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上课称之为“舞”,源于我对课堂的理解。课堂不仅是师生声情并茂的演绎,更是心灵与思想的自由舞动。上学期我执教了“整理复习”第1课时:《数的世界》。三次教,三次不同的效果,我在思考中有了自己的感悟。
【片段】
片段一:振奋——“群舞”
师: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8和62和10 5和7
生:独立完成,反馈。
师:你觉得哪几组关系比较特殊,选择一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和10,它们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师:为什么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呢?
生:10是2的倍数,2也是它本身的倍数,所以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
生:5和7,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可以用列举法(过程略)。
师:你想说什么?
生:8和6是一般关系,用列举法可以求出它们最小公倍数是24。
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8的3倍是24,也是6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4。
师:先想8的倍数,再看看是不是6的倍数。这种方法叫做大数扩倍法。
师追问:求8和6的最小公倍数,我们最容易出现什么错误?
生:把6和8相乘得48,把它看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什么?
生:48是它们的公倍数,但不是它们最小公倍数。
生:6和8有公因数2,应该再用它们的乘积48÷2=24,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真了不起,让我们发现了乘积48与最小公倍数24之间的关系。
片段二:万幸——“伴舞”
生:2和10,它们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师:为什么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呢?
生:沉默。
一生:10是2的倍数,2也是它本身的倍数,所以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
师:思路正确,表达清晰,同学们听懂了吗?
师:谁再来说说?
生:5和7,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师:你是怎么想的?
一生:先写出5的倍数,再写出7的倍数,然后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是的,列举法可以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生:8和6是一般关系,用列举法可以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4。
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沉默。
师:8的3倍是24,也是6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4。这种方法叫做大数扩倍法。
片段三:尴尬——“独舞”
师: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4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短除法。
师:还可以怎么想呢?
学生沉默,师课件介绍列举法,大数扩倍法。
师: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你是怎么想的?
生:沉默。
师:10是2的倍数,2也是它本身的倍数,所以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能懂吗?
师: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5,你是怎么想的?
生:5和7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5。
师:互质数?
生: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
师: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感悟】
学生、教师、教材是课堂的三要素。三次教,三种不同的效果,让我感慨迥然差异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现在重新审视这三节课,我发现,一直以来,我都是在以不变应万变,教学设计得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让我走入了一个圈。可见,如何突破,走出桎梏,以生为本,关注发展,才是教学设计的根本。
一、关注学情,客随主“变”
正如王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讲座中,所强调的那样:关注学情,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习得,这是决定上课成败的关键。
反思“三教”:课堂由振奋人心的师生群舞,到令人侥幸地一生伴舞,直至最后尴尬的教师一人独舞。这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令人内心沉重。“三教”让我看到:不关注学生的学情,不关注他们已有经验的习得,课堂就会陷入“独舞”的局面。
一教:虽令人振奋,但课堂的这般“顺畅”。不由地深思:这样的整理与复习课,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发展?得到了怎样的提升?课堂的显性“顺畅”,隐性地告知我,这些他们都会了。这节课,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对这些知识的简单回顾,更需要教师能在这一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这块知识的拔高与提升。片段最后,那个学生精彩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课堂的亮点。其实,这样的亮点可以更多,就看我们有没有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而这需要教师关注他们的学情。
二教:只有优秀生的伴舞。由一教的热烈奔放,到这样的内敛与含蓄。说真的,有些不适应,也有些累。万幸,还有优秀生撑场,否则,我一定很难看。课堂的表现,让我不难看出:他们学最小公倍数的时候,采用较多的是列举与经验法。对于大数扩倍的方法,还不太清楚它的道理。根据这一学情,应重点帮助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两个概念,从而来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其他求法。这也需要关注他们的学情。
三教:“一个人跳舞”。从师的第二个问题: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你是怎么想得?课堂便开始沉浸在奇怪的沉默中,再也泛不起一点涟漪。教师尴尬于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短除法,尴尬于学生口中出现的数学术语:互质数。这些都是人教版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与术语。而在现在的苏教版中已不再提起。学生的喧宾夺主,让我只能唱独台戏。学生对于我的方法觉得奇怪而又不能认同。因为这是一个他们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事物”。而这一局面的造成,也是我没有关注他们的学情。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关注学情,客随主变,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舞”。
二、关注理念,溯本求源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中要求: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不难看出,新课改理念重视了学生知识过程的获取,而非结果的直接获得。注入式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型人才的发展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成为我们新课改课堂必须要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三教不难看出,这个班的原来的数学教师,只是关注了结果的获取,轻视了过程的探究,剥夺了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这是有悖于新课改理念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新课改的今天,如果我们还那么“急功近利”,那么,我们将折断学生放飞梦想的翅膀,扼杀他们对世界无限探索的欲望。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乐于接受,敢于尝试,才能体会新课改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三、关注教材,顺应发展
《公因数与公倍数》安排在五下三单元。这部分教材的编排顺序: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倍数;你知道吗?(介绍短除法)。课程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个知识,都可以在前面,找到同化这一知识的生长点。这样的编排顺序,更利于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探究,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与加深对于这部分知识、概念与方法的理解。教材一改传统,把短除法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补充最后呈现。可见,教材关注的:不是方法的习得,而是对于这一方法的理解。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关注学生发展的体现。因此,教师们应关注教材,顺应发展,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载体,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顺畅地驰骋。
课堂是我们课改的实战场。三“舞”而三“悟”,只是我一次懵懂的试航。群舞的振奋、伴舞的侥幸、独舞的尴尬,让我明白:只有关注学生,关注发展,才有可能让思想在课堂放飞,让心灵在课堂舞动、飞扬。
【片段】
片段一:振奋——“群舞”
师: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8和62和10 5和7
生:独立完成,反馈。
师:你觉得哪几组关系比较特殊,选择一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和10,它们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师:为什么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呢?
生:10是2的倍数,2也是它本身的倍数,所以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
生:5和7,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可以用列举法(过程略)。
师:你想说什么?
生:8和6是一般关系,用列举法可以求出它们最小公倍数是24。
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8的3倍是24,也是6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4。
师:先想8的倍数,再看看是不是6的倍数。这种方法叫做大数扩倍法。
师追问:求8和6的最小公倍数,我们最容易出现什么错误?
生:把6和8相乘得48,把它看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什么?
生:48是它们的公倍数,但不是它们最小公倍数。
生:6和8有公因数2,应该再用它们的乘积48÷2=24,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真了不起,让我们发现了乘积48与最小公倍数24之间的关系。
片段二:万幸——“伴舞”
生:2和10,它们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师:为什么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呢?
生:沉默。
一生:10是2的倍数,2也是它本身的倍数,所以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
师:思路正确,表达清晰,同学们听懂了吗?
师:谁再来说说?
生:5和7,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师:你是怎么想的?
一生:先写出5的倍数,再写出7的倍数,然后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是的,列举法可以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生:8和6是一般关系,用列举法可以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4。
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沉默。
师:8的3倍是24,也是6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4。这种方法叫做大数扩倍法。
片段三:尴尬——“独舞”
师: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4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短除法。
师:还可以怎么想呢?
学生沉默,师课件介绍列举法,大数扩倍法。
师: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你是怎么想的?
生:沉默。
师:10是2的倍数,2也是它本身的倍数,所以2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10。能懂吗?
师: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5,你是怎么想的?
生:5和7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5。
师:互质数?
生: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
师: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感悟】
学生、教师、教材是课堂的三要素。三次教,三种不同的效果,让我感慨迥然差异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现在重新审视这三节课,我发现,一直以来,我都是在以不变应万变,教学设计得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让我走入了一个圈。可见,如何突破,走出桎梏,以生为本,关注发展,才是教学设计的根本。
一、关注学情,客随主“变”
正如王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讲座中,所强调的那样:关注学情,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习得,这是决定上课成败的关键。
反思“三教”:课堂由振奋人心的师生群舞,到令人侥幸地一生伴舞,直至最后尴尬的教师一人独舞。这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令人内心沉重。“三教”让我看到:不关注学生的学情,不关注他们已有经验的习得,课堂就会陷入“独舞”的局面。
一教:虽令人振奋,但课堂的这般“顺畅”。不由地深思:这样的整理与复习课,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发展?得到了怎样的提升?课堂的显性“顺畅”,隐性地告知我,这些他们都会了。这节课,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对这些知识的简单回顾,更需要教师能在这一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这块知识的拔高与提升。片段最后,那个学生精彩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课堂的亮点。其实,这样的亮点可以更多,就看我们有没有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而这需要教师关注他们的学情。
二教:只有优秀生的伴舞。由一教的热烈奔放,到这样的内敛与含蓄。说真的,有些不适应,也有些累。万幸,还有优秀生撑场,否则,我一定很难看。课堂的表现,让我不难看出:他们学最小公倍数的时候,采用较多的是列举与经验法。对于大数扩倍的方法,还不太清楚它的道理。根据这一学情,应重点帮助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两个概念,从而来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其他求法。这也需要关注他们的学情。
三教:“一个人跳舞”。从师的第二个问题: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你是怎么想得?课堂便开始沉浸在奇怪的沉默中,再也泛不起一点涟漪。教师尴尬于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短除法,尴尬于学生口中出现的数学术语:互质数。这些都是人教版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与术语。而在现在的苏教版中已不再提起。学生的喧宾夺主,让我只能唱独台戏。学生对于我的方法觉得奇怪而又不能认同。因为这是一个他们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事物”。而这一局面的造成,也是我没有关注他们的学情。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关注学情,客随主变,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舞”。
二、关注理念,溯本求源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中要求: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不难看出,新课改理念重视了学生知识过程的获取,而非结果的直接获得。注入式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型人才的发展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成为我们新课改课堂必须要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三教不难看出,这个班的原来的数学教师,只是关注了结果的获取,轻视了过程的探究,剥夺了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这是有悖于新课改理念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新课改的今天,如果我们还那么“急功近利”,那么,我们将折断学生放飞梦想的翅膀,扼杀他们对世界无限探索的欲望。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乐于接受,敢于尝试,才能体会新课改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三、关注教材,顺应发展
《公因数与公倍数》安排在五下三单元。这部分教材的编排顺序: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倍数;你知道吗?(介绍短除法)。课程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个知识,都可以在前面,找到同化这一知识的生长点。这样的编排顺序,更利于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探究,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与加深对于这部分知识、概念与方法的理解。教材一改传统,把短除法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补充最后呈现。可见,教材关注的:不是方法的习得,而是对于这一方法的理解。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关注学生发展的体现。因此,教师们应关注教材,顺应发展,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载体,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顺畅地驰骋。
课堂是我们课改的实战场。三“舞”而三“悟”,只是我一次懵懂的试航。群舞的振奋、伴舞的侥幸、独舞的尴尬,让我明白:只有关注学生,关注发展,才有可能让思想在课堂放飞,让心灵在课堂舞动、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