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共和国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虽然现在呈现出发展动力不足、经济位次后移等经济下滑趋势。但仍不能改变东北地区对我国全局发展的战略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因此,实现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采取措施实现东北振兴前,我们有必要对制约东北振兴的多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
东北地区在历史发展中是最先步入计划经济,也是最后走出计划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东北地区带来深刻影响,使得东北在后来的发展中不仅难以与北上广并驾齐驱,甚至在全国GDP增长中垫底了。机制体制的陈旧主要体现在:
第一,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市场不活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配置资源作为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率的形式,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是应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巨大作用,极大地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激发生产活力。东北近几年发展中,市场活力不足,主要拉动GDP增长的经济活动主要靠政府发挥作用。这都是因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工业建设基地,最先步入计划经济,也是最后走出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对东北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太深刻了。在改革开放前,基于国家大力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举措,在各产品、产业的生产领域都实施计划经济,东北凭借独特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自然资源优势,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繁荣发展,如“中国一汽”“鞍钢集团”“大庆油田”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最盛,在助推中国工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后来的国家改革开放浪潮中,特别是国家在实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东北地区深受这种计划体制束缚,不能很好发挥市场这只无形手的作用,无法大刀阔斧地完成经济转型,使得各领域的生产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日趋落后。
第二,在东北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众多,且规模大,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国企涉及国家经济命脉,改革步履维艰,效率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在竞争国企经济效益也不容乐观,部分企业在改革受中计划体制的影响出现很多困境。在东北国企难以实现走向现代企业的情况下,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又不足,这无疑给东北经济添了一层雾霾。因此,东北地区经济振兴要在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的改革,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不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一方面,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加大国有企业在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引入市场手段健全薪酬分配机制,不断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与生产动能。另一方面,加大中小型企业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府服务职能转变,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利益保护机制,充分激发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活力,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企业技术创新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形成公平公正、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
第三,产业结构僵化。十九大后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始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区三大产业协调推进,新兴产业日新月异,快速崛起。但东北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如煤炭、钢铁等产业仍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端产业链缺乏,新兴产业更是发展不足。资源密集、资源消耗型工业未能实现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化,因此一定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激发生产活力。例如深入挖掘东北独具特色的粮食生产、寒地生态经济优势,积极运用数字经济手段及共享技术平台将传统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发展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同时积极开发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传承下来的丰厚工业资源储备、装备制造业产品、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发挥比较优势,为诸多老字号产业寻找发展新动能。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针对性产业激励与保障政策,激发智能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引导与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激励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引领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必须思想先行,不能思想僵化,固守旧风旧俗,要有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东北地区在观念文化层面尚存在一些消极因素。第一,管理理念亟待优化。在国家“四个全面”布局战略下,一部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贯彻地不够彻底,特别是尚未全面形成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思潮,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管理层面缺乏创新精神,按照老套路、按部就班进行,缺乏“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担当,这些因素都在观念文化领域制约着东北全面振兴。第二,东北地区公众创新意识有待增强。一个地区的发展与社会公众创新意识与创新理念密切相关。就观念层面而言,东北地区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文化氛围尚未普遍养成,公众创新意识也有待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例如,因循守旧、官本位等思想容易引发怠于創新、消极服从的思维惯性,难以催生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保守中庸的思想不利于提高公众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市场变革等经济创新形式在东北地区推行效果不明显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北地区知名品牌及高质量知识产权的产生。第三,对外开放不足。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兼容的世界,在国际社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开放程度。国际间要扩大开放,区域间也要扩大开放。而东北地区的开放,某种程度仅限于东三省地区,这也就不难理解人们所说的“投资不出山海关”的论断。东北地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东北地区都未能及时抓住机遇,实现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在国家这些重大战略建设中,东北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等别人来合作,不能及时主动“走出去”,这都表明东北地区开放力度、广度都不够。因此,应积极破除思想文化藩篱,促使东北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文化开放水平和程度,实现数字经济、对外贸易、市场服务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以开放促进改革,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同时,东北地区应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公众创新意识,对现存不良区域性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及创造性提升,形成崇尚创新、开放多元、公平公正的宽松文化环境,从精神与观念层面助力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同样的,实现东北振兴,必须靠人才。在振兴东北的若干文件中都指出:“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且明确要求 “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把引进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放在优先位置”。“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所以要获得发展就要加大创新。而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没有发展。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形成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大量青年、壮年劳动力流出东北,人口红利过早耗尽,加之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高新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这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无疑是釜底抽薪。
东北地区高校集中,211和985院校就有11所,普通高等院校更是众多,人才资源丰富。可多数高校学子在东北求学完成后并未留下来建设和发展东北。而是选择了逃离东北,去北上广发展了。曾在这块土地上求学过的人都不愿留下,那外来人才主动来建设东北的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这源于东北地区对人才的不够重视,没有给青年人提供好的发展平台。如在全国各省市为争夺人才而出台各种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的政策情况下、东北地区迟迟没有任何举动。难道是人才饱和?那必然不是。东北人才流失致使经济缺乏活力,多数高校毕业生基于这样的现实也不愿意留在东北。不引进人才,不能激发经济活力,经济没有活力,人才也不愿意留下来。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理工科院校居多,培养的多是高新技术人才,这一批人才没能很好地挽留住和利用起来,对东北振兴来说如同失去了双翼。因此,应加大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落实人才是首要资源的发展理念,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培养一批创新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东北地区经济全面振兴及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资源。
总之,制约东北发展的因素很多,并非其中的某一个就起决定性作用,正如像恩格斯所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的结果”。基于上述制约东北振兴的因素来看,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改革相应的机制体制,更要革新东北地区的思想理念,保持改革定力与战略定力,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多轮驱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走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
相关机制体制障碍
东北地区在历史发展中是最先步入计划经济,也是最后走出计划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东北地区带来深刻影响,使得东北在后来的发展中不仅难以与北上广并驾齐驱,甚至在全国GDP增长中垫底了。机制体制的陈旧主要体现在:
第一,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市场不活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配置资源作为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率的形式,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是应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巨大作用,极大地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激发生产活力。东北近几年发展中,市场活力不足,主要拉动GDP增长的经济活动主要靠政府发挥作用。这都是因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工业建设基地,最先步入计划经济,也是最后走出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对东北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太深刻了。在改革开放前,基于国家大力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举措,在各产品、产业的生产领域都实施计划经济,东北凭借独特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自然资源优势,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繁荣发展,如“中国一汽”“鞍钢集团”“大庆油田”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最盛,在助推中国工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后来的国家改革开放浪潮中,特别是国家在实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东北地区深受这种计划体制束缚,不能很好发挥市场这只无形手的作用,无法大刀阔斧地完成经济转型,使得各领域的生产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日趋落后。
第二,在东北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众多,且规模大,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国企涉及国家经济命脉,改革步履维艰,效率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在竞争国企经济效益也不容乐观,部分企业在改革受中计划体制的影响出现很多困境。在东北国企难以实现走向现代企业的情况下,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又不足,这无疑给东北经济添了一层雾霾。因此,东北地区经济振兴要在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的改革,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不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一方面,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加大国有企业在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引入市场手段健全薪酬分配机制,不断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与生产动能。另一方面,加大中小型企业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府服务职能转变,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利益保护机制,充分激发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活力,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企业技术创新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形成公平公正、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
第三,产业结构僵化。十九大后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始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区三大产业协调推进,新兴产业日新月异,快速崛起。但东北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如煤炭、钢铁等产业仍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端产业链缺乏,新兴产业更是发展不足。资源密集、资源消耗型工业未能实现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化,因此一定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激发生产活力。例如深入挖掘东北独具特色的粮食生产、寒地生态经济优势,积极运用数字经济手段及共享技术平台将传统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发展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同时积极开发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传承下来的丰厚工业资源储备、装备制造业产品、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发挥比较优势,为诸多老字号产业寻找发展新动能。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针对性产业激励与保障政策,激发智能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引导与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激励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引领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缺乏开放的思想理念
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必须思想先行,不能思想僵化,固守旧风旧俗,要有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东北地区在观念文化层面尚存在一些消极因素。第一,管理理念亟待优化。在国家“四个全面”布局战略下,一部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贯彻地不够彻底,特别是尚未全面形成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思潮,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管理层面缺乏创新精神,按照老套路、按部就班进行,缺乏“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担当,这些因素都在观念文化领域制约着东北全面振兴。第二,东北地区公众创新意识有待增强。一个地区的发展与社会公众创新意识与创新理念密切相关。就观念层面而言,东北地区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文化氛围尚未普遍养成,公众创新意识也有待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例如,因循守旧、官本位等思想容易引发怠于創新、消极服从的思维惯性,难以催生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保守中庸的思想不利于提高公众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如市场变革等经济创新形式在东北地区推行效果不明显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北地区知名品牌及高质量知识产权的产生。第三,对外开放不足。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兼容的世界,在国际社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开放程度。国际间要扩大开放,区域间也要扩大开放。而东北地区的开放,某种程度仅限于东三省地区,这也就不难理解人们所说的“投资不出山海关”的论断。东北地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东北地区都未能及时抓住机遇,实现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在国家这些重大战略建设中,东北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等别人来合作,不能及时主动“走出去”,这都表明东北地区开放力度、广度都不够。因此,应积极破除思想文化藩篱,促使东北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文化开放水平和程度,实现数字经济、对外贸易、市场服务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以开放促进改革,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同时,东北地区应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公众创新意识,对现存不良区域性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及创造性提升,形成崇尚创新、开放多元、公平公正的宽松文化环境,从精神与观念层面助力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
人才的缺失是关键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同样的,实现东北振兴,必须靠人才。在振兴东北的若干文件中都指出:“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且明确要求 “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把引进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放在优先位置”。“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所以要获得发展就要加大创新。而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没有发展。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形成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大量青年、壮年劳动力流出东北,人口红利过早耗尽,加之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高新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这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无疑是釜底抽薪。
东北地区高校集中,211和985院校就有11所,普通高等院校更是众多,人才资源丰富。可多数高校学子在东北求学完成后并未留下来建设和发展东北。而是选择了逃离东北,去北上广发展了。曾在这块土地上求学过的人都不愿留下,那外来人才主动来建设东北的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这源于东北地区对人才的不够重视,没有给青年人提供好的发展平台。如在全国各省市为争夺人才而出台各种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的政策情况下、东北地区迟迟没有任何举动。难道是人才饱和?那必然不是。东北人才流失致使经济缺乏活力,多数高校毕业生基于这样的现实也不愿意留在东北。不引进人才,不能激发经济活力,经济没有活力,人才也不愿意留下来。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理工科院校居多,培养的多是高新技术人才,这一批人才没能很好地挽留住和利用起来,对东北振兴来说如同失去了双翼。因此,应加大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落实人才是首要资源的发展理念,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培养一批创新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东北地区经济全面振兴及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资源。
总之,制约东北发展的因素很多,并非其中的某一个就起决定性作用,正如像恩格斯所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的结果”。基于上述制约东北振兴的因素来看,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改革相应的机制体制,更要革新东北地区的思想理念,保持改革定力与战略定力,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多轮驱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走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