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类聚,“人”以群分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C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性质部分提道:“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这样的宏观导向下,妄图两耳不闻窗外事,单凭固化的模式、老旧人物素材“堆积”出一篇文章来应付高考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我们除了要积累时新素材,提升思维品质外,还应该丰富论证方法,学会巧用分类列举分析法,为文章增添闪光点。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们训练过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以及引用论证等。其中學生尤喜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常常丢掉“论证”而变成事例的堆积。此外,举例论证中常举个例,尤以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为常见。但是成功或伟人的个例在用到时评类的作文写作时常常显得“不接地气”。因为现在,我们的议论文训练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时政和社会现象,培养公民意识,作文材料多来源于社会时事或反映时代风貌的人与事。在这种情况下,个例就显得单薄了一些。基于平时的教学与阅读,笔者发现一些作者采用划分类别的形式进行说理,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帮闲”“看客”等。我想,这种分类的方法可以借鉴到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概括出一种“分类列举分析”的方法进行议论说理。
  分类这个词语出自《书·舜典》附亡《书》序:“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分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区分客观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也是根据事物的“共性”与“特性”聚集相同事物、区分不同事物的手段。简单地说就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列举是指在每个不同类别的后面可以通过一些长短句抓住每个类型的特征进行概述。在分类列举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分析,可以透过类别表象揭示出它们的本质,也可以分析这些类别现象的危害或意义,还可以是对各个类别表达出自己的态度等等。以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为例。文章中提到当时社会上存在三类人,“人称大丈夫的得意人”“闲居山野之人”和“奔走伺候之徒”。且每一类都有关于他们行为特点的描述,如“树旗旄”“濯清泉以自洁”“足将进而趑趄”等。通过划分类别,列举不同类别的特征,让说理逻辑显得更为清晰。
  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分类列举分析法的写作方法:观点+类别名称+列举类别的相关行为或特征或结果+分析(挖本质、推演结果、提出解决途径等)。
  那我们如何来分类呢?既然现在议论文的写作材料是围绕社会时事或者社会现象,这背后会涉及不同群体的所作所为。因此,我们可以以人的行为作为分类的标准。如从行为动机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分出“不知者、不愿者、不能者”或者“个人期许、集体利益、国家情怀”等几类。
  以笔者所在学校某次考试的作文为例。作文材料如下:“最近,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10次,给予50元‘奖孝金’。实施前,38人每天去看望老人,137人每月看望两次,126人每月看望一次,134人两月看望一次,77人一次都不去。实施后,129人两个月内看望老人超30次,38人超20次,60人超10次。”
  考试前未讲解分类列举分析法,有同学的应试作文片段如下:“奖项只是表面,它的存在对看望老人有一定的作用。其实真正动力还是源于子女对老人的感激之情。也许是因为工作等原因他们不得已将老人送到护理院,他们将恩情记于心中,将其封闭。而这样的奖项是打开心田的钥匙。他们缺的从来都不是金钱,他们缺失的是陪伴老人的温情,积郁心中的情感如洪水般倾泻。他们要弥补的温情是孝顺,而身为长辈,老人们要的何尝不是这份陪伴,也许这才是探望人数和次数增多的根本原因吧!”
  原始片段的逻辑层次不是很清晰。分论点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剖析为什么现在社会上出现“不孝”的现象时分析不深刻,没有说服力。首先将老人送到护理院就简单等同于“不孝”,其次分析“不孝”原因时写道“将恩情记于心中,将其封闭”,这样的原因剖析如隔靴搔痒难以击中根源,且分析角度单一。
  “孝”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外在表现为行为的孝,用以满足父母物质以及精神的需要。因此在分析当下“孝行”缺失的原因时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体——子女的观念或心理动机进行剖析。而人的观念或者心理动机也可以成为划分类型的标准。于是我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为什么子女要将父母送入护理院?为什么送入护理院后不来看望父母?”有人说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护理院物资、人力各方面的资源丰富又充足;有人说因为子女在外地工作,平时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照顾父母;有人说是逃避赡养父母的义务,护理院有专门的人员照顾,将“锅”甩给别人。概括一下可以发现,有的人是存着“孝”的观念,但迫于自己的生活压力而减少或放弃了看望父母的时间;而有的人是“孝”的观念缺失,变得冷漠自私,不愿意看望父母。如此,我们可以将“不孝者”分为几个类型:有心无力者、无心有力者、无心无力者;或者不愿者、不知者、不能者等。
  后来,在学习了分类列举分析法后该同学将这一语段修改如下:从结果看,“奖孝金”实施后探望父母的人数与次数都明显增加。可见,“奖孝金”起到了提醒子女的作用。但,这同时也暴露了一个可悲的事实:当下,我们的“孝”缺失了。古有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古人将孝视为为人子女的第一准则。为何现在社会出现了孝缺失的现象,我认为原因在于个人,大致有这些:孝心犹在,力不从心者,他们怀有感激之心,却因诸多因素限制,不能行孝;孝心淡薄,纵情享乐者,他们遗忘父母之恩,将大把时间花在自己享乐上;孝心泯灭,无动于衷者,他们全然将老人视为虚无,忙于己身,枉为人子!羊羔还知跪乳,乌鸦尚且反哺,当代的我们却在金钱的推动下去行孝,何其哀哉!我们皆是有血有肉之人,并非冷心冷面、不懂恩情二字之人。铭记孝道,身体力行者,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不要再将孝放于口头,要真正付诸行动。
  修改后的语段以行孝者“孝”的观念为分类标准,将不孝者分为三种类型“孝心犹在,力不从心者”“孝心淡薄,纵情享乐者”“孝心泯灭,无动于衷者”。类型彼此间是没有交集的,且能抓住每个类型的行为特点进行列举。
  何谓议论文?如今已基本形成了共识: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础,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二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既然是以说服为目的,就少不了通过一些方式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人云“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议论文的核心就是说理分析,这也是学生写作的难点、痛点。一个新颖深刻的观念可遇而不可求,但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论证方法,为一个平常的观点增添一抹亮色。
  作者简介: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微课能够直接面向学习者,是一种新型学习资源。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时,应通过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或了解一个知识点,并且能够运用这一知识点。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当寻找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一、寻找关键点,建立习作支架  小学中年级学生在写一段话的时候,应当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条有理地写。《金色的草地》第三自然段分时
期刊
农村小学中年级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普遍面临着一种现象,那就是习作素材的匮乏。客观上,在小学中年级学生习作中,学生经常会因为缺乏语言材料,而无法习作,甚至害怕习作。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在面向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实施写作教学的时候,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当然,进行这种努力的教师并不在少数,但是客观地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要想让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素材真正能够得到丰富,教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作为实现核心素养重要途径的“学习任务群”也随之进入教学实践阶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教师的教学目的看,教师需要借助任务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从学生的学习目的看,学生需要借助任务群解决实际阅读中遇到的障碍。依据这些障碍结合实际的文本创设的任务情境即是真实的任务情境。真实的任务情境应是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任务情境。然而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都是
期刊
美籍学者罗斯·特里尔在其著作《毛泽东传》中说:“毛泽东是一位领袖、军事指挥家、共产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正是因为毛泽东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他的诗作才充分地表现出深刻而生动的革命精神,这是他诗作的一大特点。毛泽东的诗作散发着个性化的魅力,比如他在《念奴娇·昆仑》词作中将初稿“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通过斟酌字句更好地体现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化一般为显豁,变俗言为妙语。在毛泽东的
期刊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演讲者极尽能事,巧妙布置演讲的结构,渲染演讲的语言,体现真实的情感,给人带来深邃的思想。言语之间表现出思想美、文学美的艺术感觉,同时又具有鼓动性,激发听众的思想,唤起听众的感情,扣动听众的心弦。可以说,演讲者将语言作为工具,并借助语言将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他人,他人又受到情感的感染,也体验到这种感情并获得启迪与教育。由于演讲文稿具有这样的美学特征,能够发挥思想传播、启迪教育、培
期刊
海德格尔认为在文学作品没有进入接受关系之前,只具有物质属性,它的最重要的审美性会被遮盖。所以要理解文学作品审美符号的意义,还应该深入到文学审美活动中进行创作与接受的互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是不能靠自身力量释放出来的,它需要以读者的阅读作为产生条件。換句话说,文学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接受方投入文学品鉴中,才能够被有效激活,文本意义才得以衍生。而接受并不是一味的赞美,文学接受活动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以爱为主题的课文不在少数,这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爱,往往都是通过文本解读而实现的,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不同风格的文本在描述爱这一主题时,手法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才能契合课文的解读需要。  《散步》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从表面来看写的不过是一家人散步的
期刊
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阶段的教学指导活动开始向着人文意识、文化品位等方向靠拢。随着小学生的不断成长,其所拥有的阅读欲望、文化学习需求、人文情感开始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对课堂提问进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寻语文要素兴趣,才能实现课堂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鼓励学生深度思考,这样才能转化其“被动学习”的角色,觉醒其语文学习意识。一、围绕语文课程提问,明确学习方向  “提出
期刊
郑夑在所著的《板桥题画》中描述自己画竹的过程:“烟光日影露气”浮动在竹的疏枝密叶间,这是自然之竹;竹景入眼,又从自然之竹转化为眼中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眼中竹又转化为胸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胸中之竹又变为手中之竹。这一过程可理解为艺术思维发生的过程,即由客观物象到审美表象再到审美意象,最终转变为艺术形象,本不具有意义的竹子因这一系列的“象”之转变,最终成为具备意义的艺术形象。不
期刊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语言积累少,通常认为写话训练很难。其实不然。我们在教学中要点燃学生写话激情,挖掘学生写话潜能,拓宽学生写话空间。通过循序渐进地实践训练,让学生携一份童真和一颗童心来书写自己的精彩童年。一、点燃激情,写话训练早起步  1.循序渐进,每日一句。拼音教学一结束,我在原来每天“说一句话”的基础上,提倡学生用拼音来写一句话,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第二天,学生的写话本里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