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简称“二调“)数据库为依托,对原有城镇地籍数据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结,针对近些年地籍数据量迅速膨胀、数据更新频繁、地籍数据用途日益扩延等特点,分析城镇地籍管理中的实际需求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二调关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提出新的一体化城镇地籍信息管理模式。
关键词:一体化 地籍数据库 地籍管理模型
1前言
1.1地籍概述
地籍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尽力的土地登记簿册,这是地籍最古老、最基本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籍管理、策划那个是管理等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发展成为了多用途地籍,也可称为为现代地籍。现代地籍(简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信息等,并用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1.2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概念
我们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
1.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
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城镇的建成区的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为的工矿企业、铁路、交通等用地,不包括城镇郊区集体所有土地、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国营农场用地等。
2.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内容
城镇地籍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
1) 文字型地籍资料:包括测量控制点说明数据、地名数据、各种数据字典等;
2) 人文资料:包括人口状况、教育状况、文化与公共设施等;
3) 自然资源资料:包括能源、韩静、水系、植被等;
4) 经济资料:包括工厂、市场、景荣、商业等;
5) 地籍栅格数据:包括地籍图、规划图、影像图、权源资料扫描件等;
6) 地籍矢量数据:包括测量控制点、行政区划界线、宗地界线、界址点、地类图斑等数据。
3.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与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关系
上个世纪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概念,并阐述了城乡二元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以及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地籍的建设就是要将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在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两个系统合并,建设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地籍信息系统,充分满足地籍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是介于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
1.3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城乡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只是在少数发达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先前的经验,先将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再向前推进一个阶段,建立起一体化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将原先的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到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两步走发展模式转变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到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再到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三步走战略(如图1.1),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相比之下,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管理对象主要是城市及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以权属为核心,系统需求相对简单;2)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遵循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数据共享程度高;3)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在其他主、客观条件具备时,系统可升级至城乡一体化管理系统。
2.城镇地籍数据库
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可以把城镇地籍调查的资料统一管理起来,进行常规的数据查询与分析,能够准确的对城镇地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各种文字报告、表格、图形的方式进行灵活而生动的展示,便于政府各业务部门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决策。
2.1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包括人员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制定建库方案、数据源准备、数据质量检查、其他工作准备等;
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土地权属调查、界址点测量、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以及数据接边、拓扑处理、质量检查等;
第三阶段为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权属调查表、DEM数据、正射影像数据、元数据、及其他数据的检查和入库;
第四阶段为成果汇交阶段:主要包括数字成果、表格成果、文字报告、图件成果等;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流程见图2.1:
3 系统实现
3.1系统结构设计
3.1.1逻辑结构设计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主要是指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构成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部件由多个功能模块和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组成,其中功能模块是面向城镇地籍管理的多个操作方法,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是面向地籍基础数据的。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逻辑结构简化后如图3.1所示:
3.1.2物理结构设计
系统的物理结构设计实际是建立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与实际的运行环境和工作对象的有机联系。运行环境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等。工作对象包括应用部门和操作人员。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物理结构简化后如图所示3.2:
3.2系统基本功能
3.3系统实现
3.3.1数据库连接
主要功能是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的连接。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数据库有Access、SQL server、Oracle、DB2等,综合考虑数据库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等特点,SQL server、Oracle常被用来建立空间数据库。界面如图3.4.:
3.3.2数据处理
在系统总体设计时数据处理的主要功能矢量数据采集、拓扑处理、空间分析等,数据处理在城镇地籍系统的工具菜单下,如图3.5: 3.3.3调查表管理
在城镇地籍数据库中权属调查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据,因此,在管理系统中单独设计工具进行调查表数据处理,管理系统中设计地籍调查菜单。
管理系统中调查表管理如图3.6-3.10:
3.3.4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主要是对系统的管理字典、用户设置等进行管理。
4.关键技术分析
4.1空间数据关联
传统的地籍图属信息挂接是对照图形逐一进行属性数据挂接,建立图形与属性的一一对应关系。本系统设计应用批处理方式进行属性挂接、检查、入库,建立城镇地籍图形库,如图4.1。
4.2数据更新处理
历史数据的追溯技术:某一时期,在对数据库内某一地理范围内的数据进行更新操作前,先创建一个历史数据库,自动生成备份信息元数据,用于备份更新前的数据,再创建一个临时数据库,用于存储拟变更数据。当数据发生变更,待变更完成后先保存至临时数据库,经过上级权限检查审核通过后,根据空间关系正式更新源数据库,生成现状数据库,临时数据库自动消亡。至此,历史数据库记录了每次变更的各个阶段,可以通过分析备份信息元数据重新更新变化,也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库和现状数据库的空间分析提取变更数据,实现历史数据回溯,如图4.2。
5.结论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众多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结合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设模式,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是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了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步骤,促使建成一个合格实用的数据库,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打好基础。
2) 空间数据相比普通数据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在分析其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模型。
3) 针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本文应用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依照GIS的工程思想,分析了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配置等,为城乡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4)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众多新的、难以解决的新课题,本文根据系统设计与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解决了如大量地籍调查数据录入工作量大及图形矢量数据挂接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海荣.基于组件式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
[2] 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M].2007.
[3] 敦力民.城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科院沈阳计算机所,2006.
[4] 何永健.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空间数据管理模型构建和实践[D].河海大学,2005.
[5] Kiril Fradkin,Yerach Doytsher.Establishing an urban digital cadastre:analytical
reconstruction of parcel boundaries.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2,(26):447-463.
[6] P.J.M van Oosterom,C.H.J Lemmen.Spatial data management on a very largedatabase.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1(25):509-528.
[7] 张同信.县级地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河北国土资源,2004,(2):9-10.
[8] http://www.ersi.eom.en.
[9] 李小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遥感学报,2002,6(5):370-375.
[10] 李满春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36(8):144一148.
[11] OMG.UMLSemnatievesrion1.3.RationalSotfwaereopr.2000,3.
作者简介:
姓名:张月文 生年月:1966.10.08性别:男 职称:高级工程师 单位: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研究方向:地籍测绘
关键词:一体化 地籍数据库 地籍管理模型
1前言
1.1地籍概述
地籍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尽力的土地登记簿册,这是地籍最古老、最基本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籍管理、策划那个是管理等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发展成为了多用途地籍,也可称为为现代地籍。现代地籍(简称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信息等,并用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1.2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概念
我们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
1.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
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城镇的建成区的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为的工矿企业、铁路、交通等用地,不包括城镇郊区集体所有土地、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国营农场用地等。
2.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的内容
城镇地籍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
1) 文字型地籍资料:包括测量控制点说明数据、地名数据、各种数据字典等;
2) 人文资料:包括人口状况、教育状况、文化与公共设施等;
3) 自然资源资料:包括能源、韩静、水系、植被等;
4) 经济资料:包括工厂、市场、景荣、商业等;
5) 地籍栅格数据:包括地籍图、规划图、影像图、权源资料扫描件等;
6) 地籍矢量数据:包括测量控制点、行政区划界线、宗地界线、界址点、地类图斑等数据。
3.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与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关系
上个世纪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概念,并阐述了城乡二元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以及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地籍的建设就是要将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在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两个系统合并,建设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地籍信息系统,充分满足地籍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是介于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
1.3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城乡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只是在少数发达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先前的经验,先将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再向前推进一个阶段,建立起一体化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将原先的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到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两步走发展模式转变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到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再到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三步走战略(如图1.1),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相比之下,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管理对象主要是城市及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以权属为核心,系统需求相对简单;2)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遵循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数据共享程度高;3)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在其他主、客观条件具备时,系统可升级至城乡一体化管理系统。
2.城镇地籍数据库
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可以把城镇地籍调查的资料统一管理起来,进行常规的数据查询与分析,能够准确的对城镇地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各种文字报告、表格、图形的方式进行灵活而生动的展示,便于政府各业务部门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决策。
2.1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包括人员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制定建库方案、数据源准备、数据质量检查、其他工作准备等;
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土地权属调查、界址点测量、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以及数据接边、拓扑处理、质量检查等;
第三阶段为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权属调查表、DEM数据、正射影像数据、元数据、及其他数据的检查和入库;
第四阶段为成果汇交阶段:主要包括数字成果、表格成果、文字报告、图件成果等;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流程见图2.1:
3 系统实现
3.1系统结构设计
3.1.1逻辑结构设计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主要是指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构成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部件由多个功能模块和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组成,其中功能模块是面向城镇地籍管理的多个操作方法,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是面向地籍基础数据的。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逻辑结构简化后如图3.1所示:
3.1.2物理结构设计
系统的物理结构设计实际是建立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与实际的运行环境和工作对象的有机联系。运行环境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等。工作对象包括应用部门和操作人员。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物理结构简化后如图所示3.2:
3.2系统基本功能
3.3系统实现
3.3.1数据库连接
主要功能是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的连接。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数据库有Access、SQL server、Oracle、DB2等,综合考虑数据库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等特点,SQL server、Oracle常被用来建立空间数据库。界面如图3.4.:
3.3.2数据处理
在系统总体设计时数据处理的主要功能矢量数据采集、拓扑处理、空间分析等,数据处理在城镇地籍系统的工具菜单下,如图3.5: 3.3.3调查表管理
在城镇地籍数据库中权属调查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据,因此,在管理系统中单独设计工具进行调查表数据处理,管理系统中设计地籍调查菜单。
管理系统中调查表管理如图3.6-3.10:
3.3.4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主要是对系统的管理字典、用户设置等进行管理。
4.关键技术分析
4.1空间数据关联
传统的地籍图属信息挂接是对照图形逐一进行属性数据挂接,建立图形与属性的一一对应关系。本系统设计应用批处理方式进行属性挂接、检查、入库,建立城镇地籍图形库,如图4.1。
4.2数据更新处理
历史数据的追溯技术:某一时期,在对数据库内某一地理范围内的数据进行更新操作前,先创建一个历史数据库,自动生成备份信息元数据,用于备份更新前的数据,再创建一个临时数据库,用于存储拟变更数据。当数据发生变更,待变更完成后先保存至临时数据库,经过上级权限检查审核通过后,根据空间关系正式更新源数据库,生成现状数据库,临时数据库自动消亡。至此,历史数据库记录了每次变更的各个阶段,可以通过分析备份信息元数据重新更新变化,也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库和现状数据库的空间分析提取变更数据,实现历史数据回溯,如图4.2。
5.结论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众多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结合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设模式,为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是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了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步骤,促使建成一个合格实用的数据库,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打好基础。
2) 空间数据相比普通数据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在分析其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模型。
3) 针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本文应用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依照GIS的工程思想,分析了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配置等,为城乡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4) 一体化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众多新的、难以解决的新课题,本文根据系统设计与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解决了如大量地籍调查数据录入工作量大及图形矢量数据挂接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海荣.基于组件式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
[2] 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M].2007.
[3] 敦力民.城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科院沈阳计算机所,2006.
[4] 何永健.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空间数据管理模型构建和实践[D].河海大学,2005.
[5] Kiril Fradkin,Yerach Doytsher.Establishing an urban digital cadastre:analytical
reconstruction of parcel boundaries.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2,(26):447-463.
[6] P.J.M van Oosterom,C.H.J Lemmen.Spatial data management on a very largedatabase.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1(25):509-528.
[7] 张同信.县级地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河北国土资源,2004,(2):9-10.
[8] http://www.ersi.eom.en.
[9] 李小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遥感学报,2002,6(5):370-375.
[10] 李满春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36(8):144一148.
[11] OMG.UMLSemnatievesrion1.3.RationalSotfwaereopr.2000,3.
作者简介:
姓名:张月文 生年月:1966.10.08性别:男 职称:高级工程师 单位: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研究方向:地籍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