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社会已发展成为高度科学化的信息社会,人类清楚地认识到倡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基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78-01
偏执弘扬人文教育,使科学技术发展不足,或偏执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类理性的提升,都将给社会带来祸患。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培养具有完备人文精神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型人才的责任。
1 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实验教学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及实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应遵循人文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发展方向,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特别要注重文化内涵与实践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及实践教学质量,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先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迎接新的转变。
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在教师的带动下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效合理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加大教改力度,全面贯彻实施人文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施人文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主体在于学生,学生是学校运营的基础,自其入学开始,学生接受学校的系统教育,为使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有较强的竞争力,作为教育机构、教育者始终坚持提倡了素质教育,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重,难免会出现偏重于学生科学技能的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忽略了作为大学毕业生,面向社会时,接受的是社会的综合考评。社会的确需要有技能的人,但同时这个人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
2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及实践教学质量
在实验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仍需加强。由于教师和学生普遍对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表面上看,实验课仿佛成了理论课的从属品,其实不然,实验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实验课不仅能够验证、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勇于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可以丰富学生处理事物的思维能力和处理能力,在实践的锻炼中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切实做到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将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与综合能力强,作为衡量教学质量成败的重要因素。
2.1 改革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实验及实践教学内容是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前提的,因此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将来社会的需求。计算机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实用工具,在其实验及实践教学中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教会学生这种工具的工作原理、功能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这种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这才是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适时按需更新教学内容。首先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新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迸发创新的火花。在设计实验内容时适当融合历史、诗词、茶文化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通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大有益处。
2.2 改革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计算机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有效的运用蕴含人文气息的教学内容,增进师生情感沟通的同时教师借助在实验室上课的有力条件,更好的走到学生中去。灵活运用投影、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将“易学性、文化性、实用性” 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3 开展开放性实验 在实验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都非常清楚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机械工程、商业贸易等,这些发展方向决定了他们索取知识的不同,但日常课时紧,没有时间学习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要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免得学生成为高学历低文化,只靠开展课堂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学生之间差异很大,利用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增设多门选修课及活动课程,使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个人的文化素质也能提高,使二者融合。有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竞赛、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多种实验及实践途径,使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设计并完成一定的应用课题,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认识、了解、接近将来要迈向的社会,使学生冷静的面对问题、科学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创造了有利條件,推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另外,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很重要,建立和开放多媒体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向学生提供方便的网上学习条件,组织开发计算机信息资源库,例如我校就自主开发大学计算机训练平台、大学计算机考试系统,在office操作部分内容上融入了有关茶文化的知识内容,学生在锻炼技能的同时也渗透了些人文知识。开放实验室,建立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其专长方面的训练,这样可以克服时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老师和同学在实验室共同探讨课题增进情感交流,边学习边实践,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为平台,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 张一建.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科学,2008(7).
[2] 戴红.谈计算机教学中的三种能力的培养[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2007.
[3] 刘献君.文化素质教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校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基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78-01
偏执弘扬人文教育,使科学技术发展不足,或偏执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类理性的提升,都将给社会带来祸患。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培养具有完备人文精神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型人才的责任。
1 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实验教学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及实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应遵循人文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发展方向,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特别要注重文化内涵与实践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及实践教学质量,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先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迎接新的转变。
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在教师的带动下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效合理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加大教改力度,全面贯彻实施人文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施人文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主体在于学生,学生是学校运营的基础,自其入学开始,学生接受学校的系统教育,为使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有较强的竞争力,作为教育机构、教育者始终坚持提倡了素质教育,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重,难免会出现偏重于学生科学技能的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忽略了作为大学毕业生,面向社会时,接受的是社会的综合考评。社会的确需要有技能的人,但同时这个人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
2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及实践教学质量
在实验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仍需加强。由于教师和学生普遍对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表面上看,实验课仿佛成了理论课的从属品,其实不然,实验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实验课不仅能够验证、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勇于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可以丰富学生处理事物的思维能力和处理能力,在实践的锻炼中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切实做到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将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与综合能力强,作为衡量教学质量成败的重要因素。
2.1 改革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实验及实践教学内容是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前提的,因此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将来社会的需求。计算机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实用工具,在其实验及实践教学中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教会学生这种工具的工作原理、功能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这种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这才是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适时按需更新教学内容。首先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新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迸发创新的火花。在设计实验内容时适当融合历史、诗词、茶文化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通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大有益处。
2.2 改革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计算机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有效的运用蕴含人文气息的教学内容,增进师生情感沟通的同时教师借助在实验室上课的有力条件,更好的走到学生中去。灵活运用投影、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将“易学性、文化性、实用性” 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3 开展开放性实验 在实验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都非常清楚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机械工程、商业贸易等,这些发展方向决定了他们索取知识的不同,但日常课时紧,没有时间学习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要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免得学生成为高学历低文化,只靠开展课堂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学生之间差异很大,利用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增设多门选修课及活动课程,使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个人的文化素质也能提高,使二者融合。有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竞赛、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多种实验及实践途径,使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设计并完成一定的应用课题,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认识、了解、接近将来要迈向的社会,使学生冷静的面对问题、科学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创造了有利條件,推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另外,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很重要,建立和开放多媒体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向学生提供方便的网上学习条件,组织开发计算机信息资源库,例如我校就自主开发大学计算机训练平台、大学计算机考试系统,在office操作部分内容上融入了有关茶文化的知识内容,学生在锻炼技能的同时也渗透了些人文知识。开放实验室,建立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其专长方面的训练,这样可以克服时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老师和同学在实验室共同探讨课题增进情感交流,边学习边实践,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为平台,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 张一建.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科学,2008(7).
[2] 戴红.谈计算机教学中的三种能力的培养[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2007.
[3] 刘献君.文化素质教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