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眼目睹"神舟"四号升空,我是全国惟一的地方媒体记者;而新民晚报也是参与此盛事报道的惟一地方媒体。这中间的过程,颇多曲折。如今回味起来,这次采访,也是我不长的记者经历中颇为幸运的一次。
  
  被"总装"拒绝,暗下决心"硬"闯
  
  最初我得到的消息是,"神舟"四号将在今年1月底之前升空,可具体时间却一直被视为"最高机密",甚至有些被采访对象和我提到飞船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用上"隐语",免得让别人听到,以为他们在"泄露国家机密"。11月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中国航天报的采访部主任告诉我,他们报社派出的记者,已经进入卫星发射中心。当时我的直觉就是,发射的时间近了。
  "神舟"四号是最后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如果成功的话,五号就能把宇航员送上天。做记者的碰到这么重大的新闻,自然萌生了亲身参与的愿望。可当时连和什么部门联系采访也是一个谜。我先拜托了驻京记者杨丽琼老师,请她询问国务院新闻办是否管这件事。杨老师很热心,很快就给我答复--不是,恐怕要通过军队的宣传部门。这该怎么办?据我所知,总装备部是有权批准记者进入发射中心采访的。可"总装"的电话是保密的,想找也无从找起。
  后面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到处联系可以突破的"口子"。正当我觉得山穷水尽的时候,一个内部工作人员经不起我苦苦哀求,说了个北京的电话号码,让我往那里试试看。这位工作人员还再三告诫:"千万不要说出去是我告诉你这个号码的。"想想也是,当时正是飞船发射前夕,对这些内部工作人员来说,任何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我按照那个电话打过去,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后,总装宣传处的领导要我报个采访提纲。我心里一喜,以为去发射中心有希望了。可没想到,提纲传过去两天还是杳无音信。再去催问,对方说,去发射中心的名额早就安排了,只请中央媒体和军队媒体,人数也很少,不可能临时增加。口气非常强硬。
  我完全傻眼了。向部门领导汇报,潘新华老师坚持说,一定要去,哪怕是外围采访,去了也会有发现。汪一新老师则帮我准备了一条后路:和中国航天报联系,万一我去了还是一无所获,可以和航天报合作,利用他们的文章。虽说有了领导的支持,可怎么操作,我还是一片茫然。
  没多久,来自内部的信息显示,飞船的发射就在元旦前。12月25日,我登上了去兰州的飞机。
  
  在发射中心工作人员的"接应"下,"偷偷摸摸"混进去
  
  到了兰州,我打电话联系几个"线人":上海航天局的通讯员、中国航天报的记者(他们也都正好在发射中心)。可不知为什么,他们的手机总是关机。后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电话给发射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之前我和她曾有过联系,希望她能提供一些最新的资料。可没想到,这个电话改变了我的所有计划。
  当时她听说我已经到了兰州,非常惊讶:"这么冷,你真的来了?既然你都到这里了,那我想办法让你进发射中心吧。"她还叮嘱我,必须立刻赶过来,因为临近发射,马上就要戒严、封锁道路了。后来见了面她才告诉我:"你一个女孩子千里迢迢地赶过来,我也不忍心不帮你这个忙。"
  到酒泉已是第二天早上。令我惊讶的是,酒泉市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居然相隔250公里。原先我曾想过,在酒泉市可以做些外围采访,而现在看来,这个设想也有点不切实际。我倍加庆幸对方提供"混"进去的机会。
  按照那位工作人员的"指示",我先到了发射中心驻酒泉的办事处。我到的时候,正好有一辆班车出发。我上前称自己是"某某"的亲戚。可随车的士兵一脸严肃,要我出示中心的通行证。我迫不得已只好"撤"了下来。
  再采用另一个方法。我先到离发射中心比较近的鼎新机场,那位工作人员再派车来接我。我乘坐的军车进入发射中心的大门时,正好旁边也有一辆军车在接受检查。当时我心里一阵害怕,担心会被发现,被赶回兰州。或许是运气好,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乘坐的车居然顺利地开了进去。我这才真的成为惟一的地方媒体记者,进入了位于戈壁深处的发射中心。
  在路上,那位工作人员为我定了两条"原则":"第一,不要乱说乱动,发射场、技术车间等地方都有士兵守候,要是引起他们的怀疑,我也帮不了你;第二,不要说你不是'总装'请来的记者,当然最好不要说你是记者。"她说临近发射,这里就进入了"备战状态"。
  虽然进了基地,可因为"来路不正",我的采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我对发射中心的认识跳出了单纯的"任务"范围,而是更深刻地理解到在茫茫戈壁建设一个高科技航天发射场的难度。我一直记得一个小细节:一次在小摊上吃饭,对面坐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兵,每次她举起勺子,就会有一个小小的、廉价的塑料手镯露出来。在远离城市的戈壁深处,女孩子要买件装饰品是多么的困难。而正是这些战士,忍受着一些物质和精神消费的匮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为有了这些感受,我的报道才多了点"人文"气息。
  类似"神舟"四号这样重大工程的报道,因为涉及"国家机密",几乎所有的信息都通过新华社来披露。我们作为地方媒体,如何寻找角度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报道?我想,关注人文情感,多写点记者的感受,或许也是一条解决之道。
  记者外出采访,被人拒绝的时候居多。有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泄了气。而这次酒泉之行,如果没有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坚持,恐怕也不会有最后的好运气。对我来说,这也是以后采访最宝贵的经验。
其他文献
近日读重庆商报6月5日《七旬"怪老头"医媒都怕他》一文,颇有感触。记者在这篇短小精练的报道中,通过记者巧遇并发现其新闻,将一个七旬"怪老头"为民服务的热心肠和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的精神刻画得生动逼真,有一种呼之欲出之感。我以为,该文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倡导。  其一,记者善于于平凡处发现新闻,可见作者具有较敏锐的新闻眼光。挖掘日常生活之中的"陌生",寻找藏于平凡之后的更深层的真实,既是时代赋予记者的
期刊
河南油田石蜡精细化工厂宣传科干事李文峰,从1999年底正式涉足新闻写作,至今已在这条路上行走了3年多。虽然时间不长,却使李文峰完成了对新闻写作从无知到熟悉、从陌生到热爱的转变。李文峰从事新闻写作之前,喜欢写些散文、小说等文艺作品。自视文字功底还不错的他,开始并没有把新闻写作放在眼里。可是他连什么是导语、什么是新闻由头都不知道,分不清消息和通讯有什么区别,刚开始的成绩可想而知。他连着给《河南石油报》
期刊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第二张都市报--《城市早报》于1999年春出版发行,就像一声春雷,平地掀起了中原报战又一个浪潮。第一个浪潮是由《大河报》带头掀起并捷足先登"霸主"之位的,而第二个浪潮却使《城市早报》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荣获"亚主"的称号,从而壮大了报业集团的实力。此后由于报纸竞争的现实需要,《城市早报》经过三年零三个月的鏖战,与老大哥《大河报》合二为一,但该报当年奋勇迎战,历经系列严峻竞争考验威武雄
期刊
媒体应建立突发事件报道的应急机制    一、由非典时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说起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非典"肆虐期间,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4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认为,尽快建设和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是完全必要的,并提出了建立应急机制的一系列原则。5月12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期刊
今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了《湖北鄂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出现严重舞弊现象》的新闻,使得个别地区"考风不正"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在采编这条新闻的过程中,再次深刻体会到要做到客观地报道"硬监督"类的"事件性"新闻,就必须运用"纪实"的理念与手法,用"事实"说话。    事实的"获取"    在考试前两个月,有知情者向记者反映近两年来湖北鄂州地区自考舞弊现象严重,笔者于考试
期刊
在新闻学观念体系中,真实性居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所有其他新闻学观念的基石。新闻真实性的下位观念是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等。这些观念既保证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实现,又体现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某些内容,即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观念。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克·富勒明确指出:"客观这个概念就像其他概念一样,可以用做研究被记者用来描述真实性原则的含义和局限性的一个极好的起点。"①在我国新闻界,虽然人
期刊
报料的缘起和价值    所谓“报料”,是指非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人”。这种现象早已有之,无论西方著名记者还是中国早期知名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闻资源,新中国的通讯员制度也可谓它的前身。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前几年首先为广东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等地的媒体推波助
期刊
大凡名人去世,因其符合"名人+不寻常事=特大新闻"的判断标准,故发布名人的讣告新闻,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是一般媒体所乐于接受的。这里所说的名人,一般是指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起过重要作用,或其言行在当代及以后产生深远影响,或在某个领域取得显著建树者,是一种严肃意义上的名人。  3月17日,我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苏步青老先生以101岁的高龄,在上海辞世。当日有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新一
期刊
在企业报的报道中,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个时期,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会议报道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如人意。如何改进企业报会议报道,找到会议报道新角度,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报的吸
期刊
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    突发事件从来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政策性强、影响力大,报道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对新闻媒体和记者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不仅是对记者的顽强精神和意志力的磨砺,也是对媒体和记者在重大事件面前能否作出正确分析和理性选择的考验,更是对涉及参与处理事件的官员的党性和良知的检验。  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从大局着眼。一方面,新闻媒体必须增加社会责任感,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