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变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已经异常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阅读生活,同时也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网络文学的崛起已经成为现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现象。它一方面为传统的纸面出版的文学提供了资源,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带来了种种可能,但也同时潜藏着诸种问题和不明之处。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传统文学秩序所要处理或面对的并不首先是接纳与否的问题,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如何有效阐释它,原有的涉及传统文学的一整套话语在面对网络文学时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又该启用或寻求何种话语才能有效地阐释?这是其一,涉及的是理论话语的层面。其二,对于这样一种浩繁的网络文学作品,在不可能充分阅读的情况下,如何对其展开有效研究?这也就提出了所谓的方法论的问题。应该说,网络文学的出现,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其一方面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方法被重新打上引号,另一方面也使得统计学、实验方法等等涉及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被引进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可能。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组织了这次关于“网络文学:可能与问题”的笔谈。下面各篇文章见仁见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回应了上述问题,对我们进一步地认识网络文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持人:张颐武
中国网络文学:新增量和新空间
张颐武
1999年,一个笔名为“痞子蔡”的台湾青年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纸上版本出版,我当时为这部书做了序,题目叫做“让时间去说”。那可以说是网络文学在中国大陆真正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时间已经过去16年,现在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变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文学现象,已经成为了年轻一代阅读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同时从世界文学的角度观察,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汉语写作的网络文学可谓是一枝独秀,它的成熟的程度和独特的运作方式都是世界其他语言的文学难以比拟的。网上阅读文学作品开始和纸上阅读并驾齐驱,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文学阅读的新的形态。今天的网络文学一面依托专业的文学网站,这些网站发表的作品已经有相当的数量,其中不少网站的读者群相对稳定,读者在其中不断发现不少好的作品,引起流行的风潮。另一面则是许多重要网站也在发表文学作品,也吸引了不少读者。当年一些理论家设想的大家共同在网上创作的实践并没有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写作仍然是一种个体性的创作活动。但网络写作和网络阅读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引人注目、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这种文学现象给予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本土,也是值得世界关注的。
网络文学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新奇的点缀,也并不是许多人想像中的小众的新的风格实验的策源地,它已经异常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阅读生活,同时也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从这个角度上看网络文学的崛起已经成为现实,任何人都不应该对于网络文学的发展抱着轻蔑和无视的态度,因为网络文学正在改变整个文学的格局,也提供了新的文化的形态。实际上,现在网络文学和传统的纸面文学之间双峰并峙的状态已经逐渐清晰,网络文学具有的生命力已经显现了出来。
在网络开始走向普及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网络文学其实有不少是一些对于传统文学有复杂情感的青年人的写作,这些年轻人一方面倾慕传统的写作,渴望进入文学话语之中,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并未进入文坛而对于传统的文学形态也有所不满。由于网络具有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让他们首先发现了网络没有纸面出版的限制和门槛,当时的网络文学有些是传统的纸面文学的延伸,有些是新的实验的尝试,有些就是传统的作品在暂时找不到出版者的时候转而在网上寻求自己的读者。现在已经颇有影响的作家,我的同学阎真在海外写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曾在天涯》(网络发表时书名为《白雪红尘》)就是通过网络发表,找到了不少知音,后来才出版了纸面版本的,阎真本人也成为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当时的网络文学虽然已经显示了相当的活力,但还难以具有改变出版业格局的能力,网络文学还仅仅是处于为传统的纸面出版业提供文学资源的一种次要的文学。
最近以来,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写作的新的商业模式也开始日趋成熟,现在网络文学也不再仅仅是文学爱好者的自发行为了,它业已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出版业,一种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巨大的现实方向。当年在网络文学开始的时候,人们往往期望网络文学发展出一种新的文学,一种通过链接和许多人参与的新的文学。但其实这种新的文学并未如期待的一样有长足的发展,网络这种大众化的文化媒介当然也给精英式的文学实验留下了空间,但其实网络文学的主流并不是这样的形态。网络所具有的公众参与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大众的媒介。随着网民数字的不断地爆炸性增长,网络文学的空间扩大也极为迅速,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几乎从自发阅读时起就依赖网络生存。网络当然也是他们阅读的一种主要的来源。像盛大文学这样的网络文学出版的供应商也应运而生,成为了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的推手和支撑力量。而年轻白领和青少年读者新的阅读习惯的生成则是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在这里,网络写作为中国正方兴未艾的“类型”化文学提供了广阔的园地,网络中诸如玄幻、穿越、盗墓等“架空”类型的小说给了许多青少年读者想象力爆发的景观,因此也获得了许多忠实的读者。与此同时,如表现年轻读者在人生中所遇到的个人问题和挑战的小说,如感情、职场类型也受到了欢迎。这些小说“类型”在现代中国由于社会的现实问题的紧迫性而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没有发展的机会。而且在传统的文学评价系统中也地位不高,处于边缘。中国文学的现代传统所具有的“感时忧国”的特点对于这些或者“架空”地想像或者回到个体所遇到的具体的现实问题的表现的类型往往并不注重。而网络的崛起其实正是和中国的高速发展同步的,这就为这样一些小说类型在传统的纸面出版业尚未意识到其新的趋势的空间中有了重要的作为。而与此同时,所谓的“段子写作”也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它和《盗墓笔记》《琅琊榜》这样的大作品不一样,段子一般都短小而精彩,几十上百个字,就能逗人一笑,最终在这个移动网络的时代风行天下,成为一个新的产业,最终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可以说,手机时代,移动屏幕上的阅读,正在向两极变化,长的越长,短的越短,要么阅读上百万几百万字的大部头,要么阅读段子。网络文学和青少年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实是会对于未来文学的发展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的。 网络文学的发展其实也为传统的纸面出版的文学提供了资源。一方面,网络文学的许多成功的作品被纸面出版业吸纳而变成了纸面出版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其实起到了沟通传统出版业已经分化为“大众”和“小众”的现实作用,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如过去我们所习惯的“纯文学”的产能相对过剩,一些传统作家的作品出版后难有反响,也有的甚至难以出版,但也可以在网络上一显身手,而一些流行作家也尝试通过网络连载小说创造新的阅读模式等,这些都是新的积极的尝试。
这些新的形态是和网络文学读者构成紧密联系的。网络阅读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读者,他们的阅读趣味实际上支配着网络文学的走向。于是网络文学就天然地具有“80后”和“90后”的文化烙印。他们没有历史重负,更注重表现自我的想象力和个体的生命的细微感受。网络文学的潮流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以玄幻、穿越等想象力高度发展的作品为中心的写作趋向。这种作品往往重视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奇幻的传奇故事。这样的文学类型由于中国二十世纪历史中的现实问题而没有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并不发达。但在网络文学中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初入职场的年轻白领的生活为题材,表现青少年所遇到的成长和心理等问题的小说。这些作品立足于当下青少年的新生活经验,注重表现新的日常生活感受。这两类作品其实都提供了我们过去很少接触的新的表现空间。网络文学往往篇幅浩瀚,形成了和纸面文学不同的形态。许多作品还是很具有积极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也有其网络表现上的特色。一些传统的纸面文学的作家也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网络的阅读也已经呈现了更加丰富的面貌。最近几年通过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更为网络文学阅读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方式。
这种有大量读者的网络文学也创造出了自己的具有特色的收入模式和良性运营路径。读者和作者的关系也远较传统纸面文学紧密,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作者对读者的需求非常熟悉,读者对于作者的影响也是即时性的。作者每天在网上要贴出自己作品的当日部分,而读者每天的追捧阅读和品评也非常及时。这样的一种通过网络互动创造了一种新的读者和作者的关系,这也是传统的纸面文学不能比拟的。网络文学既是一个拥有非常广阔读者群的文学现象,也是不少以写作为志业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从全球看,以中文写作的网络文学的活跃程度、读者数量、影响力和鲜明的特色都是其他语言的网络文学难以匹敌的。中文网络里通过早期的借鉴和模仿,已经形成了独到的模式。这和阿里巴巴、微信等都是具有本土特色的网络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也为后来的影视改编等提供了素材和原本,不少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都来自网络文学的改编。当然网络文学的作品也还良莠不齐,有些作品显然已经具有了独到的文学价值,可也有不少粗制滥造之作。但社会和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已经需要对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也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有持续的关注。这既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文化想象力的涌现,也是中国文化中经过年轻人创造的文化形式,它尚不成熟,但其生命力旺盛,也具有对于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关注其未来发展,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应该是社会关切的。
作者简介: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在“穿越”中重塑“现代”
——网络文学穿越小说新变
薛 静
同样是面对名为“想象”的时间机器,西方当代大众文化中,层出不穷的是关于“未来”的描摹,而中国兴起的则是关于“过去”的叙述。穿越小说发展为网络文学的重要门类,现代人由于机缘巧合回到古代,参与进历史的建构。与齐泽克以为穿越小说能让人“梦想另类可能”不同(齐泽克:《在占领华尔街的现场讲话》,2011年10月9日),穿越小说,特别是女性向穿越文,在浪漫故事的甜软包裹下,潜藏的却是一颗冷硬的内核:与其说幻想另类可能,不如说是在幻想中揭示这些另类可能不过是死路一条。2004年至2005年,晋江文学城“清穿三座大山”:《步步惊心》《梦回大清》《瑶华》,无一不是宣告主人公无力改变九龙夺嫡的惨烈结局,最终择强而从。穿越小说中的爽点,从一开始就不是改变历史,而是认同历史,名为穿越的离经叛道,最终成为一场为历史寻找合法性的招安。
历史在时间维度上的既成事实,正是当代社会在空间维度上日益板结的投射。弗朗西斯·福山在冷战结束之际就已提出“历史的终结”,强大即正义、存在即合理,现行的“自由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所有探寻“更好”的努力,都被视为徒劳无功。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社会内部同样是从激烈变革,转变为顺者得益。社会中的大多数,距离金字塔底相去甚远,仰望顶层遥不可及,但却安之若素地享受物质的餍足,总好过可能一无所有的奋力一搏。
这种安之若素的氛围投射进大众文化,就是穿越小说在“强者认同”之后,进入“尔强尔弱,与我何干”的冷淡。2009年前后,在“穿越”的风潮中,出现了一批“反穿越”的作品:主人公同样进入古代,但不愿参与历史的纵横捭阖,只想在夹缝与留白处安然度日。《平凡的清穿日子》这部138万字的种田文里,主人公婉宁逐渐适应自己的身份,全心隐匿在芸芸众生之中,而尝试把握时代的穿越者淑宁则一无所获。这部作品屡屡获得月榜第一,“穿越”热潮的最后达成了“反穿越”的狂欢,人们服膺认命,让热血冷下来,让骨头软下来,把精力放在如何让自己过得舒服上,对时代——既是历史又是现在——的疏离和陌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从“穿越”到“反穿越”,“历史不可改变”的论断确认了现今秩序的天然合法与牢不可破。“另类选择”的永远遗失,导向的是启蒙主义的绝境。启蒙理想坍塌为一片废墟,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学就是不断为这个苦涩的现实,披上甜蜜的外衣。
然而就是在这启蒙绝境之中,穿越小说触底反弹,尝试在废墟之中重新建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定义现代与未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门医女》等诞生于2010年之后的这批穿越小说,不再以“预知历史”来认同强者,也不用“现代眼光”来超然度日,而是将核心从“历史”转移到“现代”,探寻前现代背景下,个人的主体性是怎样被建构出来的,现代性是如何从中国的历史中诞生出来的。它们从未否认现今的合法,但目的却并非服膺于此,而是再次树立“现代”的价值、“个体”的意义,在启蒙的废墟中,寻求继续向前的动力。 从网络火到荧屏的《后宫·甄嬛传》,虽然并非穿越小说,但却在“宫斗”的标签下,将“丛林法则中的爱情溃败”这个当代命题,演绎得淋漓尽致。现代意义上的“爱情”,是个人主体性的重要表现。《甄嬛传》中的甄嬛,最初正是怀有这样的期待。然而,甄嬛因误穿旧衣被打入冷宫,让她发现自己不过是纯元的替代品。对于甄嬛来讲,爱情与主体认同紧密相关,然而她却三次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发现自己是纯元的替身;爱着自己的王爷被传死亡;最后假借身份重回皇宫。回宫的甄嬛,本质上已经成为没有身份的幽灵,而结尾在奄奄一息的皇帝面前,甄嬛讲出皇子并非亲生的秘密,剥夺皇帝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身份,对这个反复摧毁自己主体性的巨大的权力,做出最后的反击。甄嬛看似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实际上不过是在彻底的失落中,与历史的化身玉石俱焚。
作为“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如何建立主体的价值?穿越在“前现代”的“现代人”,如何找回现代的意义?在《甄嬛传》爱情溃败、主体溃败的谷底之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关心则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展开了脱离爱情、重塑主体的触底反弹。《知否》中穿越回古代的盛明兰,很快明白自己的边缘处境,因而一开始就与“爱情”潇洒作别:“管理好财产,保证物质基础,然后爱自己,……偶尔爱一点男人,不要太多”,爱情与主体是完全分开的,在没有爱情的条件下,先保吃穿,后添教养,再有思想,一样可以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
当现代的爱情中负载了太多的东西,搁置爱情、重塑人格,就成为《知否》一文断尾求生的选择。主体意识与自我认同,不必依靠爱情或他人获得,相反,只有先有了现代人格与成熟心态,失落的爱情才能够得到救赎和重生。当盛明兰与夫君顾廷烨谈到“停妻再娶”,顾廷烨哀怨但笃定地称她“你会改嫁”最后“多半也会过得不错”。明兰并不需要爱情来实现自我,反而成为爱情与爱人的救赎者。她帮助顾廷烨从恩怨纠缠中走出,令他成为可以全心征战的猛将,也让两人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明兰强烈的主体意识与独立精神,在前现代社会中重新彰显了光彩,也重新定义了爱情。
当《甄嬛传》将现代人的丛林法则、生存焦虑投射入“宫斗”之中,预设了无可逃脱的绝对困境,《知否》则以“宅斗”作为过渡,为这份焦虑松绑。相较于后宫权谋,封建家族的内部斗争,既有同样的勾心斗角,但也暗含了家族作为利益共同体一致对外的可能。而盛明兰能在顾氏宗族间游刃有余,全靠与丈夫顾廷烨彼此信任团结,核心家庭在封建家族中脱颖而出。放下“宫斗”这种小人物与大历史的正面抗衡,转而以“宅斗”体察日常化、市井气的普通生活,在庙堂和江湖间进退自如。《知否》在搁置爱情的前提下,重新塑造出独立完满的现代个体,而“离开爱情,我也能活得很好”并非结局,“更好的我,可以拯救溃败的爱情”才是终点。
如果说《知否》相较于《甄嬛传》,重新塑造了“个体”的价值,那么《名门医女》相较于《步步惊心》,就进一步审视了“现代”的意义。《步步惊心》中的若曦带着对历史的预知穿越回古代,理智上,她知道历史的胜利者将会是四爷,于是毅然转投四爷的怀抱,情感上,她又想要扭转历史的走向,不断提醒八爷提防各路人马。若曦本以为自己可以和历史有所周旋,却最后发觉自己早已经成为历史的棋子,被历史所征用。
《步步惊心》与其说是一个现代人闯入了历史,不如说是一段历史邀请现代人来为自己加冕。古代时空正是现代时空的镜像,共同映照着个体面对权力、历史与命运的渺小无力,古代时空也是现代时空的回环,共同迫使个体承认历史的既定、秩序的合法,从而封闭一切其他的可能。纵然穿越历史,仍然不可改变,不如安于此刻,享受平淡人生。
但是对《名门医女》来说,这种犬儒主义并不成立。当不再能通过“穿越”翻阅历史的褶皱,而只能为皇权加冕,《名门医女》选择通过“穿越”发掘“现代”的可能。医生齐悦在出诊途中车祸穿越,成为侯府有名无实的世子夫人。手中抓着出诊的医药箱,让齐悦在这个陌生的时空重新站稳脚跟。但是,药品会用完、工具会损耗,困在古代的日子却遥遥无期,怎么办?齐悦重新提炼药品、培训医生。传播现代知识的齐悦,获得了古人的尊重与敬佩。而当药品可购、弟子出师,齐悦还剩下什么?观念。正是现代的平等观念,令她进退之间不卑不亢,不惜和离也坚持一夫一妻,最终令她收获了友人与恋人的爱。
齐悦的穿越,是一场现代性的溯源史。当“现代”已经成为现代时空中的本质化存在,那么不妨将它丢入古代,剥去外表、寻求核心。现代器具会耗尽,现代方法能传播,最终令一个现代人仍然是“现代”的,是深入骨髓的观念与精神。特别是在前现代语境中,“现代”的执拗更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来之不易,平等作为现代性的基石,正是为每个个体都提供发展的可能,并因此推动历史车轮不停向前,这份现代精神不应该被任何强权暴力压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齐悦和若曦、穿越小说的代际之间,正是在此产生了根本性的不同。她们一个是失恋小医生,一个是独居小白领,是现代社会中万千物质餍足、精神匮乏的平庸之人的缩影。若曦对四爷的察言观色,换得保全。她对自己是强权的花瓶心知肚明,但甘之如饴。而《名门医女》恰恰相反,现代知识不只是用来“避免最坏的结局”,更应是用来“追求更好的可能”。当人们在“历史终结”的宣告之下,不想成功,只想舒服,不想向命运挑战,只想向强者拜服,那么所谓的现代就已经失去了精神之道,只剩工具之术,这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历史的倒退。因而当若曦最终在古代病逝,火化成灰洒落山间,齐悦却因救人落水重回现代,带着即便身陷异度时空仍然不曾放弃的坚持,重新面对曾经将她放逐的生活。
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经济与政治一明一暗地将国家引入发展的快车道,也暂停了其他一切可能的实验。启蒙理想在社会剧烈转轨中溃散,犬儒主义在另类选择失效下盛行。穿越小说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抚慰人们对于庸常的不甘,虚构曾经挣扎但终无所变的前史。然而就是在整个大众文化想象进入谷底之际,2010年后的新一代穿越小说,挣脱谷底的温柔乡,叩问历史的阎罗殿,摆脱对个人命运的哀戚自怜,转而重新反思“现代”这一命题。“现代”不是为了让人在任何时空都活得舒服,而是为了让人在任何境遇都称之为人。穿越小说历经三代,终于触底反弹,在前现代语境下,重塑主体意志与独立人格,重寻现代精神与理想信念,试图透过折叠的历史,唤醒当代社会沉睡的灵魂,脱离安于历史板结的谷底。 作者简介:
薛静,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回归文本批评:
网络文学批评的处境、问题与发展
吴述桥
网络文学批评最初就已经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来自民间的声音,网络文学批评自网络文学诞生就有了,国内一些电脑技术人员率先对这门“新兴艺术”表示欢呼,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下子充塞文学网站、论坛、博客和社区等网络空间。网络文学出现后很快有了批评家的文章,也即有了学院派的批评。我所关注到的是学院派一个富有意味且较为普遍的看法,近三十年都过去了,网络文学还是新兴文学现象。这意味着网络文学兴起时间短,具有新载体,与其他文学完全不同的特质,或不够成熟等。虽说网络文学以电子媒介为载体,有许多不同于纸质文学的特点,可总归还是文学,和几千年来的文学并无不同。那么所谓的新兴文学现象,更多的指向不成熟。经典作家和文本是文学成熟的重要参考。网络文学没有经典作家和文本能找到很多的原因,比如作家整体创作水平有限、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运作不利于精雕细琢等。文学批评是阐释、筛选和建构文学经典的重要途径,没有经典作家和文本,可以说网络文学批评也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网络文学批评的处境的确是有些尴尬的。
首先,网络文学批评面临“大数据”背景下的阅读难题。阅读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前提,没有一定数量和范围的阅读,没有细致的阅读,文学批评没有代表性,很难有说服力,但网络文学批评又必须要去面对。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要读完并非易事,充分掌握材料还是可行的,可网络文学创作数量惊人,一个人穷尽一生也很难读完网络文学一天创作的文字,一部热门的网络小说动辄几百万字,网络文学创作每天还都以惊人的数量在增长。文学批评家那样的专业化阅读常常过于精致细腻,不可能完成大量的阅读,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的“轻阅读”才是网络文学读者最常见的方式,即便如此,要读完网络文学也仍然是不可能的。更为困难的是,由于网络文学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批评家的阅读很容易陷入大数据丛林而不能出来。各种身份的写作者都可在网络上尽情挥洒,网络文学存在各种艺术类型、风格、主题和旨趣:类型化小说固然大行其道,极端个人化写作也非常多;一些风格旨趣和通俗小说别无二致,另一些则和现代文学体制内那些创作一脉相承。网络文学读者有自己的“粉丝”和“圈子”,有自己的阅读趣味,但批评家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面对二十余年积累并在不断增加的庞大数据以及丰富多样的创作令人望而生畏,在尝试去把握网络文学的概念和特性时,批评家显得十分的“业余”。
其次,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生产脱节。当代文学批评从业者主要是职业批评家,归属于现有文学体制,与网络文学生产有些格格不入。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知识分子推动起来的,他们是作家,也是读者,还往往是批评家,同时批评家和作家的创作,读者的阅读可以展开互动,他们的文学批评是现代文学生产机制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作家、刊物、编辑、批评家和读者能够构成比较完整的文学生产。网络文学则主要来自民间,依靠互联网技术,打破发表门槛,作家和读者不依赖刊物、编辑和批评家等,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沟通,形成新的文学生产。在现代文学生产机制中承担刊物编辑和批评家职能的知识分子当前归属于高校和各级作家协会等其他机构,不用去关心不属于体制之内的网络文学,更别提展开文学批评。虽然各级作家协会已经允许许多网络作家跻身其中,一些由作协等单位组织的文学评奖也会设立网络文学奖项,但知识分子的文学批评很难介入网络文学的生产。网络文学更主要通过点击率、订阅者、网站等展开批评活动,同时受国家宣传部门有关政策指导规范,作者和读者反倒并不特别重视学术刊物上的文学批评。
不仅仅是处境尴尬,网络文学批评还存在理论与方法问题上的焦虑。
文学批评是主观的,但也不是漫无边际。由于网络文学的数量和包容性,批评家想要找到有效的理论与方法也比较困难。和以平面媒体为载体的文学先有文学后有“理论”不同,网络文学是在有文学的同时甚至之前就已经有了“理论”,只是不见得合用。许多流行的类型化网络小说人物形象并不鲜明,情节复杂冗长,语言表达也比较粗糙,过去无往而不利的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学研究没太大的用武之地。而过于强调中国网络文学的技术性、革命性成分,用电子文学、数码文学、新媒介文学等充满技术想象力的词汇来定义网络文学,不太符合中国网络文学很多是通俗文学的事实。还有一部分则借用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理论来阐释网络文学自由性和产业化等话题,但网络文学当中也有许多秉持人文启蒙精神。呼吁重视网络文学批评,固然是因为网络文学重要,也是因为面对网络文学的挑战,文学批评并没有多少把握。现有文学批评集中在网络文学性质、特性、现象和类型等“外围”打转,想要提出更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未尝不是网络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焦虑使然。
既然处境上尴尬,方法与理论上也有问题,要起到阐释、筛选和建构文学经典的作用,毫无疑问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是,高校和其他学术研究机构的批评家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去批评网络文学呢?
首先是要坚持学院派立场,完全用旁观的,保持距离的方式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网络文学。学院派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生产脱节,导致批评家较难对网络文学批评产生效应,当前学术界做出过许多沟通的尝试,也有一定的效果。如作协吸收网络作家入会,举办网络文学创作大赛等评奖活动,还有一些学者尝试用“试水”的方式体验网络文学,增进了学院派批评家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也能够对网络文学创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却无法根本上改变两种不同文学生产机制并行的可能性,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实际上还是以网络空间以国家宣传部门、网站规章制度和读者等构成的文学批评为主。其实也无须真正介入网络文学生产,重要的是有没有形成关于网络文学的独立认识。
笔者以为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批评才是关键,但并不是简单地回到纯文学的文本批评,而是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新的认识: 首先,放弃不切实际的全面阅读,运用“大数据”(Big Data)。“大数据”是IT行业术语,背后有完整的技术支持,本文借用这个概念主要指涉海量数据本身。大数据时代的任何个人都不太可能独立完成对海量数据的占有和分析,网络文学也同样如此。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尽最大可能的阅读和思考,但应该放弃全面阅读文本的打算,这不仅是方法,也是认知观念的更新。在接受不可能独立完成对海量数据占有和分析的前提之下,作为个体的批评家应该可以坦然看待前面所提到的批评家是否“业余”的说法。批评家根据自己的阅读做出对作家和文本的分析,而不是试图以“以XX为中心”的方式以偏概全,高谈阔论。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也有一定手段用来对网络文学进行搜索、处理、分析和归纳,并总结规律。比如网络小说当中热门标签“穿越”,完全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统计和分析穿越小说的点击率,“穿越”的方式,故事背景,情节类型,穿越小说的电影电视剧改编,穿越小说的历史渊源等,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纸质文学的研究。其他类型但同样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关键词还有“打怪升级”、“扮猪吃虎”、“后宫”等等。总之,“大数据”涉及到对思维方式的重新认识等,对网络文学批评来说不无裨益。
其次,重新认识网络文学和精英文学的关系,发掘优秀作家及文本。网络文学批评注重概念、性质和文学现象等“周边”话题和对网络文学作家及其创作的总体评价不太高有些关系。事实上精英文学也是存在大量平庸之作的,却一直会受到关注。而网络文学亦有许多优秀之作,比如宁肯的《蒙面之城》,安妮宝贝早期发表在网络上的小说,猫腻的超长篇网络小说,余秀华的诗歌等等。另外,也有一些批评家在从事网络作家和文本的批评,通常不太能得到认同,且相对集中在猫腻、唐家三少、流潋紫等作家,《悟空传》《诛仙》《盗墓笔记》《后宫·甄嬛传》等少数文本。如果换一个角度,网络文学是完全开放的,没门槛的群众性的文学,是精英文学可能产生的基础,网络文学能产生优秀作家和文本,就会更明确文本批评的方向。
最后,尽管网络文学批评有很多不同于纸质文学的特质,但网络文学仍然是文学,现有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同样适合网络文学,不见得要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如果去读这些年的网络文学批评,则大部分近乎文学概论,极少对作家和文本进行阐释,读完之后并不清楚作家的创作水准,也不清楚文本的艺术水平。当然,网络文学有无数的不同,精英文学的作家和文本批评的常见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并不都能运用到网络作家和文本批评中去,不过民间故事学和神话学的分析方法仍然能够适用,所以并不意味着理论与方法的缺失。如唐家三少的《绝世唐门》、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我吃西红柿的《星辰诀》等热门玄幻小说都讲述的是少年打怪升级捡装备的故事,一方面有西方游戏故事的结构类型,另一方面又有民间故事当中典型的成长母题。拓宽文艺理论的视野是重要的,但相对于理论而言,批评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才能才更为迫切。
作者简介:
吴述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作为话语的抵抗:网络时代流行词解读
程朝霞
如果说现实中是传统中国的金字塔式社会,而网络社会则是一个巨大的、熙熙攘攘、去中心化的海洋,网络媒介的技术允许单独的个体成为传播的中心,网络虚拟社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个体意识和群体认同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里有“屌丝”“文艺青年”“2B青年”“脑残粉”“杀马特”“同性恋群体”“宅男”“腐女”“女汉子”,也有“白富美”“剩女”“白领”“高富帅”“丁克”等等,只不过是极少数拿来作为对比和填充新闻娱乐信息的。
伴随这些网络多媒体生活,逐渐涌现出五花八门、令人目瞪口呆的群体名称。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热门的话题及认同度高的词语固定下来,被称作“年度网络流行词汇”,而媒体的重复转载和传播也成为此类词语流行的助力。网络在中国大陆普及的十几年间,网络上分别出现了“草根”“屌丝”“宅男”“腐女”“大神”“文艺青年”,以及“绿茶婊”“脑残粉”“流氓燕”等名词。这些网络流行词语是网络兴起后,网民根据一段时期的网络热点事件或热门人物而不约而同地认同的一个词汇,往往带有标志性意义和内涵性讽刺,或者体现网络民众的一种评判态度:对抗、嘲讽、无奈、游戏,带有围观和起哄的意味,具有最民主最广泛的精神表达特征。
通过网络流行词汇的呈现,我们还是能够梳理出现实层面中一些群体的精神特征。如网络多媒体文化通常被称作“草根文化”。“草根”顾名思义,是成长在黑暗的地面之下,最底层最廉价却最有生命力的群体的象征。在被引喻为社会群体时,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等权力部门相对的势力,比如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具有意识形态意味。另一种含义是指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一般是出身寒微,收入微薄的群体。同样涵义的词语还有“小民”、“P民”、“4B青年”等。
网络作为新型复合媒体,其信息聚合能力和传播能力大大超过了纸质媒体和单一电子媒体。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的交互,传播速度的确惊人。网络流行词语一般都是在网络交往语言中,被迅速传播和使用,成为追求时尚和表征自我存在的符号。一个不懂得网络流行词的人,是被看做“out”了的人。这些词语在中国当下语境中,成为一种新鲜时髦、标新立异的文化类别。网民用各种词语自我归类,显示一种对自我困境的自嘲,也显示一种幽默风趣的价值认同。伴随这些指代群体的流行词,普通大众还创造了各种新式自造的新成语:“不明觉厉”、“十动然拒”、“男默女泪”、“火钳刘明”、“累觉不爱”、“喜大普奔”、“细思恐极”、“人艰不拆”……俨然生成了一套平行于现实社会主流文化的文化谱系。
以2012年初在中国大陆地区年轻人群体间广泛流行的“屌丝”一词为例。“屌丝”在网络中常指一个人符合穷、丑、矮、呆、胖这些特征,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穷”,得不到喜欢的“女神”,自甘卑微与平凡、生活平淡无奇,平淡无光的现状,知道自己身份低微、生活平庸的现状,但不抱怨,丝毫没有以此控诉社会的意思。网络上的“屌丝”多是“80后”或者“90后”的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或是在校学生等青年群体的自我标榜。 伴随此词语的广泛流行,网络媒体上先后出现了“屌丝文学”、“屌丝男士”话剧等文学现象。在百度里输入“屌丝文学”,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600,000个。著名文学网站17k文学网还专门开设了屌丝频道及“屌丝小说网”,其中分为“屌丝生涯”、“屌丝情缘”、“屌丝逆袭”、“屌丝幻想”。此类作品名字里大多直接冠以“屌丝”,如《一个屌丝的成长记》《屌丝追美记》《屌丝男和他的白富美》等,小说名字往往引人瞩目。如果像许多批评家所指责的那样:女性穿越小说是一群女性共同做的白日梦,梦想自己进入豪门,与皇子贵族谈恋爱,那么“屌丝文学”绝对是男性的白日梦,带有十足的“YY(意淫)”小说的特点。大部分故事是平凡的男主角,偶然和拥有财富美貌的女性发生故事,获得财富并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与屌丝文学的创作相呼应的是屌丝类剧本的创作和演出。源于“屌丝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互联网多媒体“搜狐视频”自制了一个《屌丝男士》的网络剧,节目利用大众娱乐明星《大鹏嘚吧嘚》主持人大鹏形象,制作了一系列屌丝男的故事短篇。大鹏及众多明星为迎合观众趣味,用夸张荒谬的手法饰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男性,其中每个人物都有疯狂和屌丝的一面,集喜剧的夸张、网络的后现代恶搞、耍贱于一体,将自己包装成为屌丝中的一员,借助网络多媒体巨大的受众量和强大的传播功能,争取广大的网络消费群体。当然,《屌丝男士》编剧的设想和创业,也是全球化大众娱乐文化影响的结果。其故事类型模仿德国电视剧《屌丝女士》的喜剧短片——一部由女演员玛蒂娜-希尔主演的系列短剧,其人物表演特点就是疯癫荒诞、自我夸张、行为耍贱、语言粗俗搞笑,同样类型的演员有美国好莱坞滑稽影星“憨豆先生”。但是这类以调侃自我人格,用各种不体面或传统道德礼仪认为尴尬、不得体的夸张卖弄的姿势、表情,来刺激大众的笑点。但是此类影片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红火程度远远超过了德国,不仅位居国内各个视频网站的下载榜和点播榜高位,且在微博和媒体间,引发了坊间热议和话题传播。《屌丝男士》的编剧就希望大鹏通过此剧可以赢得“中国憨豆”的美誉,实现中国“屌丝男”的成功逆袭。
综合分析,“屌丝”等网络流行词语之所以在中国引起如此大的认同,并成为流行一时的网络词语。有其深刻的现实渊源。相比上一代,“屌丝们”并没有明显弱势和缺陷,甚至更加独立开放,更加有个性张扬,然而时代机遇和社会体制等造成的种种际遇却可能比“60后”、“70后”更差,整个时代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让他们遭遇更茫然的生存状态。典型的“屌丝”,集自卑、辛酸、自嘲、恶搞于一身,兜里没钱、嘴上无节操、态度上甘于低三下四。面对近些年大城市物价飞涨,房价如天价的现实,许多群体为缓解巨大的社会压力,降低成功期望,多数拥有自我意识,自我觉醒才主动归类“屌丝”,因此,“屌丝”一词逐渐成为一种更广泛的弱势群体社会性的自嘲现象,相对的“白富美”与“高富帅”一类词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变成了对拥有特权的阶层或群体的讽刺与嘲笑。“屌丝”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中中国人面对生活压力所做的亚文化类表达,这个不够体面的词语反映了他们在经济、情感、个人价值方面的无奈和焦虑。
“草根”也好,“屌丝”也罢,或者新兴的“4B青年”,实际上都是现实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转型、互联网媒介发达时代的社会精神症候在网络媒体上的投射。他们体现了青年一代在生活里挣扎,在枯燥中寻找欢乐,或迫于无奈地对待着社会的不公平事儿,又希望持之以恒地坚持最初的梦想。然而“它并不是简单的青春情绪,而是现实社会矛盾不断堆积的征兆”(吕植:《屌丝传》)。“如果说在80年代个人、个人主义曾经作为历史控诉和思想解放的主体,许多文艺作品里用天空中一行人形的大雁或者茫茫雪地里巨大的人形图案来反思革命的伤痕,那么90年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独立’、‘自由’的象征,而新世纪以来这些‘大写的人’却变成了微不足道的蚂蚁、炮灰、粉末和屌丝”(张慧瑜:《青春袭人,黑暗无边——2013中国话题电影》《话题201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因此,如同屌丝们无法像“精英阶层”一样担当社会时代的进步标杆,他们也不应该担负时代斑驳的精神面貌之罪,整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为我们带来财富和繁荣之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失业增加、城市膨胀、耕地减少的恶果。年轻人面对的时代压力带给他们焦虑、抑郁、狂躁、无聊等心理疾病。而伴随着这种恶果和疾病,就是旧理想主义的破灭,和对意义的普遍蔑视与不屑一顾。而我们当下的社会却走正在以商业财富和科技新贵为表征的欲望追逐之路上。这种物质主义时代精神环境的恶化,才是危机的真正面目。
可以看出,“屌丝”、“草根”、“4B青年”等流行网络语言,一方面是中国青年群体的自我指涉,另一方面,这类词语的流行,是网络多媒体网站为了达到商业消费热点刻意地传播引导的结果。这类词语的流行,代表当下网络多媒体中反映出来的青年亚文化精神内涵和大众娱乐文化的特征,体现出对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解构,借助网络多媒体的平等开放的空间,自觉形成一种自娱自乐、自我调侃和鼓励的文化。其对立面固然指向“霸权消费文化”和“现实主流道德价值”,但也没有严肃的意识形态斗争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自我娱乐的狂欢精神和逃避现实的后现代主义态度。
从霸权理论的观点看,大众文化是人们在积极主动地消费文化工业的文本与实践之中被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自上而下强加的文化(法兰克福学派),不再是社会衰落与腐朽的象征(‘文化与文明传统’)不再是自下而上自然生发出来的文化(文化主义的某些观点也不再是主观强加于被动对象的表意机器)”(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在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关照下,以网络流行词语为表征的网络大众文化,乃是一种在“上与下”、“商业与本真”、“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彼此协商产生的混合物,是平衡着大众“抵抗”与商业“收编”、时代现实等多重力量的动态变化的场域。而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多媒体形成的各种“虚拟群体”论坛、网站等,为中国青年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抵抗的空间。网络流行词语正是这些群体面对社会霸权文化和现实困境的一种话语抵抗。 作者简介:
程朝霞,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与网络文化理论。
走向“规范”的网络文学
刘小源
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论纲》中提出:“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自由,文学的精神实质也是自由,网络之接纳文学或者文学之走进网络,就在于它们存在兼容的共振点:自由。”网络文学结合了互联网平台自由书写的创作模式与文学自由的精神实质,内外兼备,似乎是达到了自由的极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考察中国网络文学十余年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学非但没有走向真正的自由,反而由外而内地渐渐走向了某种“规范”。
早期网络文学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充满了随意性,错字、缩写、病句、标点滥用成风。由于拼音输入法的使用,谐音和同音错字的现象十分普遍,以至于某些打字错误成为专用的网络词汇取代了正规书写。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有意识的用同音谐音错字创造新词,如“管理员”被戏称为“鹳狸猿”,“和谐”写作“河蟹”等。谐音错字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网络造词范式突破了传统的书写规范,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语言,构成了网络文学自由书写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但不断翻新的网络用语也给读者阅读造成了障碍,为了通顺愉快的阅读体验,读者自然对书写的规范提出了要求。许多热心读者会留言对作者文章中的错字病句等进行提醒,这种行为被称为“捉虫”。作者通常会对“捉虫”的读者表示感谢,并尽快修正文中的错误予以回应。正是在类似“捉虫”这样直接亲密的交流互动中,作者开始自觉注意起书写规范,病句错字等现象越来越少。打错字这一网络语言的创新源泉也慢慢成了作者不认真、水平低的表现。如今网络文学中错用误用的新词大多是应对网站“河蟹”。各大网站为了便于管理,简单化的将可能涉黄涉暴涉政的大量词汇全部屏蔽,在网页中以“□□”显示,造成了人为的阅读障碍,为表意完整,作者不得不自造新词,比如用“红果果”代替“赤裸裸”之类。随着网络文学的商业化转型,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对规范书写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曾经流行的漫画式的“!!!”“~~”及表情符号的大量使用,作者独白随意插入等现象,也被很多读者视作“幼稚”“不成熟”的表现,日益被正确规范的书写所取代。
早期的网络文学平台,大多可以在文字中插入图片、音乐、视频及网页链接,色彩、大小、字体等文字排版亦可通过作者对网页编码的运用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呈现。作者对网络文本的所有内容都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可以随时变更修改,纸媒书写的边界被打破,网络文学多媒体、无定本、无边界等超文本特性被充分发挥。然而为了减轻服务器负担,避免网页打开缓慢、崩溃,规范网站页面,各大文学网站纷纷对作者文本页面编码的自由进行了限制甚至取缔,网络小说的正文中不再出现非字符的内容。原本可以自由探索全新表现方式、多媒体多元化发展的网络文学,在滥觞期便被网站限制阉割,沦为传统文学从纸媒到网媒的简单转变。此外,文学网站的平台规范在网络文学类型化方面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读者阅读习惯,各大网站渐渐约定俗成了三千字一章的最优章节划分,每章必填的章节名称等格式规定更是将章回体小说的特征深植其中。为了方便读者选阅,文学网站还设立了详细的标签分类法,网络小说进一步类型化、套路化。原本诗歌、散文、评论、杂文和小说共存的文学网站,如榕树下、红袖添香等,亦逐渐变成承载类型小说的平台。早期以纯文学为主的网络文学转为以类型小说为主流的大众文学。
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创立了网络文学的VIP收费阅读模式,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许多网站纷纷效仿,起点模式迅速席卷网络文学界,直到今天,各大文学网站普遍使用的仍是十二年前千字2-3分钱的收费标准。VIP收费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网络文学向商业化、娱乐化的转型。自此后,主流文学网站上只有签约作者的作品才有较好的推荐位置,获得更多曝光。为了能被更多读者阅读,原本全凭爱好自由创作的网文作者不得不注重点击、收藏、积分等数据争取签约。签约后作者才能向网站申请榜单,数据优秀的作品才能上榜,而上榜期间有更新数字的要求,完不成会影响下次申请榜单。作品达到一定数据才能上架销售,上架后会有更好的榜单,获得看得见的金钱奖励。网络作者渐渐失去了自由创作时的心态,他们不由自主的关注数据,保持稳定的更新时间,增加更新字数,注意题材冷热,研究读者兴趣,计算首末点击……自由的书写渐渐被各种数据“规范”,无数作者被牢牢绑定在追逐数据的战车上,在商业化写作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也许人们对以上这些制约网络文学的外在因素已经有所认识,但还有一种存在于网络文学内部的制约倾向仍然不为人知。细读网络文学海量的文本我们会发现,除了以冲破一切人性束缚反叛传统为内核的自由精神,在网络文学内部还有一种追求秩序、稳定和自我约束的内在精神向度,正是这种遵循世俗伦理的内在倾向在不断制约、规范着如“脱缰野马”般自由的网络文学。这似乎与我们印象中追求自由、打破常规、憎恶束缚、反叛传统、挑战权威的网络文学精神大相径庭,然而整个网络文学的进程却正是在这两种相互对立的精神力量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以网络穿越小说的发展流变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股力量交互作用的过程。
早期穿越小说大多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借助现代的思想和知识,普通人也可以在古代呼风唤雨。初代穿越者们往往全知全能,多才多艺,女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男的则王霸之气一开,小弟纳头便拜,美女纷纷入怀。这一度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穿越”格调低下,意淫过度,扭曲历史,逃避现实等负面印象。不过此类小说虽有些幼稚肤浅,但仍不失为人性欲望释放的一种自由书写,有着很强的代入感,迅速吸引了无数读者投身于“穿越”的模仿写作中去。穿越小说因此愈加套路化,重复化,几乎达到千人一面的程度。读者和作者渴望不同以往的全新表达,在他们的探索下,二代穿越者应运而生。
二代穿越者一般对早期穿越小说套路十分了解,比之初代穿越者的任性妄为更多了一分理智。他们不再全然依赖现代的知识思想,而是利用个人的智慧与努力在遵循制度的范围内改变自身命运。二代穿越者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对初代穿越者言行的批判与讽刺。曾经那些唱流行歌跳现代舞,剽窃诗词歌赋,女扮男装逛青楼等套路纷纷变为新一代穿越小说中的搞笑桥段;无视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妄想横扫古代的初代穿越者无不落得凄惨下场,受到辛辣的嘲讽。此时的穿越小说在满足人性欲望的同时,亦隐含着网络作者们对早期穿越小说的认识、总结与反拨。 经过二代穿越者的种种反拨,穿越小说进入多分支高速发展的裂变期。古人穿越到现代利用古代技艺文化获得成功的古穿今(由于妖舟的《穿越与反穿越》的影响,网络文学界也有把古穿今小说称为反穿越小说的习惯。穿越本身涵盖了古穿今和今穿古及穿越未来、穿越异世等,反穿越用在描述古穿今类小说并不确切,为了区别于后文提到的反穿越小说概念,此处稍作说明)小说,穿越先知改变历史振兴中华的颠覆历史小说(颠覆历史小说及后文提到的改革历史小说和女性参政小说均为笔者命名,由于网上并无确切的名称及定义,本文中只能姑且这样分类),男女情爱外更注重朝政和后宫斗争的宫斗文,处理后宅大院中妻妾婆媳妯娌嫡庶关系为主的宅斗文,以男耕女织、柴米油盐、婚丧嫁娶等乡野生活为主的种田文等多种新的穿越类型纷纷涌现,多线并存各自发展。新一代经典穿越套路亦逐渐成型,此时的穿越者可称为三代穿越者。三代穿越者虽有着现代人的身份,却并不追求平等自由,而是更注重道义、善恶、世俗伦常。他们斗争的对象不再是任性妄为的初代穿越者,而是敌人、坏人、不守规矩的人。他们承认古代社会尊卑秩序自有其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以个人力量对抗时代秩序有如以卵击石,因而对古人古制抱持敬畏顺从的态度,不仅自觉遵守古代秩序,还对破坏规则秩序的人出手制裁。穿越小说由最初的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转向惩恶扬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为主的通俗小说传统,在小说中呈现出某种寻求秩序、稳定、自我约束的内在倾向。
随着各类穿越类型套路逐渐成熟,反穿越小说的雏形亦孕育成型。顾名思义,反穿越小说便是反对、反思、反抗穿越者的小说。这类小说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以历史“原住民”作为主人公,或冷眼旁观狂妄浅薄的穿越者自取灭亡,或借秩序制度等力量反抗压制穿越者。一种则以穿越管理者为主人公,小说中往往设立“时空管理局”、“穿越控制中心”等机构,主人公肩负着维护平行世界历史秩序的职责,不断游走在各种典型的穿越小说世界中,与肆意妄为的穿越者对抗,实质上是对各类穿越小说套路的一种集大成的解构与批判。穿越管理者的角色设定更是将拨乱反正、追求秩序,制定并守护规则的自我约束倾向体现得一览无余。
反穿越的浪潮令穿越小说一度暮气沉沉,循规蹈矩,身为现代人的穿越者甚至一度堪比古代道德楷模。此时,反抗作者意志和文本束缚,改变角色命运的穿书文;快速穿越于多个世界,节奏明快,目标明确且更加自由的快穿文;改革古代的政治制度,扭转民族命运的改革历史小说;探索提高女性地位,争取自由权利的女性参政小说等追求自由、反抗压迫、挣脱束缚、寻求变革的穿越小说类型又登上了舞台。
经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追求个性自由人性欲望与追求公平正义伦理秩序的两种价值取向在网络文学内部不断交织交替,发展前进。但综合来看,当下网络文学内部的精神向度整体上是向着自我约束,寻求秩序与规范的方向发展着的。
目前的网络文学形态,是自外而内“规范”化的结果,而非自由放任的发展结果。深究网络文学走向“规范”的原因,便会发现其背后隐含着大众参与的某种必然。网络普及后的大众参与首先打破了北美华人网络文学以及榕树下时代的精英创作小圈子。大众化引起的混乱使得读者自然有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而是平台规范的要求,政策监管的要求。而走向大众的另一个结果便是通俗文学的崛起,网络文学走向类型化、娱乐化,进而商业化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也正是因为网络文学走向了大众通俗文学的传统,网络文学的作者们渐渐亦自觉承担起通俗小说维护世俗伦理,惩恶扬善的道德责任,限制人性欲望与自由精神,从而由内部生发出自我“规范”的倾向。
网络是自由的,网络文学的本质便是自由,然而目前的网络文学发展形态却并不令人满意。在这种种“规范”与制约中,如何秉持网络文学的自由灵魂,这是当下网络文学参与者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刘小源,女,山东聊城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文学研究。
通俗与先锋:中外网络文学形态比较论
周 婷
20世纪人类最惊人、最富传奇色彩的成就莫过于互联网的发明了。它让人们见证了马克·波斯特在他的著作《信息方式》中描述的多媒体融合时代的信息场景,这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交流方式。足不出户便能轻易获得“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触及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除此,亦可以不受外界和自身心理的限制,对任何感兴趣的事物发表意见,这些无疑都令人叹为观止。或许就像美国批评家蒂姆·帕克斯所指出的,在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中,最深刻的就是“改变我们对叙述的体验”,这也是“计算机所讲的故事”中最为精彩的一种。
在研究者看来,互联网更多只是为文学营造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制。就像人们所说的,“我觉得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INTERNET的无限延伸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大众化的自由创作空间使天地更为广阔。没有了印刷、纸张的繁琐,跳过了出版社、书商的层层限制,无数人执起了笔,一篇源自于平凡人手下的文章可以瞬间走进千家万户”(朱威廉:《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0月21日)。网络给文学带来的全新内涵自不待言,如人所总结的,这些包括自由、平等、真实和非功利等。而那种自由度,也正是冀望于摆脱“主流文学”的种种束缚。事实上,许多作家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获得了他们在传统文学体制中无法获得的名声。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又形成了一个属于新一代青年所代表的全新文化,所谓的“御宅族”,“二次元”的甚嚣尘上,便是这种新的文化的重要表征。这些都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及其衍生的文化形态。
严格来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不复杂。大陆第一批网络文学的“冲击波”直接来自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刺激,可以说,是台湾写手蔡智恒将网络文学带到了大陆。在他身后涌现出的诸如邢育森、宁财神,以及安妮宝贝等人,掀起了中国网络文学的第一波热潮。而第二批的网络写手一般是在世纪之交才介入网络文学写作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今何在、宁肯和慕容雪村。在他们身后,网络文学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其创作的队伍也日益强大,如网络写手萧鼎的玄幻小说《诛仙》曾一路走红,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以及希望“把历史写得好看”的“当时明月”的历史散文《明朝那些事儿》,也都是获得网民极力追捧的作品。这也就像作家邱华栋所质疑的,“网络文学是中国的独特现象,是中国特色。美国的网络如此发达,怎么我从来没有听说美国有什么网络文学”(邱华栋:《我看网络文学》,《课外语文》2006年第5期)。就整个网络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而言,中国的网络文学确实有其特殊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文学一直处于高度政治化的体制结构之中,中国的通俗文学传统一直处在隐秘的暗流状态,而文学本应具有的娱乐功能一直付诸厥如。在此情形下,网络的自由和随意给久违的通俗形式带来了难得的繁荣契机。一时间,不以思想含量见长,而以机智、幽默、娱乐为特征的网络文学便轻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进而也顺势形成了与传统文学多元共生的局面。 然而,就像人们所分析的,在这样的繁荣之中,网络文学也潜藏着诸多危机。网络文学被人斥为内容肤浅,写作程式化,跟风模仿泛滥,因而缺乏精品也成为当下文学极为突出的问题。缺乏精品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业余性质,这些信笔涂鸦者,文学素养参差不齐,投入写作的精力有限,即便进入写作状态,也多是情绪宣泄,缺乏对作品打磨的时间与能力;其次,从生产流程来看,网络文学缺乏专业的编辑把关,作品发表的门槛较低,落入粗糙的文学境地;其三,从网络文学整体生态来看,它的发展受商业化的影响太深,写作者大多片面追求点击率和文字量,以致跟风模仿、粗制滥造太过严重。这些都在通俗文学的层面制约了网络小说向更高层次的迈进。
反观国外的网络文学,似乎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受商业逻辑的影响如此深重。与中国的网络文学将通俗文学转移到网络之上完全不同的是,国外的网络文学更多是以文学与新技术的结合,借助新技术实验而获得的一种全新的呈现形式。这也就是被研究者所描述的借助电脑互联网生成的电子文学样态。而这种电子文学根据技术不同又分为超文本、读者合作、录音阅读和表演、动画文本、平面主导和生成文本等不同形态。
在此,超文本阶段主要是指在上世纪80、90年代,基于故事空间的以超文本链接结构为基本媒体特征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链接互联网,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交融于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打破传统平面印刷对叙事的束缚,由此展开的多向性叙事和阅读也打破了作家对叙事的垄断。超文本的随意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片段性、互动性、游戏性,在某种程度上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特色是相吻合的,这也是计算机写作带给人们最初的新意。在西方后现代的理论文化中,超文本小说家和理论家发表的批评文章和专著,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迈克尔·乔伊斯的《两种心思:超文本教学与诗学》,西维沃·加基的《从文本到超文本》,乔治·兰道德的《超文本理论》和《超文本2.0:当代批评理论与科技的聚合》,以及凯瑟琳·哈里斯的《写作机器》。
超文本的叙事作品也种类极多,其中公认的开山之作当属迈克·乔伊斯的《下午,一个故事》,其他经典作品包括著名超文本小说家和理论家斯图尔斯·莫斯罗普的《胜利花园》,以及雪莱·杰克逊发表于1995年的作品《拼缀女孩,或一个现代怪物》。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向玛丽·雪莱的著名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致敬的经典作品《拼缀女孩》。小说一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个达芬奇风格的女人画像,上面标明“拼缀女孩,玛丽、雪莱或者她自己著”的字样。读者可以在这幅画像上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点击,每次点击都会以故事文本的方式展开一个新的网页,进而以环环相套的方式极为绵密地提供进一步的连接。小说的构思当然来自《弗兰肯斯坦》。作为一位狂热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用偷来的死人躯体拼凑了一个绝无仅有的人造人,而当这个怪物成活时,他又首当其冲地成为了牺牲品。《拼缀女孩》模仿这个故事,并吸取了这个经典故事的意义内核,有意识地将文本叙述的碎片化与女孩拼缀起来的身体相类比。而读者面对这个文本,漫无边际地来回点击,企图找出故事叙述的线索,却常常沮丧地发现,自己面对的只是一个已然阅读过的页面,而完全无法知道合理的阅读该究竟如何进行。小说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隐喻地表现一种文本所应具有的内涵,即在这个世界里,寻找自我身份和确立自身价值的艰难与困惑。
显然,《拼缀女孩》的叙述方式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与传统小说大不相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打破了文本的直线性,这不仅在于取消了纸本的页码,更为重要的地方是表达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它没有一条清晰、明确的叙事线索,而提供的是一种无逻辑性的自由阅读。在此,阅读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又随时随地终结。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传统叙述的时间连线,消失在一片地形分布图似的风景画中,或者说消失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里”(汪琴:《新型网络文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文艺报》2003年8月25日)。
如果说超文本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于“辞片”和“超链接”,借此得以解构传统文本的时空关系和叙事格局,进而营造一座文本叙事本身不断发展变化的电子迷宫;那么此后的网络电子文学则试图在这种恣意生长的迷宫中杂合新的文学形式,以再融合的方式让读者领略电子神游的乐趣。这便是被称为交互式小说的文学样式。与之前的作品不同,交互式小说包含更为强烈的游戏元素。在此,正如致力于研究中国网络文学的荷兰汉学家贺麦晓所指出的,在电子文本的时代里,一首经典诗歌兴许只是一则别开生面的Flash动画,而文学的叙事也可以与“飞机大战”的游戏互为表里。因为在技术上,交互式小说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比如视觉展示、平面图形、动画等与传统文学设计明显不同的方式来拓展其文学类型的,而游戏本身与电子小说之间的界限也并不明显。当然,在电子文学的世界里,最为高端的无疑是“生成艺术”了。这是当下最具有创造性也最具生命力的一类电子文学。其技术基础是运用一种电脑运算法则来根据一组随机的图标生成文本,或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于各种媒介进行综合选取和重组,从而产生一组可以辨认的叙事标识。就这样,文学书写与更为复杂的电脑编程融为了一体。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文学可以完全视为当下文学艺术家用以创新的重要工具,由此来看,这种以电脑网络与程序为媒介作为物质基础的作品样式,无疑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可惜就中国电子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现状而言,一切都并不令人满意。显然,中国缺乏一批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电子文学作品。我们依然在极为抽象的意义上在理解网络文学。这也就像研究者所说,严格的“网络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从广义上看,网络文学是指经电子化处理后所有上网的文学作品,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这样的网络文学同传统的文学仅仅只有媒介载体的区别;在中观的意义上,网络文学是指网络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这个层面的网络文学不仅有媒介载体的不同,还有了创作方式、作者身份和文学体制上的诸多改变;最能体现网络文学本性的是网络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制作的作品,这类作品具有网络的依赖性、延伸性和互动性,不能下载和媒介转换,离开了计算机网络就不能生存,它将网络文学与传统印刷文学完全区分开来,这是狭义的网络文学,也是真正的网络文学”(转引自王先霈主编:《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就中国的网络文学来看,其实质与传统印刷的书籍并无太大区别,它只不过将过去纸质的作品搬到了电脑屏幕上而已。而所谓的“读屏时代”只是从形式上消灭了纸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阅读的要义,它仍需要人们一页页地翻动,一字一字地阅读。而通过国外网络文学状况的扫描,我们赫然发现网络文学中一些雄心勃勃的革新者,正在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他们希望在网络上建立起一种真正与网络自身特点相适应——离开了键盘和鼠标就无法阅读的叙述方式。而后者所具有的先锋性,所刻意追求的文学电子化的实验品格,或许正是中国网络文学在其一味的通俗化之外所蕴藏的未来亮点与可能性所在。
作者简介:
周婷,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化。
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变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已经异常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阅读生活,同时也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网络文学的崛起已经成为现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现象。它一方面为传统的纸面出版的文学提供了资源,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带来了种种可能,但也同时潜藏着诸种问题和不明之处。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传统文学秩序所要处理或面对的并不首先是接纳与否的问题,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如何有效阐释它,原有的涉及传统文学的一整套话语在面对网络文学时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又该启用或寻求何种话语才能有效地阐释?这是其一,涉及的是理论话语的层面。其二,对于这样一种浩繁的网络文学作品,在不可能充分阅读的情况下,如何对其展开有效研究?这也就提出了所谓的方法论的问题。应该说,网络文学的出现,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其一方面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方法被重新打上引号,另一方面也使得统计学、实验方法等等涉及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被引进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可能。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组织了这次关于“网络文学:可能与问题”的笔谈。下面各篇文章见仁见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回应了上述问题,对我们进一步地认识网络文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持人:张颐武
中国网络文学:新增量和新空间
张颐武
1999年,一个笔名为“痞子蔡”的台湾青年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纸上版本出版,我当时为这部书做了序,题目叫做“让时间去说”。那可以说是网络文学在中国大陆真正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时间已经过去16年,现在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变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文学现象,已经成为了年轻一代阅读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同时从世界文学的角度观察,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汉语写作的网络文学可谓是一枝独秀,它的成熟的程度和独特的运作方式都是世界其他语言的文学难以比拟的。网上阅读文学作品开始和纸上阅读并驾齐驱,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文学阅读的新的形态。今天的网络文学一面依托专业的文学网站,这些网站发表的作品已经有相当的数量,其中不少网站的读者群相对稳定,读者在其中不断发现不少好的作品,引起流行的风潮。另一面则是许多重要网站也在发表文学作品,也吸引了不少读者。当年一些理论家设想的大家共同在网上创作的实践并没有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写作仍然是一种个体性的创作活动。但网络写作和网络阅读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引人注目、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这种文学现象给予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本土,也是值得世界关注的。
网络文学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新奇的点缀,也并不是许多人想像中的小众的新的风格实验的策源地,它已经异常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阅读生活,同时也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从这个角度上看网络文学的崛起已经成为现实,任何人都不应该对于网络文学的发展抱着轻蔑和无视的态度,因为网络文学正在改变整个文学的格局,也提供了新的文化的形态。实际上,现在网络文学和传统的纸面文学之间双峰并峙的状态已经逐渐清晰,网络文学具有的生命力已经显现了出来。
在网络开始走向普及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网络文学其实有不少是一些对于传统文学有复杂情感的青年人的写作,这些年轻人一方面倾慕传统的写作,渴望进入文学话语之中,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并未进入文坛而对于传统的文学形态也有所不满。由于网络具有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让他们首先发现了网络没有纸面出版的限制和门槛,当时的网络文学有些是传统的纸面文学的延伸,有些是新的实验的尝试,有些就是传统的作品在暂时找不到出版者的时候转而在网上寻求自己的读者。现在已经颇有影响的作家,我的同学阎真在海外写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曾在天涯》(网络发表时书名为《白雪红尘》)就是通过网络发表,找到了不少知音,后来才出版了纸面版本的,阎真本人也成为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当时的网络文学虽然已经显示了相当的活力,但还难以具有改变出版业格局的能力,网络文学还仅仅是处于为传统的纸面出版业提供文学资源的一种次要的文学。
最近以来,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写作的新的商业模式也开始日趋成熟,现在网络文学也不再仅仅是文学爱好者的自发行为了,它业已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出版业,一种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巨大的现实方向。当年在网络文学开始的时候,人们往往期望网络文学发展出一种新的文学,一种通过链接和许多人参与的新的文学。但其实这种新的文学并未如期待的一样有长足的发展,网络这种大众化的文化媒介当然也给精英式的文学实验留下了空间,但其实网络文学的主流并不是这样的形态。网络所具有的公众参与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大众的媒介。随着网民数字的不断地爆炸性增长,网络文学的空间扩大也极为迅速,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几乎从自发阅读时起就依赖网络生存。网络当然也是他们阅读的一种主要的来源。像盛大文学这样的网络文学出版的供应商也应运而生,成为了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的推手和支撑力量。而年轻白领和青少年读者新的阅读习惯的生成则是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在这里,网络写作为中国正方兴未艾的“类型”化文学提供了广阔的园地,网络中诸如玄幻、穿越、盗墓等“架空”类型的小说给了许多青少年读者想象力爆发的景观,因此也获得了许多忠实的读者。与此同时,如表现年轻读者在人生中所遇到的个人问题和挑战的小说,如感情、职场类型也受到了欢迎。这些小说“类型”在现代中国由于社会的现实问题的紧迫性而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没有发展的机会。而且在传统的文学评价系统中也地位不高,处于边缘。中国文学的现代传统所具有的“感时忧国”的特点对于这些或者“架空”地想像或者回到个体所遇到的具体的现实问题的表现的类型往往并不注重。而网络的崛起其实正是和中国的高速发展同步的,这就为这样一些小说类型在传统的纸面出版业尚未意识到其新的趋势的空间中有了重要的作为。而与此同时,所谓的“段子写作”也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它和《盗墓笔记》《琅琊榜》这样的大作品不一样,段子一般都短小而精彩,几十上百个字,就能逗人一笑,最终在这个移动网络的时代风行天下,成为一个新的产业,最终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可以说,手机时代,移动屏幕上的阅读,正在向两极变化,长的越长,短的越短,要么阅读上百万几百万字的大部头,要么阅读段子。网络文学和青少年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实是会对于未来文学的发展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的。 网络文学的发展其实也为传统的纸面出版的文学提供了资源。一方面,网络文学的许多成功的作品被纸面出版业吸纳而变成了纸面出版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其实起到了沟通传统出版业已经分化为“大众”和“小众”的现实作用,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如过去我们所习惯的“纯文学”的产能相对过剩,一些传统作家的作品出版后难有反响,也有的甚至难以出版,但也可以在网络上一显身手,而一些流行作家也尝试通过网络连载小说创造新的阅读模式等,这些都是新的积极的尝试。
这些新的形态是和网络文学读者构成紧密联系的。网络阅读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读者,他们的阅读趣味实际上支配着网络文学的走向。于是网络文学就天然地具有“80后”和“90后”的文化烙印。他们没有历史重负,更注重表现自我的想象力和个体的生命的细微感受。网络文学的潮流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以玄幻、穿越等想象力高度发展的作品为中心的写作趋向。这种作品往往重视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奇幻的传奇故事。这样的文学类型由于中国二十世纪历史中的现实问题而没有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并不发达。但在网络文学中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初入职场的年轻白领的生活为题材,表现青少年所遇到的成长和心理等问题的小说。这些作品立足于当下青少年的新生活经验,注重表现新的日常生活感受。这两类作品其实都提供了我们过去很少接触的新的表现空间。网络文学往往篇幅浩瀚,形成了和纸面文学不同的形态。许多作品还是很具有积极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也有其网络表现上的特色。一些传统的纸面文学的作家也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网络的阅读也已经呈现了更加丰富的面貌。最近几年通过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更为网络文学阅读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方式。
这种有大量读者的网络文学也创造出了自己的具有特色的收入模式和良性运营路径。读者和作者的关系也远较传统纸面文学紧密,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作者对读者的需求非常熟悉,读者对于作者的影响也是即时性的。作者每天在网上要贴出自己作品的当日部分,而读者每天的追捧阅读和品评也非常及时。这样的一种通过网络互动创造了一种新的读者和作者的关系,这也是传统的纸面文学不能比拟的。网络文学既是一个拥有非常广阔读者群的文学现象,也是不少以写作为志业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从全球看,以中文写作的网络文学的活跃程度、读者数量、影响力和鲜明的特色都是其他语言的网络文学难以匹敌的。中文网络里通过早期的借鉴和模仿,已经形成了独到的模式。这和阿里巴巴、微信等都是具有本土特色的网络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也为后来的影视改编等提供了素材和原本,不少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都来自网络文学的改编。当然网络文学的作品也还良莠不齐,有些作品显然已经具有了独到的文学价值,可也有不少粗制滥造之作。但社会和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已经需要对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也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有持续的关注。这既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文化想象力的涌现,也是中国文化中经过年轻人创造的文化形式,它尚不成熟,但其生命力旺盛,也具有对于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关注其未来发展,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应该是社会关切的。
作者简介: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在“穿越”中重塑“现代”
——网络文学穿越小说新变
薛 静
同样是面对名为“想象”的时间机器,西方当代大众文化中,层出不穷的是关于“未来”的描摹,而中国兴起的则是关于“过去”的叙述。穿越小说发展为网络文学的重要门类,现代人由于机缘巧合回到古代,参与进历史的建构。与齐泽克以为穿越小说能让人“梦想另类可能”不同(齐泽克:《在占领华尔街的现场讲话》,2011年10月9日),穿越小说,特别是女性向穿越文,在浪漫故事的甜软包裹下,潜藏的却是一颗冷硬的内核:与其说幻想另类可能,不如说是在幻想中揭示这些另类可能不过是死路一条。2004年至2005年,晋江文学城“清穿三座大山”:《步步惊心》《梦回大清》《瑶华》,无一不是宣告主人公无力改变九龙夺嫡的惨烈结局,最终择强而从。穿越小说中的爽点,从一开始就不是改变历史,而是认同历史,名为穿越的离经叛道,最终成为一场为历史寻找合法性的招安。
历史在时间维度上的既成事实,正是当代社会在空间维度上日益板结的投射。弗朗西斯·福山在冷战结束之际就已提出“历史的终结”,强大即正义、存在即合理,现行的“自由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所有探寻“更好”的努力,都被视为徒劳无功。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社会内部同样是从激烈变革,转变为顺者得益。社会中的大多数,距离金字塔底相去甚远,仰望顶层遥不可及,但却安之若素地享受物质的餍足,总好过可能一无所有的奋力一搏。
这种安之若素的氛围投射进大众文化,就是穿越小说在“强者认同”之后,进入“尔强尔弱,与我何干”的冷淡。2009年前后,在“穿越”的风潮中,出现了一批“反穿越”的作品:主人公同样进入古代,但不愿参与历史的纵横捭阖,只想在夹缝与留白处安然度日。《平凡的清穿日子》这部138万字的种田文里,主人公婉宁逐渐适应自己的身份,全心隐匿在芸芸众生之中,而尝试把握时代的穿越者淑宁则一无所获。这部作品屡屡获得月榜第一,“穿越”热潮的最后达成了“反穿越”的狂欢,人们服膺认命,让热血冷下来,让骨头软下来,把精力放在如何让自己过得舒服上,对时代——既是历史又是现在——的疏离和陌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从“穿越”到“反穿越”,“历史不可改变”的论断确认了现今秩序的天然合法与牢不可破。“另类选择”的永远遗失,导向的是启蒙主义的绝境。启蒙理想坍塌为一片废墟,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学就是不断为这个苦涩的现实,披上甜蜜的外衣。
然而就是在这启蒙绝境之中,穿越小说触底反弹,尝试在废墟之中重新建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定义现代与未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门医女》等诞生于2010年之后的这批穿越小说,不再以“预知历史”来认同强者,也不用“现代眼光”来超然度日,而是将核心从“历史”转移到“现代”,探寻前现代背景下,个人的主体性是怎样被建构出来的,现代性是如何从中国的历史中诞生出来的。它们从未否认现今的合法,但目的却并非服膺于此,而是再次树立“现代”的价值、“个体”的意义,在启蒙的废墟中,寻求继续向前的动力。 从网络火到荧屏的《后宫·甄嬛传》,虽然并非穿越小说,但却在“宫斗”的标签下,将“丛林法则中的爱情溃败”这个当代命题,演绎得淋漓尽致。现代意义上的“爱情”,是个人主体性的重要表现。《甄嬛传》中的甄嬛,最初正是怀有这样的期待。然而,甄嬛因误穿旧衣被打入冷宫,让她发现自己不过是纯元的替代品。对于甄嬛来讲,爱情与主体认同紧密相关,然而她却三次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发现自己是纯元的替身;爱着自己的王爷被传死亡;最后假借身份重回皇宫。回宫的甄嬛,本质上已经成为没有身份的幽灵,而结尾在奄奄一息的皇帝面前,甄嬛讲出皇子并非亲生的秘密,剥夺皇帝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身份,对这个反复摧毁自己主体性的巨大的权力,做出最后的反击。甄嬛看似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实际上不过是在彻底的失落中,与历史的化身玉石俱焚。
作为“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如何建立主体的价值?穿越在“前现代”的“现代人”,如何找回现代的意义?在《甄嬛传》爱情溃败、主体溃败的谷底之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关心则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展开了脱离爱情、重塑主体的触底反弹。《知否》中穿越回古代的盛明兰,很快明白自己的边缘处境,因而一开始就与“爱情”潇洒作别:“管理好财产,保证物质基础,然后爱自己,……偶尔爱一点男人,不要太多”,爱情与主体是完全分开的,在没有爱情的条件下,先保吃穿,后添教养,再有思想,一样可以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
当现代的爱情中负载了太多的东西,搁置爱情、重塑人格,就成为《知否》一文断尾求生的选择。主体意识与自我认同,不必依靠爱情或他人获得,相反,只有先有了现代人格与成熟心态,失落的爱情才能够得到救赎和重生。当盛明兰与夫君顾廷烨谈到“停妻再娶”,顾廷烨哀怨但笃定地称她“你会改嫁”最后“多半也会过得不错”。明兰并不需要爱情来实现自我,反而成为爱情与爱人的救赎者。她帮助顾廷烨从恩怨纠缠中走出,令他成为可以全心征战的猛将,也让两人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明兰强烈的主体意识与独立精神,在前现代社会中重新彰显了光彩,也重新定义了爱情。
当《甄嬛传》将现代人的丛林法则、生存焦虑投射入“宫斗”之中,预设了无可逃脱的绝对困境,《知否》则以“宅斗”作为过渡,为这份焦虑松绑。相较于后宫权谋,封建家族的内部斗争,既有同样的勾心斗角,但也暗含了家族作为利益共同体一致对外的可能。而盛明兰能在顾氏宗族间游刃有余,全靠与丈夫顾廷烨彼此信任团结,核心家庭在封建家族中脱颖而出。放下“宫斗”这种小人物与大历史的正面抗衡,转而以“宅斗”体察日常化、市井气的普通生活,在庙堂和江湖间进退自如。《知否》在搁置爱情的前提下,重新塑造出独立完满的现代个体,而“离开爱情,我也能活得很好”并非结局,“更好的我,可以拯救溃败的爱情”才是终点。
如果说《知否》相较于《甄嬛传》,重新塑造了“个体”的价值,那么《名门医女》相较于《步步惊心》,就进一步审视了“现代”的意义。《步步惊心》中的若曦带着对历史的预知穿越回古代,理智上,她知道历史的胜利者将会是四爷,于是毅然转投四爷的怀抱,情感上,她又想要扭转历史的走向,不断提醒八爷提防各路人马。若曦本以为自己可以和历史有所周旋,却最后发觉自己早已经成为历史的棋子,被历史所征用。
《步步惊心》与其说是一个现代人闯入了历史,不如说是一段历史邀请现代人来为自己加冕。古代时空正是现代时空的镜像,共同映照着个体面对权力、历史与命运的渺小无力,古代时空也是现代时空的回环,共同迫使个体承认历史的既定、秩序的合法,从而封闭一切其他的可能。纵然穿越历史,仍然不可改变,不如安于此刻,享受平淡人生。
但是对《名门医女》来说,这种犬儒主义并不成立。当不再能通过“穿越”翻阅历史的褶皱,而只能为皇权加冕,《名门医女》选择通过“穿越”发掘“现代”的可能。医生齐悦在出诊途中车祸穿越,成为侯府有名无实的世子夫人。手中抓着出诊的医药箱,让齐悦在这个陌生的时空重新站稳脚跟。但是,药品会用完、工具会损耗,困在古代的日子却遥遥无期,怎么办?齐悦重新提炼药品、培训医生。传播现代知识的齐悦,获得了古人的尊重与敬佩。而当药品可购、弟子出师,齐悦还剩下什么?观念。正是现代的平等观念,令她进退之间不卑不亢,不惜和离也坚持一夫一妻,最终令她收获了友人与恋人的爱。
齐悦的穿越,是一场现代性的溯源史。当“现代”已经成为现代时空中的本质化存在,那么不妨将它丢入古代,剥去外表、寻求核心。现代器具会耗尽,现代方法能传播,最终令一个现代人仍然是“现代”的,是深入骨髓的观念与精神。特别是在前现代语境中,“现代”的执拗更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来之不易,平等作为现代性的基石,正是为每个个体都提供发展的可能,并因此推动历史车轮不停向前,这份现代精神不应该被任何强权暴力压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齐悦和若曦、穿越小说的代际之间,正是在此产生了根本性的不同。她们一个是失恋小医生,一个是独居小白领,是现代社会中万千物质餍足、精神匮乏的平庸之人的缩影。若曦对四爷的察言观色,换得保全。她对自己是强权的花瓶心知肚明,但甘之如饴。而《名门医女》恰恰相反,现代知识不只是用来“避免最坏的结局”,更应是用来“追求更好的可能”。当人们在“历史终结”的宣告之下,不想成功,只想舒服,不想向命运挑战,只想向强者拜服,那么所谓的现代就已经失去了精神之道,只剩工具之术,这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历史的倒退。因而当若曦最终在古代病逝,火化成灰洒落山间,齐悦却因救人落水重回现代,带着即便身陷异度时空仍然不曾放弃的坚持,重新面对曾经将她放逐的生活。
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经济与政治一明一暗地将国家引入发展的快车道,也暂停了其他一切可能的实验。启蒙理想在社会剧烈转轨中溃散,犬儒主义在另类选择失效下盛行。穿越小说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抚慰人们对于庸常的不甘,虚构曾经挣扎但终无所变的前史。然而就是在整个大众文化想象进入谷底之际,2010年后的新一代穿越小说,挣脱谷底的温柔乡,叩问历史的阎罗殿,摆脱对个人命运的哀戚自怜,转而重新反思“现代”这一命题。“现代”不是为了让人在任何时空都活得舒服,而是为了让人在任何境遇都称之为人。穿越小说历经三代,终于触底反弹,在前现代语境下,重塑主体意志与独立人格,重寻现代精神与理想信念,试图透过折叠的历史,唤醒当代社会沉睡的灵魂,脱离安于历史板结的谷底。 作者简介:
薛静,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回归文本批评:
网络文学批评的处境、问题与发展
吴述桥
网络文学批评最初就已经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来自民间的声音,网络文学批评自网络文学诞生就有了,国内一些电脑技术人员率先对这门“新兴艺术”表示欢呼,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下子充塞文学网站、论坛、博客和社区等网络空间。网络文学出现后很快有了批评家的文章,也即有了学院派的批评。我所关注到的是学院派一个富有意味且较为普遍的看法,近三十年都过去了,网络文学还是新兴文学现象。这意味着网络文学兴起时间短,具有新载体,与其他文学完全不同的特质,或不够成熟等。虽说网络文学以电子媒介为载体,有许多不同于纸质文学的特点,可总归还是文学,和几千年来的文学并无不同。那么所谓的新兴文学现象,更多的指向不成熟。经典作家和文本是文学成熟的重要参考。网络文学没有经典作家和文本能找到很多的原因,比如作家整体创作水平有限、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运作不利于精雕细琢等。文学批评是阐释、筛选和建构文学经典的重要途径,没有经典作家和文本,可以说网络文学批评也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网络文学批评的处境的确是有些尴尬的。
首先,网络文学批评面临“大数据”背景下的阅读难题。阅读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前提,没有一定数量和范围的阅读,没有细致的阅读,文学批评没有代表性,很难有说服力,但网络文学批评又必须要去面对。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要读完并非易事,充分掌握材料还是可行的,可网络文学创作数量惊人,一个人穷尽一生也很难读完网络文学一天创作的文字,一部热门的网络小说动辄几百万字,网络文学创作每天还都以惊人的数量在增长。文学批评家那样的专业化阅读常常过于精致细腻,不可能完成大量的阅读,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的“轻阅读”才是网络文学读者最常见的方式,即便如此,要读完网络文学也仍然是不可能的。更为困难的是,由于网络文学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批评家的阅读很容易陷入大数据丛林而不能出来。各种身份的写作者都可在网络上尽情挥洒,网络文学存在各种艺术类型、风格、主题和旨趣:类型化小说固然大行其道,极端个人化写作也非常多;一些风格旨趣和通俗小说别无二致,另一些则和现代文学体制内那些创作一脉相承。网络文学读者有自己的“粉丝”和“圈子”,有自己的阅读趣味,但批评家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面对二十余年积累并在不断增加的庞大数据以及丰富多样的创作令人望而生畏,在尝试去把握网络文学的概念和特性时,批评家显得十分的“业余”。
其次,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生产脱节。当代文学批评从业者主要是职业批评家,归属于现有文学体制,与网络文学生产有些格格不入。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知识分子推动起来的,他们是作家,也是读者,还往往是批评家,同时批评家和作家的创作,读者的阅读可以展开互动,他们的文学批评是现代文学生产机制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作家、刊物、编辑、批评家和读者能够构成比较完整的文学生产。网络文学则主要来自民间,依靠互联网技术,打破发表门槛,作家和读者不依赖刊物、编辑和批评家等,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沟通,形成新的文学生产。在现代文学生产机制中承担刊物编辑和批评家职能的知识分子当前归属于高校和各级作家协会等其他机构,不用去关心不属于体制之内的网络文学,更别提展开文学批评。虽然各级作家协会已经允许许多网络作家跻身其中,一些由作协等单位组织的文学评奖也会设立网络文学奖项,但知识分子的文学批评很难介入网络文学的生产。网络文学更主要通过点击率、订阅者、网站等展开批评活动,同时受国家宣传部门有关政策指导规范,作者和读者反倒并不特别重视学术刊物上的文学批评。
不仅仅是处境尴尬,网络文学批评还存在理论与方法问题上的焦虑。
文学批评是主观的,但也不是漫无边际。由于网络文学的数量和包容性,批评家想要找到有效的理论与方法也比较困难。和以平面媒体为载体的文学先有文学后有“理论”不同,网络文学是在有文学的同时甚至之前就已经有了“理论”,只是不见得合用。许多流行的类型化网络小说人物形象并不鲜明,情节复杂冗长,语言表达也比较粗糙,过去无往而不利的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学研究没太大的用武之地。而过于强调中国网络文学的技术性、革命性成分,用电子文学、数码文学、新媒介文学等充满技术想象力的词汇来定义网络文学,不太符合中国网络文学很多是通俗文学的事实。还有一部分则借用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理论来阐释网络文学自由性和产业化等话题,但网络文学当中也有许多秉持人文启蒙精神。呼吁重视网络文学批评,固然是因为网络文学重要,也是因为面对网络文学的挑战,文学批评并没有多少把握。现有文学批评集中在网络文学性质、特性、现象和类型等“外围”打转,想要提出更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未尝不是网络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焦虑使然。
既然处境上尴尬,方法与理论上也有问题,要起到阐释、筛选和建构文学经典的作用,毫无疑问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是,高校和其他学术研究机构的批评家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去批评网络文学呢?
首先是要坚持学院派立场,完全用旁观的,保持距离的方式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网络文学。学院派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生产脱节,导致批评家较难对网络文学批评产生效应,当前学术界做出过许多沟通的尝试,也有一定的效果。如作协吸收网络作家入会,举办网络文学创作大赛等评奖活动,还有一些学者尝试用“试水”的方式体验网络文学,增进了学院派批评家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也能够对网络文学创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却无法根本上改变两种不同文学生产机制并行的可能性,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实际上还是以网络空间以国家宣传部门、网站规章制度和读者等构成的文学批评为主。其实也无须真正介入网络文学生产,重要的是有没有形成关于网络文学的独立认识。
笔者以为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批评才是关键,但并不是简单地回到纯文学的文本批评,而是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新的认识: 首先,放弃不切实际的全面阅读,运用“大数据”(Big Data)。“大数据”是IT行业术语,背后有完整的技术支持,本文借用这个概念主要指涉海量数据本身。大数据时代的任何个人都不太可能独立完成对海量数据的占有和分析,网络文学也同样如此。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尽最大可能的阅读和思考,但应该放弃全面阅读文本的打算,这不仅是方法,也是认知观念的更新。在接受不可能独立完成对海量数据占有和分析的前提之下,作为个体的批评家应该可以坦然看待前面所提到的批评家是否“业余”的说法。批评家根据自己的阅读做出对作家和文本的分析,而不是试图以“以XX为中心”的方式以偏概全,高谈阔论。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也有一定手段用来对网络文学进行搜索、处理、分析和归纳,并总结规律。比如网络小说当中热门标签“穿越”,完全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统计和分析穿越小说的点击率,“穿越”的方式,故事背景,情节类型,穿越小说的电影电视剧改编,穿越小说的历史渊源等,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纸质文学的研究。其他类型但同样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关键词还有“打怪升级”、“扮猪吃虎”、“后宫”等等。总之,“大数据”涉及到对思维方式的重新认识等,对网络文学批评来说不无裨益。
其次,重新认识网络文学和精英文学的关系,发掘优秀作家及文本。网络文学批评注重概念、性质和文学现象等“周边”话题和对网络文学作家及其创作的总体评价不太高有些关系。事实上精英文学也是存在大量平庸之作的,却一直会受到关注。而网络文学亦有许多优秀之作,比如宁肯的《蒙面之城》,安妮宝贝早期发表在网络上的小说,猫腻的超长篇网络小说,余秀华的诗歌等等。另外,也有一些批评家在从事网络作家和文本的批评,通常不太能得到认同,且相对集中在猫腻、唐家三少、流潋紫等作家,《悟空传》《诛仙》《盗墓笔记》《后宫·甄嬛传》等少数文本。如果换一个角度,网络文学是完全开放的,没门槛的群众性的文学,是精英文学可能产生的基础,网络文学能产生优秀作家和文本,就会更明确文本批评的方向。
最后,尽管网络文学批评有很多不同于纸质文学的特质,但网络文学仍然是文学,现有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同样适合网络文学,不见得要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如果去读这些年的网络文学批评,则大部分近乎文学概论,极少对作家和文本进行阐释,读完之后并不清楚作家的创作水准,也不清楚文本的艺术水平。当然,网络文学有无数的不同,精英文学的作家和文本批评的常见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并不都能运用到网络作家和文本批评中去,不过民间故事学和神话学的分析方法仍然能够适用,所以并不意味着理论与方法的缺失。如唐家三少的《绝世唐门》、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我吃西红柿的《星辰诀》等热门玄幻小说都讲述的是少年打怪升级捡装备的故事,一方面有西方游戏故事的结构类型,另一方面又有民间故事当中典型的成长母题。拓宽文艺理论的视野是重要的,但相对于理论而言,批评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才能才更为迫切。
作者简介:
吴述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作为话语的抵抗:网络时代流行词解读
程朝霞
如果说现实中是传统中国的金字塔式社会,而网络社会则是一个巨大的、熙熙攘攘、去中心化的海洋,网络媒介的技术允许单独的个体成为传播的中心,网络虚拟社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个体意识和群体认同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里有“屌丝”“文艺青年”“2B青年”“脑残粉”“杀马特”“同性恋群体”“宅男”“腐女”“女汉子”,也有“白富美”“剩女”“白领”“高富帅”“丁克”等等,只不过是极少数拿来作为对比和填充新闻娱乐信息的。
伴随这些网络多媒体生活,逐渐涌现出五花八门、令人目瞪口呆的群体名称。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热门的话题及认同度高的词语固定下来,被称作“年度网络流行词汇”,而媒体的重复转载和传播也成为此类词语流行的助力。网络在中国大陆普及的十几年间,网络上分别出现了“草根”“屌丝”“宅男”“腐女”“大神”“文艺青年”,以及“绿茶婊”“脑残粉”“流氓燕”等名词。这些网络流行词语是网络兴起后,网民根据一段时期的网络热点事件或热门人物而不约而同地认同的一个词汇,往往带有标志性意义和内涵性讽刺,或者体现网络民众的一种评判态度:对抗、嘲讽、无奈、游戏,带有围观和起哄的意味,具有最民主最广泛的精神表达特征。
通过网络流行词汇的呈现,我们还是能够梳理出现实层面中一些群体的精神特征。如网络多媒体文化通常被称作“草根文化”。“草根”顾名思义,是成长在黑暗的地面之下,最底层最廉价却最有生命力的群体的象征。在被引喻为社会群体时,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等权力部门相对的势力,比如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具有意识形态意味。另一种含义是指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一般是出身寒微,收入微薄的群体。同样涵义的词语还有“小民”、“P民”、“4B青年”等。
网络作为新型复合媒体,其信息聚合能力和传播能力大大超过了纸质媒体和单一电子媒体。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的交互,传播速度的确惊人。网络流行词语一般都是在网络交往语言中,被迅速传播和使用,成为追求时尚和表征自我存在的符号。一个不懂得网络流行词的人,是被看做“out”了的人。这些词语在中国当下语境中,成为一种新鲜时髦、标新立异的文化类别。网民用各种词语自我归类,显示一种对自我困境的自嘲,也显示一种幽默风趣的价值认同。伴随这些指代群体的流行词,普通大众还创造了各种新式自造的新成语:“不明觉厉”、“十动然拒”、“男默女泪”、“火钳刘明”、“累觉不爱”、“喜大普奔”、“细思恐极”、“人艰不拆”……俨然生成了一套平行于现实社会主流文化的文化谱系。
以2012年初在中国大陆地区年轻人群体间广泛流行的“屌丝”一词为例。“屌丝”在网络中常指一个人符合穷、丑、矮、呆、胖这些特征,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穷”,得不到喜欢的“女神”,自甘卑微与平凡、生活平淡无奇,平淡无光的现状,知道自己身份低微、生活平庸的现状,但不抱怨,丝毫没有以此控诉社会的意思。网络上的“屌丝”多是“80后”或者“90后”的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或是在校学生等青年群体的自我标榜。 伴随此词语的广泛流行,网络媒体上先后出现了“屌丝文学”、“屌丝男士”话剧等文学现象。在百度里输入“屌丝文学”,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600,000个。著名文学网站17k文学网还专门开设了屌丝频道及“屌丝小说网”,其中分为“屌丝生涯”、“屌丝情缘”、“屌丝逆袭”、“屌丝幻想”。此类作品名字里大多直接冠以“屌丝”,如《一个屌丝的成长记》《屌丝追美记》《屌丝男和他的白富美》等,小说名字往往引人瞩目。如果像许多批评家所指责的那样:女性穿越小说是一群女性共同做的白日梦,梦想自己进入豪门,与皇子贵族谈恋爱,那么“屌丝文学”绝对是男性的白日梦,带有十足的“YY(意淫)”小说的特点。大部分故事是平凡的男主角,偶然和拥有财富美貌的女性发生故事,获得财富并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与屌丝文学的创作相呼应的是屌丝类剧本的创作和演出。源于“屌丝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互联网多媒体“搜狐视频”自制了一个《屌丝男士》的网络剧,节目利用大众娱乐明星《大鹏嘚吧嘚》主持人大鹏形象,制作了一系列屌丝男的故事短篇。大鹏及众多明星为迎合观众趣味,用夸张荒谬的手法饰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男性,其中每个人物都有疯狂和屌丝的一面,集喜剧的夸张、网络的后现代恶搞、耍贱于一体,将自己包装成为屌丝中的一员,借助网络多媒体巨大的受众量和强大的传播功能,争取广大的网络消费群体。当然,《屌丝男士》编剧的设想和创业,也是全球化大众娱乐文化影响的结果。其故事类型模仿德国电视剧《屌丝女士》的喜剧短片——一部由女演员玛蒂娜-希尔主演的系列短剧,其人物表演特点就是疯癫荒诞、自我夸张、行为耍贱、语言粗俗搞笑,同样类型的演员有美国好莱坞滑稽影星“憨豆先生”。但是这类以调侃自我人格,用各种不体面或传统道德礼仪认为尴尬、不得体的夸张卖弄的姿势、表情,来刺激大众的笑点。但是此类影片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红火程度远远超过了德国,不仅位居国内各个视频网站的下载榜和点播榜高位,且在微博和媒体间,引发了坊间热议和话题传播。《屌丝男士》的编剧就希望大鹏通过此剧可以赢得“中国憨豆”的美誉,实现中国“屌丝男”的成功逆袭。
综合分析,“屌丝”等网络流行词语之所以在中国引起如此大的认同,并成为流行一时的网络词语。有其深刻的现实渊源。相比上一代,“屌丝们”并没有明显弱势和缺陷,甚至更加独立开放,更加有个性张扬,然而时代机遇和社会体制等造成的种种际遇却可能比“60后”、“70后”更差,整个时代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让他们遭遇更茫然的生存状态。典型的“屌丝”,集自卑、辛酸、自嘲、恶搞于一身,兜里没钱、嘴上无节操、态度上甘于低三下四。面对近些年大城市物价飞涨,房价如天价的现实,许多群体为缓解巨大的社会压力,降低成功期望,多数拥有自我意识,自我觉醒才主动归类“屌丝”,因此,“屌丝”一词逐渐成为一种更广泛的弱势群体社会性的自嘲现象,相对的“白富美”与“高富帅”一类词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变成了对拥有特权的阶层或群体的讽刺与嘲笑。“屌丝”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中中国人面对生活压力所做的亚文化类表达,这个不够体面的词语反映了他们在经济、情感、个人价值方面的无奈和焦虑。
“草根”也好,“屌丝”也罢,或者新兴的“4B青年”,实际上都是现实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转型、互联网媒介发达时代的社会精神症候在网络媒体上的投射。他们体现了青年一代在生活里挣扎,在枯燥中寻找欢乐,或迫于无奈地对待着社会的不公平事儿,又希望持之以恒地坚持最初的梦想。然而“它并不是简单的青春情绪,而是现实社会矛盾不断堆积的征兆”(吕植:《屌丝传》)。“如果说在80年代个人、个人主义曾经作为历史控诉和思想解放的主体,许多文艺作品里用天空中一行人形的大雁或者茫茫雪地里巨大的人形图案来反思革命的伤痕,那么90年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独立’、‘自由’的象征,而新世纪以来这些‘大写的人’却变成了微不足道的蚂蚁、炮灰、粉末和屌丝”(张慧瑜:《青春袭人,黑暗无边——2013中国话题电影》《话题201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因此,如同屌丝们无法像“精英阶层”一样担当社会时代的进步标杆,他们也不应该担负时代斑驳的精神面貌之罪,整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为我们带来财富和繁荣之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失业增加、城市膨胀、耕地减少的恶果。年轻人面对的时代压力带给他们焦虑、抑郁、狂躁、无聊等心理疾病。而伴随着这种恶果和疾病,就是旧理想主义的破灭,和对意义的普遍蔑视与不屑一顾。而我们当下的社会却走正在以商业财富和科技新贵为表征的欲望追逐之路上。这种物质主义时代精神环境的恶化,才是危机的真正面目。
可以看出,“屌丝”、“草根”、“4B青年”等流行网络语言,一方面是中国青年群体的自我指涉,另一方面,这类词语的流行,是网络多媒体网站为了达到商业消费热点刻意地传播引导的结果。这类词语的流行,代表当下网络多媒体中反映出来的青年亚文化精神内涵和大众娱乐文化的特征,体现出对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解构,借助网络多媒体的平等开放的空间,自觉形成一种自娱自乐、自我调侃和鼓励的文化。其对立面固然指向“霸权消费文化”和“现实主流道德价值”,但也没有严肃的意识形态斗争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自我娱乐的狂欢精神和逃避现实的后现代主义态度。
从霸权理论的观点看,大众文化是人们在积极主动地消费文化工业的文本与实践之中被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自上而下强加的文化(法兰克福学派),不再是社会衰落与腐朽的象征(‘文化与文明传统’)不再是自下而上自然生发出来的文化(文化主义的某些观点也不再是主观强加于被动对象的表意机器)”(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在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关照下,以网络流行词语为表征的网络大众文化,乃是一种在“上与下”、“商业与本真”、“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彼此协商产生的混合物,是平衡着大众“抵抗”与商业“收编”、时代现实等多重力量的动态变化的场域。而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多媒体形成的各种“虚拟群体”论坛、网站等,为中国青年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抵抗的空间。网络流行词语正是这些群体面对社会霸权文化和现实困境的一种话语抵抗。 作者简介:
程朝霞,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与网络文化理论。
走向“规范”的网络文学
刘小源
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论纲》中提出:“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自由,文学的精神实质也是自由,网络之接纳文学或者文学之走进网络,就在于它们存在兼容的共振点:自由。”网络文学结合了互联网平台自由书写的创作模式与文学自由的精神实质,内外兼备,似乎是达到了自由的极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考察中国网络文学十余年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学非但没有走向真正的自由,反而由外而内地渐渐走向了某种“规范”。
早期网络文学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充满了随意性,错字、缩写、病句、标点滥用成风。由于拼音输入法的使用,谐音和同音错字的现象十分普遍,以至于某些打字错误成为专用的网络词汇取代了正规书写。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有意识的用同音谐音错字创造新词,如“管理员”被戏称为“鹳狸猿”,“和谐”写作“河蟹”等。谐音错字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网络造词范式突破了传统的书写规范,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语言,构成了网络文学自由书写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但不断翻新的网络用语也给读者阅读造成了障碍,为了通顺愉快的阅读体验,读者自然对书写的规范提出了要求。许多热心读者会留言对作者文章中的错字病句等进行提醒,这种行为被称为“捉虫”。作者通常会对“捉虫”的读者表示感谢,并尽快修正文中的错误予以回应。正是在类似“捉虫”这样直接亲密的交流互动中,作者开始自觉注意起书写规范,病句错字等现象越来越少。打错字这一网络语言的创新源泉也慢慢成了作者不认真、水平低的表现。如今网络文学中错用误用的新词大多是应对网站“河蟹”。各大网站为了便于管理,简单化的将可能涉黄涉暴涉政的大量词汇全部屏蔽,在网页中以“□□”显示,造成了人为的阅读障碍,为表意完整,作者不得不自造新词,比如用“红果果”代替“赤裸裸”之类。随着网络文学的商业化转型,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对规范书写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曾经流行的漫画式的“!!!”“~~”及表情符号的大量使用,作者独白随意插入等现象,也被很多读者视作“幼稚”“不成熟”的表现,日益被正确规范的书写所取代。
早期的网络文学平台,大多可以在文字中插入图片、音乐、视频及网页链接,色彩、大小、字体等文字排版亦可通过作者对网页编码的运用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呈现。作者对网络文本的所有内容都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可以随时变更修改,纸媒书写的边界被打破,网络文学多媒体、无定本、无边界等超文本特性被充分发挥。然而为了减轻服务器负担,避免网页打开缓慢、崩溃,规范网站页面,各大文学网站纷纷对作者文本页面编码的自由进行了限制甚至取缔,网络小说的正文中不再出现非字符的内容。原本可以自由探索全新表现方式、多媒体多元化发展的网络文学,在滥觞期便被网站限制阉割,沦为传统文学从纸媒到网媒的简单转变。此外,文学网站的平台规范在网络文学类型化方面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读者阅读习惯,各大网站渐渐约定俗成了三千字一章的最优章节划分,每章必填的章节名称等格式规定更是将章回体小说的特征深植其中。为了方便读者选阅,文学网站还设立了详细的标签分类法,网络小说进一步类型化、套路化。原本诗歌、散文、评论、杂文和小说共存的文学网站,如榕树下、红袖添香等,亦逐渐变成承载类型小说的平台。早期以纯文学为主的网络文学转为以类型小说为主流的大众文学。
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创立了网络文学的VIP收费阅读模式,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许多网站纷纷效仿,起点模式迅速席卷网络文学界,直到今天,各大文学网站普遍使用的仍是十二年前千字2-3分钱的收费标准。VIP收费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网络文学向商业化、娱乐化的转型。自此后,主流文学网站上只有签约作者的作品才有较好的推荐位置,获得更多曝光。为了能被更多读者阅读,原本全凭爱好自由创作的网文作者不得不注重点击、收藏、积分等数据争取签约。签约后作者才能向网站申请榜单,数据优秀的作品才能上榜,而上榜期间有更新数字的要求,完不成会影响下次申请榜单。作品达到一定数据才能上架销售,上架后会有更好的榜单,获得看得见的金钱奖励。网络作者渐渐失去了自由创作时的心态,他们不由自主的关注数据,保持稳定的更新时间,增加更新字数,注意题材冷热,研究读者兴趣,计算首末点击……自由的书写渐渐被各种数据“规范”,无数作者被牢牢绑定在追逐数据的战车上,在商业化写作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也许人们对以上这些制约网络文学的外在因素已经有所认识,但还有一种存在于网络文学内部的制约倾向仍然不为人知。细读网络文学海量的文本我们会发现,除了以冲破一切人性束缚反叛传统为内核的自由精神,在网络文学内部还有一种追求秩序、稳定和自我约束的内在精神向度,正是这种遵循世俗伦理的内在倾向在不断制约、规范着如“脱缰野马”般自由的网络文学。这似乎与我们印象中追求自由、打破常规、憎恶束缚、反叛传统、挑战权威的网络文学精神大相径庭,然而整个网络文学的进程却正是在这两种相互对立的精神力量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以网络穿越小说的发展流变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股力量交互作用的过程。
早期穿越小说大多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借助现代的思想和知识,普通人也可以在古代呼风唤雨。初代穿越者们往往全知全能,多才多艺,女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男的则王霸之气一开,小弟纳头便拜,美女纷纷入怀。这一度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穿越”格调低下,意淫过度,扭曲历史,逃避现实等负面印象。不过此类小说虽有些幼稚肤浅,但仍不失为人性欲望释放的一种自由书写,有着很强的代入感,迅速吸引了无数读者投身于“穿越”的模仿写作中去。穿越小说因此愈加套路化,重复化,几乎达到千人一面的程度。读者和作者渴望不同以往的全新表达,在他们的探索下,二代穿越者应运而生。
二代穿越者一般对早期穿越小说套路十分了解,比之初代穿越者的任性妄为更多了一分理智。他们不再全然依赖现代的知识思想,而是利用个人的智慧与努力在遵循制度的范围内改变自身命运。二代穿越者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对初代穿越者言行的批判与讽刺。曾经那些唱流行歌跳现代舞,剽窃诗词歌赋,女扮男装逛青楼等套路纷纷变为新一代穿越小说中的搞笑桥段;无视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妄想横扫古代的初代穿越者无不落得凄惨下场,受到辛辣的嘲讽。此时的穿越小说在满足人性欲望的同时,亦隐含着网络作者们对早期穿越小说的认识、总结与反拨。 经过二代穿越者的种种反拨,穿越小说进入多分支高速发展的裂变期。古人穿越到现代利用古代技艺文化获得成功的古穿今(由于妖舟的《穿越与反穿越》的影响,网络文学界也有把古穿今小说称为反穿越小说的习惯。穿越本身涵盖了古穿今和今穿古及穿越未来、穿越异世等,反穿越用在描述古穿今类小说并不确切,为了区别于后文提到的反穿越小说概念,此处稍作说明)小说,穿越先知改变历史振兴中华的颠覆历史小说(颠覆历史小说及后文提到的改革历史小说和女性参政小说均为笔者命名,由于网上并无确切的名称及定义,本文中只能姑且这样分类),男女情爱外更注重朝政和后宫斗争的宫斗文,处理后宅大院中妻妾婆媳妯娌嫡庶关系为主的宅斗文,以男耕女织、柴米油盐、婚丧嫁娶等乡野生活为主的种田文等多种新的穿越类型纷纷涌现,多线并存各自发展。新一代经典穿越套路亦逐渐成型,此时的穿越者可称为三代穿越者。三代穿越者虽有着现代人的身份,却并不追求平等自由,而是更注重道义、善恶、世俗伦常。他们斗争的对象不再是任性妄为的初代穿越者,而是敌人、坏人、不守规矩的人。他们承认古代社会尊卑秩序自有其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以个人力量对抗时代秩序有如以卵击石,因而对古人古制抱持敬畏顺从的态度,不仅自觉遵守古代秩序,还对破坏规则秩序的人出手制裁。穿越小说由最初的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转向惩恶扬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为主的通俗小说传统,在小说中呈现出某种寻求秩序、稳定、自我约束的内在倾向。
随着各类穿越类型套路逐渐成熟,反穿越小说的雏形亦孕育成型。顾名思义,反穿越小说便是反对、反思、反抗穿越者的小说。这类小说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以历史“原住民”作为主人公,或冷眼旁观狂妄浅薄的穿越者自取灭亡,或借秩序制度等力量反抗压制穿越者。一种则以穿越管理者为主人公,小说中往往设立“时空管理局”、“穿越控制中心”等机构,主人公肩负着维护平行世界历史秩序的职责,不断游走在各种典型的穿越小说世界中,与肆意妄为的穿越者对抗,实质上是对各类穿越小说套路的一种集大成的解构与批判。穿越管理者的角色设定更是将拨乱反正、追求秩序,制定并守护规则的自我约束倾向体现得一览无余。
反穿越的浪潮令穿越小说一度暮气沉沉,循规蹈矩,身为现代人的穿越者甚至一度堪比古代道德楷模。此时,反抗作者意志和文本束缚,改变角色命运的穿书文;快速穿越于多个世界,节奏明快,目标明确且更加自由的快穿文;改革古代的政治制度,扭转民族命运的改革历史小说;探索提高女性地位,争取自由权利的女性参政小说等追求自由、反抗压迫、挣脱束缚、寻求变革的穿越小说类型又登上了舞台。
经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追求个性自由人性欲望与追求公平正义伦理秩序的两种价值取向在网络文学内部不断交织交替,发展前进。但综合来看,当下网络文学内部的精神向度整体上是向着自我约束,寻求秩序与规范的方向发展着的。
目前的网络文学形态,是自外而内“规范”化的结果,而非自由放任的发展结果。深究网络文学走向“规范”的原因,便会发现其背后隐含着大众参与的某种必然。网络普及后的大众参与首先打破了北美华人网络文学以及榕树下时代的精英创作小圈子。大众化引起的混乱使得读者自然有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而是平台规范的要求,政策监管的要求。而走向大众的另一个结果便是通俗文学的崛起,网络文学走向类型化、娱乐化,进而商业化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也正是因为网络文学走向了大众通俗文学的传统,网络文学的作者们渐渐亦自觉承担起通俗小说维护世俗伦理,惩恶扬善的道德责任,限制人性欲望与自由精神,从而由内部生发出自我“规范”的倾向。
网络是自由的,网络文学的本质便是自由,然而目前的网络文学发展形态却并不令人满意。在这种种“规范”与制约中,如何秉持网络文学的自由灵魂,这是当下网络文学参与者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刘小源,女,山东聊城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文学研究。
通俗与先锋:中外网络文学形态比较论
周 婷
20世纪人类最惊人、最富传奇色彩的成就莫过于互联网的发明了。它让人们见证了马克·波斯特在他的著作《信息方式》中描述的多媒体融合时代的信息场景,这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交流方式。足不出户便能轻易获得“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触及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除此,亦可以不受外界和自身心理的限制,对任何感兴趣的事物发表意见,这些无疑都令人叹为观止。或许就像美国批评家蒂姆·帕克斯所指出的,在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中,最深刻的就是“改变我们对叙述的体验”,这也是“计算机所讲的故事”中最为精彩的一种。
在研究者看来,互联网更多只是为文学营造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制。就像人们所说的,“我觉得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INTERNET的无限延伸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大众化的自由创作空间使天地更为广阔。没有了印刷、纸张的繁琐,跳过了出版社、书商的层层限制,无数人执起了笔,一篇源自于平凡人手下的文章可以瞬间走进千家万户”(朱威廉:《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0月21日)。网络给文学带来的全新内涵自不待言,如人所总结的,这些包括自由、平等、真实和非功利等。而那种自由度,也正是冀望于摆脱“主流文学”的种种束缚。事实上,许多作家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获得了他们在传统文学体制中无法获得的名声。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又形成了一个属于新一代青年所代表的全新文化,所谓的“御宅族”,“二次元”的甚嚣尘上,便是这种新的文化的重要表征。这些都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及其衍生的文化形态。
严格来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不复杂。大陆第一批网络文学的“冲击波”直接来自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刺激,可以说,是台湾写手蔡智恒将网络文学带到了大陆。在他身后涌现出的诸如邢育森、宁财神,以及安妮宝贝等人,掀起了中国网络文学的第一波热潮。而第二批的网络写手一般是在世纪之交才介入网络文学写作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今何在、宁肯和慕容雪村。在他们身后,网络文学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其创作的队伍也日益强大,如网络写手萧鼎的玄幻小说《诛仙》曾一路走红,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以及希望“把历史写得好看”的“当时明月”的历史散文《明朝那些事儿》,也都是获得网民极力追捧的作品。这也就像作家邱华栋所质疑的,“网络文学是中国的独特现象,是中国特色。美国的网络如此发达,怎么我从来没有听说美国有什么网络文学”(邱华栋:《我看网络文学》,《课外语文》2006年第5期)。就整个网络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而言,中国的网络文学确实有其特殊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文学一直处于高度政治化的体制结构之中,中国的通俗文学传统一直处在隐秘的暗流状态,而文学本应具有的娱乐功能一直付诸厥如。在此情形下,网络的自由和随意给久违的通俗形式带来了难得的繁荣契机。一时间,不以思想含量见长,而以机智、幽默、娱乐为特征的网络文学便轻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进而也顺势形成了与传统文学多元共生的局面。 然而,就像人们所分析的,在这样的繁荣之中,网络文学也潜藏着诸多危机。网络文学被人斥为内容肤浅,写作程式化,跟风模仿泛滥,因而缺乏精品也成为当下文学极为突出的问题。缺乏精品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业余性质,这些信笔涂鸦者,文学素养参差不齐,投入写作的精力有限,即便进入写作状态,也多是情绪宣泄,缺乏对作品打磨的时间与能力;其次,从生产流程来看,网络文学缺乏专业的编辑把关,作品发表的门槛较低,落入粗糙的文学境地;其三,从网络文学整体生态来看,它的发展受商业化的影响太深,写作者大多片面追求点击率和文字量,以致跟风模仿、粗制滥造太过严重。这些都在通俗文学的层面制约了网络小说向更高层次的迈进。
反观国外的网络文学,似乎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受商业逻辑的影响如此深重。与中国的网络文学将通俗文学转移到网络之上完全不同的是,国外的网络文学更多是以文学与新技术的结合,借助新技术实验而获得的一种全新的呈现形式。这也就是被研究者所描述的借助电脑互联网生成的电子文学样态。而这种电子文学根据技术不同又分为超文本、读者合作、录音阅读和表演、动画文本、平面主导和生成文本等不同形态。
在此,超文本阶段主要是指在上世纪80、90年代,基于故事空间的以超文本链接结构为基本媒体特征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链接互联网,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交融于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打破传统平面印刷对叙事的束缚,由此展开的多向性叙事和阅读也打破了作家对叙事的垄断。超文本的随意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片段性、互动性、游戏性,在某种程度上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特色是相吻合的,这也是计算机写作带给人们最初的新意。在西方后现代的理论文化中,超文本小说家和理论家发表的批评文章和专著,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迈克尔·乔伊斯的《两种心思:超文本教学与诗学》,西维沃·加基的《从文本到超文本》,乔治·兰道德的《超文本理论》和《超文本2.0:当代批评理论与科技的聚合》,以及凯瑟琳·哈里斯的《写作机器》。
超文本的叙事作品也种类极多,其中公认的开山之作当属迈克·乔伊斯的《下午,一个故事》,其他经典作品包括著名超文本小说家和理论家斯图尔斯·莫斯罗普的《胜利花园》,以及雪莱·杰克逊发表于1995年的作品《拼缀女孩,或一个现代怪物》。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向玛丽·雪莱的著名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致敬的经典作品《拼缀女孩》。小说一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个达芬奇风格的女人画像,上面标明“拼缀女孩,玛丽、雪莱或者她自己著”的字样。读者可以在这幅画像上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点击,每次点击都会以故事文本的方式展开一个新的网页,进而以环环相套的方式极为绵密地提供进一步的连接。小说的构思当然来自《弗兰肯斯坦》。作为一位狂热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用偷来的死人躯体拼凑了一个绝无仅有的人造人,而当这个怪物成活时,他又首当其冲地成为了牺牲品。《拼缀女孩》模仿这个故事,并吸取了这个经典故事的意义内核,有意识地将文本叙述的碎片化与女孩拼缀起来的身体相类比。而读者面对这个文本,漫无边际地来回点击,企图找出故事叙述的线索,却常常沮丧地发现,自己面对的只是一个已然阅读过的页面,而完全无法知道合理的阅读该究竟如何进行。小说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隐喻地表现一种文本所应具有的内涵,即在这个世界里,寻找自我身份和确立自身价值的艰难与困惑。
显然,《拼缀女孩》的叙述方式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与传统小说大不相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打破了文本的直线性,这不仅在于取消了纸本的页码,更为重要的地方是表达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它没有一条清晰、明确的叙事线索,而提供的是一种无逻辑性的自由阅读。在此,阅读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又随时随地终结。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传统叙述的时间连线,消失在一片地形分布图似的风景画中,或者说消失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里”(汪琴:《新型网络文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文艺报》2003年8月25日)。
如果说超文本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于“辞片”和“超链接”,借此得以解构传统文本的时空关系和叙事格局,进而营造一座文本叙事本身不断发展变化的电子迷宫;那么此后的网络电子文学则试图在这种恣意生长的迷宫中杂合新的文学形式,以再融合的方式让读者领略电子神游的乐趣。这便是被称为交互式小说的文学样式。与之前的作品不同,交互式小说包含更为强烈的游戏元素。在此,正如致力于研究中国网络文学的荷兰汉学家贺麦晓所指出的,在电子文本的时代里,一首经典诗歌兴许只是一则别开生面的Flash动画,而文学的叙事也可以与“飞机大战”的游戏互为表里。因为在技术上,交互式小说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比如视觉展示、平面图形、动画等与传统文学设计明显不同的方式来拓展其文学类型的,而游戏本身与电子小说之间的界限也并不明显。当然,在电子文学的世界里,最为高端的无疑是“生成艺术”了。这是当下最具有创造性也最具生命力的一类电子文学。其技术基础是运用一种电脑运算法则来根据一组随机的图标生成文本,或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于各种媒介进行综合选取和重组,从而产生一组可以辨认的叙事标识。就这样,文学书写与更为复杂的电脑编程融为了一体。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文学可以完全视为当下文学艺术家用以创新的重要工具,由此来看,这种以电脑网络与程序为媒介作为物质基础的作品样式,无疑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可惜就中国电子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现状而言,一切都并不令人满意。显然,中国缺乏一批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电子文学作品。我们依然在极为抽象的意义上在理解网络文学。这也就像研究者所说,严格的“网络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从广义上看,网络文学是指经电子化处理后所有上网的文学作品,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这样的网络文学同传统的文学仅仅只有媒介载体的区别;在中观的意义上,网络文学是指网络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这个层面的网络文学不仅有媒介载体的不同,还有了创作方式、作者身份和文学体制上的诸多改变;最能体现网络文学本性的是网络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制作的作品,这类作品具有网络的依赖性、延伸性和互动性,不能下载和媒介转换,离开了计算机网络就不能生存,它将网络文学与传统印刷文学完全区分开来,这是狭义的网络文学,也是真正的网络文学”(转引自王先霈主编:《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就中国的网络文学来看,其实质与传统印刷的书籍并无太大区别,它只不过将过去纸质的作品搬到了电脑屏幕上而已。而所谓的“读屏时代”只是从形式上消灭了纸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阅读的要义,它仍需要人们一页页地翻动,一字一字地阅读。而通过国外网络文学状况的扫描,我们赫然发现网络文学中一些雄心勃勃的革新者,正在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他们希望在网络上建立起一种真正与网络自身特点相适应——离开了键盘和鼠标就无法阅读的叙述方式。而后者所具有的先锋性,所刻意追求的文学电子化的实验品格,或许正是中国网络文学在其一味的通俗化之外所蕴藏的未来亮点与可能性所在。
作者简介:
周婷,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