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习初中地理知识最关键最基础的素养。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是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地理知识学习的方法等。我们应该在培养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融入乡土气息,并积极开发一些融入乡土元素的课程,科学合理的培养初中学生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乡土元素;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时融入乡土元素已经成为当今初中地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乡土元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沟通,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是对融入乡土元素的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乡土元素的概述
与乡土相关连的一些文化精神风格、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等相关的物质就是乡土元素。乡土元素主要就是指特定的地区中产生具有浓烈地方特色以及长期沉淀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生态环境特征以及物质文明特征等[1]。乡土元素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特有元素,其包含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作物、地质地貌以及一些生产生活用品等,还有一些乡村文化体系以及元素等也包含在其中。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元素的意义
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随着课改和课程的深入,宜宾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乡土教材《宜宾地理》,是一本独具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条件下,初中地理的教学也应该摒弃原始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应该改革创新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2]。
目前,地理知识的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星辰运转以及山川地貌等一些自然地理知识,还融入人口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等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带入相关乡土气息,并且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合理的融合,加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
三、培养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带入初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地区为例子,并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地质地貌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的了解自己的家乡,还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宜宾地理》教材的许多章节的内容中就充分体现了乡情教育和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学生在学习第五章《腾飞的工业》这一章内容中,我安排了学生对宜宾市乡镇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过以下一些问题:1.宜宾过去曾办过哪些乡镇企业?(骨粉厂、塑料厂、糖厂、酒厂等)2.导致这些乡镇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3.宜宾发展乡镇企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今后该怎么办?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既了解了家乡工业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又能展望家乡工业的前景。从而明确了家乡工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抽象化知识变得形象化。初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常一些抽象化的知识点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来讲解明白,这时候教师可能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来使得学生理解所讲的知识,但如果初中教师在讲解抽象化地理知识的时候融入乡土元素,那将会使得抽象变形象,知识点变得具体了,学生才会更容易理解以及掌握。并且还能够有效的节省教师的时间以及精力,有效的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课内,讲乡土发展的优势,可使学生产生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讲乡土发展的历程,可使学生坚信家乡有美好的未来;讲乡土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产生责任心。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江》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所熟悉以及相关的乡土元素,以此来分析长江地区的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培养。
(三)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原则。乡土地理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走出课堂,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外进行观测、观察、参观、调查等活动。在进行地理调查时,除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外,还要到各生产部门访问,并收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例如:学生在学习《宜宾地理》教材第三章《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内容时,课后就安排了这样一道活动题:“你所在学校附近有河流吗?去看看河水水质怎么样?有没有被污染?是被什么污染的?”于是我就安排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学生走访了自来水厂,走訪了河流两岸的居民,得出了以下结论:1.河流两岸的居民卫生习惯差,生活垃圾随意倒入河中。2.大量的化肥流入河内,致使河水矿物质含量超标。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考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地理即生活”的原则。初中地理知识有着极高的实用性,其很多知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地理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且以在现实生活中以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为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乡土元素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教学内容更丰富、师生对话更具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带入乡土元素,合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且将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实际应用到生活中,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春燕.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5(15):39-41.
[2]余哲浙,黄艳浙.融入乡土元素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7(8):104-104.
【关键词】乡土元素;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时融入乡土元素已经成为当今初中地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乡土元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沟通,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是对融入乡土元素的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乡土元素的概述
与乡土相关连的一些文化精神风格、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等相关的物质就是乡土元素。乡土元素主要就是指特定的地区中产生具有浓烈地方特色以及长期沉淀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生态环境特征以及物质文明特征等[1]。乡土元素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特有元素,其包含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作物、地质地貌以及一些生产生活用品等,还有一些乡村文化体系以及元素等也包含在其中。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元素的意义
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随着课改和课程的深入,宜宾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乡土教材《宜宾地理》,是一本独具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条件下,初中地理的教学也应该摒弃原始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应该改革创新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2]。
目前,地理知识的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星辰运转以及山川地貌等一些自然地理知识,还融入人口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等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带入相关乡土气息,并且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合理的融合,加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
三、培养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带入初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地区为例子,并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地质地貌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的了解自己的家乡,还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宜宾地理》教材的许多章节的内容中就充分体现了乡情教育和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学生在学习第五章《腾飞的工业》这一章内容中,我安排了学生对宜宾市乡镇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过以下一些问题:1.宜宾过去曾办过哪些乡镇企业?(骨粉厂、塑料厂、糖厂、酒厂等)2.导致这些乡镇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3.宜宾发展乡镇企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今后该怎么办?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既了解了家乡工业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又能展望家乡工业的前景。从而明确了家乡工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抽象化知识变得形象化。初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常一些抽象化的知识点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来讲解明白,这时候教师可能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来使得学生理解所讲的知识,但如果初中教师在讲解抽象化地理知识的时候融入乡土元素,那将会使得抽象变形象,知识点变得具体了,学生才会更容易理解以及掌握。并且还能够有效的节省教师的时间以及精力,有效的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课内,讲乡土发展的优势,可使学生产生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讲乡土发展的历程,可使学生坚信家乡有美好的未来;讲乡土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产生责任心。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江》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所熟悉以及相关的乡土元素,以此来分析长江地区的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培养。
(三)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原则。乡土地理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走出课堂,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外进行观测、观察、参观、调查等活动。在进行地理调查时,除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外,还要到各生产部门访问,并收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例如:学生在学习《宜宾地理》教材第三章《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内容时,课后就安排了这样一道活动题:“你所在学校附近有河流吗?去看看河水水质怎么样?有没有被污染?是被什么污染的?”于是我就安排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学生走访了自来水厂,走訪了河流两岸的居民,得出了以下结论:1.河流两岸的居民卫生习惯差,生活垃圾随意倒入河中。2.大量的化肥流入河内,致使河水矿物质含量超标。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考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地理即生活”的原则。初中地理知识有着极高的实用性,其很多知识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地理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且以在现实生活中以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为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乡土元素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教学内容更丰富、师生对话更具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带入乡土元素,合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且将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实际应用到生活中,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春燕.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5(15):39-41.
[2]余哲浙,黄艳浙.融入乡土元素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7(8):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