五花八门)师:刚才大家猜得相差很多,现在交流一下。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准确地说出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生:略。师:下面备小组就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合作探索。顿时,小组里的学生争先恐后地用自己的方法实验,毫不相让。整个过程,老师没有参与,没有调控,更没有指导。
思考: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积极地为学生搭建操作平台、提供操作机会、丰富操作素材,可以令课堂增色不少,使教学生机勃发。然而,在操作教学所缔造的激情课堂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一些活动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探究气氛更是热烈。但这些活动大多只是形式上的活跃,恰恰掩盖了学习的本来面目。由于老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操作活动成了有形无实的假操作,学生体验到的更多是迷茫,感悟到的更多是茫然。如此教学,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是操作无目的、活动欠章法、思维没头绪,教学低效成为必然。
“实”与“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教师应追求实而不死,放而有度,活中求新的理性演绎,要谨记:有效教学应拒绝无度演绎,以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还数学课堂以数学本色!
(责任编辑 王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