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acky_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恍惚间,听见了风儿的歌声,看见了叶子的舞蹈,闻见了瓜果的芳香。我知道,秋天来了。
  ——题记
  一切都好像是瞬间到来的样子,那么轻,那么快,昨日似乎还烈日当空,今天却已凉风拂面。这是一个神奇的时节,好像过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天气就立马变凉,从炎热烦闷的夏,切换成凉爽轩朗的秋。
  阳台上的小花坛里,竟藏着两只小蚱蜢。也不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来的,竟会藏在我们家的花坛里。也许,它们早在春天、当自己还是卵时就已生活在了这里,一直静静地等待着秋天的召唤。
  漫步在街道上,一切似乎都有了变化。虽然还是那样明丽的景色,却褪去了刺眼的光芒。阳光柔柔的,像外婆的手,从你的头项一直抚摸到脚跟。路上的行人也似乎和往常不大一样了,他们慢悠悠地享受著这柔和的、金灿灿的阳光,看不出一丝的焦躁。
  湖水也变得安静,湖面微微泛着点波澜,映照着傍晚微黄的天空。
  有时候,下些小小的细雨也是挺好的。它会在你毫不经意时跳到你的头上、肩上、胳膊上。当你伸手想去碰碰它的时候,你会奇怪雨点怎么不见了。明明看见了雨点正休闲地躺在你的胳膊上,但用手一摸,它们就好像突然溜走了似的,让你看的见,却怎么也摸不着。当你经过了细丝般的秋雨的洗礼,便会发现秋雨的温柔。
  秋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惬意和舒畅,可又使人感觉怅然和悲凉,因为它虽然是丰收的季节,可也是逐渐萧索的时候。再过上一阵子,树叶会逐渐凋落,鸟儿也会飞向南方。古时的诗人往往在秋天写上许多伤秋的诗句,但我独爱这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他文献
“我们班一共32个人,以前是单眼皮的女生几乎全都割了双眼皮,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现在班里单眼皮只剩下七八个人。”这是暑假刚刚割了双眼皮的成都高二学生小曾对记者说的。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割双眼皮、隆鼻、削下巴……在暑假,不少孩子都进行了外貌上的“微调”,整容呈现低龄化趋势。究其原因,也五花八门:“长得好看,就会得到更多优待”“美丽是一种早期投资,要趁早”“别人的孩子都做了,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
期刊
你吃饺子没?  2018年11月7日,是戊戌年的立冬。  立冬有吃饺子的风俗。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源于“交子之时”。 我国几千年来以黄河流域为主、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立冬又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饺子不能不吃。再者,秋收冬藏,立冬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  可你知道吗?立冬,不是为了“撮一顿”。  端详一下“立”字  立冬了
期刊
成长前行无终点,  任何时候是起点。  热情点燃生命灯,  拼搏進取立誓言。  生命之舟多艰险,  锲而不舍千锤炼。  学无止境从头越,  努力奋斗敢领先。
期刊
“阅读”是我省中考语文试题的第二大板块,共3篇。现代文两篇(占40分):一篇说明文或议论文;一篇散文或小说。文言文一篇或两篇比较阅读,占15分。  【现代文阅读二原则】结合语境原则、理性答题原则  【现代文阅读高分秘诀】答案的准确性+全面性  【现代文阅读解题四意识】  1.忠于原文意识  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其实不在我们的大脑里,而在原文中。不要游离于文本之外,更不能自由发挥,离文万里。  答案要
期刊
邂逅“书海”可以从我小学二年级谈起。那时语文老师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让各小组各出一期手抄报,挑选优秀作品贴在班级的宣传墙上,那次的主题我至今记忆犹新——“书海偶得”。就这样,我迈出了“观海”的第一步。虽然已经记不清当时到底读了哪本书,然而这次经历却犹如一次探险,让我见识了书海的浩瀚与神秘,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与力量,以至于多年以后我咀嚼“书海偶得”这四个字时,仍感到一种无言之美。  正是这次手抄报
期刊
开篇简洁。连接了叙事的时间和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  环境描写,既烘托了“我”内心的苦闷,又为下文写“温暖的脚印”作铺垫:因为下雨,更容易留下脚印。  一个“打发”,写出了内心多少怨气,为下文写自己的不满、不甘、迷茫作铺垫。  又为下文写“我”的“折起”“展开”通知书和“迷茫”的心理作铺垫。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具体而又细致地写出了“我”内心的不平、无奈与迷茫。  “沉默”与“对话
期刊
在书虫小编的日常工作中,常常会用到《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于不确定的字词的写法、用法,我必须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放心地将它们印刷出来。然而让书虫感到困惑的是,上学时许多字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被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  被抛弃的韵脚  还记得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书虫学到这首诗时,语文老师谆谆教诲:“斜”一
期刊
每天每天,我们都在这个城市漫游,但更多的时候,所专注的是心中的欲念,而忘却了身边的美丽……  ——题记  我爱这小城  我是一个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这不单是因为离家近,也不单是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更因为骑自行车能让我整个人行走在空气里。行走在空气里,人的视线是开阔的,掠过眼睛的就不只是行人和车辆,不只是楼房和广告牌,还有街两旁的树木和花草;行走在空气里,还可以零距离感受风的粗犷或温柔,感受雨或雪
期刊
新事物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完美。但人都是可变的,也是需要引导的,肯定会去调节和适应。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已提出这样一个议题:中国人的信用如何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怎样从对社会资源的更多占有,到共享、分享,更合理、科学地加以利用。可能不少人此前都还没有准备好,但现在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它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只有去思考化解的方案,积极地应对,整个社会才能進步。  关于阅读  当下许多同学喜
期刊
各位盲童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也是个残疾人,我的腿从21岁那年开始不能走路了,到现在,我坐着轮椅又已经度过了21年。残疾送给我们的困苦和磨难,我们都心里有数,所以不必说了。以后,毫无疑问,残疾还会一如既往地送给我们困苦和磨难,对此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想,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算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我们残疾人最渴望的是与健全人平等。那怎么办呢?我想,平等不是可以吃或可以穿的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