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上马 再送一程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这一措施指出了语文走的是一条“重阅读,重积累”之路。阅读是方法,积累是目的,知识的积累主要通过阅读获得。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从被动到主动,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仍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听音乐,你可能很少思考,更少想象。因为它的氛围是给你设定好的,你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阅读过程却是一个情景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想象空间,你能与前辈古人进行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世界漫游……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前提。抱怨写作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的太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自古便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言在告诫我们。对于初中生,作文材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是来自课本,二是来自课外阅读,三是来自自身生活积累。这三个方面都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仔细观察,认真积累。毕竟一个人的直接经验相对来说较少,要需要间接经验来补充,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而阅读便给人们提供了间接经验。以初中语文第六册为例,就提供了丰富的议论文材料(如:立志方面有《谈骨气》,学习方面有《怀疑与学问》等),记叙文材料(如:学校生活的《藤野先生》、家庭生活《背影》等)。有了丰富地写作材料为基础,再把已获得的间接经验加工、提炼,写作文时心里就踏实了,持之以恒就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了。
  师父领进阅读领域的大门,学生自己怎么修行呢?
  
  二、从自觉到自主,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只是学生解读文本、构建意义的帮助者,而学生要学会自主阅读,做阅读的主人。
  1、自主解读
  阅读是一个理解、吸收、鉴赏、评价文本的一个思维过程。对知识的渴求产生阅读的需要,阅读的需要产生阅读的动机,阅读的动机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浓厚的阅读兴趣产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态度,积极主动地阅读态度产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应当让学生去真正感知原汁原味的文本,然后再凭自己知识积累的已有材料来理解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学生可以一目十行、通读浏览,也可以细细赏读、咀嚼品味,从篇章结构、表达技巧到一词一句、主旨意蕴,哪怕是荒诞不经的“误读”,也能为更透彻地领悟他人精妙的解读铺垫“阅读期待”,才能吸收更精确、更独到的感悟。
  2、自主鉴赏
  学生通过语言这一媒介,通过对语句的体味咀嚼,来获得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为具体体验和感受。比如:内容方面,看人物形象是否丰满、是否典型、是否有价值;形式方面,看小说语言是否生动形象,戏剧语言是否通俗,有个性和表现力,诗歌语言是否精炼、形象、含蓄、有音乐美,散文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优美传神等等。再者,获得审美愉悦是人们进行阅读活动的动机之一,千筛万选的精品课文也会给乐于体验的学生以审美享受,让学生得到是非美丑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产生鉴赏冲动。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自己更加睿智的感悟与学生平等的交流碰撞,学生自然会获得更高层次的情感高峰体验。
  3、自主批评
  前面所说的是学生“读进去”,是睁着眼“仰视式”阅读,需要读者深入文本,贴近作者,摸清看透作者的思路脉搏;自主批评则是“读出来”,是“闭”着眼“府视式”阅读,它要求学生跳出文本,与作者保持距离,对文本的是非、优劣、美丑做出客观、冷静、不带成见的理智判断和价值评估。
  4、自主创造。“教是为了不教”。经过解读、领悟、鉴赏、批评几个过程后,学生就自然地会有一种冲动。产生要表达、要行动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主动和他人交流,或者摊开书本、迅笔疾书,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者进—步升华自己的情感、情操。这种由好的文本产生神奇的精神力量所变成的物质力量,这种积极的自主创作,正是我们为师者梦寐以求的。长期坚持一定会创造性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来。
  作为一个教师。不管自己的水平有多高,积累有多厚,责任心有多强,都不能只顾自身宣泄,而排斥学生的自主阅读,那样就只能是扼杀人才,遏制天才。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样“渔”
  
  学生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教师不能大包大揽,只宜做出一些学生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还难做到的事。
  1、供材料
  学生完成一篇文章,或者一个学期学完一册教材,需要读哪些文章、哪些书,教师要鸟瞰,能提前开出书目,并张贴出来:时下有哪些精妙时文,新版图书,哪些是现在适合阅读的,教师要心中有数,且能及时推荐;学生之间、班级,年级,校际之间、生活中间有意义的新文章,刚发生的新事件,教师应能洞察、能评点。
  2、开处方
  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一篇文章的学习,一本书的阅读,如何指导学生解答阅读类的题目,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非解决不可的难题。就试卷上看,文本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是“科学文本”,另一类是“文学文本”,如果文本靠近“科学文本”,那么阅读当以“原意”追索为主;如果靠近“文学文本”那么阅读理解当以“意义”构造为主。追索“原意”,即弄明白作者凭借科学语言所要陈述、阐明的事实和道理,即“求真”。在这种情况下,“审美”不是没有,但只是次要的。“意义”构造为主,即主要借助自己对外部世界和全部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淀,将文学作者转换为读者对世界、生活的再认识、再体验、再感受。这样的过程不是“求实”而是“审美”。
  3、点迷津
  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不同的阅读方法,搜求信息的阅读,需要用快速的浏览、跳读法;理解性的阅读侧重于精读,研究性阅读侧重于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判断和推理;鉴赏性阅读侧重于表象与形象的组接转换、情感的激荡和共鸣。教师作为知识上的过来人、人生路上的先行者,就要显示其“助学”作用,为学生指点迷津,使其快速前进。
  让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尽量多读书,拓宽阅读的视野,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参与意识,为终身读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062150河北省泊头市王武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学校,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人格力量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因为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各种活动大多数是以班集为单位进行的。毫不夸张的说,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能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深入与否。特别是高中学生,他们的人生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内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克林伯格曾说过:“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表识”,“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教学对话就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
期刊
现编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是依据义务教育的要求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突出议论文教学的。学生的作文亦以练习写议论文为主。那么,对初学写议论文的初中生来说,教师应该怎样指导他们习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功夫:     一、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中的议论文    课文中编排的议论文是学生认知议论文的依据,也是练习议论文最好的范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期刊
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无不发生变革。当今的教育不再是以传播知识为核心,而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而写作则是最具个性特征的脑力劳动,是一种培养和锻炼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特殊战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笔者作了一点浮浅的探究。    一、提高写作的认知水平    学生对写作认知水平的高低,
期刊
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质的核心并非矛盾,其教学的目标均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问题则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手段是压服学生去被动地学习和接受,迫使学生就范而去按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模式发展,而新的教学方法采取的手段是引导学生乐从,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乐学乐受,激发学生发展个性,具有个性特色的去发展自己。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最终都是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
期刊
处于新课程改革的浪口风尖,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准备好每一节语文课,这就给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如何透过必要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四十分钟增效提质呢?笔者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环节,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把握课程目标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期刊
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乐园。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必须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合作伙伴。我认为,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乐于接受练习,是搞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激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语文课堂发挥最好的效果,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兴趣至关重要。试想:你不感兴趣的事想做吗?乐意去做吗?如果我们
期刊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多年,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原因是“语文难学,没有兴趣”。因此要让学生爱上语文,有必要打造有趣的语文课,即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趣,学中有趣,趣中有学,学与趣融为一体,每堂课都像一出戏似的。语文课本身大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有趣因素,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情意化的语言文字,都可以提炼许多有趣的内容。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不断精心打造这样的课堂。    一
期刊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认识社会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是:“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学生,尤其是像我们这里的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学校的图书馆形同虚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最佳学习氛围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导语的设计应讲求方 法和实效,不可千篇一律,可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体裁特点而定,采用灵活多变的开讲方法,做到“一石激起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