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电影理论在经历了1980年代的繁荣期后,理论生产力开始下滑,纯理论逐渐走向批评性理论;细致的分析性理论逐渐取代宏大的构建性理论;而严肃的文化批评也逐渐向各色各样的新“文化研究”弥散。原因之一便是由于结构主义理论本质上的高稳定性特征在低稳定性的当代文化语境中遇到了一时无法解决的焦虑和尴尬,结果导致了规避深思的当代学者的逃脱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