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关乎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关乎一个国家前进的车轮,更加关乎整个世界的生机活力,而一个教育者在其中应起到莫大的作用。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笔者更加坚定了这种看法。穿越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触摸其教育思想,边读边教边想,一路走来,时常感到于心有戚戚焉。
跟随这位献身教育的实干家的教育生命,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在他的教育生涯里,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对学生的无限珍爱、对教育的倍加重视、对生命的肃然起敬。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到:“命运把我跟这些最生气蓬勃的、最复杂的、而在我看来也是最有意思的少年们永远地结合在一起了,他们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他们,那么我所知道的、所会的、所做的一切也就都不存在了。”由此看来,他把教师与学生的相遇看得是如此的美好、亲切,缘分使之走到一起,能不珍惜这份师生缘吗?如此对待教育中师与生的碰撞,能不会有教育过程中的熠熠闪光吗?这样的教育态度、和谐状态能不其乐融融吗?苏霍姆林斯基也说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才可能有正常的道德发展,才可能有爱、幸福和劳动的和谐,而一个人的道德健康正是取决于这种和谐的。”师生之间的一刹那相遇,看起来似乎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但如果想达到“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境界,不只是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需要和谐的教育来使之延续和提升。
万事开头难,可是既然有了开始的和谐,那么接下来的不就很容易了吗?但这仍是一件需要源源不断的、根深蒂固的用爱心投入的事业。
在这种爱的播撒的工作中,在这种和谐的理念的指导之下,一位优秀的教师当然更要做好自己的最为基本的工作,那便是教学。
1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放低姿态
不能只讲师道尊严,师生应该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共同进步者。师生共同学习是一种融洽的氛围,使学生习惯于主动学习,不再感到教师是监工,这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比如写作课上,学生共同搜集材料,独自思考选题,初步构思,列提纲,组内交流,班里议一议,一个人的智慧可以启发大家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个体智慧的展现,既给了个人表现的机会,还启发了大家的灵感,这远远要比教师说出来好。人人竞争,共同进步,这是课堂上和谐的体现。
2 教师要有思想
如果教师没有思想,整个课堂就会枯燥而单调。所以要启发学生思考,使之养成思考的习惯。比如:如何看待董存瑞、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死?学生哗然:“傻呗。”教师可以说:“请大家联系社会分析人物,当今的社会有这样的情况吗?他们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中华民族要想自强、自立,不再受人家欺负,便不能没有这样的英雄。现在的人随波逐流,精神世界中执著已经变得很匮乏了。当然,人也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作出自己尽可能的贡献。”教师可以联系现代的张海迪、史铁生等人的伟大人格、坚强意志,使学生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丰富。这样的课充满分析、评价、思想、激情,各种情感都流淌在课堂之上。这就是有激情、有创造性的课堂。站在德育渗透的高度,教师要向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境界靠拢,“应当教会学生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叫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
3 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空间
这种精神空间包括理想、信念、美感、思索、情感、道德等。教师既要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成为学生的导师,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的守望者,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精神上不缺钙。教师要富有情趣。一个人能变得幽默富有情趣,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在教学中要善于变,但教师要有一个教學目标,而在这个教学目标统摄下,教师可以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不断地更新、发展。要赋予教学环节、教学工具以情感,这样工作起来会很高兴,学生学起来也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
爱的力量是浑厚的,爱的影响是长远的,爱的结果是和谐的。教育者心中有爱,他对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便不会感到厌倦,而是幸福的;教育者能把这种爱种植于学生心中,那么这种工作便不会枯燥乏味,而是丰富多彩的;而学生能把这种爱的精神和力量繁衍下去,那么教育工作便不只是教和学,而是一件囊括一切的事业。
(作者单位:1 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2 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
跟随这位献身教育的实干家的教育生命,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在他的教育生涯里,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对学生的无限珍爱、对教育的倍加重视、对生命的肃然起敬。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到:“命运把我跟这些最生气蓬勃的、最复杂的、而在我看来也是最有意思的少年们永远地结合在一起了,他们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他们,那么我所知道的、所会的、所做的一切也就都不存在了。”由此看来,他把教师与学生的相遇看得是如此的美好、亲切,缘分使之走到一起,能不珍惜这份师生缘吗?如此对待教育中师与生的碰撞,能不会有教育过程中的熠熠闪光吗?这样的教育态度、和谐状态能不其乐融融吗?苏霍姆林斯基也说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才可能有正常的道德发展,才可能有爱、幸福和劳动的和谐,而一个人的道德健康正是取决于这种和谐的。”师生之间的一刹那相遇,看起来似乎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但如果想达到“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境界,不只是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需要和谐的教育来使之延续和提升。
万事开头难,可是既然有了开始的和谐,那么接下来的不就很容易了吗?但这仍是一件需要源源不断的、根深蒂固的用爱心投入的事业。
在这种爱的播撒的工作中,在这种和谐的理念的指导之下,一位优秀的教师当然更要做好自己的最为基本的工作,那便是教学。
1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放低姿态
不能只讲师道尊严,师生应该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共同进步者。师生共同学习是一种融洽的氛围,使学生习惯于主动学习,不再感到教师是监工,这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比如写作课上,学生共同搜集材料,独自思考选题,初步构思,列提纲,组内交流,班里议一议,一个人的智慧可以启发大家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个体智慧的展现,既给了个人表现的机会,还启发了大家的灵感,这远远要比教师说出来好。人人竞争,共同进步,这是课堂上和谐的体现。
2 教师要有思想
如果教师没有思想,整个课堂就会枯燥而单调。所以要启发学生思考,使之养成思考的习惯。比如:如何看待董存瑞、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死?学生哗然:“傻呗。”教师可以说:“请大家联系社会分析人物,当今的社会有这样的情况吗?他们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中华民族要想自强、自立,不再受人家欺负,便不能没有这样的英雄。现在的人随波逐流,精神世界中执著已经变得很匮乏了。当然,人也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作出自己尽可能的贡献。”教师可以联系现代的张海迪、史铁生等人的伟大人格、坚强意志,使学生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丰富。这样的课充满分析、评价、思想、激情,各种情感都流淌在课堂之上。这就是有激情、有创造性的课堂。站在德育渗透的高度,教师要向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境界靠拢,“应当教会学生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叫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
3 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空间
这种精神空间包括理想、信念、美感、思索、情感、道德等。教师既要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成为学生的导师,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的守望者,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精神上不缺钙。教师要富有情趣。一个人能变得幽默富有情趣,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在教学中要善于变,但教师要有一个教學目标,而在这个教学目标统摄下,教师可以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不断地更新、发展。要赋予教学环节、教学工具以情感,这样工作起来会很高兴,学生学起来也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
爱的力量是浑厚的,爱的影响是长远的,爱的结果是和谐的。教育者心中有爱,他对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便不会感到厌倦,而是幸福的;教育者能把这种爱种植于学生心中,那么这种工作便不会枯燥乏味,而是丰富多彩的;而学生能把这种爱的精神和力量繁衍下去,那么教育工作便不只是教和学,而是一件囊括一切的事业。
(作者单位:1 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2 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