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隔代教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点思考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隔代教养”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近年来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试图从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利弊方面进行一点思考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隔代教养、家庭教育、儿童社会性发展
  
  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幼儿的父母放弃担负孩子的教养责任,大部分时间由祖父母带养,祖父母在教养孩子中起主要作用。当代,由于生存和工作压力,儿童的亲代——父亲和母亲,很多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之中,只好把孩子交给幼儿的祖父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
  
  1 隔代教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利影响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家庭环境因素都影响着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同亲子教养方式不同,本应该由父母来承担的责任就落到了祖父母身上。祖父母的教养方式、文化程度和原有职业等都会对儿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不利之处其主要有如下表现:
  
  1.1 过分的溺爱和放纵容易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祖父母多以退休在家,有了更充裕的時间照顾自己的孙辈。这也是彼此间的一种陪伴。孙辈给老人的寂寞的晚年生活添加了许多乐趣,老人难免就会对孙辈格外疼爱。
  1.2 过分的保护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首先,由于年龄的原因,自身的精力和体力都受到了限制,老人没有办法让儿童在自由游戏的同时又照顾到儿童安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所以只能采取过度保护的办法。老人在保护了儿童心理安全的同时,就忽视了儿童独立性、自信心的发展,使儿童更加依赖自己的家长。
  
  1.3 仅凭借祖辈的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虽然老人对儿童的关心和照顾有时远远超出儿童的父母,但是,这种爱依然不能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儿童天生就对自己的父母有着一种依赖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最宝贵的,也是培养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基础。可见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所以隔代教养中,儿童情感的缺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4 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与他人合作、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等品质的良机。虽然有许多老人知识渊博、思想开放,育儿经验相当丰富,但总体而言。大多数老人文化水平不高,尤其在知识信息的接收和新兴科技能力的发挥等方面,比不上年轻的一代,加之观念陈旧,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对孩子只问衣食饥寒,不重学习及个人品质的教诲。
  
  2 隔代教养有利之处
  
  在探讨了隔代教养的不足的同时,它的优点也是不能否定的。
  
  2.1 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耐心,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陪孩子游戏。老年人有爱心,十分疼爱孩子,乐于、善于和小孩子交朋友,能尊重、理解、宽容孩子。
  
  2.2 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见识广博,经验丰富,他们的现身说法,很容易使孩子受到深刻教育。据有关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孩子愿将心里话向爷爷、奶奶透露。老年人的建议,儿孙们也容易接受。这种易沟通的亲和力,无疑会增加教育效果。
  
  2.3 祖辈家长具有的吃苦耐劳、勤俭朴素、谦虚礼让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刻影响了儿孙。老年人多数是在物资条件匮乏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等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仍会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在与孙辈的相处中体现出来,无疑,这对儿童也是一种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3 改进隔代教养的策略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只要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优势与劣势,在发挥其教育长处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就能使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不断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在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1 作为孩子的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应该抽空陪陪自己的子女,协调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在交流中可以发现孩子的某些缺点,及时给与指正,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3.2 对于自己的父母,应该尊重其教育方式,也应该通过沟通让自己的父母接受科学的教育方法,建立家庭教育的“统一战线”。一般而言,祖辈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养育经验丰富。而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一代则信息祖辈和父辈两代人各有所长。但其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只有将两代人的优势更好的互补,隔代教养的质量才能提高。
  
  3.3 作为祖父母,原有的育儿经验固然是一笔财富。但也应该学习新的育儿方法,改变不合理、不科学的思想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下一代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老人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学习新的教养方式,也可以与周围有成功育儿经验的老年人进行经验交流,更可以和幼儿园的老师进行沟通,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
  
  3.4 利用幼儿园师资优势,给祖辈家长提供讲座和交流。老人主要生活在社区,因此,幼儿园可利用自身师资优势,和社区合作,给附近社区的老人提供咨询和讲座,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老人也受益非浅。
  儿童早期的隔代教养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在较长时间内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我们必须在认清其利弊的基础上,提高隔代教养的质量,保证儿童获得优质的家庭教育,使儿童不但在社会性发展上,更在其他各个方面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2]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睛厦,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
  [4]刘摇华,隔代教养:无奈中的现实选择[J],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都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南开大学医学院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意见征询,研究提出了推动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建议,为实现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助力。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专业教师   中图
期刊
摘 要:从名师农村工作站培训的结构与特征出发,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构建名师农村工作站的学习共同体,突出工作站导师与学员间的平等、和谐、互动关系,是名师农村工作站提升培训效果的必然选择。学习共同体是名师农村工作站崭新的组织形态。在学习共同体中,导师与学员通过良好的学习情境,进行言语对话和行为互动,共同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组织形态;名师农村工作站;主体间性教
期刊
摘 要:多伦多大学教学硕士项目是加拿大硕士层次职前教师教育的典型,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教研合一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师与研究员双向培养目标、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内容、实习和理论课交叉的课程安排和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课程评价。这启发我们,教育硕士项目要树立“教研合一”的教师教育理念并创建“教研融合”的课程模式。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教育硕士;加拿大职前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网络化创新提升路径与传导要素的揭示成为产学研网络创新主体亟待解决的机制问题。通过构建网络、团队、教师跨层分析范式,并对213份问卷研究发现:产学研网络异质性对工程教育团队创新绩效及教师能力均具有非线性影响;教师能力在积极影响工程教育团队创新绩效的同时,在产学研网络异质性与团队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揭示网络资源的跨层价值化路径,并为产学研网络治理与工程教育团队建设提供理论
期刊
摘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组织人本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中营造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交流渠道,营造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氛围和价值氛围,才能因应高校学生组织建设发展中面临的客观问题,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作出贡献。  关
期刊
摘要: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一线需求为主,其毕业生就业反映出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成效。通过统计分析新建地方高師院校、对比结合其它类型师范院校卓越班师范生毕业去向和就业情况,可以检验其就业情况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摸索出在职业认同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就业;职业
期刊
摘要: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改革的方向。面对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持续推进,独立学院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契机,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关键,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切入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突破口,以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为重点,破解长期以来制约独立学院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难题。  关键词:新时代;独立学院;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提高基层党课质量对于基层建设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图从系统筹划、教育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对提高基层党课教育质量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基层;党课;教育    近年来基层党课教育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但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提高基层党课教育质量,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 提高党课教育质量,就要着眼基层党员队伍实际,在系统筹划教育内容上下功夫 
期刊
摘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资格国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对未来初中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PCK和教学能力进行着规范。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师资格国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大纲为依托,对2012(下)、2013(下)至2017(下)10套试题进行分析发现:试卷内容涵盖大纲规定的四个模块;四个模块分值分布与大纲规定有异;四个模块的题型分布体现出灵活性。提出建议:高师院校数学课程设置应适当增加数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语文学科教学论》作为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样要重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落地化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语文学科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 (2019) 01-0063-04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