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镇化是本届政府的经济基调。本文以马克思城镇化思想、刘易斯发展乡镇经济的“三元结构”理论,芒福德的动态、社会学的城市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三磁铁理论”,波恩的“逆城市化”观念等城镇化发展思想为依据,站在世界经济历史角度,分析巴西、马来西亚、东欧、英法、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教训及发展经验,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农业现代化政策、资金等有利条件,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着力推进农业“就地城镇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改造农业 转变农民
100个人,100样诺亚方舟,城镇化路子是多样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村是农民从事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地域,农业是农民从事的主要产业。有的地方出现城镇化要“消灭农村”的极端论调,这是与城镇化规律背道而驰的。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不但不能消灭农村,还要以农村为主阵地,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
2014年3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实现“1亿左右农业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未来20年左右,中国社会还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在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亿人需要转移,相当于转移两个俄罗斯人口,这不仅仅是身份意义上获得城市户籍,经济意义上从事非农就业,根本上,要实现城市融入,包括人文的融入、就业的融入、保障的融入、生活的融入。
1、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其理论思想依据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恩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城镇化目标,认为“未来社会城乡关系和城镇化目标是消除城乡对立”。
马克思他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写道:“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在改变”,因而城乡关系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消除城乡对立,就必须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协调城乡关系,城镇化是十分必要的选择,而城镇化的根本就是要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他认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要发展乡镇经济。他提出了“三元结构理论”,认为城镇化发展要建立“三元结构”,比“二元结构”多出的另一元,是以中间技术为主导,以乡镇工商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业部门及其载体——小城镇。
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指出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城乡相辅相承。他持一种动态、社会学的城市观,他强调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极力主张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上的企望必须协调一致,农业区生产和思想上的发展缓慢、产品质量长期上不去是由于缺乏和外部交流、竞争,而城市是开放的大系统,一旦和外部环境脱离,就会逐步丧失活力。
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的“三磁铁理论”,指出城市应该是田园城市,应是城市和乡村“愉快联姻”的产物。强调城乡平衡,强调农业、农村对工业城市的作用,防止城市过度膨胀而侵害农业。他主张的“田园城市”的理论精髓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城市居民要享受乡村所有的乐趣:田野、灌木林、林地等等自然生态,农村就地城镇化就可以实现田园城市。
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城市主义理论让就地城镇化,就地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成为可能。过去,片面追求修建新城市,实现规模扩大、空间扩张,“造城运动”使农村人口“被城镇化”,带来了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邻里淡漠一系列社会问题。新城市主义控制城市蔓延,提倡传统邻里社区,关注人文关怀和精神生活质量。改造农业,转变农民,以自然村为单位,实现就地城镇化,在农村、乡镇一级就地改造,既不盲目扩大城市空间,不造成巨量人口涌入城市,又能留得下乡愁,维护传统邻里社区,并能发扬地方特色、保护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
还有美国地理学家波恩提出的“逆城市化”概念,“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城市人口要往郊区和农村流动。多数城镇化、城市化理论思想都强调了农村、农民的重要性。
2、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其現实经验教训
首先,没有实体产业和真实需求支撑的城镇化会引发经济泡沫。
中国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上。从世界经济历史角度来看,上世纪下半叶以来,萦绕全球的“中等收入陷阱”怪圈需要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破局。包括巴西在内的拉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在由于不重视农民利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巴西为例,大量土地和农业资源被少数人垄断,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迁移,2000年城市化率已达81.2%,虽然从数据上看城市人口多了,但这些城市人口实质上是衣食无着的困难群体,涌入城市后却无产业发展支撑,城市居民沦为枪支毒品泛滥贫民窟的“城市贫民”,里约所有贫民窟里居住的人口超过200万,时常缺水断电,市民的幸福指数可想而知。我国早期的城镇化发展程“粗放式”发展形态,人口的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多地只顾圈地、建城、盖房,不顾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空城、鬼城,从2008年到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6年时间翻了一番,而同期土地收入翻了两番,土地收入增速明显更快,土地收入与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比值从1:6增长为1:3。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社会矛盾频出。成功突围城镇化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魔咒”的两个成功示范有日韩和东欧,日本、韩国分别在上世纪60、70年代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东欧国家通过“法制化”和“市场化”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我国新型城镇化根本要以人为本,“人”以农民为体,农业改造好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改变我国产业升级结构,农民转化成有素质、有就业、有保障的群体,避免其沦为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甚至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其次,农业现代化重要潜力在于稳定流动人口,并促其转化为市民。 社会行业大转型农业发展是根本。世界级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Jim Rogers)在参加第四届中国期货(证券)资产管理大会时说: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资金、技术力量能向农业积聚的话,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能形成新的增长点。根据集聚效应,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然后再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又不影响自然生态的最理想方式,显然是发展农业、发展乡镇微观企业带动。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工在城市里就业,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未能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大多处在盲目状态,大批无组织的农民工到达城市后,缺少基本的职业培训,素质难以提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土地实行所有权自由买卖,一些农村居民成为无保障的失地农民,一旦经济出现波动,则会出现流民。近年来,整个农村人口的新化和转变,国家计生委《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 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其中占据主体的新生代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原来在农村人口中年龄和文化结构最优的2亿多离开农村离开土地后,近年反向回流农业和农村的新力量。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到,过去,农村只留下“386199”的妇女、儿童、老人留守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将在人力资源结构上得以转变。改造农业,转变农民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口幸福感。
3、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其历史实践经验
恩格斯曾经说过:“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其他国家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其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重視城镇化区域规划。促使农业区与城市发展统一规划布局,达到城乡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二是,重视郊区新镇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建设新镇。在1946年至1970年,英国共建立了33座新镇,实现农村农业升级改造,为农民提供了100多万个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素质。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改造农业,转变农民。三是,提高农业竞争力。日本、韩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过密化”、乡村“过疏化”现象,为改变农业和乡村衰退状况,日韩两国几乎同一时期启动乡村重建活动。韩国政府提出三个目标:“一是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二是改变农民的意识,让他们形成勤勉、自助、协作的意识,三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为此,韩国政府从1977年开始,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强调村容村貌的改善;改善居住条件和推广技术;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和畜牧业,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业发展;并将新村运动的核心定为教育和培训,加强转变农民。其教育和培训的内之包括地区开发、意识改革、领导培训、提高居民素质、技术推广等。
4、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其发展土壤
我国新型城镇化着力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政策、资金、机械化、信息化等支持长成的土壤。
政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度出现了“职业农民”的字样,而2013年,“家庭农场”又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词。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是指农村中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实力和收入都较低的农民,这部分农民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5%~70%。政策倡导发展的职业农民,是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农民的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新型的职业农民是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
资金方面,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过去城市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转让土地的收入支撑是不可持续的,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改造新农村,建设公共产品或者服务,比如,道路、污水处理、桥梁、节能项目等,不增加社会成本,整合多方资源。此外,伴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支持农业的政策背景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农业领域,如联想进入水产、养殖业,网易丁磊养猪,京东商城刘强东种大米,他们凭借良好的社会资源和资本优势,投入的资金动辄数亿。
机械化方面,产业规模化已成为农业转型加速的重要推动因素。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是发展新型城镇化一种相对易行的方式,机械化作业的普及、土地流转为职业农民的出现、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方面,电子商务助力新农业现代化转型。农业部韩部长曾形象地说“农业现代化”是新四化中的短腿,农业经营和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滞后又是短中之短。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涉农电子商务来加快农业经营信息化加以弥补。
中科院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就近就业率低,我国“漂”在城镇的农民工,70%以上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改造农业,转变农民素质,建立众多适宜人居的生态村镇,是科学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
[2]叶冰,李平.准确理解《明日的田园城市》所体现的思想内涵[J]北京: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第17卷第2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改造农业 转变农民
100个人,100样诺亚方舟,城镇化路子是多样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村是农民从事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地域,农业是农民从事的主要产业。有的地方出现城镇化要“消灭农村”的极端论调,这是与城镇化规律背道而驰的。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不但不能消灭农村,还要以农村为主阵地,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
2014年3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实现“1亿左右农业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未来20年左右,中国社会还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在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亿人需要转移,相当于转移两个俄罗斯人口,这不仅仅是身份意义上获得城市户籍,经济意义上从事非农就业,根本上,要实现城市融入,包括人文的融入、就业的融入、保障的融入、生活的融入。
1、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其理论思想依据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恩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城镇化目标,认为“未来社会城乡关系和城镇化目标是消除城乡对立”。
马克思他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写道:“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在改变”,因而城乡关系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消除城乡对立,就必须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协调城乡关系,城镇化是十分必要的选择,而城镇化的根本就是要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他认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要发展乡镇经济。他提出了“三元结构理论”,认为城镇化发展要建立“三元结构”,比“二元结构”多出的另一元,是以中间技术为主导,以乡镇工商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业部门及其载体——小城镇。
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指出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城乡相辅相承。他持一种动态、社会学的城市观,他强调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极力主张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上的企望必须协调一致,农业区生产和思想上的发展缓慢、产品质量长期上不去是由于缺乏和外部交流、竞争,而城市是开放的大系统,一旦和外部环境脱离,就会逐步丧失活力。
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的“三磁铁理论”,指出城市应该是田园城市,应是城市和乡村“愉快联姻”的产物。强调城乡平衡,强调农业、农村对工业城市的作用,防止城市过度膨胀而侵害农业。他主张的“田园城市”的理论精髓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城市居民要享受乡村所有的乐趣:田野、灌木林、林地等等自然生态,农村就地城镇化就可以实现田园城市。
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城市主义理论让就地城镇化,就地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成为可能。过去,片面追求修建新城市,实现规模扩大、空间扩张,“造城运动”使农村人口“被城镇化”,带来了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邻里淡漠一系列社会问题。新城市主义控制城市蔓延,提倡传统邻里社区,关注人文关怀和精神生活质量。改造农业,转变农民,以自然村为单位,实现就地城镇化,在农村、乡镇一级就地改造,既不盲目扩大城市空间,不造成巨量人口涌入城市,又能留得下乡愁,维护传统邻里社区,并能发扬地方特色、保护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
还有美国地理学家波恩提出的“逆城市化”概念,“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城市人口要往郊区和农村流动。多数城镇化、城市化理论思想都强调了农村、农民的重要性。
2、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其現实经验教训
首先,没有实体产业和真实需求支撑的城镇化会引发经济泡沫。
中国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上。从世界经济历史角度来看,上世纪下半叶以来,萦绕全球的“中等收入陷阱”怪圈需要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破局。包括巴西在内的拉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在由于不重视农民利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巴西为例,大量土地和农业资源被少数人垄断,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迁移,2000年城市化率已达81.2%,虽然从数据上看城市人口多了,但这些城市人口实质上是衣食无着的困难群体,涌入城市后却无产业发展支撑,城市居民沦为枪支毒品泛滥贫民窟的“城市贫民”,里约所有贫民窟里居住的人口超过200万,时常缺水断电,市民的幸福指数可想而知。我国早期的城镇化发展程“粗放式”发展形态,人口的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多地只顾圈地、建城、盖房,不顾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空城、鬼城,从2008年到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6年时间翻了一番,而同期土地收入翻了两番,土地收入增速明显更快,土地收入与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比值从1:6增长为1:3。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社会矛盾频出。成功突围城镇化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魔咒”的两个成功示范有日韩和东欧,日本、韩国分别在上世纪60、70年代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东欧国家通过“法制化”和“市场化”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我国新型城镇化根本要以人为本,“人”以农民为体,农业改造好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改变我国产业升级结构,农民转化成有素质、有就业、有保障的群体,避免其沦为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甚至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其次,农业现代化重要潜力在于稳定流动人口,并促其转化为市民。 社会行业大转型农业发展是根本。世界级投资大师詹姆斯·罗杰斯(Jim Rogers)在参加第四届中国期货(证券)资产管理大会时说: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资金、技术力量能向农业积聚的话,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能形成新的增长点。根据集聚效应,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然后再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又不影响自然生态的最理想方式,显然是发展农业、发展乡镇微观企业带动。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工在城市里就业,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未能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大多处在盲目状态,大批无组织的农民工到达城市后,缺少基本的职业培训,素质难以提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土地实行所有权自由买卖,一些农村居民成为无保障的失地农民,一旦经济出现波动,则会出现流民。近年来,整个农村人口的新化和转变,国家计生委《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 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其中占据主体的新生代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原来在农村人口中年龄和文化结构最优的2亿多离开农村离开土地后,近年反向回流农业和农村的新力量。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到,过去,农村只留下“386199”的妇女、儿童、老人留守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将在人力资源结构上得以转变。改造农业,转变农民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口幸福感。
3、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其历史实践经验
恩格斯曾经说过:“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其他国家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其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重視城镇化区域规划。促使农业区与城市发展统一规划布局,达到城乡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二是,重视郊区新镇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建设新镇。在1946年至1970年,英国共建立了33座新镇,实现农村农业升级改造,为农民提供了100多万个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素质。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改造农业,转变农民。三是,提高农业竞争力。日本、韩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过密化”、乡村“过疏化”现象,为改变农业和乡村衰退状况,日韩两国几乎同一时期启动乡村重建活动。韩国政府提出三个目标:“一是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二是改变农民的意识,让他们形成勤勉、自助、协作的意识,三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为此,韩国政府从1977年开始,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强调村容村貌的改善;改善居住条件和推广技术;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和畜牧业,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业发展;并将新村运动的核心定为教育和培训,加强转变农民。其教育和培训的内之包括地区开发、意识改革、领导培训、提高居民素质、技术推广等。
4、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其发展土壤
我国新型城镇化着力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有政策、资金、机械化、信息化等支持长成的土壤。
政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度出现了“职业农民”的字样,而2013年,“家庭农场”又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词。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是指农村中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实力和收入都较低的农民,这部分农民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5%~70%。政策倡导发展的职业农民,是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农民的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新型的职业农民是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
资金方面,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过去城市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转让土地的收入支撑是不可持续的,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改造新农村,建设公共产品或者服务,比如,道路、污水处理、桥梁、节能项目等,不增加社会成本,整合多方资源。此外,伴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支持农业的政策背景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农业领域,如联想进入水产、养殖业,网易丁磊养猪,京东商城刘强东种大米,他们凭借良好的社会资源和资本优势,投入的资金动辄数亿。
机械化方面,产业规模化已成为农业转型加速的重要推动因素。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是发展新型城镇化一种相对易行的方式,机械化作业的普及、土地流转为职业农民的出现、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方面,电子商务助力新农业现代化转型。农业部韩部长曾形象地说“农业现代化”是新四化中的短腿,农业经营和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滞后又是短中之短。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涉农电子商务来加快农业经营信息化加以弥补。
中科院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就近就业率低,我国“漂”在城镇的农民工,70%以上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改造农业,转变农民素质,建立众多适宜人居的生态村镇,是科学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
[2]叶冰,李平.准确理解《明日的田园城市》所体现的思想内涵[J]北京: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第17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