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z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说明】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内容。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用将大象和石头等量代换的方法来称象,令人惊叹。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中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
  课文讲了——的故事。
  (学生填“曹>中称象”正确,填“曹>中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自主识字,有针对性地指导
  1,给课文中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画上圆圈,自己读读字音,想办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
  4,教师出示生字组成词语的卡片,让学生认读词语,巩固识字。
  5,学生再次自读课文,强化识字效果。
  第二课时
  一、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
  大象的身子像(—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
  
  (4)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板书:官员们
  造大秤
  宰大象
  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中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
  赶象上岸装上石头
  称石头
  (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仑词的语气。
  二、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这也正确。深层次探究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则缘于他善于联想。秤提不动大象,曹冲想到船载得起;宰大象秤重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大象呢?曹冲又联想到石头,石头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有的同学还知道比利时的小英雄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三、完成课后第3题
  1,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
  2,说说每组的后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四、指导书写8个字
  1,仔细观察要求会写的8个字。看看左右结构的5个字、上下结构的2个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想想“造”字怎样写才美观。
  2,学生在课本上描描写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二年级下册)中的《找骆驼》和《蜜蜂引路》。
其他文献
训诂是解释古代文献的语义(尤其是词义)的学问,根据研究对象和解释原则的不同,可以分为注释书和专书两类。注释书以《诗经》的毛传为代表,专门解释古代文献上下文中的难词、难句;专书以《说文解字》为代表,解释词语脱离具体上下文语境的理性意义[1]。尽管这两种训诂差别很大,但是对于理解文言文颇有裨益。下面撷取二则实例,以资证明。  请看第一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有《论语十则》一课,其中选有
2011年暑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年会,邀请北京大学附中的程翔老师为与会的近千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和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教师展示了一节语文课。这节课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这是一节初一学生的写作构思指导课,下面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听课记录整理的教学片段:  师:现在每个同学的课桌上有一篇题目是“散步”的文章,大家先仔细阅读课文,然后组长组织大家讨论:文章的哪些地方
关于《岳阳楼记》,欧阳黛娜的教学实录和孙绍振的解读文章,都强调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或异二者之为”等句中“异”字对理解全文的关键作用。他们的分析颇有见地,不过,在谈及这篇文章的文体特点时,却也都留有一些缺憾。欧阳代娜在课上针对学生问及“记”这一文体时,是这样回答的:  记,本是一种比较自由活泼的古代散文体裁,可以记事,亦可以议论。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本文记叙的篇幅虽然不少,但这只是一种
编者按  自201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新课改以2017年年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完成、重新颁发为标志,初步構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本次课标修订最大的亮点在于,基于各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并要求落实到教材编写、教学、命题、考试、评价等各个环节。承接上期内容,本期继续刊发本刊特约课程与教学专家覃遵君领衔组织撰写的系列文章,初步探讨如何培育思政学科的
孙绍振先生对于曾经风行全国的“满堂问”发出质疑,正本清源,提出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不能主动告知,不能系统讲授,几乎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教条甚至行政规范,最极端的是竟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十分钟,提问必须达到四十二次以上。满堂问如此风靡,表面上是教师长于提问,实际上恰恰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问只重形式而不计效果。提出问题是思考理解、分析深化的前提。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一堂课上提出少说十个甚至
2013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试题中,除湖北省采用“材料 话题”的形式,其他17套都是材料作文。与2012年相似,材料作文成了一统天下的命题形式。笔者发现不少师生闻材料作文“丧胆”,“跑题”成了束缚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透过18套试题的分析,掀开材料的面纱,我们会发现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独特的特点。  一、作文命题的形式  2006年以来,材料作文有了较大变化:一是题中材料涉及多个角度,要求学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学样式之一。它不仅具有怡情悦性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劝勉、评论、庆贺、哀悼、咏叹、讽刺等广泛的实用价值。对联艺术雅俗共赏,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对联题的设置及其价值  对联题的设置主要有选择题、排序题、对对子题、拟写对联题等形式,其中对对子题最为常见。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科入学考试,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出题,其中有一题就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结果不少考生
1927年6月汪懋祖奉江苏教育厅令,接收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组旧有教育资源以组建苏州中学,同年7月5日汪懋祖被任命为苏州中学校长。因而本文讨论的时间范围亦从汪懋祖1927年出任苏中校长到1931年辞职为止。  汪懋祖对苏州中学的定位和期待很高,“苏中规模大,人才多,实可作为一个实验中学”[1],这可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汪懋祖早年留学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硕士学位;学成回国后,汪懋祖先后
杨贤江(1895-1931),浙江慈溪人,我国杰出的教育理沦家。他以《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辉煌的著作,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思想力最。在文学教育的观念领域,他别具慧眼,独树一帜。他在80多年前所秉持的有关文学教育的理念,至今仍散发着思想的光辉。  一、  杨贤江的文学教育目的观精髓在丁“立人”。概言之,就是“提高人的理想”“扩大人的同情”“慰安人的痛苦”。他说,文学“能够叫我
笔者教书21年,去年开始担任教研员工作,是教研员队伍中的新兵。因为工作的缘故,听课机会多了,在参与各类教学研讨、调研、评选、展示活动中,有幸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课,记录印象与随想当是工作的本分,也必然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确实,越来越多的教师文本意识增强了。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立足于课文,有意识地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而不是盲目地拓展,把课文当作引子。在课堂“对话”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