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开展和完善素质教育越来越高的呼声,在作为义务教育开端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得到了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思想道德科目教师,顺应当下教育形势,对与德育教育相关的课堂实践,教学目的,教学策略展开了研究。就目前而言,注重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影响的不仅仅是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养,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一代,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道德形象。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投入足够的研究和探索。尽可能给予教授思想道德教育良好的教学条件,打造高质量的思想教育教学,满足新形势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当下来说,不仅仅是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对国家道德形象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科目,国家也对其非常重视。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调整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新的教学策略,立足于学生情况,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明确当下小学教育形势,及时转变教育理念
在以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科目并不作为一个强制性考察项目,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德育科目也不通过开展考试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水平,看起来德育教育好像始终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德育科目只是没有特别使用显性方式展开它的教育,它渗透在每一个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现在,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德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中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方式,务必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和社会对德育教育看法的转变,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德育教育工作做好铺垫和准备。
二、积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对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来说,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受传统教育影响,德育科目对学生来说较为枯燥无趣,学生对其并不重视,教师如果单方面的强调其重要性,只怕会适得其反,引发学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先大致摸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融入学生的团体中,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尽可能地把自己代入学生的身份去思考教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师生平等从而愿意接受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学,只有学生积极充分参与课堂,才能取得该有的教学成果。只有与学生相互理解,教师才能真正顺应学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当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去参与德育课堂时,教师才能有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的熏陶,使德育教育的课堂更加生动而有趣。
三、将德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把实践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手段,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接受德育教育的洗礼,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素养,是小学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形式。实践德育工作研究的开展,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早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目前的德育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更应该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且学会灵活运用它 ,从而强化教学效果。作为教师,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将现实生活中存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带到课堂中来,与学生共同去交流讨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在更多的社会经历基础上,对世界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在生活有更多更细腻的情感体验。
此外,教师应确立有效的反馈方式。在开展实践活动后,教师应该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这不仅有利于了解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而给老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确认教学是否达到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必须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案,不断更新和改良,德育工作才能不断有所进步。
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言传身教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绝对不能过分依赖刻意教育的教学方式。我们不仅应该从课堂出发对学生进行说教,而且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注重自己在思想、态度、举止、言行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表率性作用。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将自己的理论教学知识首先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才能有信服力。
五、注重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我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当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协调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保证学生思想道德在正轨上发展。这要求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加强联系与交流,形成统一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
总结:
总的来说,在教育新形势下,我们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形势变化的原因和本质,意识到自身工作对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意识到小学生德育培养对祖国形象树立的关键性;同时更要积极主动的适应新形势,转变教学理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此外,我们教师本人,应该坚持不断学习,保证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学生做好表率,教育教学才有价值和意义。最后,切忌由于德育教育涉及面较为广泛,而偏重某一方面,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国家形象担当。
参考文献:
[1]黄皓洁.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学的工作重心[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5.
[2]夏敏.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58.
[3]张国祥.探讨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5.
[4]苗種国.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9(06):95-96.
[5]于莉.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32.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当下来说,不仅仅是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对国家道德形象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科目,国家也对其非常重视。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调整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新的教学策略,立足于学生情况,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明确当下小学教育形势,及时转变教育理念
在以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科目并不作为一个强制性考察项目,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德育科目也不通过开展考试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水平,看起来德育教育好像始终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德育科目只是没有特别使用显性方式展开它的教育,它渗透在每一个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现在,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德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中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方式,务必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和社会对德育教育看法的转变,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德育教育工作做好铺垫和准备。
二、积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对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来说,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受传统教育影响,德育科目对学生来说较为枯燥无趣,学生对其并不重视,教师如果单方面的强调其重要性,只怕会适得其反,引发学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先大致摸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融入学生的团体中,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尽可能地把自己代入学生的身份去思考教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师生平等从而愿意接受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学,只有学生积极充分参与课堂,才能取得该有的教学成果。只有与学生相互理解,教师才能真正顺应学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当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去参与德育课堂时,教师才能有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的熏陶,使德育教育的课堂更加生动而有趣。
三、将德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把实践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手段,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接受德育教育的洗礼,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素养,是小学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形式。实践德育工作研究的开展,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早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目前的德育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更应该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并且学会灵活运用它 ,从而强化教学效果。作为教师,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将现实生活中存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带到课堂中来,与学生共同去交流讨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在更多的社会经历基础上,对世界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在生活有更多更细腻的情感体验。
此外,教师应确立有效的反馈方式。在开展实践活动后,教师应该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这不仅有利于了解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而给老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确认教学是否达到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必须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案,不断更新和改良,德育工作才能不断有所进步。
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言传身教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绝对不能过分依赖刻意教育的教学方式。我们不仅应该从课堂出发对学生进行说教,而且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注重自己在思想、态度、举止、言行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表率性作用。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将自己的理论教学知识首先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才能有信服力。
五、注重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我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当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协调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保证学生思想道德在正轨上发展。这要求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加强联系与交流,形成统一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
总结:
总的来说,在教育新形势下,我们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形势变化的原因和本质,意识到自身工作对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意识到小学生德育培养对祖国形象树立的关键性;同时更要积极主动的适应新形势,转变教学理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此外,我们教师本人,应该坚持不断学习,保证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学生做好表率,教育教学才有价值和意义。最后,切忌由于德育教育涉及面较为广泛,而偏重某一方面,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国家形象担当。
参考文献:
[1]黄皓洁.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学的工作重心[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5.
[2]夏敏.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58.
[3]张国祥.探讨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5.
[4]苗種国.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学周刊,2019(06):95-96.
[5]于莉.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