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初产妇98例,对产妇的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初产妇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产后出血状况。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临床症状,该症状不仅会增加其临床不适感,还对产后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产妇的产后护理。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笔者对医院收治的98例初产妇的病例资料作回顾性研究,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初产妇98例,年龄为21岁至37,平均年龄为(27.66±2.13)岁,孕周为36周至40周,平均时间为(38.20±0.91)周。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的孕周、年龄等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了解产程和检测阴道出血量,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1.2.1 心理护理干预
本组产妇均为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同时受到分娩期间疼痛状况的影响,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该情绪不仅会影响产妇正常的生活质量,使其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的现象,还易导致其出现宫缩乏力,延长分娩的时间。因此,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应加强与产妇的沟通,进行产前知识教育,使其了解分娩期间的注意事项,缓解紧张情绪。
1.2.2 产程护理干预
根据产妇的孕期检查结果,了解其是否存在羊水过多、巨大儿等高危影响因素,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1)第一产程护理。嘱咐产妇排尽膀胱,避免其处于充盈状态对子宫造成压迫,影响子宫正常收缩。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使用宫缩素后,产妇需耗费大量的体能达到增加腹压的目的。因此,在宫缩间歇期间,可提供水和高营养的流质食物,促使产妇恢复体力。(2)第二产程护理。产妇分娩期间,可对会阴的保護,避免分娩期间出现软产道受伤的状况,有利于降低术后出血的几率。对于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可取适量宫缩素辅助宫缩。(3)第三产程的护理。由于胎盘残留时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胎儿分娩产后母体后,应查看胎盘等是否完全排除体外。对于出现软产道裂伤的产妇可进行缝合。
1.2.3 疼痛护理干预
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导致产妇出现疼痛状况的主要原因,该症状会使产妇大脑皮质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导致产妇出现宫缩乏力的症状。因此,必须加强对疼痛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产妇对疼痛症状的认识。
1.2.4 产后护理干预
产后出后大多发生在产妇分娩后2小时,因此,必须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了解其肛门是否存在胀痛感,并行子宫按摩,促使子宫收缩。尽早让产妇接触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能够刺激子宫促使其收缩。
2 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产后2h和24h出血量分别为(79.35±17.33)ml、(148.51±27.64)ml,观察组产妇产后2h和24h出血量分别为(115.43±22.81)ml、(260.28±39.62)m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后出血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后出血量≥500毫升。若未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产妇产后的护理干预。
临床研究表明[1],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心理护理,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分娩前教育,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2]。此外,笔者认为,加强对产妇的产程护理,纠正产妇宫缩乏力情况,并行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状况[3]。本组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研究表明[3],加强对产妇的产后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几率。
综上所示,加强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秀云.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J].西南军医,2010(2):356-357.
[2]金凤玲,霍云.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3):171-172.
[3]尹秀文.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疗效探讨[J].医药前沿,2012(10):237-237.
[4]左海英.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2):110-111.
通讯地址:日照市北京路东方商厦3A09于召云收,电话:15863357588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临床症状,该症状不仅会增加其临床不适感,还对产后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产妇的产后护理。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笔者对医院收治的98例初产妇的病例资料作回顾性研究,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初产妇98例,年龄为21岁至37,平均年龄为(27.66±2.13)岁,孕周为36周至40周,平均时间为(38.20±0.91)周。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的孕周、年龄等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了解产程和检测阴道出血量,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1.2.1 心理护理干预
本组产妇均为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同时受到分娩期间疼痛状况的影响,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该情绪不仅会影响产妇正常的生活质量,使其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的现象,还易导致其出现宫缩乏力,延长分娩的时间。因此,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应加强与产妇的沟通,进行产前知识教育,使其了解分娩期间的注意事项,缓解紧张情绪。
1.2.2 产程护理干预
根据产妇的孕期检查结果,了解其是否存在羊水过多、巨大儿等高危影响因素,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1)第一产程护理。嘱咐产妇排尽膀胱,避免其处于充盈状态对子宫造成压迫,影响子宫正常收缩。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使用宫缩素后,产妇需耗费大量的体能达到增加腹压的目的。因此,在宫缩间歇期间,可提供水和高营养的流质食物,促使产妇恢复体力。(2)第二产程护理。产妇分娩期间,可对会阴的保護,避免分娩期间出现软产道受伤的状况,有利于降低术后出血的几率。对于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可取适量宫缩素辅助宫缩。(3)第三产程的护理。由于胎盘残留时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胎儿分娩产后母体后,应查看胎盘等是否完全排除体外。对于出现软产道裂伤的产妇可进行缝合。
1.2.3 疼痛护理干预
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导致产妇出现疼痛状况的主要原因,该症状会使产妇大脑皮质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导致产妇出现宫缩乏力的症状。因此,必须加强对疼痛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产妇对疼痛症状的认识。
1.2.4 产后护理干预
产后出后大多发生在产妇分娩后2小时,因此,必须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了解其肛门是否存在胀痛感,并行子宫按摩,促使子宫收缩。尽早让产妇接触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能够刺激子宫促使其收缩。
2 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产后2h和24h出血量分别为(79.35±17.33)ml、(148.51±27.64)ml,观察组产妇产后2h和24h出血量分别为(115.43±22.81)ml、(260.28±39.62)m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后出血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后出血量≥500毫升。若未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产妇产后的护理干预。
临床研究表明[1],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心理护理,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分娩前教育,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2]。此外,笔者认为,加强对产妇的产程护理,纠正产妇宫缩乏力情况,并行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状况[3]。本组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研究表明[3],加强对产妇的产后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几率。
综上所示,加强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秀云.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J].西南军医,2010(2):356-357.
[2]金凤玲,霍云.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3):171-172.
[3]尹秀文.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疗效探讨[J].医药前沿,2012(10):237-237.
[4]左海英.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2):110-111.
通讯地址:日照市北京路东方商厦3A09于召云收,电话:1586335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