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的五点体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and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已经进入了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运用文字、声音、动画等,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兴趣 观察 分析能力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84-02
  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下体会。
  一、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记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人的心脏的结构,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心脏的四个腔、四个腔壁的厚薄、心房与心室间、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以及与各腔相连的血管名称,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动画,学生理解了心脏的工作原理。然后,将人的血液循环路线图展现给学生,学生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讲述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不先指出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而是向学生指出:种子在贮存的时候并不萌发,在播种到田地里,它就萌发了,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明确目的)。然后,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给学生看,同时跟学生交谈,把观察的结果逐步地写在黑板上(进行记录),最后跟学生讨论和交流,达成共识(资料的处理),让学生自己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自身条件是胚是活的、结构完整且度过休眠期;外界条件是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分析能力。资料分析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资料分析,应用信息技术,将人的营养始终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的画面展现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分析,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五、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进一步探究能力。进一步探究旨在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探究和实践。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級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以后,学生已经知道了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4题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提出问题]光是形成叶绿素的条件吗?[作出假设]光是形成叶绿素的条件。[制定计划] 展示画面,准备韭黄和韭菜。[实施计划]学生先将韭黄和韭菜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它们颜色的不同,然后看到长势完全相同的两盆韭黄,一盆放在光下,另一盆放在暗处,一段时间以后,观察两盆韭黄颜色的变化:放在光下的那盆韭黄颜色变成绿色,放在暗处的那盆韭黄颜色没有变化。[得出结论]光是形成叶绿素的条件。[表达和交流]韭黄和韭菜的培植条件只有遮光和不遮光的不同,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以上整个探究过程,简单明了,培养了学生的进一步探究能力。
  总之,按照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来组织开展了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了生物学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通过以上五条途径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了个性化,所有的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最初接触的数字就是1,从小学最开始的最小正整数1,到初中时代的1次幂,再到高中时代的1,当然高中时代接触到的1的运用就较多了,如单位长度、单位圆、单位向量,指对函数中经常借助于1来比较大小,三角函数中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的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再如平面向量中三點共线中的1,不等式中1的合理运用等等,甚至到大学数学中1的运用也是无处不在。  【关键词】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28-02  数学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生动巧妙的引入设计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调动其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那么如何设计一节高效的课堂导入呢?  笔者以为在设计引入问题时 必须考虑以下环节:①操作“描述”:“我是怎样设计的”;②理论“支撑”:“我这样设计意味着什么”,“我怎么会这样设计
期刊
【摘要】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等新兴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在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开发的Unipus大学英语数字教学平台之后产生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基础,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源与应用一体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Unipus 大学英语 辅助 影响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英语教材的特点,阐述了语篇教学的涵义及目的,介绍了语篇教学的程序和方法,并提出了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年级英语 语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93-02  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已进入语境式整体课堂教学阶段,强调从语篇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这对学生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6)37-0125-02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场所,为我国培养高对口性的就业人才贡献了杰出的力量。但是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文化课成绩都比较差,自然数学成绩也很低,他們对数学有畏惧甚至厌恶的心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师教育的关键应该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才是学习的技巧。本文就如何激发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开简单讨论。  【关键词】中职数学 学习兴
期刊
【摘要】本次研究分析数学实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实现革新。文章主要分析了数学实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数学实验在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数学实验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47-02  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任务比较重,而且教学的形式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
期刊
【摘要】新时代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课堂教学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因其具有精细、微小和直观等独特的教学功能,被各大学校广泛推崇使用。本文探讨了将微课应用到护理专业实训的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微课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几点应用策略,望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 护理实训教学 运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新课堂的构建中,“102010课堂”是一种思路清晰、步骤明确的教学模式,其能够让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反思测评,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每一分钟,完成高效的学习。现文章主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新课堂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102010课堂 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22-01  “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50-01  让教学轻松高效,让学生悦读好学,这是“语文主题学习”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语文老师的梦想。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放课堂,让讲台成为学生舞台,是语文主题学习得以进行的前提。让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让语文主题学习的音符润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