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写好作文,教师和学生上下求索,倍感艰辛。面对这种困境,怎样扬长避短,打开作文新局面成为农村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语文课本是死的,有限的那点课外资料也是死的,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我们的大自然说话,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说话,让我们熟悉的农家生活变成我们的活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体现了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成为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由此出发,不管是城市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条件,还是农村纯自然和原生态的潜在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引导得当,都能实现写作的真正意图,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利用好这把“金钥匙”,让我们有效的利用农村学校的潜在资源,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呢?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日益变化的现代气息,为农村的中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农村的习作教学应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写作素材,将农村丰富的写作资源整合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不断开发、整合、提升,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从而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整合农村丰富的写作资源
1、将农村写作资源整合为美育资源
现代美学理论认为,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同审美客体之间情感与精神的交流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写作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潺潺溪流、郁郁竹林、莺飞燕舞、蛙声蝉鸣……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但农村学生也许并没有将这些纳入自己的视野,上升为一种美感体验。在写作中,学生美感的产生和形成还必须以人的审美心理为基础,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以一种爱美之心去关注、去审视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人与景之间建立起超越认知关系、实用关系的审美关系。
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为此,在作文命题时,我专门设计了一些作文题目,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小河》、《家乡的田野》、《家乡,我为你骄傲》等,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培养爱国爱家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爱好。
2、将农村写作资源整合为情感教育资源
情感是创作的内驱力,贯穿着整个写作思维过程,通过个人的爱、憎、怒、妒、愤等渠道表露出来。创作的原动力与爆发力,全在于情。无情就会不关心,不关心也就无所感觉。多情就会格外留心,格外留心才能感觉敏锐、细腻而丰富。愈是善感,更加多情,多情善感,循序渐进,于是情动于心而形于言,喜怒哀乐见诸文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见情感是写作的重要因素,有了情感的参与才使写作变得多彩多姿。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往往就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出真情实感。翻地、浇水、施肥、播种、收割等都是农村常见的农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劳动,认认真真地干一番,哪怕是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自体察劳动的辛苦,是大有意义的。让农村学生在节假日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譬如,在播种的季节里,我就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就近的农田,并让学生拜农民为师,亲自下田试试。大多数学生是手忙脚乱的,有的把籽撒到了一边,有的只栽了几株便直喊腰酸腿疼,有的不一会便弄得满身泥。回来后,我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总以为一粒粒籽、一株株幼秧钻进泥土里,从此便自然成长了,从不知道它的成长需要农民们付出那么多的心血。那些粮食多么来之不易啊,我终于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粒粒皆辛苦’,以后再也不能浪费粮食了。”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素材,从农民的身上学习到了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二)提高农村习作教学实效,必须讲究习作指导的策略。
1、让生活化的写作内容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说:“真正的读书艺术是什么呢?简单的回答,便是当意兴来时便拿起一本书来读。要获得完全的乐趣,读书必须十分自然。”据此可推,意兴到时写作才是真正的写作。毫无负担、纯属自愿,这样一种怡然自乐、情趣天成的写作境界无疑应该成为学生的写作追求。
新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赋予习作教学更多的人文色彩。关注学生写作心理,着力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唤醒,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沐浴着新课改的阳光,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写作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启迪其灵性,诱发其悟性,启发其创造性。
写作是学生与生活的对话。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才是“生活作文”追求的最高境界。“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吐真情”,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表白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从而求得孩子纯真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这样的习作理念终将使孩子们的习作氛围和谐而宽松,写作范围广阔而自由,写作的语言真实而富有童趣,写作的形式不拘一格而不落俗套,整个习作过程充满生机而富有活力。
2、改变习作教学呈现方式,体现习作的人文性
改变习作的呈现方式就是要改“奉命作文”为“我要写作”,从深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获取自我价值的体现与超越。只有有效地唤醒,才能引领学生步入一条健康有序的习作之路。平时我尝试一些题目,如 “从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向你介绍一个有趣的老乡”、“你会唱几首乡谣,能讲几个家乡的故事传说?”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关注乡土的气氛,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水美,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易感性,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
习作不是文字游戏,但必须靠文字来支撑。文字是思维的外壳、思想的载体,它向我们展示着丰富的意义和悠远的意趣。文字可以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让两个群体产生共鸣。
《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向我们诠释了人世间最为珍贵,不可漠视的亲情。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激起读者内心的震撼。这就是生活的本真、语言的魅力。我们相信黑白文字的魔力世界是老少皆宜的。
这世界是感人的,黑白文字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生活、一种境界,易感的人们靠阅读吸取养分,滋养着内心的情操和灵魂。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要以生活为统领,以“写作”为中心,向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辐射,形成一个多极的网状学习体系。
4、重视写作心理探究,丰富学生的习作历程
学生的写作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只有不断地探究,才能让习作指导走进学生心灵,为他们服务。重视评点。对优等的奇趣美文要共同品味,对中差生的点滴进步要加以赞许,对习作中的通病要委婉指出。不断地激励与赏识,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充分满足学生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能维系学生持之以恒的写作兴趣。重视修改。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的修改方式有多种,可师改、互改、自改,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修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就要求教师把作文批改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上,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无数次“改”的实践中获得的。重视交流。作文教学不能只把学生的视野局限在写作的艺术性之内,还要注重交流,注重写作的实用性和教育性。写得好,拿出来交流,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写得差一些,拿出来交流,会有更多的人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
虽然教师在整个写作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但学生才是写作实践中最具有能动性和可塑性的个体。写作实践很重要,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激励学生不断地参与到写作实践中,才能让他们生发出强烈的写作愿望,获得写作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习作历程。
习作既是一种生活需要,更是心灵的抒放、情感的咏叹。只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还习作于真实,抓住“生活”,将丰富多彩的农村习作资源进行整合,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习作平台,才能变习作教学为情感交流、体验快乐的过程,真正提高农村习作教学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体现了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成为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由此出发,不管是城市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条件,还是农村纯自然和原生态的潜在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引导得当,都能实现写作的真正意图,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利用好这把“金钥匙”,让我们有效的利用农村学校的潜在资源,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呢?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日益变化的现代气息,为农村的中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农村的习作教学应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写作素材,将农村丰富的写作资源整合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不断开发、整合、提升,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从而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整合农村丰富的写作资源
1、将农村写作资源整合为美育资源
现代美学理论认为,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同审美客体之间情感与精神的交流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写作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潺潺溪流、郁郁竹林、莺飞燕舞、蛙声蝉鸣……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但农村学生也许并没有将这些纳入自己的视野,上升为一种美感体验。在写作中,学生美感的产生和形成还必须以人的审美心理为基础,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以一种爱美之心去关注、去审视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人与景之间建立起超越认知关系、实用关系的审美关系。
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为此,在作文命题时,我专门设计了一些作文题目,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小河》、《家乡的田野》、《家乡,我为你骄傲》等,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培养爱国爱家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爱好。
2、将农村写作资源整合为情感教育资源
情感是创作的内驱力,贯穿着整个写作思维过程,通过个人的爱、憎、怒、妒、愤等渠道表露出来。创作的原动力与爆发力,全在于情。无情就会不关心,不关心也就无所感觉。多情就会格外留心,格外留心才能感觉敏锐、细腻而丰富。愈是善感,更加多情,多情善感,循序渐进,于是情动于心而形于言,喜怒哀乐见诸文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见情感是写作的重要因素,有了情感的参与才使写作变得多彩多姿。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往往就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出真情实感。翻地、浇水、施肥、播种、收割等都是农村常见的农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劳动,认认真真地干一番,哪怕是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自体察劳动的辛苦,是大有意义的。让农村学生在节假日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譬如,在播种的季节里,我就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就近的农田,并让学生拜农民为师,亲自下田试试。大多数学生是手忙脚乱的,有的把籽撒到了一边,有的只栽了几株便直喊腰酸腿疼,有的不一会便弄得满身泥。回来后,我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总以为一粒粒籽、一株株幼秧钻进泥土里,从此便自然成长了,从不知道它的成长需要农民们付出那么多的心血。那些粮食多么来之不易啊,我终于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粒粒皆辛苦’,以后再也不能浪费粮食了。”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素材,从农民的身上学习到了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二)提高农村习作教学实效,必须讲究习作指导的策略。
1、让生活化的写作内容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说:“真正的读书艺术是什么呢?简单的回答,便是当意兴来时便拿起一本书来读。要获得完全的乐趣,读书必须十分自然。”据此可推,意兴到时写作才是真正的写作。毫无负担、纯属自愿,这样一种怡然自乐、情趣天成的写作境界无疑应该成为学生的写作追求。
新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赋予习作教学更多的人文色彩。关注学生写作心理,着力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唤醒,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沐浴着新课改的阳光,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写作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启迪其灵性,诱发其悟性,启发其创造性。
写作是学生与生活的对话。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才是“生活作文”追求的最高境界。“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吐真情”,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表白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从而求得孩子纯真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这样的习作理念终将使孩子们的习作氛围和谐而宽松,写作范围广阔而自由,写作的语言真实而富有童趣,写作的形式不拘一格而不落俗套,整个习作过程充满生机而富有活力。
2、改变习作教学呈现方式,体现习作的人文性
改变习作的呈现方式就是要改“奉命作文”为“我要写作”,从深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获取自我价值的体现与超越。只有有效地唤醒,才能引领学生步入一条健康有序的习作之路。平时我尝试一些题目,如 “从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向你介绍一个有趣的老乡”、“你会唱几首乡谣,能讲几个家乡的故事传说?”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关注乡土的气氛,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水美,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易感性,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
习作不是文字游戏,但必须靠文字来支撑。文字是思维的外壳、思想的载体,它向我们展示着丰富的意义和悠远的意趣。文字可以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让两个群体产生共鸣。
《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向我们诠释了人世间最为珍贵,不可漠视的亲情。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激起读者内心的震撼。这就是生活的本真、语言的魅力。我们相信黑白文字的魔力世界是老少皆宜的。
这世界是感人的,黑白文字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生活、一种境界,易感的人们靠阅读吸取养分,滋养着内心的情操和灵魂。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要以生活为统领,以“写作”为中心,向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辐射,形成一个多极的网状学习体系。
4、重视写作心理探究,丰富学生的习作历程
学生的写作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只有不断地探究,才能让习作指导走进学生心灵,为他们服务。重视评点。对优等的奇趣美文要共同品味,对中差生的点滴进步要加以赞许,对习作中的通病要委婉指出。不断地激励与赏识,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充分满足学生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能维系学生持之以恒的写作兴趣。重视修改。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的修改方式有多种,可师改、互改、自改,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修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就要求教师把作文批改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上,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无数次“改”的实践中获得的。重视交流。作文教学不能只把学生的视野局限在写作的艺术性之内,还要注重交流,注重写作的实用性和教育性。写得好,拿出来交流,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写得差一些,拿出来交流,会有更多的人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
虽然教师在整个写作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但学生才是写作实践中最具有能动性和可塑性的个体。写作实践很重要,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激励学生不断地参与到写作实践中,才能让他们生发出强烈的写作愿望,获得写作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习作历程。
习作既是一种生活需要,更是心灵的抒放、情感的咏叹。只有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还习作于真实,抓住“生活”,将丰富多彩的农村习作资源进行整合,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习作平台,才能变习作教学为情感交流、体验快乐的过程,真正提高农村习作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