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学,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是从一个个的字母、拼音和汉字开始的,而对文学的理解则是从一句话,一篇简单的小文章,一首小诗歌开始的。那么,怎样使小学生从小就对语文产生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文学性较强,篇幅短小、容易记忆的古诗歌入手。从小学开始,我们的语文课本就陆续选入一些古诗供学生阅读欣赏,这既是一个小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与古典文学的一个窗口,又是培养小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
小学生年龄多在10岁左右,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是从理性的分析出发,而是从感性的认识开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针对小学生的年龄与思维特点,结合古诗的特点,引导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以更好地欣赏古诗的魅力。
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种,从理论上看,文学鉴赏既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又是读者的一种再创造活动。因此,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何调动他们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使学生进入诗歌中的环境氛围和情感状态,品味其中的意味,从而与作者“合作”产生心灵共鸣,再创造出一种美的境界,就成为诗歌鉴赏中的主要环节。
古诗又不同于白话文形式的小文章,它虽然篇幅短小,易于记忆,但它毕竟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与独特的审美形式。在语言上,古诗具有韵律之美和高度凝炼的特点。在远古的时候,诗乐舞三位一体。随着社会与文学的发展,诗歌也慢慢发展起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但诗歌保留了原来的音乐性特点,它押韵、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和谐,如同音乐。由于古代汉语不一定要冠词,不需要连接元素而成句子,不需要名词作主语,这些特点在古诗中尤其突出,诗中语法词法往往是未定位关系,或者关系模棱两可,词与词之间所指的物象若即若离,诗句用词简洁而含义容量很大。因而读者获得一种自由欣赏、感受与解读的空间。这些控件或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意蕴。对小学生来说,这种“任务”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填补“空白”,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在學生的理解能力之内,结合诗歌的特点,使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诗歌充满感情,富有想象,在结构上往往具有很大的跳跃性,短短几十个字可能在时间、空间、情感、逻辑、事件叙述中跨度很大,而不按日常的经验展开。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一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流放获赦时写的一首绝句。写诗人获赦从白帝城沿江飞舟顺流而下,回归江陵的情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路该有多少景物可写,时间也会很长,但千里航程在诗人的感觉里只用“一日”,路上只闻“猿声”,路中只见“青山”,就把诗人归心似箭,轻松兴奋的心情表现出来。这是大幅度的切割时空的方法,从这短短的时间里,从猿声和青山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欢快的心情,
在指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时,以口语化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心情,正如学生在即将完成一个上午的课马上放寒假回家过年的心情一样,老师讲的什么,黑板上写的什么,都很难进入不到他们的眼睛和耳朵,心中只有兴奋与激动。如果能引导学生想诗人所想,思诗人所思,体会到诗人李白为什么写路程之长与时间之短,时空变化之快,以及景物中蕴含的激动欢乐的心情,那么,对于这首诗的欣赏就基本达到了目的。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也是不容易的。
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理解与较低的鉴赏水平,抓住孩子善于从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入手来认识世界、想象万物的特点,用形象化的语言激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调动起他们的所有心理能力,努力从具体的景物、事件中体味出诗人的情思,从诗中直接描写的实景中去想象虚景,填补空白,从而在虚实结合中理解诗的意蕴,体验诗的美妙。下面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力来感受诗歌中具体描绘的实景,领会虚实结合的意境。原诗歌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叙事,说明孟浩然赴行的地点时间。后两句写景,是有一幅帆船、晴空和长江水三个意象组成的景物画面。四句诗又组合成一个整体,表现友人辞别黄鹤楼,乘坐孤帆一叶,沿江东去的情景。这是诗中的实景。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再现性想象读出这些景物和事件,学生也容易联想到。但是,在实景之外,还有虚景,而后者才是这首诗所蕴含的真正意义。
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幅送别的实景里,我们见到了客人,没见到主人;读到了离别的行动,却没有读到一个字眼直叙离愁别绪。但是,只要细细咏吟,张开灵魂的眼睛去看,这孤帆碧空,这楼台江月,是景语,又都是情语。整个意象系统整合而成画面,是诗人目送朋友的主观镜头,推送着孤帆远去的那一派与天水相接的空空茫茫的流水。这远而长,空而茫的感觉,让我们看到了江边的诗人呆立的情景,看到了诗人惆怅若失的眼神,看到了诗人郁郁难平的心朝。这是通过创造性想象看到的虚景。这个诗人的形象是诗中的实景所没有的,但是又确实存在诗歌之中,存在于可见的实景之中。诗中不仅有“形”:站立江边,目送孤帆远去的诗人;而且有“神”:漠然的身躯和呆立的目光。正是形神兼备,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才使得这首诗千古传诵。
在诗歌鉴赏中,一下让小学生领会这些是很难的,这不仅因为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刚刚起步,而且还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太少,但是教师的指导却不能起因此而停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师的的形象性语言的指导下,使学生们尽可能体会诗歌中的情思与韵味,逐步让学生领会诗歌的妙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进一步积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使得这种鉴赏能力成为学生们一生的素养。
小学生年龄多在10岁左右,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是从理性的分析出发,而是从感性的认识开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针对小学生的年龄与思维特点,结合古诗的特点,引导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以更好地欣赏古诗的魅力。
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种,从理论上看,文学鉴赏既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又是读者的一种再创造活动。因此,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何调动他们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使学生进入诗歌中的环境氛围和情感状态,品味其中的意味,从而与作者“合作”产生心灵共鸣,再创造出一种美的境界,就成为诗歌鉴赏中的主要环节。
古诗又不同于白话文形式的小文章,它虽然篇幅短小,易于记忆,但它毕竟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与独特的审美形式。在语言上,古诗具有韵律之美和高度凝炼的特点。在远古的时候,诗乐舞三位一体。随着社会与文学的发展,诗歌也慢慢发展起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但诗歌保留了原来的音乐性特点,它押韵、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和谐,如同音乐。由于古代汉语不一定要冠词,不需要连接元素而成句子,不需要名词作主语,这些特点在古诗中尤其突出,诗中语法词法往往是未定位关系,或者关系模棱两可,词与词之间所指的物象若即若离,诗句用词简洁而含义容量很大。因而读者获得一种自由欣赏、感受与解读的空间。这些控件或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意蕴。对小学生来说,这种“任务”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填补“空白”,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在學生的理解能力之内,结合诗歌的特点,使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诗歌充满感情,富有想象,在结构上往往具有很大的跳跃性,短短几十个字可能在时间、空间、情感、逻辑、事件叙述中跨度很大,而不按日常的经验展开。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一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流放获赦时写的一首绝句。写诗人获赦从白帝城沿江飞舟顺流而下,回归江陵的情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路该有多少景物可写,时间也会很长,但千里航程在诗人的感觉里只用“一日”,路上只闻“猿声”,路中只见“青山”,就把诗人归心似箭,轻松兴奋的心情表现出来。这是大幅度的切割时空的方法,从这短短的时间里,从猿声和青山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欢快的心情,
在指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时,以口语化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心情,正如学生在即将完成一个上午的课马上放寒假回家过年的心情一样,老师讲的什么,黑板上写的什么,都很难进入不到他们的眼睛和耳朵,心中只有兴奋与激动。如果能引导学生想诗人所想,思诗人所思,体会到诗人李白为什么写路程之长与时间之短,时空变化之快,以及景物中蕴含的激动欢乐的心情,那么,对于这首诗的欣赏就基本达到了目的。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也是不容易的。
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理解与较低的鉴赏水平,抓住孩子善于从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入手来认识世界、想象万物的特点,用形象化的语言激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调动起他们的所有心理能力,努力从具体的景物、事件中体味出诗人的情思,从诗中直接描写的实景中去想象虚景,填补空白,从而在虚实结合中理解诗的意蕴,体验诗的美妙。下面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力来感受诗歌中具体描绘的实景,领会虚实结合的意境。原诗歌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叙事,说明孟浩然赴行的地点时间。后两句写景,是有一幅帆船、晴空和长江水三个意象组成的景物画面。四句诗又组合成一个整体,表现友人辞别黄鹤楼,乘坐孤帆一叶,沿江东去的情景。这是诗中的实景。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再现性想象读出这些景物和事件,学生也容易联想到。但是,在实景之外,还有虚景,而后者才是这首诗所蕴含的真正意义。
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幅送别的实景里,我们见到了客人,没见到主人;读到了离别的行动,却没有读到一个字眼直叙离愁别绪。但是,只要细细咏吟,张开灵魂的眼睛去看,这孤帆碧空,这楼台江月,是景语,又都是情语。整个意象系统整合而成画面,是诗人目送朋友的主观镜头,推送着孤帆远去的那一派与天水相接的空空茫茫的流水。这远而长,空而茫的感觉,让我们看到了江边的诗人呆立的情景,看到了诗人惆怅若失的眼神,看到了诗人郁郁难平的心朝。这是通过创造性想象看到的虚景。这个诗人的形象是诗中的实景所没有的,但是又确实存在诗歌之中,存在于可见的实景之中。诗中不仅有“形”:站立江边,目送孤帆远去的诗人;而且有“神”:漠然的身躯和呆立的目光。正是形神兼备,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才使得这首诗千古传诵。
在诗歌鉴赏中,一下让小学生领会这些是很难的,这不仅因为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刚刚起步,而且还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太少,但是教师的指导却不能起因此而停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师的的形象性语言的指导下,使学生们尽可能体会诗歌中的情思与韵味,逐步让学生领会诗歌的妙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进一步积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使得这种鉴赏能力成为学生们一生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