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在语文教育中的实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他们"民族情感涵化、民族意识觉醒、民族思维拓展以及民族精神构建的过程"。因此,本文认为,应在语文教育中维护了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才可以维持本民族的独立性,才可以抵挡强势文化的侵袭,中华文明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文明史中。
  关键字 传统文化 语文教育 内涵 教育实践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1、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要把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应该把握传统文化总线,而中华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人文精神。对于人文这个词,最早在《周易》中有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是以一种文明的方式,讲究教化,以诗书礼仪乐来教化人,以此来建立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社会。
  2、理性看待儒家文化。从打倒孔家店开始,儒家的思想被认为是封建的,都是糟粕,应该统统抛弃。"从历代治国的理念、政治制度的构建,以及人身修养、安身立命的最核心的价值观这些方面来看儒家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从先秦原始儒学的克己复礼,到汉代儒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理一分殊的宋明理学,直到近代儒学,儒家文化走过了漫长的中華文明史,要想把它从传统文化中完全剔除那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3、道家思想的内涵。道家思想里,最核心的是"自然无为"的思想,这包含了古人对天地万物本源的认识。所谓"自然无为"包含两层意思:其一,"道法自然"出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根本特性,指它的本来面貌。其二,"道常无为",这个"为"是以自己的意愿改变它的意思。"道常无为"就是要随万物之本性而因势利导,要辅佐万物生长。只有准确理解了"自然无为"的思想,才能正确把握道家思想的内涵。
  4、佛教思想。佛教经历了本土化以后,就在中国站住了脚,生了根,开了花,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隋唐以后,佛教在民众的信仰层面,在民众的精神领域里,应该说超过了儒家和道家,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具体方式
  1、注重教材的开发。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媒介,也是主要的学习工具。教材是来于文化、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的文化载体,在一定意义上说,从语文教材开发的角度看,只有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保护好传统文化遗产,才能保障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传统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入选教材的课文应该经典作品,它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时间的考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早已被广大读者所接受。经典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是可以并存共处、和谐发展的。
  2、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语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语文教学工具由一开始的,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发展到投影、电脑、音响等各种媒体的工具,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尝试采用各种媒体丰富语文教学过程,课本中选取的词大部分大家都很熟,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等,这些歌曲还比较好找。所以,我们就可以用音乐来带动语文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语文学习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语文教育实践
  1、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和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语文教育中传递下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传承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把文化传统传承下去,这也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性的要求。
  2、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中国古代一直很重视诵读,启蒙教育业是从诵读和记忆开始的。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了经典阅读交流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列出一些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供学生课下阅读,也可以发动家长与学生陪读,及时解决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更多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民族独立性和民族归属感。
  四、总结
   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强势文化的侵入是不可避免的。中华民族文化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从语文教育做起,让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树立民族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找到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加入当代文化的同时,必须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因为民族意识的根据就是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中华民族也一定可以在文化多样化的新世纪里强盛不衰。
  
  参考文献:
   [1]张英楠.儒家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从精神之维去涵育人的生命情怀[D]
  [2]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研究-基于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实验教材的教学实践[D]
  [3]郭家齐.中国教育思想史[M]
  [4]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
  [5]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
  [6]苏泽清.论中华文化在华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7]缪丽,王君,王光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今教育的现实借鉴意义[J]
  [8]冯学锋,李晟. 宇母语与母语教育[J]
其他文献
说到语文素养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我是一个酷爱语文的人,工作八年一直担任语文
期刊
石柱县下路镇小学校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一所中心小学,地处自治县的腹心地带,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作文教学难度大;因此,我们必须找到最佳的方法施教。而作文又是学习语文综合训练的主要手段。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好多师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痛。由于生活范围的局限和经验的不足,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向较弱,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成了一直困扰广
期刊
自1995年东京地铁遭受邪教发动的沙林毒气袭击事件之后,全球发生一系列以核生化袭击为手段的非常规恐怖事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防范核生化袭击成为国际反恐的重要方向.本文结
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意义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个性主动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使他们成为自主活动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我认为,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维。下面谈谈基本做法:  一、指导自学,自我赏析  古人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就是""授之以渔"的重
期刊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客观评价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的临床疗效,为针药结合治疗DGP的有效性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1
摘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体验式作文"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用笔写心、用笔抒情,让学生的笔下绽放心灵之花。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作文教学 体验式 策略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必须要有真情实感。但我们学生的作文大都变成了与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为了得高分,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发散的方法不拘一格,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
期刊
有这样一句戏言: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荣膺"学生语文学习"最恐怖杀手"的称号。 "谈写色变",一铺开稿纸,学生便芒然无措,无从下笔。草草应付,甚至抄袭以对是常见的现象。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合上作文本,自以为大功告成。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字数严重不够,要么内容贫乏,如记流水帐,要么语句不通,词义不明,别字频频,写作基础严重薄弱。 
期刊
非法集资案件是涉众型经济案件,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案件也演变出不同的形式和类型.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案件受害人基数大、资金流复杂、集资速度
预习,是学习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有步骤地搞好语文预习的学法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