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曹丕所做的《典论·论文》反映了人们在文学观念上的自觉性,它是对文学独立不朽价值的一种强调,是汉末使其丧乱所带来的士人精神取向的一种必然表现,并且使得文学创作的繁荣更近一步,当然也开始引发人们的这种文学至上的意识,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由于齐梁时代的文学过热而导致现时的盛极而衰。《文心雕龙》所产生的年代正是那个文学过热的时代,所以在这部巨著身上打下了文学过热的时代烙印以及文学至上的思想烙印。
【关键词】:文心雕龙;典论·论文;文学理论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文人自觉时代的第一篇美学专著,它通过一种渐趋自觉的精神来对文学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强调了文学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这也是我国第一步古代系统以及专门进行文学批评的著作。这部著作在我国的文论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文心雕龙》就是在《典论·论文》的基础上创作的,是我国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巨著,其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以及批评等进行了极为全面的总结和阐述,成为了我国文艺批评中最具有权威的一部典范论著。
一、《文心雕龙》简介
《文心雕龙》是中国的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作者是刘勰。这部著作共分为上下两编,每一编都是25篇,其中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总序1篇。这部巨著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密的批评的书,全书的重点一共有两个:其一,反对那些一切不切合使用的浮靡闻风;其二,大力提倡务实的文风。对于作者刘勰而言,他将所有的书都看作是文学书,因此这部书的理论是非常广泛的。《文心雕龙》是以孔子的美学思想来作为基础的,兼采到家所长,认为道是一切文学的本源,圣人自然也是所有文人学习的榜样,经书则是一切文章的典范。在这部著作中,将作家们创作个性进行了总结归纳,分别是才、气、学、习。
二、《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延伸
(一)明确地阐明了文学同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
从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在刘勰之前,有很多的文学评论家已经看到了文学作品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然而他们并未将这种现象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仅仅只是看到了作家才性的变化而已。比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认为作者文章之所以会有区别,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坐着的才性是有区别的,起到决定作用的正是才性。在《典论·论文》中,曹丕并未谈到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对于作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刘勰则在《典论·论文》的基础上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不仅认为作家的才性固然重要,同时也已经提出了他明确的认识,那就是文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与其外界的社会环境所起的变化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换言之也就是说文学其实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例如,他认为在我国文学史上所出现的最为著名的建安风骨,正是由于当时社会处在一种世积乱离的社会环境之下而形成的,而不仅仅是作家的才性所致。毫无疑问,刘勰看到了由于政治变迁、社会风尚等一些外在变化与作家才性之间的这种联系和区别,在理论上较之以前又嵌进了一大步。同时他还注意到了自然环境对于作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一年四季,春夏交替,山川湖泊,各有特点,南北风光,各不相同。处于不同的时节、地域以及景物之中,作家的感受自然是有所不同的,创作出的作品自然也会有所差异。所以说,自然环境不仅会对作家的创作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起个性以及总品的风格。
(二)正确地阐明了文学中的质与文
仔细分析刘勰所生活的年来会发现,但是正好处于骈丽声律的最初兴盛时期,文学的发展开始朝着形式雕琢之美方向发展,社会内容比较匮乏,出现了重文轻质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虽然这种现状对文学的发展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然而,这种情况便会使得文人开始脱离社会,片面地去追求文字的一种浮夸,长此以往,便成为了一个极大的缺陷。他通过生动而形象地比喻来剖析了质与文之间的这种关系,即内容和形式必须要相互进行配合,只有如此才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当然,他所强调的最为根本、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内容。如果文章的内容好,那么雕琢便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假如内容空泛,那么这种雕琢便成为了一种浮靡的文风,所以,一切文章都应该首先从内容出发,这样才能够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这也是刘勰做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行了形象的比喻,那就是犹如人体的骨髓与肌肤的不可分割一样。这一点是当时的任何文学理论家都不可能提出来的。
(三)积极地探索了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
《文心雕龙》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除了讲述了问题以及批评之外,其他的便都是创作论,也就是来讨论有关文学的创作规律的。从艺术构思、作品的内容形式、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都进行了非常深入地研究。对于艺术构思问题的研究,刘勰则在继承陆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他认为,虽然陆机的见解在精巧性方面是很独特的,然而还相对片面,不够完整。所以,他指出,任何一个作家在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中,起思想活动是非常宽泛的,他的思想可能会飘到千万里之外,当他静静沉思的时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便会在他的脑海中翻飞,这便是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一种特殊效果。构思的这种巧妙,便能够使得作家的精神与其做描述的客观事物达到一种完美融合。
(四)探讨了作家个性同作品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曾经提到了作家的气质、才性同其文章之间的关系,正因为作家的气质、a才性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作品风格才产生了差异。而刘勰比之进步的所在便在于他并非仅从作家的才性方面来对作家的风格进行探讨,而是从才、气、学、习这四个方面来对作家的风格进行探讨的,这与《典论·论文》进行比较就更加具有科学性了。他将作家的风格共分为了八种类型,将其称做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以及轻靡。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明确地提出了希望作家的作品能够风清骨峻,而这一点自然要比《典论·论文》又更近了一步。
(五)为古代文艺批评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文学批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文学不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文学产生,伴随着便会出现文学批评。但是有关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则是需要文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会有的。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也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文学批评论,但是起还比较偏重于主观以及印象,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刘勰就认为《典论·论文》存在密而不周的缺点,而要想纠正这些问题,则必须要提倡博观。刘勰强调的是一种实践的观点,这在那个年代是最难能可贵的。
结论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作为一部文学理论巨著,在《典论·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作者刘勰的许多观点都是极为先进的,已经完全突破了当时那个年代的文学理论的束缚,为我国的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彦. 论刘勰对《典论·论文》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2]蒋凡. 《文心雕龙》建安三曹论评议[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3]张敬雅. 《文心雕龙·神思》研究综述[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15(01).
【关键词】:文心雕龙;典论·论文;文学理论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文人自觉时代的第一篇美学专著,它通过一种渐趋自觉的精神来对文学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强调了文学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这也是我国第一步古代系统以及专门进行文学批评的著作。这部著作在我国的文论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文心雕龙》就是在《典论·论文》的基础上创作的,是我国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巨著,其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以及批评等进行了极为全面的总结和阐述,成为了我国文艺批评中最具有权威的一部典范论著。
一、《文心雕龙》简介
《文心雕龙》是中国的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作者是刘勰。这部著作共分为上下两编,每一编都是25篇,其中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总序1篇。这部巨著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密的批评的书,全书的重点一共有两个:其一,反对那些一切不切合使用的浮靡闻风;其二,大力提倡务实的文风。对于作者刘勰而言,他将所有的书都看作是文学书,因此这部书的理论是非常广泛的。《文心雕龙》是以孔子的美学思想来作为基础的,兼采到家所长,认为道是一切文学的本源,圣人自然也是所有文人学习的榜样,经书则是一切文章的典范。在这部著作中,将作家们创作个性进行了总结归纳,分别是才、气、学、习。
二、《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延伸
(一)明确地阐明了文学同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
从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在刘勰之前,有很多的文学评论家已经看到了文学作品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然而他们并未将这种现象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仅仅只是看到了作家才性的变化而已。比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认为作者文章之所以会有区别,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坐着的才性是有区别的,起到决定作用的正是才性。在《典论·论文》中,曹丕并未谈到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对于作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刘勰则在《典论·论文》的基础上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不仅认为作家的才性固然重要,同时也已经提出了他明确的认识,那就是文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与其外界的社会环境所起的变化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换言之也就是说文学其实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例如,他认为在我国文学史上所出现的最为著名的建安风骨,正是由于当时社会处在一种世积乱离的社会环境之下而形成的,而不仅仅是作家的才性所致。毫无疑问,刘勰看到了由于政治变迁、社会风尚等一些外在变化与作家才性之间的这种联系和区别,在理论上较之以前又嵌进了一大步。同时他还注意到了自然环境对于作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一年四季,春夏交替,山川湖泊,各有特点,南北风光,各不相同。处于不同的时节、地域以及景物之中,作家的感受自然是有所不同的,创作出的作品自然也会有所差异。所以说,自然环境不仅会对作家的创作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起个性以及总品的风格。
(二)正确地阐明了文学中的质与文
仔细分析刘勰所生活的年来会发现,但是正好处于骈丽声律的最初兴盛时期,文学的发展开始朝着形式雕琢之美方向发展,社会内容比较匮乏,出现了重文轻质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虽然这种现状对文学的发展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然而,这种情况便会使得文人开始脱离社会,片面地去追求文字的一种浮夸,长此以往,便成为了一个极大的缺陷。他通过生动而形象地比喻来剖析了质与文之间的这种关系,即内容和形式必须要相互进行配合,只有如此才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当然,他所强调的最为根本、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内容。如果文章的内容好,那么雕琢便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假如内容空泛,那么这种雕琢便成为了一种浮靡的文风,所以,一切文章都应该首先从内容出发,这样才能够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这也是刘勰做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行了形象的比喻,那就是犹如人体的骨髓与肌肤的不可分割一样。这一点是当时的任何文学理论家都不可能提出来的。
(三)积极地探索了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
《文心雕龙》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除了讲述了问题以及批评之外,其他的便都是创作论,也就是来讨论有关文学的创作规律的。从艺术构思、作品的内容形式、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都进行了非常深入地研究。对于艺术构思问题的研究,刘勰则在继承陆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他认为,虽然陆机的见解在精巧性方面是很独特的,然而还相对片面,不够完整。所以,他指出,任何一个作家在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中,起思想活动是非常宽泛的,他的思想可能会飘到千万里之外,当他静静沉思的时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便会在他的脑海中翻飞,这便是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一种特殊效果。构思的这种巧妙,便能够使得作家的精神与其做描述的客观事物达到一种完美融合。
(四)探讨了作家个性同作品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曾经提到了作家的气质、才性同其文章之间的关系,正因为作家的气质、a才性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作品风格才产生了差异。而刘勰比之进步的所在便在于他并非仅从作家的才性方面来对作家的风格进行探讨,而是从才、气、学、习这四个方面来对作家的风格进行探讨的,这与《典论·论文》进行比较就更加具有科学性了。他将作家的风格共分为了八种类型,将其称做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以及轻靡。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明确地提出了希望作家的作品能够风清骨峻,而这一点自然要比《典论·论文》又更近了一步。
(五)为古代文艺批评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文学批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文学不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文学产生,伴随着便会出现文学批评。但是有关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则是需要文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会有的。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也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文学批评论,但是起还比较偏重于主观以及印象,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刘勰就认为《典论·论文》存在密而不周的缺点,而要想纠正这些问题,则必须要提倡博观。刘勰强调的是一种实践的观点,这在那个年代是最难能可贵的。
结论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作为一部文学理论巨著,在《典论·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作者刘勰的许多观点都是极为先进的,已经完全突破了当时那个年代的文学理论的束缚,为我国的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彦. 论刘勰对《典论·论文》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2]蒋凡. 《文心雕龙》建安三曹论评议[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3]张敬雅. 《文心雕龙·神思》研究综述[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