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是偶然看到石黑一雄早期的短篇小说《中毒》,在那个百无聊赖的周六下午,在那本《世界文学》杂志上,看到以少年口吻写下的那些平静得近乎冷酷的日记,我可能会一直错过石黑一雄。
实际上早在2003年,我就看到了他的成名作《长日将尽》。过于缓慢的节奏,英国管家琐碎乏味的生活,让我没有熬过五十页就放弃了。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得布克奖,甚至觉得把石黑一雄跟V.S.奈保尔和萨尔曼·拉什迪并列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简直莫名其妙。跟那两位作家相比,石黑一雄显得太过老派了。
我还记得那本书的封面: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剧照,英国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那位表情严肃得有些木讷的中年管家,跟艾玛·汤普森饰演的那位神情伤感的女管家,挨在一起,站在窗边,室内的暗影已淹没他们的黑衣,黄昏的余晖在他们脸上留下的动人的亮金色加重了那种无奈而又伤感的气氛。这又奇怪地让我进一步认定,这本小说其实是那种走抒情怀旧路线的作品,估计我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打开它。只是没想到,这个一时半会儿,转眼就是十五年。
2017年10月,石黑一雄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有些诧异,甚至还附和了朋友对此事的不屑,石黑一雄都能獲诺奖,可见此奖真是无可救药了。人的傲慢有时可以如此轻率地发生,除了展示某种先知先觉式的姿态并无更多实际意义。但傲慢确实常常意味着某种无知导致的自以为是。不过,我也没想到,纠正我的傲慢的,会是石黑一雄早期的一个短篇小说。2018年4月末的那个下午,我翻开那本《世界文学》,略微犹豫之后,决定看《中毒》。然而它很快就把我从最初的那种无所谓的心态里拉了出来,我一口气读完了。它把我震惊到了。这可能是我看过的当代短篇小说里最令我震惊的一篇,它的残酷性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这里共有二十篇时断时续的日记。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跟妈妈生活。神经质的她基本不管他,也不在乎他做什么,只是沉湎于虐恋般的感情关系里。在学校里经常遭受暴力的少年,在假期里无所事事、孤独茫然,偶尔虐一只捡来的母猫,后来,他用除草剂毒死了它。妈妈的男友带着十六岁的女儿搬来同住后,两个破碎的家庭,一对感情畸形的男女,两个性格扭曲的少年,这些元素组合在了一起。他跟女孩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情愫。然而最后的高潮一幕,却是在他们发生了关系之后,他给她喝掺有除草剂的咖啡,并观察她逐渐中毒的反应。在妈妈跟男人惊惶失措地叫救护车的过程中,他若无其事地走下了楼。
有人认为《中毒》模仿了麦克尤恩的风格,或许是因为这篇小说里也透露出麦克尤恩赖以成名的会令青少年读者入迷的“血腥加荷尔蒙的气息”。作为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班的学弟,石黑一雄出道时,麦克尤恩已如日中天。要说后者对他毫无影响显然说不过去,但要说是模仿则对石黑一雄不公平。说这话的人显然没有意识到,石黑一雄在这篇早期作品里就已经走上了纯然属于自己的道路,尽管此时他的风格还在形成中,但主要特征已初露端倪。他关注的不是叙事本身,而是他后来在谈及自己的小说写作时所说的,是人的关系。不是日常意义上的关系,而是被遮蔽的那些深层关系,以及关系所催生的人的内心与行为的微妙变化和相应的事件,而这一切又都是在不动声色的平静简练的叙事中呈现的。
就像在《中毒》中我们看到的那样,石黑一雄当然是要表现家庭的破碎对少年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复杂影响,但他并没有去写这个影响本身,而是直接聚焦于影响的后果,更准确地说,是后果发生前夕的寂静时刻和爆发的瞬间。家庭破碎导致的母子和父女关系的破碎,以及成年人世界里的情感关系的严重扭曲状态,究竟会对少年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石黑一雄只用两次投毒事件就表现得深刻入骨。关键是他揭示了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在心智远未成熟的少年人那里,家庭关系的破碎会引发强烈的破坏欲。在《中毒》里,尽管那个少年以残忍的方式折腾并毒死自己捡来的那只母猫时,就已经让我们多少预感到后面可能要发生点什么更为残酷的事件了,可是,当那个结局出现时,还是会感到震惊。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这种破坏欲并不只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针对他自己及其存在的家庭世界时,就会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一个少年会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愤怒和绝望,这很难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代社会里各种类似的极端事件的根源:当家庭破碎、人际感情关系破碎或极度扭曲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少年,都有可能变成一颗随时会被引爆的炸弹。或许在他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危机,就是发生在最为普通的人的内心世界里不易被察觉的变异事件。这样一个极端个案,难道不是当代社会最容易被忽略的某种深层意义上的综合症候吗?
尤其是在这样一篇小说里,石黑一雄所选择的叙事方式竟然如此平静干净,即使少年在心理上已扭曲到那个地步,只在那个年纪上才会有的单纯余绪仍然渗透在字里行间,只是,这种单纯,又跟那些像毒药一样存在的对外界的反应意识缠绕在一起,当它最终成为那场具有爆炸性的投毒事件的见证时,你会深深地感觉到它就像碎成了无数细小的玻璃,以无法描述的尖锐度刺入你的心里。而这,也正是石黑一雄用他那种非同寻常的写作才华和技艺对你的馈赠。
哪位一流作家没有惊人的才华与技艺呢?这似乎是不需要多说的话题。可是,当我们强调石黑一雄的才华与技艺时,其实意味着它的展现方式是超乎想象的。一般来说,相当多的优秀作家无论有着怎样的才华和技艺,都很容易从个人经验出发,去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赋予它与众不同的东西,又会暗中与个人经验发生某种化学反应式的关联。还有一部分作家,几乎完全不依赖于个人经验就能创造一个世界,而其中所展现出的涉及不同领域的经验又是那么的强烈,仿佛他对一切都了如指掌。石黑一雄就属于后者,而其令人惊讶的才华与技艺也展现于此。
在谈到《长日将尽》时,他曾这样说道:“男管家的事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写这本书的有趣的一点是,我可以让自己沉浸于一个我不熟悉的世界里。”当然他会对管家这个行当做大量研究,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和社会变化的背景,否则很难想象所有这一切充满了细节张力的东西完全是他想象出来的。关键在于,他的研究只能是文学意义上的,更具体地说,他研究的是人物的关系,是管家跟这个行业、那个时代的微妙关系,还有在种种关系不断发生并不时交织的过程中,人物命运在时代命运里逐渐生成的方式。 石黑一雄出生在日本长崎,五岁就随父母去了英国,虽然直到1982年,也就是他二十八岁时才获得英国国藉,但他接受的是完整的英式教育。他承认自己对日本的一切并不了解,也很少读日本作家的作品。当他写完最初的两部小说《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时,人们很容易认为石黑一雄这个日裔作家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经验,至少也是通过父母或亲人朋友们获取的经验。但,这是个错觉。通过前面我们所提到的他的那种完全非个人经验化的写作方式,不难知道,对于他来说,写这两部日本题材的小说跟写《长日将尽》这种完全英国题材的小说并无本质区别。无论是写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长崎,还是英国的庄园,都是他所不熟悉的世界,他只是沉浸其中,去发现不同身份经历的人的真实处境,以及人际关系的状态,进而发现他们的命运生成的逻辑和轨迹。
在很大程度上,石黑一雄有点像从事克隆研究的科学家,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基因,他就能把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物完整鲜活地创造出来,而且还不止于此,他能把历史时期里的某个环境的基因也提取出来,进而重建这些人物所生存的环境。但这也只是初步的创建,还不是全部。因为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构建小说的方式,就是回忆,而这也是导致他的小说里的那些人物以何种方式活在那个世界里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他选择的人物的回忆方式,決定了小说生成的结构和状态。对此他解释过,“我对人们筛选记忆的过程很感兴趣,回忆过去,尝试把一切组织起来。”一个人以何种方式去生活并实现自我的存在,其实常常是基于他如何展开回忆,并通过独特的回忆方式组织构建起自我的历史,也就是存在的方式。在不同的生命时段里,人的回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个人历史其实也因此而呈现出不断变动的状态。这会导致各种记忆重叠甚至折叠的状态,真相因此不得不重新揭示,小说里隐藏的戏剧性,叙事的动力与张力,也因此而生成。
石黑一雄曾谈过自己的写作手法:“我写作的方式不同于别人,像拉什迪。我的风格几乎是与拉什迪截然对立的。他们的风格是有些反转,反转在各个方向都会爆发出来……只要浏览他的书的结构就会有这种可怕的能量……我使用的语言往往是委婉的,实际上是一种低调的语言,并试图去隐藏含义,而不是相互追逐,最后得到一堆词。我对词后隐藏的含义很感兴趣。我想我要有一个备用的、严密的结构,因为我不想让这种即兴的感觉出现在我的工作里。”
这里值得注意的关键词组,就是“低调的语言”“隐藏含义”和“严密的结构”,它们几乎概括了石黑一雄从《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乃至《无可慰藉》《我辈孤雏》《莫失莫忘》《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还有最新出版的《克拉拉与太阳》的主要特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严密的结构”之后,他还特地提到的“我不想让这种即兴的感觉出现在我的工作里”。他曾经坦承,从第一部小说开始就决定,“在书的前三十页或四十页要一遍一遍非常认真地去写,把它修改完善了再去写下面的部分。我一开始就决定采用这种能够控制住的写作方式。我个人不喜欢因为做了一个草率的决定,导致整本书都要受这个决定的影响。”
关于自己的写作方式,石黑一雄还曾做过更为详细的解说:“每个作家的写作方法都很不一样,有些作家就想了解一切,包括人物、故事、人物关系,他们在写作之前都要设定清楚。其他作家则喜欢在写作过程中去探索发现。我自己更倾向于前者,我会花好多时间做笔记,在动笔之前,我会用好多文件夹去草拟书中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我倾向于在动笔前想清楚这些关系。我更希望控制,别的作家可能更喜欢探索。在写长篇小说之前我会写一些片段来实验,就像艺术家做很多探索和即兴创作,然后等我真正开始动笔写书的时候,我就很清楚自己要写什么了。”
石黑一雄在第一部小说《远山淡影》里所展现的技艺成熟度是惊人的。这种成熟度突出地体现在“严密的结构”上。因为这样一部隐含多重叙事、以貌似平淡的回忆来映射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如果没有结构上的精心设计和对生成过程的有效控制,很难想象它会拥有那么强烈的效果。它的复杂性在于,作者让主人公悦子讲述其在长崎原子弹爆炸前后的经历的过程中,在相当长的篇幅里都掩盖了一个事实,就是她讲的那位朋友佐和子,其实就是她自己。因为她想通过这样的“回忆”摆脱记忆的重负,要以对记忆的重构为自己过去所做出的抉择给出貌似合理的解释,为此她不得不掩盖或虚化一些事实,唯有如此她才有可能安顿自己那始终难安的心。就像石黑一雄所说,“在某种层次上,他们必须知道他们所要回避的是什么,而决定了他们的路线是通过回忆,还是通过过去来展开……他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他们感觉到当初的决定并不是所谓的那么正确。”
人在追忆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对记忆进行选择性重构,是为了让现在的自我获得某种心安理得的状态,但这种行为的冒险性在于,即便是重构的记忆拥有了回忆者所需要的合理性,也仍旧避免不了在这个过程中带出那些原本私密的细节信息,而它们就像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在不经意的触碰下突然被引爆,进而使得重构意图所催生的合理结构轰然崩塌。在石黑一雄的小说里,实际上这种重构记忆的努力跟轰然崩塌的危机始终是共生的状态,它们之间的那种隐而未发的张力对于小说的整体结构及其内在戏剧性的保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第二部小说《浮世画家》里,石黑一雄延续了这种方式。对于他来说,任何秘密都是可以破解的,但秘密的核心却是无法破解的,它像深渊般存在着,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尽管石黑一雄的《我辈孤雏》《莫失莫忘》《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还有最近的《克拉拉与太阳》都一如继往地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但在我看来,把他的才华与技艺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巅峰之作,其实是《无可慰藉》。对于石黑一雄,其意义显然在于它强烈地展现出他根本不想停留在前三部小说所累积的那种风格鲜明且一致的成功领地里,他还有更大的野心去开辟全新的领域,去探索更为深幽复杂的人心境地。如果说在此前的三部作品里他技艺精湛地探讨人物的记忆、回忆和人物关系的生成衍变,并与历史的社会的剧变背景达成某种深层呼应,以貌似特例的状态和隐喻性去触及“普遍的人性”;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他出色地展现了其掌控整体的强大到近乎完美的均衡力,以及在呈现人物隐性悲剧命运时所透露出的令人着迷的诗意,那么,在《无可慰藉》里,他让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彻底释放了记忆与想象的能量的世界。假如我们说这部雄心勃勃的巨作弥漫着某种类似于卡夫卡小说才会有的气息,那显然并不是要说石黑一雄意图直接效仿卡夫卡,尽管他对这位伟大的前辈充满了敬意和喜爱,而是想指出,他其实是要在最深微的意识层面实现一场仿佛无可限量的核裂变,在那些如梦如幻而又无比真实的人物和场景里展现一个人是如何借助记忆与想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近乎无限复杂的世界的。 在这里,回忆与想象与梦幻的界限已完全不复存在,而生成它们的所有元素都像粒子一样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进行着重新组合。如果说卡夫卡筆下的人物总处在某种荒谬的处境里,不是被莫名禁锢就是无法进入目的地,那么石黑一雄笔下的这位钢琴家瑞德先生的处境则恰好相反,他几乎是完全迷失在了仿佛始终都处于疯狂繁衍状态下的意识丛林里。他既是被卷入其中的,却又顺势将自己的记忆碎片与那些原本不相关的人与事粘附生长在一起,诡异而又毫无违和感,仿佛他本来就是要为它们找到这样的载体似的,是为了避免它们消逝或者死去而嫁接在那些载体上,而他自己也可以因此重新活过。他为自己创造并体验的是一场意识的风暴,只是这场风暴是以超慢镜头的方式来展现的,因此看上去一切又仿佛是寂静的,而不是激烈的,尽管其中也不时会出现充满荒诞讽刺意味的人群场面、不可思议的超乎正常逻辑范畴的突发遭遇。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可慰藉》可以称得上是另类的漫游小说,因为意识与想象的那种近乎无限性的特质,主人公仿佛拥有了上帝般的视角,能在不在场时预知一切。当然,本来也无所谓知与不知,因为所有的一切本来就生发自他的意识世界,这无异于一场漫无边际的意识狂欢,他为自己创造了一条无止境的洪流,然后沉浸其中,带着支离破碎的记忆,预演着种种自己所害怕的情境,仿佛就此可以活在无人知晓的永恒里。
这样一部小说在读者乃至评论者那里引发两极化的反应是意料之中的。当人们已然习惯了以往石黑一雄赖以成名的那种低调沉稳而又总能触及一些关于人的深层问题,并能引发普遍性思考的风格的时候,他又以这样一种明显过于复杂晦涩的方式创造并呈现人的意识世界,不仅考验了读者的耐心和专注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把读者带进那个很难理出头绪的意识世界的深处,让他们不时面临被某种莫名的气氛所窒息却又不明就里的尴尬处境。
在谈到《无可慰藉》时,石黑一雄曾说过这样的话:“让人物出现在一个地方,在那儿他遇到的人并不是他自己的某个部分,而是他过去的回声、未来的前兆,他害怕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这种恐惧的外化。”不得不承认,在这部小说里,石黑一雄以最为隐秘的方式把这种害怕的感觉很自然地传达给了读者,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并使他们陷入了某种不安的迷茫。还有什么能比人的内心世界更像深渊呢?还有什么能像人的深层意识那样有可能企及无限呢?或许,《无可慰藉》的主人公瑞德所想象并体验的一切,某种意义上是一场自找的冒险。他知道这样做并不能改变命运的轨迹和既成事实,也无法拯救已然破碎并逝去的一切,但他愿意在这样的近乎迷失的状态里经历一切,仿佛就此可以更妥帖地收纳曾有过的一切,无论是与爱相关的孤独、迷茫、脆弱,还是错误的抉择与不由自主的逃避。
在《无可慰藉》之后,尽管石黑一雄仍以其特有的创作频率探索着不同的领域,甚至进入某些更有未来意味的题材,比如涉及克隆人的《莫失莫忘》和AI人的《克拉拉与太阳》;也会进入像《被掩埋的巨人》这样的远古题材,和有侦探色彩的《我辈孤雏》,但总的来说,跟《无可慰藉》相比,它们所抵达的高度和深度都明显要弱一些,也就是说,他通过《无可慰藉》所抵达的高峰是无可超越的。但那部以音乐为背景的杰作《小夜曲》,则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石黑一雄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在剧变中断裂的时代里,新旧两代人以何种方式面对和经历一切,他们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又是如何重塑了他们的人格。只是在这部《小夜曲》里,他选择了将时间跨度的变化稍微隐藏起来,把主要场景设定在有限的时间段里的方式,并通过貌似不繁杂的情节,像做切片研究那样展现人物命运的临界状态。跟《无可慰藉》这种厚重之作不同,《小夜曲》的特色是轻盈,是与人物悲剧命运始终相伴的淡淡的诗意。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短篇集或是长篇小说,而一部技艺非凡的“小说装置”——表面上看,每篇小说都可以单独存在,但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整体效果,就像当代艺术里的装置作品,把不同材质的物件组合后生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与观念冲击力。
在这部充满了音乐色彩和哀伤意味的小说里,尽管多数人物都是音乐的热爱者,但在精神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寄托,他们都经常处在游荡和不断告别的无根状态,维系他们与现实世界的唯一纽带是音乐,或许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存在才显得如此敏感而又脆弱,每一次面对音乐时,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想要抓得更紧些,而这抓紧,又是如此地容易触碰到虚无。最后,当我们放下这本书,当这部“小说装置”以整体存在的状态在我们的回顾里重新发生作用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换个角度来承认,它不仅仅是小说,还是一部足以容纳爱与哀伤、游荡与告别、绝望与渴望的无声音乐装置,在你未来的记忆深处,或许那些人物与故事都会渐渐消逝,但是,那无声之乐却仿佛永远都不会消逝,就像那些不经意间吹过你额头的风一样。从中我们可以又一次真切地体会到,石黑一雄这位当代大师在小说技艺上抵达了怎样的境界。
实际上早在2003年,我就看到了他的成名作《长日将尽》。过于缓慢的节奏,英国管家琐碎乏味的生活,让我没有熬过五十页就放弃了。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得布克奖,甚至觉得把石黑一雄跟V.S.奈保尔和萨尔曼·拉什迪并列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简直莫名其妙。跟那两位作家相比,石黑一雄显得太过老派了。
我还记得那本书的封面: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剧照,英国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那位表情严肃得有些木讷的中年管家,跟艾玛·汤普森饰演的那位神情伤感的女管家,挨在一起,站在窗边,室内的暗影已淹没他们的黑衣,黄昏的余晖在他们脸上留下的动人的亮金色加重了那种无奈而又伤感的气氛。这又奇怪地让我进一步认定,这本小说其实是那种走抒情怀旧路线的作品,估计我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打开它。只是没想到,这个一时半会儿,转眼就是十五年。
2017年10月,石黑一雄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有些诧异,甚至还附和了朋友对此事的不屑,石黑一雄都能獲诺奖,可见此奖真是无可救药了。人的傲慢有时可以如此轻率地发生,除了展示某种先知先觉式的姿态并无更多实际意义。但傲慢确实常常意味着某种无知导致的自以为是。不过,我也没想到,纠正我的傲慢的,会是石黑一雄早期的一个短篇小说。2018年4月末的那个下午,我翻开那本《世界文学》,略微犹豫之后,决定看《中毒》。然而它很快就把我从最初的那种无所谓的心态里拉了出来,我一口气读完了。它把我震惊到了。这可能是我看过的当代短篇小说里最令我震惊的一篇,它的残酷性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这里共有二十篇时断时续的日记。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跟妈妈生活。神经质的她基本不管他,也不在乎他做什么,只是沉湎于虐恋般的感情关系里。在学校里经常遭受暴力的少年,在假期里无所事事、孤独茫然,偶尔虐一只捡来的母猫,后来,他用除草剂毒死了它。妈妈的男友带着十六岁的女儿搬来同住后,两个破碎的家庭,一对感情畸形的男女,两个性格扭曲的少年,这些元素组合在了一起。他跟女孩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情愫。然而最后的高潮一幕,却是在他们发生了关系之后,他给她喝掺有除草剂的咖啡,并观察她逐渐中毒的反应。在妈妈跟男人惊惶失措地叫救护车的过程中,他若无其事地走下了楼。
有人认为《中毒》模仿了麦克尤恩的风格,或许是因为这篇小说里也透露出麦克尤恩赖以成名的会令青少年读者入迷的“血腥加荷尔蒙的气息”。作为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班的学弟,石黑一雄出道时,麦克尤恩已如日中天。要说后者对他毫无影响显然说不过去,但要说是模仿则对石黑一雄不公平。说这话的人显然没有意识到,石黑一雄在这篇早期作品里就已经走上了纯然属于自己的道路,尽管此时他的风格还在形成中,但主要特征已初露端倪。他关注的不是叙事本身,而是他后来在谈及自己的小说写作时所说的,是人的关系。不是日常意义上的关系,而是被遮蔽的那些深层关系,以及关系所催生的人的内心与行为的微妙变化和相应的事件,而这一切又都是在不动声色的平静简练的叙事中呈现的。
就像在《中毒》中我们看到的那样,石黑一雄当然是要表现家庭的破碎对少年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复杂影响,但他并没有去写这个影响本身,而是直接聚焦于影响的后果,更准确地说,是后果发生前夕的寂静时刻和爆发的瞬间。家庭破碎导致的母子和父女关系的破碎,以及成年人世界里的情感关系的严重扭曲状态,究竟会对少年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石黑一雄只用两次投毒事件就表现得深刻入骨。关键是他揭示了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在心智远未成熟的少年人那里,家庭关系的破碎会引发强烈的破坏欲。在《中毒》里,尽管那个少年以残忍的方式折腾并毒死自己捡来的那只母猫时,就已经让我们多少预感到后面可能要发生点什么更为残酷的事件了,可是,当那个结局出现时,还是会感到震惊。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这种破坏欲并不只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针对他自己及其存在的家庭世界时,就会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一个少年会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愤怒和绝望,这很难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代社会里各种类似的极端事件的根源:当家庭破碎、人际感情关系破碎或极度扭曲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少年,都有可能变成一颗随时会被引爆的炸弹。或许在他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危机,就是发生在最为普通的人的内心世界里不易被察觉的变异事件。这样一个极端个案,难道不是当代社会最容易被忽略的某种深层意义上的综合症候吗?
尤其是在这样一篇小说里,石黑一雄所选择的叙事方式竟然如此平静干净,即使少年在心理上已扭曲到那个地步,只在那个年纪上才会有的单纯余绪仍然渗透在字里行间,只是,这种单纯,又跟那些像毒药一样存在的对外界的反应意识缠绕在一起,当它最终成为那场具有爆炸性的投毒事件的见证时,你会深深地感觉到它就像碎成了无数细小的玻璃,以无法描述的尖锐度刺入你的心里。而这,也正是石黑一雄用他那种非同寻常的写作才华和技艺对你的馈赠。
哪位一流作家没有惊人的才华与技艺呢?这似乎是不需要多说的话题。可是,当我们强调石黑一雄的才华与技艺时,其实意味着它的展现方式是超乎想象的。一般来说,相当多的优秀作家无论有着怎样的才华和技艺,都很容易从个人经验出发,去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赋予它与众不同的东西,又会暗中与个人经验发生某种化学反应式的关联。还有一部分作家,几乎完全不依赖于个人经验就能创造一个世界,而其中所展现出的涉及不同领域的经验又是那么的强烈,仿佛他对一切都了如指掌。石黑一雄就属于后者,而其令人惊讶的才华与技艺也展现于此。
在谈到《长日将尽》时,他曾这样说道:“男管家的事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写这本书的有趣的一点是,我可以让自己沉浸于一个我不熟悉的世界里。”当然他会对管家这个行当做大量研究,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和社会变化的背景,否则很难想象所有这一切充满了细节张力的东西完全是他想象出来的。关键在于,他的研究只能是文学意义上的,更具体地说,他研究的是人物的关系,是管家跟这个行业、那个时代的微妙关系,还有在种种关系不断发生并不时交织的过程中,人物命运在时代命运里逐渐生成的方式。 石黑一雄出生在日本长崎,五岁就随父母去了英国,虽然直到1982年,也就是他二十八岁时才获得英国国藉,但他接受的是完整的英式教育。他承认自己对日本的一切并不了解,也很少读日本作家的作品。当他写完最初的两部小说《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时,人们很容易认为石黑一雄这个日裔作家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经验,至少也是通过父母或亲人朋友们获取的经验。但,这是个错觉。通过前面我们所提到的他的那种完全非个人经验化的写作方式,不难知道,对于他来说,写这两部日本题材的小说跟写《长日将尽》这种完全英国题材的小说并无本质区别。无论是写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长崎,还是英国的庄园,都是他所不熟悉的世界,他只是沉浸其中,去发现不同身份经历的人的真实处境,以及人际关系的状态,进而发现他们的命运生成的逻辑和轨迹。
在很大程度上,石黑一雄有点像从事克隆研究的科学家,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基因,他就能把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物完整鲜活地创造出来,而且还不止于此,他能把历史时期里的某个环境的基因也提取出来,进而重建这些人物所生存的环境。但这也只是初步的创建,还不是全部。因为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构建小说的方式,就是回忆,而这也是导致他的小说里的那些人物以何种方式活在那个世界里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他选择的人物的回忆方式,決定了小说生成的结构和状态。对此他解释过,“我对人们筛选记忆的过程很感兴趣,回忆过去,尝试把一切组织起来。”一个人以何种方式去生活并实现自我的存在,其实常常是基于他如何展开回忆,并通过独特的回忆方式组织构建起自我的历史,也就是存在的方式。在不同的生命时段里,人的回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个人历史其实也因此而呈现出不断变动的状态。这会导致各种记忆重叠甚至折叠的状态,真相因此不得不重新揭示,小说里隐藏的戏剧性,叙事的动力与张力,也因此而生成。
石黑一雄曾谈过自己的写作手法:“我写作的方式不同于别人,像拉什迪。我的风格几乎是与拉什迪截然对立的。他们的风格是有些反转,反转在各个方向都会爆发出来……只要浏览他的书的结构就会有这种可怕的能量……我使用的语言往往是委婉的,实际上是一种低调的语言,并试图去隐藏含义,而不是相互追逐,最后得到一堆词。我对词后隐藏的含义很感兴趣。我想我要有一个备用的、严密的结构,因为我不想让这种即兴的感觉出现在我的工作里。”
这里值得注意的关键词组,就是“低调的语言”“隐藏含义”和“严密的结构”,它们几乎概括了石黑一雄从《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乃至《无可慰藉》《我辈孤雏》《莫失莫忘》《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还有最新出版的《克拉拉与太阳》的主要特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严密的结构”之后,他还特地提到的“我不想让这种即兴的感觉出现在我的工作里”。他曾经坦承,从第一部小说开始就决定,“在书的前三十页或四十页要一遍一遍非常认真地去写,把它修改完善了再去写下面的部分。我一开始就决定采用这种能够控制住的写作方式。我个人不喜欢因为做了一个草率的决定,导致整本书都要受这个决定的影响。”
关于自己的写作方式,石黑一雄还曾做过更为详细的解说:“每个作家的写作方法都很不一样,有些作家就想了解一切,包括人物、故事、人物关系,他们在写作之前都要设定清楚。其他作家则喜欢在写作过程中去探索发现。我自己更倾向于前者,我会花好多时间做笔记,在动笔之前,我会用好多文件夹去草拟书中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我倾向于在动笔前想清楚这些关系。我更希望控制,别的作家可能更喜欢探索。在写长篇小说之前我会写一些片段来实验,就像艺术家做很多探索和即兴创作,然后等我真正开始动笔写书的时候,我就很清楚自己要写什么了。”
石黑一雄在第一部小说《远山淡影》里所展现的技艺成熟度是惊人的。这种成熟度突出地体现在“严密的结构”上。因为这样一部隐含多重叙事、以貌似平淡的回忆来映射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如果没有结构上的精心设计和对生成过程的有效控制,很难想象它会拥有那么强烈的效果。它的复杂性在于,作者让主人公悦子讲述其在长崎原子弹爆炸前后的经历的过程中,在相当长的篇幅里都掩盖了一个事实,就是她讲的那位朋友佐和子,其实就是她自己。因为她想通过这样的“回忆”摆脱记忆的重负,要以对记忆的重构为自己过去所做出的抉择给出貌似合理的解释,为此她不得不掩盖或虚化一些事实,唯有如此她才有可能安顿自己那始终难安的心。就像石黑一雄所说,“在某种层次上,他们必须知道他们所要回避的是什么,而决定了他们的路线是通过回忆,还是通过过去来展开……他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他们感觉到当初的决定并不是所谓的那么正确。”
人在追忆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对记忆进行选择性重构,是为了让现在的自我获得某种心安理得的状态,但这种行为的冒险性在于,即便是重构的记忆拥有了回忆者所需要的合理性,也仍旧避免不了在这个过程中带出那些原本私密的细节信息,而它们就像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在不经意的触碰下突然被引爆,进而使得重构意图所催生的合理结构轰然崩塌。在石黑一雄的小说里,实际上这种重构记忆的努力跟轰然崩塌的危机始终是共生的状态,它们之间的那种隐而未发的张力对于小说的整体结构及其内在戏剧性的保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第二部小说《浮世画家》里,石黑一雄延续了这种方式。对于他来说,任何秘密都是可以破解的,但秘密的核心却是无法破解的,它像深渊般存在着,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尽管石黑一雄的《我辈孤雏》《莫失莫忘》《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还有最近的《克拉拉与太阳》都一如继往地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但在我看来,把他的才华与技艺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巅峰之作,其实是《无可慰藉》。对于石黑一雄,其意义显然在于它强烈地展现出他根本不想停留在前三部小说所累积的那种风格鲜明且一致的成功领地里,他还有更大的野心去开辟全新的领域,去探索更为深幽复杂的人心境地。如果说在此前的三部作品里他技艺精湛地探讨人物的记忆、回忆和人物关系的生成衍变,并与历史的社会的剧变背景达成某种深层呼应,以貌似特例的状态和隐喻性去触及“普遍的人性”;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他出色地展现了其掌控整体的强大到近乎完美的均衡力,以及在呈现人物隐性悲剧命运时所透露出的令人着迷的诗意,那么,在《无可慰藉》里,他让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彻底释放了记忆与想象的能量的世界。假如我们说这部雄心勃勃的巨作弥漫着某种类似于卡夫卡小说才会有的气息,那显然并不是要说石黑一雄意图直接效仿卡夫卡,尽管他对这位伟大的前辈充满了敬意和喜爱,而是想指出,他其实是要在最深微的意识层面实现一场仿佛无可限量的核裂变,在那些如梦如幻而又无比真实的人物和场景里展现一个人是如何借助记忆与想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近乎无限复杂的世界的。 在这里,回忆与想象与梦幻的界限已完全不复存在,而生成它们的所有元素都像粒子一样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进行着重新组合。如果说卡夫卡筆下的人物总处在某种荒谬的处境里,不是被莫名禁锢就是无法进入目的地,那么石黑一雄笔下的这位钢琴家瑞德先生的处境则恰好相反,他几乎是完全迷失在了仿佛始终都处于疯狂繁衍状态下的意识丛林里。他既是被卷入其中的,却又顺势将自己的记忆碎片与那些原本不相关的人与事粘附生长在一起,诡异而又毫无违和感,仿佛他本来就是要为它们找到这样的载体似的,是为了避免它们消逝或者死去而嫁接在那些载体上,而他自己也可以因此重新活过。他为自己创造并体验的是一场意识的风暴,只是这场风暴是以超慢镜头的方式来展现的,因此看上去一切又仿佛是寂静的,而不是激烈的,尽管其中也不时会出现充满荒诞讽刺意味的人群场面、不可思议的超乎正常逻辑范畴的突发遭遇。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可慰藉》可以称得上是另类的漫游小说,因为意识与想象的那种近乎无限性的特质,主人公仿佛拥有了上帝般的视角,能在不在场时预知一切。当然,本来也无所谓知与不知,因为所有的一切本来就生发自他的意识世界,这无异于一场漫无边际的意识狂欢,他为自己创造了一条无止境的洪流,然后沉浸其中,带着支离破碎的记忆,预演着种种自己所害怕的情境,仿佛就此可以活在无人知晓的永恒里。
这样一部小说在读者乃至评论者那里引发两极化的反应是意料之中的。当人们已然习惯了以往石黑一雄赖以成名的那种低调沉稳而又总能触及一些关于人的深层问题,并能引发普遍性思考的风格的时候,他又以这样一种明显过于复杂晦涩的方式创造并呈现人的意识世界,不仅考验了读者的耐心和专注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把读者带进那个很难理出头绪的意识世界的深处,让他们不时面临被某种莫名的气氛所窒息却又不明就里的尴尬处境。
在谈到《无可慰藉》时,石黑一雄曾说过这样的话:“让人物出现在一个地方,在那儿他遇到的人并不是他自己的某个部分,而是他过去的回声、未来的前兆,他害怕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这种恐惧的外化。”不得不承认,在这部小说里,石黑一雄以最为隐秘的方式把这种害怕的感觉很自然地传达给了读者,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并使他们陷入了某种不安的迷茫。还有什么能比人的内心世界更像深渊呢?还有什么能像人的深层意识那样有可能企及无限呢?或许,《无可慰藉》的主人公瑞德所想象并体验的一切,某种意义上是一场自找的冒险。他知道这样做并不能改变命运的轨迹和既成事实,也无法拯救已然破碎并逝去的一切,但他愿意在这样的近乎迷失的状态里经历一切,仿佛就此可以更妥帖地收纳曾有过的一切,无论是与爱相关的孤独、迷茫、脆弱,还是错误的抉择与不由自主的逃避。
在《无可慰藉》之后,尽管石黑一雄仍以其特有的创作频率探索着不同的领域,甚至进入某些更有未来意味的题材,比如涉及克隆人的《莫失莫忘》和AI人的《克拉拉与太阳》;也会进入像《被掩埋的巨人》这样的远古题材,和有侦探色彩的《我辈孤雏》,但总的来说,跟《无可慰藉》相比,它们所抵达的高度和深度都明显要弱一些,也就是说,他通过《无可慰藉》所抵达的高峰是无可超越的。但那部以音乐为背景的杰作《小夜曲》,则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石黑一雄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在剧变中断裂的时代里,新旧两代人以何种方式面对和经历一切,他们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又是如何重塑了他们的人格。只是在这部《小夜曲》里,他选择了将时间跨度的变化稍微隐藏起来,把主要场景设定在有限的时间段里的方式,并通过貌似不繁杂的情节,像做切片研究那样展现人物命运的临界状态。跟《无可慰藉》这种厚重之作不同,《小夜曲》的特色是轻盈,是与人物悲剧命运始终相伴的淡淡的诗意。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短篇集或是长篇小说,而一部技艺非凡的“小说装置”——表面上看,每篇小说都可以单独存在,但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整体效果,就像当代艺术里的装置作品,把不同材质的物件组合后生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与观念冲击力。
在这部充满了音乐色彩和哀伤意味的小说里,尽管多数人物都是音乐的热爱者,但在精神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寄托,他们都经常处在游荡和不断告别的无根状态,维系他们与现实世界的唯一纽带是音乐,或许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存在才显得如此敏感而又脆弱,每一次面对音乐时,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想要抓得更紧些,而这抓紧,又是如此地容易触碰到虚无。最后,当我们放下这本书,当这部“小说装置”以整体存在的状态在我们的回顾里重新发生作用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换个角度来承认,它不仅仅是小说,还是一部足以容纳爱与哀伤、游荡与告别、绝望与渴望的无声音乐装置,在你未来的记忆深处,或许那些人物与故事都会渐渐消逝,但是,那无声之乐却仿佛永远都不会消逝,就像那些不经意间吹过你额头的风一样。从中我们可以又一次真切地体会到,石黑一雄这位当代大师在小说技艺上抵达了怎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