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映梦》是吉炜在后现代筝曲领域中倍受欢迎的媒体音乐。作品利用通透前卫的电子音乐与坚实清悦的古筝相互映衬,共同编织出气势磅礴的玄幻梦境,是后现代筝曲的经典代表。文章通过对《映梦》的音乐学分析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分析,简要阐述作品中后现代音乐元素的体现及后现代主义音乐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关键词:《映梦》;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分析与评价
一、《映梦》音乐分析
《映梦》是当代青年古筝演奏家吉炜在后现代筝曲领域中倍受欢迎的作品。吉炜作为推广古筝文化的领军人物,曾在国际国内举办音乐会近百场,以稳扎精湛的演奏技巧与真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在中外音乐界备受瞩目。除此之外,吉炜在长期的古筝教学和演奏中,坚持探索,敢于创新,成果斐然,被业内称为古筝界的“先行者”,并致力于古筝音乐的现代化、国际化探索,研究与尝试古筝与世界其它民族乐器合作的可能性,开拓古筝音乐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多种形式的演奏,用她那超群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世人,获得了全球十大华人成功女性大奖的荣誉。
作品《映梦》一经问世便深受古筝爱好者的好评。其简单而不失大气的音调和色彩梦幻的旋律与电子乐伴奏的伴唱相得益彰,成为现代筝乐中独具创新的经典作品。作品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利用电子音乐作伴奏,通过电子合成器的音色效果制作出号角声及空灵肃杀、辽阔豪迈等渲染环境的音响元素,合成玄幻深邃的听觉效果。作品气势磅礴,仿佛是在仰天长啸,述说豪迈凛然的梦想,壮怀激烈之正气也油然而生。通过古筝浑然天成的坚实清悦之民族音色的演绎,完美地呈现给听者魂牵梦萦,意气风发的天籁之声。
作品采用流行音乐的写作风格,采用带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筝曲演奏技法简单,旋律通俗轻巧。作品侧重通过旋律的流畅性与抒情性强调乐曲的内容,用古筝较为独特的中国民乐五度相生律制产生出的清脆悦耳的音色和与电子音乐伴奏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中国风特色的悠远意境。
筝曲本身在旋律线条与音响效果的设计上也同样是后现代思想的集中体现。全曲以传统五声羽调式为旋法主体。筝曲前奏为配合与电子音效制作而成的辽远广阔的音响效果以营造意境浓厚的背景烘托,突破古筝传统的五度相声律定弦而加清角形成特殊的六声调式,通过连续刮奏达到思绪万千、连绵不绝的音响效果,借此展开对磅礴梦境的诠释。乐曲中的电子音乐不仅是伴奏的作用,在其中还与作品主题紧密连接,你应我答,一唱一和。而筝曲主旋律则与伴奏织体形成对比,利用传统五声调式音阶演奏起承转合的传统特色主题音调,旋律却超凡脱俗而不失大气。悠远而心驰神往的梦境仿佛近在眼前。在作品中穿插离调、人声的烘托渲染,强调主题。同时,复杂多变的低音鼓点又给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前卫,使乐曲潇洒轻快而不失优雅,汲取后现代主义之精华。
二、《映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1、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定义
后现代音乐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青稚状态,对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定义在国内至今仍争议不断,未成起讫,在此方面的著作文献也是量小力微。在此笔者也只能是囫囵吞枣,未进行深入的泛泛而谈了。
(1)关于专业音乐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
首先是无序、解构、反形式。此类特性是相对于有序、结构、形式而言的。无序、解构、反形式的音乐以噪音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等为代表。[1]
那么在专业筝界的后现在主义即建构在无序、反形式的基础上,如刘乐《开启》,利用琴箱的启合演奏出的声音及其噪音音乐为主体的交响乐伴奏,以及伍洋所演奏的《七夕》,同样是用电子音乐合成的伴奏,采用无线条旋律对乐曲进行阐述。于两者不同的是,《映梦》主题明确,结构简洁,旋律清新,通俗易懂。显然,若前者借助伴奏是要达到渲染主题,协同共绎的效果,而《映梦》则是依附于伴奏,以画龙点睛之笔达旋律衬托之妙。相比之下,《映梦》的娱乐性就脱颖而出了。
(2)关于大众音乐与综合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音乐。
首先是文化工业中的音乐。在20世纪时期的音乐领域,录音棚制作成为了音乐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兴起,音乐通过与音像业、各种传媒连成一体的传播方式,面向全社会大众,改变了传统和现代的音乐厅方式,产生了更多便利的信道及传播、接受方式。但由于文化工业的音乐的娱乐性与共享性,很多人对它的商品化、非艺术化、工具化和庸俗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1]
其次是大众广场的音乐。这一领域的后现代音乐景观包括摇滚广场和“第三潮流”的音乐广场等。20世纪50年代,反传统的大众心理推动摇滚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出于主张把西方现代专业音乐的手法和特点与各民族的流行音乐形式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美国作曲家舒勒提出“第三潮流”这个概念,而最初主要是爵土乐与西方艺术音乐两者的结合。
如今,大众广场的音乐远远超出了听觉范围,具有大众狂欢与多元对话的性质,雅与俗、台上与台下、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政治与文化、科学与宗教等等的界线,在这里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消解,而这种消解正是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本质特征。[2]《映梦》这一作品,是突破传统古筝音乐“高雅音乐”的界限,通过电子音乐与MTV相得益彰的传播,利用浅显明快的旋律线体勾勒形成的通俗性古筝音乐作品,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深受大众喜爱。由此可见,《映梦》归属于“广场音乐”和“媒体音乐”范畴的结合。
2、《映梦》中的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主义音乐就是对传统音乐的反思,即反本质主义否定“音乐”具有普遍性通用概念,《映梦》突破传统筝曲,利用电子乐为表现手法,将传统与流行音乐进行结合,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乐曲的主题。以电子乐比拟梦幻,以传统旋律传承梦想,是对古筝表现力的突破诠释,也是对传统筝曲的创新与思考。 我们熟知的电子音乐通常指电子合成音乐,即用特殊的电子设备合成出各种所需的声音,包括模拟现实中的音响或传统乐器的音响,但更有价值的是合成出人类经验中没有的音响,并且作品不通过人工演奏而直接播放。因此,它有别于那些依然靠人工演奏的电子乐器的音乐。它的产生是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噪音音乐在新时期继续实验的产物。[1]作品用电子音乐作为伴奏,营造天马行空的幻梦映象。在此作为古筝主旋律的恰到好处的映衬,是作品不乏现代艺术气息的积淀。而《映梦》的通俗性决定了它广场音乐的音乐风格。对于广场音乐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仅是对场合这一条件的描述,而是一种非音乐厅方式的大众音乐活动的总称。作品《映梦》对于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体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超听觉性。广场音乐追求声光电结合的强烈感性效果。广场四周布置许多音响设备,造成强大的声场。广场及舞台布置各色灯光,造成眩目的效果。表演的伴唱、伴舞及舞台的立体布景,都强调视觉的冲击。这样便“溢出了艺术的容器”。[3]作品《映梦》即便是脱离现代多媒体的传播,走进音乐殿堂去观赏,它简单明确的主题、单一反复的结构所呈现音乐主题并不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其伴奏的制作就顺应了舞台表演的原则,通过号角、人声烘托的音效达到强烈的感性效果。
其二,互动性、非中心方式。广场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台上喊叫,台下也喊叫;台上扭动,台下也扭动。这一点和传统的音乐厅方式完全不同。舞台上的歌星被形象化;这种形象是被设计出来迎合大众需要的。歌星成了“歌星”的形象从而异己化—变成不是生活中的自己了。而歌星的形象与其说是构成舞台中心的因素,不如说是大众自己的折射。这样,台上台下没有尊卑之分,舞台中心就被解构了。作品《映梦》在本体上虽未体现此现象,但在实际演奏中,因为作品的通俗简易,则需要通过表演及与台下的互动提升演奏作品赏心悦目的达到舞台表现的效果,而这一特征在任洁的同类作品《丝绸之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任洁在演奏《丝绸之舞》时无不与观众互动,从而使《丝绸之舞》这部作品成为她演奏会的必弹曲目,也为在此后的后现代筝曲创作中起到了引导作用。
其三,多元化。复合风格之外,广场音乐的多元化还表现在历史与现代、建筑与音乐、雅与俗等多元混杂等方面。例如雅尼的广场乐,总是选择历史遗迹的场所,如雅典废墟、北京紫禁城等;他的乐队由管弦乐队和电声乐队组成,表演风格多样并举。作品《映梦》将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相互结合、将民乐古风与流行曲风结合在一起,共同演绎西域梦境之映象,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是广场音乐多元化的体现。同时,《映梦》作为媒体音乐,为了得到最多人的接受,以流行音乐作为主体风格,这就是音乐语言的中性化。所谓中性化,就是没有地域、民族、阶层的文化和趣味的差异。这种中性化,除了表现在形式诸要素的特征外,还表现在制作上与表演上,并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将音乐数字化,在创作中引进制作,在真实中引进虚幻,面向大众群体进行传播。
三、对于古筝后现代主义风格音乐趋向的评价
“后现代主义音乐颠覆了传统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表现出来的音乐无奇不有、无所不在。”变相万千的今天,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已深入音乐的思潮与方向,动摇着传统音乐的存在方式,引起人们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的改变。而后现代主义古筝音乐一经传播在社会界古筝学者人群中深受推崇。对古筝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与此同时,在此领域中受益的推广者也以此为渠道进行自己的品牌打造,并引起一些业界人士的纷纷效仿。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通讯媒体技术发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足为奇,反而是古筝艺术百花齐放的昌盛发展的体现,但值得说明的是,要杜绝抛弃音乐真谛、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现象的产生。
当代古筝学者对艺术性筝曲与现代化筝曲的审美取舍主观意识较强并常随个人喜好投入主观情绪色彩,进而出现止于感性认识而乏于对音乐深层内涵的体验现象,滋长自身对作品诠释片面性和音乐语言表达单一性等技术缺陷。中国文化艺术的民族精神衰减或许是因为中国的近代历史造就了当代国人缺乏民族自信和爱慕虚荣的心理疾病所致,匮乏民族自信所引起的文化贫瘠足以促进功利心理膨化且必然导致浮躁和追求感官刺激,故今天大部分观众群体都喜欢强烈与激情之听觉冲击而很难静下心来品味艺术或者进入深层文化艺术欣赏状态。
如《映梦》这样的后现代主义筝曲,随着互联网等传播方式的发展,在女子十二乐坊的风靡后如雨后春笋般在古筝界内外产生不同凡响,通俗歌曲性质的古筝音乐的崛起与拥护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同时也是情理之中的必然现象。古今中外,8000多年来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在不断滋养深扎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它是消遣娱乐的方式,是养家糊口的技能,更是统筹民心的手段。出于种种缘由而使这条涌动的巨流在悠长的山谷中不断分流、聚集、散落、汇总,从而衍生出各种错综复杂新形态的支流,形成所谓的交响曲、咏叹调、康塔塔;七声雅乐、歌舞大曲、瓦子勾栏、京剧…又或是离我们更近一些的爵士摇滚、饶舌说唱;弹词花鼓、号子山歌……而这些琳琅满目种类音乐的出现则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作为音乐文化甚至是社会文化的小小缩影,多彩的古筝音乐正是古筝文化传承发扬细密繁茂的完美诠释。这就像是将通俗音乐与以文化精神定义其为“严肃音乐”音乐类别的相对区分,对于音乐的不同见地体现了社会人群们生活环境的层出不穷,文化高度的参差不齐,更或者是精神世界的各见千秋……人们对于音乐良莠不齐的鉴赏品味正是社会功能健全的体现,可见古筝文化也正在枝繁叶茂的繁荣壮大。试想,并非所有热爱的古筝者都钟情于《寒鸭戏水》、《苏武牧羊》的韵味风情;也非所有学者都能驾驭《溟山》、《云岭音画》的高超玄妙;更非所有筝人都能够通透《临安遗恨》、《望秦川》的豪迈真谛。或许正是这些显而易见的旋律,简单轻便的指法,美轮美奂的视听觉效果才能使更多人群走进古筝音乐,壮大古筝市场,推广古筝文化。
诚然,流畅简易的通俗现代化乐曲更能够迎合大众口味,激发学习兴趣。但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家创作性劳动之产物及其审美理想、个性、风格的具体表现,比现代化美感更具集中性、生动性、独创性、纯粹性、稳定性和个性特征,其主要表现于艺术形象和意境的美,是内容的真善美与形式美的统一。[5]总而言之,古筝文化以多元化发展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发展和普及传统音乐文化艺术将有助于国人综合文化素质之提高和世界范围内国乐艺术之和谐统一,将传统与现代、高雅与通俗、艺术与大众的文化相互结合,相互映衬,共同发展,才是壮大古筝音乐与文化发展的良久之策。
参考文献:
[1]夏葳.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特征解析[J].北方音乐,2010(04)
[2]宋瑾.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J].福建艺术,2000(06)
[3]宋瑾.究竟什么是音乐的后现代主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03)
[4]田雪婷.后现代主义音乐与传统音乐的融合[J].音乐大观,2014(04)
[5]陈窈.浅论当代古筝演奏的审美趋向[J].沈阳音乐学报,2012(04)
关键词:《映梦》;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分析与评价
一、《映梦》音乐分析
《映梦》是当代青年古筝演奏家吉炜在后现代筝曲领域中倍受欢迎的作品。吉炜作为推广古筝文化的领军人物,曾在国际国内举办音乐会近百场,以稳扎精湛的演奏技巧与真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在中外音乐界备受瞩目。除此之外,吉炜在长期的古筝教学和演奏中,坚持探索,敢于创新,成果斐然,被业内称为古筝界的“先行者”,并致力于古筝音乐的现代化、国际化探索,研究与尝试古筝与世界其它民族乐器合作的可能性,开拓古筝音乐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多种形式的演奏,用她那超群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世人,获得了全球十大华人成功女性大奖的荣誉。
作品《映梦》一经问世便深受古筝爱好者的好评。其简单而不失大气的音调和色彩梦幻的旋律与电子乐伴奏的伴唱相得益彰,成为现代筝乐中独具创新的经典作品。作品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利用电子音乐作伴奏,通过电子合成器的音色效果制作出号角声及空灵肃杀、辽阔豪迈等渲染环境的音响元素,合成玄幻深邃的听觉效果。作品气势磅礴,仿佛是在仰天长啸,述说豪迈凛然的梦想,壮怀激烈之正气也油然而生。通过古筝浑然天成的坚实清悦之民族音色的演绎,完美地呈现给听者魂牵梦萦,意气风发的天籁之声。
作品采用流行音乐的写作风格,采用带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筝曲演奏技法简单,旋律通俗轻巧。作品侧重通过旋律的流畅性与抒情性强调乐曲的内容,用古筝较为独特的中国民乐五度相生律制产生出的清脆悦耳的音色和与电子音乐伴奏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中国风特色的悠远意境。
筝曲本身在旋律线条与音响效果的设计上也同样是后现代思想的集中体现。全曲以传统五声羽调式为旋法主体。筝曲前奏为配合与电子音效制作而成的辽远广阔的音响效果以营造意境浓厚的背景烘托,突破古筝传统的五度相声律定弦而加清角形成特殊的六声调式,通过连续刮奏达到思绪万千、连绵不绝的音响效果,借此展开对磅礴梦境的诠释。乐曲中的电子音乐不仅是伴奏的作用,在其中还与作品主题紧密连接,你应我答,一唱一和。而筝曲主旋律则与伴奏织体形成对比,利用传统五声调式音阶演奏起承转合的传统特色主题音调,旋律却超凡脱俗而不失大气。悠远而心驰神往的梦境仿佛近在眼前。在作品中穿插离调、人声的烘托渲染,强调主题。同时,复杂多变的低音鼓点又给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前卫,使乐曲潇洒轻快而不失优雅,汲取后现代主义之精华。
二、《映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1、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定义
后现代音乐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青稚状态,对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定义在国内至今仍争议不断,未成起讫,在此方面的著作文献也是量小力微。在此笔者也只能是囫囵吞枣,未进行深入的泛泛而谈了。
(1)关于专业音乐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
首先是无序、解构、反形式。此类特性是相对于有序、结构、形式而言的。无序、解构、反形式的音乐以噪音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概念音乐、环境音乐等为代表。[1]
那么在专业筝界的后现在主义即建构在无序、反形式的基础上,如刘乐《开启》,利用琴箱的启合演奏出的声音及其噪音音乐为主体的交响乐伴奏,以及伍洋所演奏的《七夕》,同样是用电子音乐合成的伴奏,采用无线条旋律对乐曲进行阐述。于两者不同的是,《映梦》主题明确,结构简洁,旋律清新,通俗易懂。显然,若前者借助伴奏是要达到渲染主题,协同共绎的效果,而《映梦》则是依附于伴奏,以画龙点睛之笔达旋律衬托之妙。相比之下,《映梦》的娱乐性就脱颖而出了。
(2)关于大众音乐与综合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音乐。
首先是文化工业中的音乐。在20世纪时期的音乐领域,录音棚制作成为了音乐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兴起,音乐通过与音像业、各种传媒连成一体的传播方式,面向全社会大众,改变了传统和现代的音乐厅方式,产生了更多便利的信道及传播、接受方式。但由于文化工业的音乐的娱乐性与共享性,很多人对它的商品化、非艺术化、工具化和庸俗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1]
其次是大众广场的音乐。这一领域的后现代音乐景观包括摇滚广场和“第三潮流”的音乐广场等。20世纪50年代,反传统的大众心理推动摇滚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出于主张把西方现代专业音乐的手法和特点与各民族的流行音乐形式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美国作曲家舒勒提出“第三潮流”这个概念,而最初主要是爵土乐与西方艺术音乐两者的结合。
如今,大众广场的音乐远远超出了听觉范围,具有大众狂欢与多元对话的性质,雅与俗、台上与台下、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政治与文化、科学与宗教等等的界线,在这里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消解,而这种消解正是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本质特征。[2]《映梦》这一作品,是突破传统古筝音乐“高雅音乐”的界限,通过电子音乐与MTV相得益彰的传播,利用浅显明快的旋律线体勾勒形成的通俗性古筝音乐作品,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深受大众喜爱。由此可见,《映梦》归属于“广场音乐”和“媒体音乐”范畴的结合。
2、《映梦》中的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主义音乐就是对传统音乐的反思,即反本质主义否定“音乐”具有普遍性通用概念,《映梦》突破传统筝曲,利用电子乐为表现手法,将传统与流行音乐进行结合,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乐曲的主题。以电子乐比拟梦幻,以传统旋律传承梦想,是对古筝表现力的突破诠释,也是对传统筝曲的创新与思考。 我们熟知的电子音乐通常指电子合成音乐,即用特殊的电子设备合成出各种所需的声音,包括模拟现实中的音响或传统乐器的音响,但更有价值的是合成出人类经验中没有的音响,并且作品不通过人工演奏而直接播放。因此,它有别于那些依然靠人工演奏的电子乐器的音乐。它的产生是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噪音音乐在新时期继续实验的产物。[1]作品用电子音乐作为伴奏,营造天马行空的幻梦映象。在此作为古筝主旋律的恰到好处的映衬,是作品不乏现代艺术气息的积淀。而《映梦》的通俗性决定了它广场音乐的音乐风格。对于广场音乐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仅是对场合这一条件的描述,而是一种非音乐厅方式的大众音乐活动的总称。作品《映梦》对于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体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超听觉性。广场音乐追求声光电结合的强烈感性效果。广场四周布置许多音响设备,造成强大的声场。广场及舞台布置各色灯光,造成眩目的效果。表演的伴唱、伴舞及舞台的立体布景,都强调视觉的冲击。这样便“溢出了艺术的容器”。[3]作品《映梦》即便是脱离现代多媒体的传播,走进音乐殿堂去观赏,它简单明确的主题、单一反复的结构所呈现音乐主题并不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其伴奏的制作就顺应了舞台表演的原则,通过号角、人声烘托的音效达到强烈的感性效果。
其二,互动性、非中心方式。广场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台上喊叫,台下也喊叫;台上扭动,台下也扭动。这一点和传统的音乐厅方式完全不同。舞台上的歌星被形象化;这种形象是被设计出来迎合大众需要的。歌星成了“歌星”的形象从而异己化—变成不是生活中的自己了。而歌星的形象与其说是构成舞台中心的因素,不如说是大众自己的折射。这样,台上台下没有尊卑之分,舞台中心就被解构了。作品《映梦》在本体上虽未体现此现象,但在实际演奏中,因为作品的通俗简易,则需要通过表演及与台下的互动提升演奏作品赏心悦目的达到舞台表现的效果,而这一特征在任洁的同类作品《丝绸之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任洁在演奏《丝绸之舞》时无不与观众互动,从而使《丝绸之舞》这部作品成为她演奏会的必弹曲目,也为在此后的后现代筝曲创作中起到了引导作用。
其三,多元化。复合风格之外,广场音乐的多元化还表现在历史与现代、建筑与音乐、雅与俗等多元混杂等方面。例如雅尼的广场乐,总是选择历史遗迹的场所,如雅典废墟、北京紫禁城等;他的乐队由管弦乐队和电声乐队组成,表演风格多样并举。作品《映梦》将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相互结合、将民乐古风与流行曲风结合在一起,共同演绎西域梦境之映象,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是广场音乐多元化的体现。同时,《映梦》作为媒体音乐,为了得到最多人的接受,以流行音乐作为主体风格,这就是音乐语言的中性化。所谓中性化,就是没有地域、民族、阶层的文化和趣味的差异。这种中性化,除了表现在形式诸要素的特征外,还表现在制作上与表演上,并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将音乐数字化,在创作中引进制作,在真实中引进虚幻,面向大众群体进行传播。
三、对于古筝后现代主义风格音乐趋向的评价
“后现代主义音乐颠覆了传统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表现出来的音乐无奇不有、无所不在。”变相万千的今天,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已深入音乐的思潮与方向,动摇着传统音乐的存在方式,引起人们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的改变。而后现代主义古筝音乐一经传播在社会界古筝学者人群中深受推崇。对古筝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与此同时,在此领域中受益的推广者也以此为渠道进行自己的品牌打造,并引起一些业界人士的纷纷效仿。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通讯媒体技术发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足为奇,反而是古筝艺术百花齐放的昌盛发展的体现,但值得说明的是,要杜绝抛弃音乐真谛、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现象的产生。
当代古筝学者对艺术性筝曲与现代化筝曲的审美取舍主观意识较强并常随个人喜好投入主观情绪色彩,进而出现止于感性认识而乏于对音乐深层内涵的体验现象,滋长自身对作品诠释片面性和音乐语言表达单一性等技术缺陷。中国文化艺术的民族精神衰减或许是因为中国的近代历史造就了当代国人缺乏民族自信和爱慕虚荣的心理疾病所致,匮乏民族自信所引起的文化贫瘠足以促进功利心理膨化且必然导致浮躁和追求感官刺激,故今天大部分观众群体都喜欢强烈与激情之听觉冲击而很难静下心来品味艺术或者进入深层文化艺术欣赏状态。
如《映梦》这样的后现代主义筝曲,随着互联网等传播方式的发展,在女子十二乐坊的风靡后如雨后春笋般在古筝界内外产生不同凡响,通俗歌曲性质的古筝音乐的崛起与拥护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同时也是情理之中的必然现象。古今中外,8000多年来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在不断滋养深扎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它是消遣娱乐的方式,是养家糊口的技能,更是统筹民心的手段。出于种种缘由而使这条涌动的巨流在悠长的山谷中不断分流、聚集、散落、汇总,从而衍生出各种错综复杂新形态的支流,形成所谓的交响曲、咏叹调、康塔塔;七声雅乐、歌舞大曲、瓦子勾栏、京剧…又或是离我们更近一些的爵士摇滚、饶舌说唱;弹词花鼓、号子山歌……而这些琳琅满目种类音乐的出现则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作为音乐文化甚至是社会文化的小小缩影,多彩的古筝音乐正是古筝文化传承发扬细密繁茂的完美诠释。这就像是将通俗音乐与以文化精神定义其为“严肃音乐”音乐类别的相对区分,对于音乐的不同见地体现了社会人群们生活环境的层出不穷,文化高度的参差不齐,更或者是精神世界的各见千秋……人们对于音乐良莠不齐的鉴赏品味正是社会功能健全的体现,可见古筝文化也正在枝繁叶茂的繁荣壮大。试想,并非所有热爱的古筝者都钟情于《寒鸭戏水》、《苏武牧羊》的韵味风情;也非所有学者都能驾驭《溟山》、《云岭音画》的高超玄妙;更非所有筝人都能够通透《临安遗恨》、《望秦川》的豪迈真谛。或许正是这些显而易见的旋律,简单轻便的指法,美轮美奂的视听觉效果才能使更多人群走进古筝音乐,壮大古筝市场,推广古筝文化。
诚然,流畅简易的通俗现代化乐曲更能够迎合大众口味,激发学习兴趣。但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家创作性劳动之产物及其审美理想、个性、风格的具体表现,比现代化美感更具集中性、生动性、独创性、纯粹性、稳定性和个性特征,其主要表现于艺术形象和意境的美,是内容的真善美与形式美的统一。[5]总而言之,古筝文化以多元化发展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发展和普及传统音乐文化艺术将有助于国人综合文化素质之提高和世界范围内国乐艺术之和谐统一,将传统与现代、高雅与通俗、艺术与大众的文化相互结合,相互映衬,共同发展,才是壮大古筝音乐与文化发展的良久之策。
参考文献:
[1]夏葳.后现代主义音乐的特征解析[J].北方音乐,2010(04)
[2]宋瑾.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J].福建艺术,2000(06)
[3]宋瑾.究竟什么是音乐的后现代主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03)
[4]田雪婷.后现代主义音乐与传统音乐的融合[J].音乐大观,2014(04)
[5]陈窈.浅论当代古筝演奏的审美趋向[J].沈阳音乐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