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提出用构建学件资源库的方法解决新课改后初中科学教学困难,接着按新课程下新型学习方式对学件进行了分类,最后结合课题实施经验,给出初中科学建立学件资源库的三条新途径,即学生参与学件制作、教师发起主题社区和数字化个别辅导资料积累。
关键词:学件;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4-0081-03
一、从“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想到建立科学学件资源库
1.初中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3年秋开始的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七个年头,初中科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变化最大、争议最大的学科,主要体现在彻底打破了原来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界限,而且还加入地球、宇宙、空间科学的内容,真正体现了综合理科的思想。但是对任课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太高要求,要求他们是理、化、生、天文、地理俱通的全科型教师。而实际上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原先在师范大学接受的大多是单一学科教育,如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或生物教育,因此在讲授到新教材中某些内容时有时只能照本宣科,讲不深,讲不透。这是他们困惑的原因,也是争议很大的原因。
对于教师上课时讲不深讲不透的内容,怎样提高学习效益?这使我们想起了“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 ,教师讲不深讲不透,还不如先不讲,放手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学,学得差不多了请对这方面有爱好、研究的学生上台来讲,最后教师总结。 但看什么、学什么总要有资料和素材,科学不是文科,光看书、看相关杂志是不够的,也是学不好的。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媒体如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把生活中科学现象再现,把科学变化节奏放慢,让学生从中观察到细节,把抽象的、微观的事物用计算机动画进行模拟,便于学生理解。
在新课程实施前的物理、化学、生物分科教学中,各个学科都开展过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究,积累了不少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那么这些课件能不能直接拿来供学生自学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那些课件是为教师一对多讲授式教学而设计的,必须配上教师的讲解,学生才能快速理解。这些课件一般交互性比较差,学生参与的可能性不大。
2.学件
“杜郎口中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与新课程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课件是用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文档及资源,它通常只适合传统课程下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为了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模式,有专家提出了学件的概念。
学件是用于辅助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文档及资源。“学件”与“课件”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文档及资源。它们的区别是设计的角度不同:“学件”以服务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而“课件”以服务教师的“教”为出发点。
初中科学如果能建立起与现行教材相配套的学件资源库,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借助学件资源库中的学件来自主学习,然后再合作讨论,最后派代表上台发言。这样就能避免教师照本宣读、学生下面不想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能使原先对科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参与到学习中。
科学学件资源库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对自身学习再提高有用的素材。教师在备到自己不熟悉的科学课内容前,可以先借助于学件资源库,学习一下非本专业的或原先自己不熟悉的内容。
二、新课程下的学件分类
尽管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教学特点,但学件可以按照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环节,分类如表所示。
三、初中科学建立学件资源库的新途径探究
传统的学件资源库开发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把原先的课件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改编成学件用于课堂学习;二是教师提供素材或脚本,网络公司或教育软件公司进行开发,如游戏交互型学件、复习题库型学件。我校承担了浙江省教育装备2009规划课题“新课程下初中科学学件资源库构建的尝试”的研究。结合当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我们探索了三条建立学件资源库的新途径,即学生参与学件的制作、教师发起主题社区和数字化个别辅导资料积累。
1.学生参与学件的制作
让学生参与自主预习型学件的制作,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学生制作学件的过程其实就是预习的过程,学件做完也预习好了。我们选择初一学生进行了“星座”的自主预习型科学学件的实践。由于初一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件制作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也算是信息技术课与初中科学整合的新模式,即把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任务与制作科学学件有机整合起来。初一科学主要是天文、宇宙知识,学生刚上初中对此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让学生参与开发比较容易实现。
如初一科学第一章星空巡礼是关于天文地理的知识,第一节观天认星,通常学生目测只能观察北极星、北斗星等比较亮的星星,对大熊座、小熊座观察分辨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时上网去找他人观察绘制的星空图片或照片,为了使对天文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参与到做学件的过程中,介绍一下国外用星座算命的内容,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出生日期寻找对应的星座的图片,最后让学生把收集到自己星座的图片和星座的故事做成PPT形式。教师根据一年12个月对应12个星座,从学生作品中挑选出12个星座内容丰富的PPT,合并成一个PPT,其实就是“星空巡礼”这节内容的预习型学件。在下一届学生学习同一节内容前,可以让他们提前观看。
初二信息技术学的是Flash制作,初二的科学有物理力学的内容。在学完Flash后,信息技术的综合任务就是用Flash制作模拟一个我们学过的力学现象。总有不少Flash学得较好的同学能制作出一些用Flash模拟力学现象的积件,这些积件就是初二科学学件库的素材。
2.教师发起主题社区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很多校园网站都会开设论坛(即BBS)。学生在校园网站上注册后,就能在论坛中发帖。有的学生会在上面乱发表言论,或发表无聊的主题,这是论坛的管理者一直很头疼的问题。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改革后,教材打破了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体系,是以专题来组织的(如水、阳光、土壤)。这给我们以启发,科学教师也可以在校园网站的论坛中发起一些与生活结合的、可以让学生讨论研究的主题,促使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参与讨论。如“水的生活应用”主题中,我们发起过“长期喝桶装饮用水好不好,为什么”的问题,学生回帖非常踊跃,有的帖子还从网上找了数据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对学生的有理论性和数据的帖子进行分类处理,就是很好的学件素材。
3.数字化个别辅导资料的积累
科学教师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现在大的网站都提供博客空间。建博客比过去建个人主页方便多了,更主要的是内容更新、维护方便。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放在上面,让学生把答题内容通过QQ或邮箱发给自己。注意把各种类型的错解积累起来做成PPT,上复习课时,先展示题目,再展示各种错解,让学生一一分析每种解法错在哪里。学生知道别人怎样犯错误,自己就会少犯错误。借助QQ或网站的实时通讯,也可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自己建立错题题库就很方便了。在初中科学合科教学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各个科学教师做好个别辅导资料的积累很重要,特别是不是自己专业的问题,如果能有资料的学习积累,回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结束语
初中科学合科教学的方向肯定是对的,只是我们教师一时还不能胜任这门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的大理科。我们借鉴 “杜郎口中学模式”,想到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学就必须建立学件资源库,在初中科学学件资源库的实践中,结合新教学理念和新的技术手段,探索了几种新途径、新方法。
(编辑:鲁利瑞)
关键词:学件;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4-0081-03
一、从“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想到建立科学学件资源库
1.初中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3年秋开始的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七个年头,初中科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变化最大、争议最大的学科,主要体现在彻底打破了原来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界限,而且还加入地球、宇宙、空间科学的内容,真正体现了综合理科的思想。但是对任课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太高要求,要求他们是理、化、生、天文、地理俱通的全科型教师。而实际上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原先在师范大学接受的大多是单一学科教育,如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或生物教育,因此在讲授到新教材中某些内容时有时只能照本宣科,讲不深,讲不透。这是他们困惑的原因,也是争议很大的原因。
对于教师上课时讲不深讲不透的内容,怎样提高学习效益?这使我们想起了“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 ,教师讲不深讲不透,还不如先不讲,放手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学,学得差不多了请对这方面有爱好、研究的学生上台来讲,最后教师总结。 但看什么、学什么总要有资料和素材,科学不是文科,光看书、看相关杂志是不够的,也是学不好的。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媒体如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把生活中科学现象再现,把科学变化节奏放慢,让学生从中观察到细节,把抽象的、微观的事物用计算机动画进行模拟,便于学生理解。
在新课程实施前的物理、化学、生物分科教学中,各个学科都开展过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究,积累了不少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那么这些课件能不能直接拿来供学生自学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那些课件是为教师一对多讲授式教学而设计的,必须配上教师的讲解,学生才能快速理解。这些课件一般交互性比较差,学生参与的可能性不大。
2.学件
“杜郎口中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与新课程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课件是用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文档及资源,它通常只适合传统课程下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为了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模式,有专家提出了学件的概念。
学件是用于辅助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文档及资源。“学件”与“课件”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文档及资源。它们的区别是设计的角度不同:“学件”以服务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而“课件”以服务教师的“教”为出发点。
初中科学如果能建立起与现行教材相配套的学件资源库,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借助学件资源库中的学件来自主学习,然后再合作讨论,最后派代表上台发言。这样就能避免教师照本宣读、学生下面不想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能使原先对科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参与到学习中。
科学学件资源库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对自身学习再提高有用的素材。教师在备到自己不熟悉的科学课内容前,可以先借助于学件资源库,学习一下非本专业的或原先自己不熟悉的内容。
二、新课程下的学件分类
尽管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教学特点,但学件可以按照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环节,分类如表所示。
三、初中科学建立学件资源库的新途径探究
传统的学件资源库开发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把原先的课件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改编成学件用于课堂学习;二是教师提供素材或脚本,网络公司或教育软件公司进行开发,如游戏交互型学件、复习题库型学件。我校承担了浙江省教育装备2009规划课题“新课程下初中科学学件资源库构建的尝试”的研究。结合当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我们探索了三条建立学件资源库的新途径,即学生参与学件的制作、教师发起主题社区和数字化个别辅导资料积累。
1.学生参与学件的制作
让学生参与自主预习型学件的制作,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学生制作学件的过程其实就是预习的过程,学件做完也预习好了。我们选择初一学生进行了“星座”的自主预习型科学学件的实践。由于初一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件制作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也算是信息技术课与初中科学整合的新模式,即把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任务与制作科学学件有机整合起来。初一科学主要是天文、宇宙知识,学生刚上初中对此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让学生参与开发比较容易实现。
如初一科学第一章星空巡礼是关于天文地理的知识,第一节观天认星,通常学生目测只能观察北极星、北斗星等比较亮的星星,对大熊座、小熊座观察分辨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时上网去找他人观察绘制的星空图片或照片,为了使对天文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参与到做学件的过程中,介绍一下国外用星座算命的内容,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出生日期寻找对应的星座的图片,最后让学生把收集到自己星座的图片和星座的故事做成PPT形式。教师根据一年12个月对应12个星座,从学生作品中挑选出12个星座内容丰富的PPT,合并成一个PPT,其实就是“星空巡礼”这节内容的预习型学件。在下一届学生学习同一节内容前,可以让他们提前观看。
初二信息技术学的是Flash制作,初二的科学有物理力学的内容。在学完Flash后,信息技术的综合任务就是用Flash制作模拟一个我们学过的力学现象。总有不少Flash学得较好的同学能制作出一些用Flash模拟力学现象的积件,这些积件就是初二科学学件库的素材。
2.教师发起主题社区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很多校园网站都会开设论坛(即BBS)。学生在校园网站上注册后,就能在论坛中发帖。有的学生会在上面乱发表言论,或发表无聊的主题,这是论坛的管理者一直很头疼的问题。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改革后,教材打破了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体系,是以专题来组织的(如水、阳光、土壤)。这给我们以启发,科学教师也可以在校园网站的论坛中发起一些与生活结合的、可以让学生讨论研究的主题,促使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参与讨论。如“水的生活应用”主题中,我们发起过“长期喝桶装饮用水好不好,为什么”的问题,学生回帖非常踊跃,有的帖子还从网上找了数据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对学生的有理论性和数据的帖子进行分类处理,就是很好的学件素材。
3.数字化个别辅导资料的积累
科学教师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现在大的网站都提供博客空间。建博客比过去建个人主页方便多了,更主要的是内容更新、维护方便。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放在上面,让学生把答题内容通过QQ或邮箱发给自己。注意把各种类型的错解积累起来做成PPT,上复习课时,先展示题目,再展示各种错解,让学生一一分析每种解法错在哪里。学生知道别人怎样犯错误,自己就会少犯错误。借助QQ或网站的实时通讯,也可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自己建立错题题库就很方便了。在初中科学合科教学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各个科学教师做好个别辅导资料的积累很重要,特别是不是自己专业的问题,如果能有资料的学习积累,回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结束语
初中科学合科教学的方向肯定是对的,只是我们教师一时还不能胜任这门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的大理科。我们借鉴 “杜郎口中学模式”,想到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学就必须建立学件资源库,在初中科学学件资源库的实践中,结合新教学理念和新的技术手段,探索了几种新途径、新方法。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