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tmd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个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在业务方面不仅应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应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这就需要熟悉教育理论,并能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英语教学法”(以下简称“教学法”)课程的目的任务就是使学生了解英语教学的理论、方式和方法。通过教育实习的初步实践,培养学生从事教学的能力。然而,要把教学法的知识变为自己的教学技能而运用自如,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因此,不能奢望经过一次教学法的学习,一位初出茅庐的新手就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教学的规律,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教学法课程学习后,开始教育实习时,不少学生不会备课,不会写教案,不会处理教材,不会安排教学环节,不会设计和运用直观教具,困难重重。出现这种现象,虽不能说是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失败,起码也应视为严重的缺陷。衡量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绝不能只看在校时的成绩,必须跟踪到观察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教学能力。有些毕业生反映,在校学习教学法时,觉不出它的好处,听着有趣却不能理解。到了工作岗位后,碰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才深感它的重要。没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学生学习教学法,如果只是听讲而不是实践,就必然会产生隔靴搔痒之感,理解不了更谈不上运用。因此,提高教学法课程质量的关键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认识和运用教学规律的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上。
   二
  在课程布局上,改变以往教学法与教育实习截然分开的作法,把两者紧密结合,分为重点不同的几个阶段。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采取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做法。
  第一阶段,学习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英语教学的原理、原则、方式、方法和手段,课内外教学工作的组织安排以及它们与英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了解国外外语教学法几种主要流派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才能高瞻远瞩,心明眼亮。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教师提示,学生自学、讨论,教师总结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
  第二阶段,研究语音、词汇、语法、课文、阅读等项的教学,进行教育学习。根据学、讲、练三结合的原则,组织学生结合实习课题的备课和试讲,学习教学法教材的有关章节,研究和运用上述各个项目的教学法。通过见习听课、教师讲评,加深学生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
  第三阶段,进一步运用教学理论总结教育实习的经验。分析研究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主要经验和问题展开讨论。
  在教学内容上,除学习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外,要注意吸收国内外英语教学的新成果;要密切结合当前我国以及本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学习省内外英语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注意研究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毕业后处理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通过教育实习的实践,不仅可以验证所学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转变和提高学生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愿当教师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因为对教育工作缺乏亲身的感受,受种种客观消极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模糊认识或偏见。对此,绝不能简单粗暴地作为错误思想来批判,也不是单靠讲道理、作报告所能解决问题的,必须启发诱导,言传身教。要以教师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更要让他们通过教育实践去认识教育工作的意义,获得亲身的感受。实习时,指导教师必须要求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工作,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上好每一堂课,要组织他们深入到班级中去,关心和爱护学生,和同学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历届实习的经验证明,绝大多数实习生认真工作,诲人不倦,赢得了所教班级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实习结束返校时依依不舍之情令人难忘,从而开始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光荣和幸福。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努力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动力。
  三
  实践产生认识,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只能产生于教学实践。认识又推动实践,坚定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必然会激励着这些年轻的教师们积极钻研教学,努力攀登高峰,成为教坛的新秀。
  要加强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任课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认真学习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熟悉中学英语教材,了解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经验和问题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正确的评估本地區英语教学的质量。要积极参加有关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活动,特别要与地市教研室密切配合。教学法课程的教师只有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习教学法理论,才能达到深刻理解,学以致用,教学中也才能言之有物,有的放矢。
其他文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从而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这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在新课改当中,要想改进课堂教育教学行为,实现教育有效性,教师角色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教师角色具有权威性,教师们往往扮演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纪律的管理者和国家课程标准的执行者的角色。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教师就
期刊
沈从文的《边城》是文学史上一件别致的精品,《边城》是歌颂人性的至美,“是表现人性美的力作”,“是人性美的赞美诗”,是一部理想的作品。既然是理想的,就不是现实的。边城是单纯的,每一寸都是真,每一寸都是善,每一寸都是美。在这片如世外桃源般的土地上人们如此生活着:“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计数。”   一、真:真心、真诚、纯真   1.主人公翠翠与傩送之间最真
期刊
一   对于“短除法”这部分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是以“你知道吗?”的形式出现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所以,“短除法”这一内容,还是应该教给学生的。   1.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就要求教师不可低估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短除法”是前人总结出来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一   课堂上,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教师是无法预料的。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存在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数学教学中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课堂上
期刊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过去,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大都采取以讲授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和以谈话为主的双向信息交流方式。这两种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课改要求,而需要的是以“合作——探究”为主的综合信息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主体信息交流网络。为此,笔者在教学《寻找春天》习
期刊
摘 要:许多事实表明,一个被教师所关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的天职,也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将心敞开,接纳教师,接纳教师的教育;才会主动拆掉隔阂的高墙,沟通情感;才会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写作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他们没有课外书,没有家人引导,缺乏生活经历,缺乏教师的细心指导。但是在教学中笔者渐渐领悟,想让他们写好作文,
期刊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带着兴趣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被动的学习也会变成主动。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   一、激趣导入,调动情智   要让体育课堂充满吸引力,引导
期刊
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工作认真的人,写东西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种好习惯。语文老师训练学生作文,也要在这一点上注意,教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这种好习惯。  修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表面看,自然是检查写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如果有,就把它改妥当。但是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语言妥当,文字不会不妥当,因此,需要检查的,其實是语言。  怎样的语言才妥当,怎样的语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落实新课改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促进探究学习的有效进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对于接受学习来说,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的。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
期刊
摘 要:根据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理论,本文对《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进行了对比,揭示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造成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理解和尊重才能使不同文化间交往从矛盾冲突走向和谐统一。  关键词:异质文化;价值观;冲突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反映“边缘文化”的美国华裔文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一经发表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