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元节是唐代重要节日之一,而唐代又是诗歌的繁荣时期,故上元节俗大多都有诗歌记载。这些描写上元节俗的唐诗,展现了上元节张灯结彩的盛况,描绘了一幅民间节俗风情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上元节时释放自我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追逐。因此,本文从唐代上元节的几种习俗出发,探讨了唐诗中体现的上元节俗文化。
关键词:唐诗;上元节;节俗;文化
上元节是唐代重要节日之一,在唐代节日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这一天理所当然被视为吉日。“上元”这一名称出自道教,后来,上元节又被称为元宵节、灯夕、灯节等。唐代以来,上元节的节日风俗逐渐摆脱了祭祀神灵的宗教意识,并向大众化发展,民间庆祝上元节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由此,上元节的热闹繁盛之景激发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创作热情,留下了大量精彩诗篇。这些唐诗分别反映了张灯赏灯、夜游、迎紫姑等上元节俗,为我们展示了上元节浓厚的节日氛围,描绘了一幅民间节俗风情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上元节时释放自我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追逐。
一、张灯与赏灯之俗
上元节赏灯开始时主要在宫廷上层,后来慢慢传播到民间,唐代时上元节灯火盛况空前,张灯、赏灯已经成为上元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如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此诗为我们展现了上元节时绚丽多彩的灯火点缀着长安城,甚至绵延不绝地好像与天穹连成一片的场景,直白地体现了上元节张灯与赏灯的习俗,并且,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年却无暇顾及游乐的沉闷气氛也在上元节被打破,人们尽情观灯赏月,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诗人浓浓的喜悦之情。
再如白居易的《正月十五日夜月》:“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此诗向我们呈现了上元节时杭州的繁华热闹和恬静柔美两种画面的和谐统一,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让诗人流连忘返、陶然心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上元节的张灯赏灯之俗,对地方各州县的影响甚大。
由此,唐代便产生了许多与此相关的诗篇,这种灯树在唐诗中通常被称为“火树”。如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诗中用“火树银花”特指上元节的灯景,借此来比喻绚烂的灯光和焰火,对后世影响甚大。此诗对仗工整,前后照应,把长安城上元节的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驰神往。另有王諲《十五夜观灯》:“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孟浩然在蓟门同张将观灯时所作《同张将蓟门看灯》:“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顾况心系长安、却身处沧州时所作《上元夜忆长安》:“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这些唐诗中,无论诗人身处何方,上元节时总会想到“火树”,可见,灯火已经成为了唐代上元节时不可缺少的一大盛景,而张灯、赏灯也成了最典型的节俗之一。
二、夜游之俗
唐代时实行“宵禁”政策,入夜鼓声一响,就要关闭坊门,禁止人们夜行,此时大街上除巡逻的士兵衙差及打更人外,任何人都一律按盗贼抓捕(军事情报等信使除外),在动乱时期甚至有更严厉的惩罚。但是,上元节期间,皇上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和“暂得金吾夜”(王諲《十五夜观灯》)形容的就是这个政策。因此,夜游之俗便渐渐兴盛起来。
三、迎紫姑之俗
关于紫姑的记载,首见于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因古代的厕所与猪圈是一体,所以紫姑神又叫廁神、猪神。相传,紫姑神是一位易于接近的神灵,能占卜未来,有先知的能力。《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日,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自南北朝起,正月十五就有祭祀紫姑神的习俗,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层女性的心理需求,为女性提供精神寄托。
上元节迎紫姑之俗,体现了唐代民间的信仰,是唐代的一种精神民俗,并带有一些巫术色彩。同时,唐诗中也反映了迎紫姑是百姓的一种心理文化现象,表现出强烈的心理特征。
四、百戏、踏歌与走桥之俗
百戏是民间乐舞杂技的总称,《玄怪录》云:“开元十八年(年)正月望夕,……对曰:‘灯烛华丽,百戏陈设。’”说明唐代的上元节有百戏之俗。上元节期间,长安城大街小巷不仅张灯结彩、通宵达旦,而且盛陈百戏、歌声婉转、舞姿绰约,故百戏之俗常常与张灯赏灯之俗、夜游之俗结合在一起。如王諲《十五夜观灯》:“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沈俭期《夜游》:“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这两首诗都向我们展现了上元节的夜晚百戏兴盛之态,有精巧的杂技,也有美妙的歌舞,不难想象出当时的热闹场景。
而踏歌指的是歌舞之俗,将歌曲与舞蹈有机结合起来,开始时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后来主要运用于节日中助兴。踏歌是唐代上元节新增习俗,原本用于祭祀祈福,后来随着节俗的发展,演变成盛行于宫廷和民间的歌舞活动,逐渐变得娱乐化、世俗化,与百戏稍有区别。《旧唐书》记载唐睿宗在上元节安福门观灯,令宫女即教坊女联块而舞;唐玄宗上元节张灯时,踏歌助兴的除了宫中之人,还有长安与万年两县少女,时间长达三天三夜,由此可见唐代上元节踏歌之兴。如张祜《正月十五夜灯》:“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其一:“龙衔火树干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其二:“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描绘的都是唐代上元节时踏歌助兴的场景,说明踏歌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歌舞形式,深受大众喜爱。
通过唐诗中记载的各类上元节俗,我们可以看到上元节文化对于唐代百姓生活的重大影响。这些节俗虽然在前代已有雏形,但在唐代更为完备。从反映上元节俗的唐诗来看,唐代上元节不仅有灯火、歌舞、游人等组成的繁盛之景,而且饱含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及对未来的期盼之情。此外,上元节时女性可以一起庆祝,如迎紫姑、走桥等节俗,体现了女性群体意识的增强;而百戏、踏歌等节俗,亦是女性美的载体。
关键词:唐诗;上元节;节俗;文化
上元节是唐代重要节日之一,在唐代节日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这一天理所当然被视为吉日。“上元”这一名称出自道教,后来,上元节又被称为元宵节、灯夕、灯节等。唐代以来,上元节的节日风俗逐渐摆脱了祭祀神灵的宗教意识,并向大众化发展,民间庆祝上元节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由此,上元节的热闹繁盛之景激发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创作热情,留下了大量精彩诗篇。这些唐诗分别反映了张灯赏灯、夜游、迎紫姑等上元节俗,为我们展示了上元节浓厚的节日氛围,描绘了一幅民间节俗风情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上元节时释放自我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追逐。
一、张灯与赏灯之俗
上元节赏灯开始时主要在宫廷上层,后来慢慢传播到民间,唐代时上元节灯火盛况空前,张灯、赏灯已经成为上元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如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此诗为我们展现了上元节时绚丽多彩的灯火点缀着长安城,甚至绵延不绝地好像与天穹连成一片的场景,直白地体现了上元节张灯与赏灯的习俗,并且,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年却无暇顾及游乐的沉闷气氛也在上元节被打破,人们尽情观灯赏月,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诗人浓浓的喜悦之情。
再如白居易的《正月十五日夜月》:“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此诗向我们呈现了上元节时杭州的繁华热闹和恬静柔美两种画面的和谐统一,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让诗人流连忘返、陶然心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上元节的张灯赏灯之俗,对地方各州县的影响甚大。
由此,唐代便产生了许多与此相关的诗篇,这种灯树在唐诗中通常被称为“火树”。如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诗中用“火树银花”特指上元节的灯景,借此来比喻绚烂的灯光和焰火,对后世影响甚大。此诗对仗工整,前后照应,把长安城上元节的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驰神往。另有王諲《十五夜观灯》:“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孟浩然在蓟门同张将观灯时所作《同张将蓟门看灯》:“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顾况心系长安、却身处沧州时所作《上元夜忆长安》:“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这些唐诗中,无论诗人身处何方,上元节时总会想到“火树”,可见,灯火已经成为了唐代上元节时不可缺少的一大盛景,而张灯、赏灯也成了最典型的节俗之一。
二、夜游之俗
唐代时实行“宵禁”政策,入夜鼓声一响,就要关闭坊门,禁止人们夜行,此时大街上除巡逻的士兵衙差及打更人外,任何人都一律按盗贼抓捕(军事情报等信使除外),在动乱时期甚至有更严厉的惩罚。但是,上元节期间,皇上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和“暂得金吾夜”(王諲《十五夜观灯》)形容的就是这个政策。因此,夜游之俗便渐渐兴盛起来。
三、迎紫姑之俗
关于紫姑的记载,首见于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因古代的厕所与猪圈是一体,所以紫姑神又叫廁神、猪神。相传,紫姑神是一位易于接近的神灵,能占卜未来,有先知的能力。《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日,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自南北朝起,正月十五就有祭祀紫姑神的习俗,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层女性的心理需求,为女性提供精神寄托。
上元节迎紫姑之俗,体现了唐代民间的信仰,是唐代的一种精神民俗,并带有一些巫术色彩。同时,唐诗中也反映了迎紫姑是百姓的一种心理文化现象,表现出强烈的心理特征。
四、百戏、踏歌与走桥之俗
百戏是民间乐舞杂技的总称,《玄怪录》云:“开元十八年(年)正月望夕,……对曰:‘灯烛华丽,百戏陈设。’”说明唐代的上元节有百戏之俗。上元节期间,长安城大街小巷不仅张灯结彩、通宵达旦,而且盛陈百戏、歌声婉转、舞姿绰约,故百戏之俗常常与张灯赏灯之俗、夜游之俗结合在一起。如王諲《十五夜观灯》:“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沈俭期《夜游》:“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这两首诗都向我们展现了上元节的夜晚百戏兴盛之态,有精巧的杂技,也有美妙的歌舞,不难想象出当时的热闹场景。
而踏歌指的是歌舞之俗,将歌曲与舞蹈有机结合起来,开始时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后来主要运用于节日中助兴。踏歌是唐代上元节新增习俗,原本用于祭祀祈福,后来随着节俗的发展,演变成盛行于宫廷和民间的歌舞活动,逐渐变得娱乐化、世俗化,与百戏稍有区别。《旧唐书》记载唐睿宗在上元节安福门观灯,令宫女即教坊女联块而舞;唐玄宗上元节张灯时,踏歌助兴的除了宫中之人,还有长安与万年两县少女,时间长达三天三夜,由此可见唐代上元节踏歌之兴。如张祜《正月十五夜灯》:“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其一:“龙衔火树干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其二:“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描绘的都是唐代上元节时踏歌助兴的场景,说明踏歌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歌舞形式,深受大众喜爱。
通过唐诗中记载的各类上元节俗,我们可以看到上元节文化对于唐代百姓生活的重大影响。这些节俗虽然在前代已有雏形,但在唐代更为完备。从反映上元节俗的唐诗来看,唐代上元节不仅有灯火、歌舞、游人等组成的繁盛之景,而且饱含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及对未来的期盼之情。此外,上元节时女性可以一起庆祝,如迎紫姑、走桥等节俗,体现了女性群体意识的增强;而百戏、踏歌等节俗,亦是女性美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