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名人去世,因其符合"名人+不寻常事=特大新闻"的判断标准,故发布名人的讣告新闻,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是一般媒体所乐于接受的。这里所说的名人,一般是指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起过重要作用,或其言行在当代及以后产生深远影响,或在某个领域取得显著建树者,是一种严肃意义上的名人。
3月17日,我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苏步青老先生以101岁的高龄,在上海辞世。当日有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人员,以及美伊战争一触即发等重大新闻,不少媒体仍然对苏老逝世的消息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民日报》在3月18日第一版倒头条位置刊登了这一内容。
一般来说,刊登这类新闻采用新华社的通稿也可以。但是有个性的媒体不甘于此,而是抓住了这个本来不算亮点的"亮点新闻",在"第一时间"就用独家新闻的形式大大地做了一番文章,把一个普通的讣告新闻内容做深做透做大,使新闻主题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给新闻界同仁以不俗的启示。
《中国青年报》:不拘一格写"讣告新闻"
在苏老去世的当晚9时36分,新华社发布了这一消息,大多数报刊都采用了这一消息或配上遗像,或链接有关苏老背景介绍,标题也基本上处理成"苏步青同志在沪逝世"字样。
但也有不满足于这类处理的。《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是其驻上海记者林蔚的消息,标题为《数学大师苏步青仙逝》。其"仙逝"二字,特别凸现了苏老治学为人的高风亮节,以及101岁高寿的不同寻常,传统文化色彩浓,给读者一种诗意的回味。消息导语的写作也极富感情色彩:
--"先生走好……"、"沉痛哀悼!"一张张沉重的帖子不断涌上上海复旦大学校园网BBS,哀伤肃穆的气氛弥漫在复旦校园里--今天下午,数学大师苏步青已乘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敬他爱他的学生们。……
这则消息以具体的描述开头,着力渲染一种哀伤的气氛,比起那种"杰出的……家……家……因病于……月……日在……逝世,享年……岁"式干巴巴的程序式写法,读来要生动形象得多。这则消息秉承了《中国青年报》一贯的新锐风格。
比起其他报刊,《中国青年报》这则消息的位置不算明显 (第5版右上角),报道力度不算大(一篇340字的消息和300字的简介,加上遗照),但以其新颖独特的文字和不落俗套的文体而抓住了读者的心,在当日的同类报道中显得卓尔不群。事实上,早在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写了那篇著名的金山追悼会的消息后,新闻界就已提倡这种写法,惜乎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
上海两报:全力挖掘深度"讣告新闻"
如果说《中国青年报》以巧取胜,那么上海媒体更是倚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把苏老去世的新闻做得淋漓尽致。《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除在1版刊发消息外,还分别在4版和7版的《科教卫新闻》上刊登了约2/5版的相关报道。
《解放日报》刊发了《追求无限景始是不凡人》的特写,通过复旦师生对苏老治学育人种种细节的回忆,深切表达了对一代大师的缅怀之情;而题为《严师名徒》的一则"镜头回放",用了近乎白描的手法,把苏老豪爽、豁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传神地展现了苏老渴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博大胸怀:
有人曾开玩笑:"苏老的名气没有学生谷超豪大嘛!""不能这么说吧?我教出了名气比我还响的学生,他有吗?"苏步青掩饰不住自豪:"一个数学家的成就应该看他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人家都讲'名师出高徒',我看,应该是'高徒捧名师'!"
……
他的"严",让学生心惊。学不好,他大声训斥,声音响亮威严,听得人心里怦怦直跳。两年多前,美国里海大学数学系教授熊全治回国讲学,谈起苏老:"一次,轮到我作报告,可直到前一天晚上还未准备好。苏先生气极:'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训得我涨红了脸,转身回去熬了个通宵,第二天好不容易过了关。幸亏苏先生这样对我,不然,我不会有今天的建树。"
……
朴素的文字,把苏老的音容笑貌刻画得呼之欲出,鲜明个性跃然纸上--严师已去,教诲宛在,苏老的弟子们怎不悲痛?这种哀痛自然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文汇报》也在非常紧张的时间内(苏老当日16时45分去世,次日消息见报)。迅速派记者到复旦大学采访了谷超豪、忻元龙、华轩极等教授,对这批"苏门子弟"的深深怀念、浓浓敬意和悠悠哀思作了2500字的特写。这样的深度报道有血、有肉、有思想,又是在短时间里赶出的"急就章",难能可贵。
上海两家媒体对苏老去世的报道,把一般的讣告新闻作成一种特殊的以侧面采访为主的人物通讯,无论在主题,还是在报道的感染力、可读性方面,都大大升华了。
广州两报:以"空手道"做"讣告新闻"
如果说上海报纸做大做深苏老去世文章是有先天优势的话,那么外地报纸难度就大多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远在南国的《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居然也能把同一题材做得有滋有味。
《广州日报》3月18日第5版对这一题材作了这样的处理:
这组题为《101岁东方数学明星陨落了》的综合报道,除了与其他报纸类似的消息、遗照和简介外,主要编发3组文章:《救国不忘读书》讲述少年苏步青的兴趣如何从文学转向数学,以及如何在艰苦抗战中留守浙大任教;《一生桃李满天下》介绍苏老注重奖掖后生,培养学生超越自己的3条做法;《数学大师的异国情缘》反映苏老与夫人松本米子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从"我吃惯了中国皮蛋"、"终身憾事--米子夫人一生没去过北京"两则小标题,就可以看出该报编辑注重选择具体生动的内容以吸引读者。
《羊城晚报》的版面安排与《广州日报》非常相似。一篇《数学巨擘苏步青告别百年人生》的报道,分成"治学育人--为学应须毕生力"、"多才多艺--纵横文字百作篇"、"抗日爱国--日妻随夫奔遵义"3块,附以图片和链接简历。
广州两报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很注重报道的可读性。几则小故事合起来阅读轻松,细看也具有较强的引导意义,它们的侧重点分别在于:杰出的科学家治学态度必然严谨刻苦,方能取得卓越的专业成就;他同时也应是爱国者,也能拥有高尚的情操;好教师对学生影响至深,他胸襟开阔,敢于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者同样可拥有丰富的生活情趣。
那么广州两报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样的内容呢?显然是因为报社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料存储。但不是说有了资料报道工作就轻松了,还需要编辑具有很亮的"新闻眼",在大量的资料中按新闻标准把最具价值的东西抽出来。两报的文字报道都打上"本报综合报道(消息)的"电头,图片都注明"资料图片"或"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来源。因为当新华社发通稿的时候,已是3月17日21时36分了,对于远在南国的报社来说,此时再调动自己的采访力量已不现实。
做好讣告新闻的软硬件要求
上述几家大报尽管对苏老去世的新闻处理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在突破对名人正常去世的报道形式方面的创新性是一致的,即不满足于一般程序性内容,而是从名人对世界的贡献,他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对社会公众的启迪影响这几方面入手将题材作大。
以苏步青老先生为例,作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是中国第一位研究"K展空间"的专家,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和"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培养出8名院士,在诗词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如果仅仅用百余字的消息报过就算,感觉未勉太草率了些。苏老作为一代数学宗师,同时拥有很深的文学功底;他在学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不计较自己的名利,竭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超越自己;他是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又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报道这些,对现阶段的教育方向的引导、对学术风气的引导,对于鼓励青年学者集中精力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对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气的进一步形成,都具有积极意义。从业务角度看,对苏老去世的消息作这样的处理,真正做到了对这一新闻素材的合理充分利用。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拥有了这一"公共新闻",却只有少数几家大报做得如此出色,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只因巧妙不同"。从上面几家新闻单位的表现来看,媒体要做成与众不同的独家新闻,敢于亮出自己的绝活,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软硬件是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对新闻资源高度珍惜,竭力利用。上述几家媒体在对苏步青去世的消息,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闻"慧眼"。
其次,采编人员要非常熟悉网络操作技能,善于将网络资料为我所用,拥有丰富的信息存储。
名人讣告新闻的适用性
名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一天都要离开世界。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人,名人的显赫性使得这类新闻对世界任何一地的媒体都具有适用性--无论对名人的出生地、逝世地或是他长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名人逝世又是一种特殊的突发性新闻,即记者已无法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只能通过对其家属和关系紧密者进行,而这类对象此时往往又处在一种特殊的情感中,采访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采访者特别注意技巧。
名人固然有名,但他们的盛名期相对来说不大可能长期持续,并非一辈子都处在公众注意力的聚光灯下。如果他是年迈高寿离开世界,在他生命的晚期常常处于相对的沉寂状态,新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对他缺乏了解。因此,编发可读性强的讣告新闻是需要的。如果是始终处于权力中心的特殊政治人物,或者是被反复报道过的演艺界明星去世,一般就不需要本媒体在当日作这样的努力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这类创新型讣告新闻决不同于一般的纪念性文章,后者时效性弱,文体以散文为主;而前者时效性很强,一般要求当日或次日马上见报,以消息或通讯等新闻体裁为主。
3月17日,我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苏步青老先生以101岁的高龄,在上海辞世。当日有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人员,以及美伊战争一触即发等重大新闻,不少媒体仍然对苏老逝世的消息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民日报》在3月18日第一版倒头条位置刊登了这一内容。
一般来说,刊登这类新闻采用新华社的通稿也可以。但是有个性的媒体不甘于此,而是抓住了这个本来不算亮点的"亮点新闻",在"第一时间"就用独家新闻的形式大大地做了一番文章,把一个普通的讣告新闻内容做深做透做大,使新闻主题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给新闻界同仁以不俗的启示。
《中国青年报》:不拘一格写"讣告新闻"
在苏老去世的当晚9时36分,新华社发布了这一消息,大多数报刊都采用了这一消息或配上遗像,或链接有关苏老背景介绍,标题也基本上处理成"苏步青同志在沪逝世"字样。
但也有不满足于这类处理的。《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是其驻上海记者林蔚的消息,标题为《数学大师苏步青仙逝》。其"仙逝"二字,特别凸现了苏老治学为人的高风亮节,以及101岁高寿的不同寻常,传统文化色彩浓,给读者一种诗意的回味。消息导语的写作也极富感情色彩:
--"先生走好……"、"沉痛哀悼!"一张张沉重的帖子不断涌上上海复旦大学校园网BBS,哀伤肃穆的气氛弥漫在复旦校园里--今天下午,数学大师苏步青已乘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敬他爱他的学生们。……
这则消息以具体的描述开头,着力渲染一种哀伤的气氛,比起那种"杰出的……家……家……因病于……月……日在……逝世,享年……岁"式干巴巴的程序式写法,读来要生动形象得多。这则消息秉承了《中国青年报》一贯的新锐风格。
比起其他报刊,《中国青年报》这则消息的位置不算明显 (第5版右上角),报道力度不算大(一篇340字的消息和300字的简介,加上遗照),但以其新颖独特的文字和不落俗套的文体而抓住了读者的心,在当日的同类报道中显得卓尔不群。事实上,早在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写了那篇著名的金山追悼会的消息后,新闻界就已提倡这种写法,惜乎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
上海两报:全力挖掘深度"讣告新闻"
如果说《中国青年报》以巧取胜,那么上海媒体更是倚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把苏老去世的新闻做得淋漓尽致。《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除在1版刊发消息外,还分别在4版和7版的《科教卫新闻》上刊登了约2/5版的相关报道。
《解放日报》刊发了《追求无限景始是不凡人》的特写,通过复旦师生对苏老治学育人种种细节的回忆,深切表达了对一代大师的缅怀之情;而题为《严师名徒》的一则"镜头回放",用了近乎白描的手法,把苏老豪爽、豁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传神地展现了苏老渴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博大胸怀:
有人曾开玩笑:"苏老的名气没有学生谷超豪大嘛!""不能这么说吧?我教出了名气比我还响的学生,他有吗?"苏步青掩饰不住自豪:"一个数学家的成就应该看他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人家都讲'名师出高徒',我看,应该是'高徒捧名师'!"
……
他的"严",让学生心惊。学不好,他大声训斥,声音响亮威严,听得人心里怦怦直跳。两年多前,美国里海大学数学系教授熊全治回国讲学,谈起苏老:"一次,轮到我作报告,可直到前一天晚上还未准备好。苏先生气极:'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训得我涨红了脸,转身回去熬了个通宵,第二天好不容易过了关。幸亏苏先生这样对我,不然,我不会有今天的建树。"
……
朴素的文字,把苏老的音容笑貌刻画得呼之欲出,鲜明个性跃然纸上--严师已去,教诲宛在,苏老的弟子们怎不悲痛?这种哀痛自然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文汇报》也在非常紧张的时间内(苏老当日16时45分去世,次日消息见报)。迅速派记者到复旦大学采访了谷超豪、忻元龙、华轩极等教授,对这批"苏门子弟"的深深怀念、浓浓敬意和悠悠哀思作了2500字的特写。这样的深度报道有血、有肉、有思想,又是在短时间里赶出的"急就章",难能可贵。
上海两家媒体对苏老去世的报道,把一般的讣告新闻作成一种特殊的以侧面采访为主的人物通讯,无论在主题,还是在报道的感染力、可读性方面,都大大升华了。
广州两报:以"空手道"做"讣告新闻"
如果说上海报纸做大做深苏老去世文章是有先天优势的话,那么外地报纸难度就大多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远在南国的《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居然也能把同一题材做得有滋有味。
《广州日报》3月18日第5版对这一题材作了这样的处理:
这组题为《101岁东方数学明星陨落了》的综合报道,除了与其他报纸类似的消息、遗照和简介外,主要编发3组文章:《救国不忘读书》讲述少年苏步青的兴趣如何从文学转向数学,以及如何在艰苦抗战中留守浙大任教;《一生桃李满天下》介绍苏老注重奖掖后生,培养学生超越自己的3条做法;《数学大师的异国情缘》反映苏老与夫人松本米子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从"我吃惯了中国皮蛋"、"终身憾事--米子夫人一生没去过北京"两则小标题,就可以看出该报编辑注重选择具体生动的内容以吸引读者。
《羊城晚报》的版面安排与《广州日报》非常相似。一篇《数学巨擘苏步青告别百年人生》的报道,分成"治学育人--为学应须毕生力"、"多才多艺--纵横文字百作篇"、"抗日爱国--日妻随夫奔遵义"3块,附以图片和链接简历。
广州两报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很注重报道的可读性。几则小故事合起来阅读轻松,细看也具有较强的引导意义,它们的侧重点分别在于:杰出的科学家治学态度必然严谨刻苦,方能取得卓越的专业成就;他同时也应是爱国者,也能拥有高尚的情操;好教师对学生影响至深,他胸襟开阔,敢于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者同样可拥有丰富的生活情趣。
那么广州两报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样的内容呢?显然是因为报社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料存储。但不是说有了资料报道工作就轻松了,还需要编辑具有很亮的"新闻眼",在大量的资料中按新闻标准把最具价值的东西抽出来。两报的文字报道都打上"本报综合报道(消息)的"电头,图片都注明"资料图片"或"图片由本报资料室提供"来源。因为当新华社发通稿的时候,已是3月17日21时36分了,对于远在南国的报社来说,此时再调动自己的采访力量已不现实。
做好讣告新闻的软硬件要求
上述几家大报尽管对苏老去世的新闻处理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在突破对名人正常去世的报道形式方面的创新性是一致的,即不满足于一般程序性内容,而是从名人对世界的贡献,他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对社会公众的启迪影响这几方面入手将题材作大。
以苏步青老先生为例,作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是中国第一位研究"K展空间"的专家,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和"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培养出8名院士,在诗词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如果仅仅用百余字的消息报过就算,感觉未勉太草率了些。苏老作为一代数学宗师,同时拥有很深的文学功底;他在学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不计较自己的名利,竭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超越自己;他是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又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报道这些,对现阶段的教育方向的引导、对学术风气的引导,对于鼓励青年学者集中精力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对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气的进一步形成,都具有积极意义。从业务角度看,对苏老去世的消息作这样的处理,真正做到了对这一新闻素材的合理充分利用。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拥有了这一"公共新闻",却只有少数几家大报做得如此出色,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只因巧妙不同"。从上面几家新闻单位的表现来看,媒体要做成与众不同的独家新闻,敢于亮出自己的绝活,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软硬件是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对新闻资源高度珍惜,竭力利用。上述几家媒体在对苏步青去世的消息,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闻"慧眼"。
其次,采编人员要非常熟悉网络操作技能,善于将网络资料为我所用,拥有丰富的信息存储。
名人讣告新闻的适用性
名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一天都要离开世界。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人,名人的显赫性使得这类新闻对世界任何一地的媒体都具有适用性--无论对名人的出生地、逝世地或是他长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名人逝世又是一种特殊的突发性新闻,即记者已无法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只能通过对其家属和关系紧密者进行,而这类对象此时往往又处在一种特殊的情感中,采访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采访者特别注意技巧。
名人固然有名,但他们的盛名期相对来说不大可能长期持续,并非一辈子都处在公众注意力的聚光灯下。如果他是年迈高寿离开世界,在他生命的晚期常常处于相对的沉寂状态,新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对他缺乏了解。因此,编发可读性强的讣告新闻是需要的。如果是始终处于权力中心的特殊政治人物,或者是被反复报道过的演艺界明星去世,一般就不需要本媒体在当日作这样的努力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这类创新型讣告新闻决不同于一般的纪念性文章,后者时效性弱,文体以散文为主;而前者时效性很强,一般要求当日或次日马上见报,以消息或通讯等新闻体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