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曾几何时,“职高生低人一等”“职教只是普教的剩饭”的陈腐观念广为蔓延,在学生、家长、教师心头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致使不少职业学校在生源方面频频告急。但如今,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与重视,职业教育已经从传统、陈旧的世俗观念中拨云见日,越来越多地赢得了来自社会的赞誉,维护了职教的尊严。短短数年,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成为香饽饽。而这其中,作为内蒙古职业教育的先行者——达拉特旗第十中学的广大师生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同时也用自己的成果向社会展示:职业教育的学生并不“低人一头”,职业教育的学生同样是“人才”。除了高考上的耀眼夺目和就业后的出彩,还表现在高尚的道德修养上。达拉特旗第十中学,以民办职校之身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果,已成为内蒙古职业教育创新的龙头。
龙头。读懂这两字,就读懂了该校职业教育的全部意义。
在广袤辽阔的鄂尔多斯高原北端,在风光秀丽的黄河南岸,一朵光灿耀眼的教育奇葩——达拉特旗第十中学,正以它独有的芬芳绽放于蓝天白云与碧波绿草之间。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始建于2000年,2001年被鄂尔多斯市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有偿转制为民办学校。该校是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学校,内蒙古自治区这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示范性民办学校。学校将职业教育、艺体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以“宽进、严育、优出”的“不唯文凭看能力,不唯学历看技能”的治校思想;以“问题引领、做学结合、训练导答”的课程改革理念,探索职教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以“关注生命、爱生为本”的“生态体验式”德育管理方式,面向市场,坚持社会公益性,是一所自主办学、自谋发展、自负盈亏的综合性民办职业学校。
2001年学校转制时,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五栋小平房,教学班8个,学生400余人,教师职工46人。十五载辛勤耕耘,如今学校已有96个教学班,4409名学生,教职工343人,专任教师263人,其中硕士1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学校现有教学及实训室等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校外农林牧渔实习实训基地3000余亩。学校实习实训场所及体艺活动等功能性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各类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现开设化工、机电、计算机应用、采矿、汽车维修、工艺美术、建筑、旅游、幼师、财会、农学、医学护理、美容美发、平面设计、酒店管理、獭兔养殖、电工、摄影等专业,已经完全承担起了全旗36万人的职业教育重担。
德育为先,铸塑学生良好品行
学校的生源主要是本地区未考入重点高中的农村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出于生活压力,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疏于管理或教育不当,使得较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在行为养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一教育难题,苏德华校长带领教师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学生思想状况,认为教育应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走进学生的心灵空间,研究需求,因势利导。学校按照“抓管理、办特色、保位次、增容量”的指导思想,以“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为基本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在“内化”上狠下功夫,在“养成”上大做文章,特别重视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爱护公物、仪表着装和诚信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从入学开始,学校配合高一年级军训,采用“严管、宽容、结伴、高标准”的校本管理模式,提出了“严三管,弃四闲”中学生文明公约。“严三管”即管住自己的口:谈吐文明高雅,注重文化修养;观看演出或集会时,不大声喧哗。管住自己的手:上课勤于记笔记,杜绝小偷小摸行为,不乱扔废弃物;提高道德修养,不出手打人,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之手。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草坪,不攀爬阳台杆;坐姿优雅;不擅自走出校园,不乱串班级和宿舍,走人生正道;“弃四闲”即不说闲话:严谨求学,上课不交头接耳;不传递闲话:不说与自书己、集体、他人无益的话;不闲思:不想入非非,不空想,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培养恒心和毅力;不做闲事:端正学习态度,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对事情要冷静分析,不冲动;不看闲书:读有用之书,有益之书;不读无价值之书,不看宣传迷信、邪教、暴力、色情等书籍。通过践行“严三管、弃四闲”,逐步培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严三管 弃四闲”文明公约在2010年鄂尔多斯市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案例评比中获先进案例二等奖。
学校举行学生成人宣誓仪式,借以强化成人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学生说:“18岁,法律上成人的标志,从18岁开始我们不再是一个需要被监护和照顾的孩子,而是迈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人公民的行列,从此我们将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全部权利,同时我们也开始要承担宪法和法律所要求的全部义务和责任。我们将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借国家为职业中学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机会,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让其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国家”。此外,学校还开展“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回报社会”的主题作文活动。
在对学生进行诚敬、成人、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实时地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创业教育。学校提出“三我”,即“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前程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学校邀请政府有关人员到校讲座,讲旗情、讲市情、讲国情。以情动情,激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邀请企业界领导到校讲企业管理、发展前景。讲企业家个人成长经历,成功经验。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厂矿实地参观。情境引人,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欲,从而产生奋发学习知识、技能的动力。学校还为学生努力拓宽学习渠道,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选送学生到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学校积极为学生将来就业创造条件,学校经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学生鉴定、办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畅通就业渠道。总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出发,成才出发,发展出发,创造出发。 为让教师在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中站得更高,学校鼓励教师加强理论研究,增强艺术修养,并尝试进行理论探索,学校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把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研究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苏校长认为,以人为本的核心应该是人的科学发展,而人的科学发展首先是培养有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的人,其次才是人的知识技能。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学校始终把教师、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将培养具备高尚的职业德育和社会道德的师生列为奋斗目标,为培养更多素质高技能全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不懈努力。
职教为本,培养职业素质人才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使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同时,达拉特旗第十中学还致力于发展职业教育。学校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战略。根据“为民办学”的办学宗旨,学校用实际行动,力求促进全旗乃至全市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根据学生的要求、按照市场的需要选开专业,每种专业均有实习条件和实训基地。学校号召全校师生遍访社会行业能人,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小组,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社会能工巧匠依据职业标准对全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现已形成了具有中等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制度,保证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之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技能的能够基本胜任工作的技术人员。同时,学校还为就读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取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为学子以后就业创造了多种选择与成才的机会。
在努力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进行非学历的短期岗前培训和在岗提高培训,使得受训人员的既提高职业技能,又收获职业素养。学校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发挥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学校采取走出去,送教上门,到工矿企业服务,进田间地头上课。如学校为东达·蒙古王集团在达拉特旗风水梁开发区的獭兔养殖园区建立校外课堂、为内蒙古塔拉壕监狱的服刑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此外,学校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利用周六日和晚上为学员创设节假日课堂,让学员在校学艺。此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员工再发展,为无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打造好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先后为东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培训职工250多人次;为达拉特旗工艺美术商会培训工作人员150多人次;为达拉特旗响沙酒店、帅晨生态园等酒店培训职工300多人次。
除此之外,学校还坚持走校校、校企联合办学之路。从建校至今,学校先后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亿利PVC公司、神东煤矿、富通汽车维修公司、鄂尔多斯市治通驾校、鄂尔多斯市通达职业培训学校、达拉特旗工艺美术商会、响沙酒店等院校、企业建立联合办学关系。亿利PVC成为化工专业学习考察点、神东煤矿2号矿成为采矿专业实习考察点。学校还服务地方经济,成为“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国学文化产业内蒙古直属基地”。联合办学的机制的建立,为达拉特旗第十中学(达拉特技工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和对口就业提供了方便,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先后为亿利PVC培养职工340多名,为响沙旅游公司培养输送员工100多人。
十五载的办学历史,学校本着升学与就业并重的教育发展模式,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且每学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以激励学生提升职业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力促进就业教育。
艺体双馨,陶冶学生心灵
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始终坚持对职业学生进行“生态式”的德育、智育、体育的教育。从全校中华美文吟诵、汉字书写比赛,感恩父母,报效祖国演讲,到 “课前三分钟” 学生演讲;从诸多训练球队,各种艺术培训才艺班,到学生才艺展示活动,无不启迪了学生的智慧,磨炼了学生的意志,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增长了学生的技艺,以美育人,奠基其幸福人生。
学校倡导“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打造“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日有所增”。学校推出了“传承经典,书韵飘香-《论语》诵读的德育教育活动”,其主题为:感恩、诚信、责任。师生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吟诵《论语》,让经典的书韵飘荡在校园之中,打造出文化底蕴丰厚的学校。此项活动已坚持多年。以此为契机,贯彻落实“治学思想体系和育人工程实施纲要”,争做文明中学生。
在苏校长的领航下,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中开展班星、校星的评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 “我最爱戴的教师”的评选活动。树立全员育人思想,让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准则;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传统节日等活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学生参加校园评论、教学评议、常规检查等学校管理事项,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制定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民族精神、创新意识为主题,注重发挥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熏陶作用;体育运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形成沉着应对、执着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品质和能力……
2014年,学校美工组8名教师和30余名美工专业学生历时半年时间,用剪纸艺术在20米长卷上,再现了北宋写实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此剪纸艺术卷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中荣获“优秀项目”一等奖,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特等奖,并在天津国际会展中心荣誉展出。
十五载流金岁月,十五载栉风沐雨;十五载辛勤耕耘,十五载薪火相传。第十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收获了斐然的成绩,为地方培养输送了万名学子。学校多次受到国家、自治区、市级的嘉奖,2009年被鄂尔多斯市评为全市“民办优秀学校”;2010年被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 “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学校法人苏德华校长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9月12日学校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推进、教学改革与对口升学会议”。会上苏德华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经验。2010年国家级刊物《基础教育参考》的记者对苏德华校长进行了访谈,并以《以德立校 以技创业 面向高校 面向市场》为题,全面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2011年4月14日中央党校“理论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源栏目以“以德立校育英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发展纪实”为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经验。2012年9月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被认定为市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从1866年中国创建的福州船政学堂至今,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150年的追梦之旅。中国近现代职业指导理论的集大成者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不仅是获得谋生手段,而是让普通、平凡的技术工作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为了孩子的幸福和尊严,这方校园正变得与众不同。
内蒙古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内蒙古职业教育的瞭望塔。从这里,登高远眺,一眼望去,职业教育最美的景致,尽收眼底。这方职教天地中,有山,有水,有风光……
龙头。读懂这两字,就读懂了该校职业教育的全部意义。
在广袤辽阔的鄂尔多斯高原北端,在风光秀丽的黄河南岸,一朵光灿耀眼的教育奇葩——达拉特旗第十中学,正以它独有的芬芳绽放于蓝天白云与碧波绿草之间。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始建于2000年,2001年被鄂尔多斯市政府、达拉特旗人民政府有偿转制为民办学校。该校是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学校,内蒙古自治区这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示范性民办学校。学校将职业教育、艺体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以“宽进、严育、优出”的“不唯文凭看能力,不唯学历看技能”的治校思想;以“问题引领、做学结合、训练导答”的课程改革理念,探索职教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以“关注生命、爱生为本”的“生态体验式”德育管理方式,面向市场,坚持社会公益性,是一所自主办学、自谋发展、自负盈亏的综合性民办职业学校。
2001年学校转制时,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五栋小平房,教学班8个,学生400余人,教师职工46人。十五载辛勤耕耘,如今学校已有96个教学班,4409名学生,教职工343人,专任教师263人,其中硕士1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学校现有教学及实训室等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校外农林牧渔实习实训基地3000余亩。学校实习实训场所及体艺活动等功能性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各类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现开设化工、机电、计算机应用、采矿、汽车维修、工艺美术、建筑、旅游、幼师、财会、农学、医学护理、美容美发、平面设计、酒店管理、獭兔养殖、电工、摄影等专业,已经完全承担起了全旗36万人的职业教育重担。
德育为先,铸塑学生良好品行
学校的生源主要是本地区未考入重点高中的农村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出于生活压力,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疏于管理或教育不当,使得较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在行为养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一教育难题,苏德华校长带领教师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学生思想状况,认为教育应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走进学生的心灵空间,研究需求,因势利导。学校按照“抓管理、办特色、保位次、增容量”的指导思想,以“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为基本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在“内化”上狠下功夫,在“养成”上大做文章,特别重视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爱护公物、仪表着装和诚信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从入学开始,学校配合高一年级军训,采用“严管、宽容、结伴、高标准”的校本管理模式,提出了“严三管,弃四闲”中学生文明公约。“严三管”即管住自己的口:谈吐文明高雅,注重文化修养;观看演出或集会时,不大声喧哗。管住自己的手:上课勤于记笔记,杜绝小偷小摸行为,不乱扔废弃物;提高道德修养,不出手打人,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之手。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草坪,不攀爬阳台杆;坐姿优雅;不擅自走出校园,不乱串班级和宿舍,走人生正道;“弃四闲”即不说闲话:严谨求学,上课不交头接耳;不传递闲话:不说与自书己、集体、他人无益的话;不闲思:不想入非非,不空想,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培养恒心和毅力;不做闲事:端正学习态度,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对事情要冷静分析,不冲动;不看闲书:读有用之书,有益之书;不读无价值之书,不看宣传迷信、邪教、暴力、色情等书籍。通过践行“严三管、弃四闲”,逐步培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严三管 弃四闲”文明公约在2010年鄂尔多斯市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案例评比中获先进案例二等奖。
学校举行学生成人宣誓仪式,借以强化成人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学生说:“18岁,法律上成人的标志,从18岁开始我们不再是一个需要被监护和照顾的孩子,而是迈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人公民的行列,从此我们将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全部权利,同时我们也开始要承担宪法和法律所要求的全部义务和责任。我们将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借国家为职业中学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机会,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让其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国家”。此外,学校还开展“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回报社会”的主题作文活动。
在对学生进行诚敬、成人、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实时地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创业教育。学校提出“三我”,即“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前程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学校邀请政府有关人员到校讲座,讲旗情、讲市情、讲国情。以情动情,激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邀请企业界领导到校讲企业管理、发展前景。讲企业家个人成长经历,成功经验。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厂矿实地参观。情境引人,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欲,从而产生奋发学习知识、技能的动力。学校还为学生努力拓宽学习渠道,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选送学生到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学校积极为学生将来就业创造条件,学校经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学生鉴定、办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畅通就业渠道。总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出发,成才出发,发展出发,创造出发。 为让教师在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中站得更高,学校鼓励教师加强理论研究,增强艺术修养,并尝试进行理论探索,学校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把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研究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苏校长认为,以人为本的核心应该是人的科学发展,而人的科学发展首先是培养有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的人,其次才是人的知识技能。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学校始终把教师、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将培养具备高尚的职业德育和社会道德的师生列为奋斗目标,为培养更多素质高技能全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不懈努力。
职教为本,培养职业素质人才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使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同时,达拉特旗第十中学还致力于发展职业教育。学校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战略。根据“为民办学”的办学宗旨,学校用实际行动,力求促进全旗乃至全市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根据学生的要求、按照市场的需要选开专业,每种专业均有实习条件和实训基地。学校号召全校师生遍访社会行业能人,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小组,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社会能工巧匠依据职业标准对全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现已形成了具有中等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制度,保证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之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技能的能够基本胜任工作的技术人员。同时,学校还为就读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取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为学子以后就业创造了多种选择与成才的机会。
在努力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进行非学历的短期岗前培训和在岗提高培训,使得受训人员的既提高职业技能,又收获职业素养。学校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发挥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学校采取走出去,送教上门,到工矿企业服务,进田间地头上课。如学校为东达·蒙古王集团在达拉特旗风水梁开发区的獭兔养殖园区建立校外课堂、为内蒙古塔拉壕监狱的服刑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此外,学校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利用周六日和晚上为学员创设节假日课堂,让学员在校学艺。此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员工再发展,为无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打造好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先后为东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培训职工250多人次;为达拉特旗工艺美术商会培训工作人员150多人次;为达拉特旗响沙酒店、帅晨生态园等酒店培训职工300多人次。
除此之外,学校还坚持走校校、校企联合办学之路。从建校至今,学校先后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亿利PVC公司、神东煤矿、富通汽车维修公司、鄂尔多斯市治通驾校、鄂尔多斯市通达职业培训学校、达拉特旗工艺美术商会、响沙酒店等院校、企业建立联合办学关系。亿利PVC成为化工专业学习考察点、神东煤矿2号矿成为采矿专业实习考察点。学校还服务地方经济,成为“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国学文化产业内蒙古直属基地”。联合办学的机制的建立,为达拉特旗第十中学(达拉特技工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和对口就业提供了方便,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先后为亿利PVC培养职工340多名,为响沙旅游公司培养输送员工100多人。
十五载的办学历史,学校本着升学与就业并重的教育发展模式,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且每学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以激励学生提升职业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力促进就业教育。
艺体双馨,陶冶学生心灵
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始终坚持对职业学生进行“生态式”的德育、智育、体育的教育。从全校中华美文吟诵、汉字书写比赛,感恩父母,报效祖国演讲,到 “课前三分钟” 学生演讲;从诸多训练球队,各种艺术培训才艺班,到学生才艺展示活动,无不启迪了学生的智慧,磨炼了学生的意志,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增长了学生的技艺,以美育人,奠基其幸福人生。
学校倡导“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打造“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日有所增”。学校推出了“传承经典,书韵飘香-《论语》诵读的德育教育活动”,其主题为:感恩、诚信、责任。师生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吟诵《论语》,让经典的书韵飘荡在校园之中,打造出文化底蕴丰厚的学校。此项活动已坚持多年。以此为契机,贯彻落实“治学思想体系和育人工程实施纲要”,争做文明中学生。
在苏校长的领航下,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中开展班星、校星的评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 “我最爱戴的教师”的评选活动。树立全员育人思想,让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准则;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传统节日等活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学生参加校园评论、教学评议、常规检查等学校管理事项,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制定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民族精神、创新意识为主题,注重发挥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熏陶作用;体育运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形成沉着应对、执着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品质和能力……
2014年,学校美工组8名教师和30余名美工专业学生历时半年时间,用剪纸艺术在20米长卷上,再现了北宋写实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此剪纸艺术卷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中荣获“优秀项目”一等奖,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特等奖,并在天津国际会展中心荣誉展出。
十五载流金岁月,十五载栉风沐雨;十五载辛勤耕耘,十五载薪火相传。第十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收获了斐然的成绩,为地方培养输送了万名学子。学校多次受到国家、自治区、市级的嘉奖,2009年被鄂尔多斯市评为全市“民办优秀学校”;2010年被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 “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学校法人苏德华校长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9月12日学校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推进、教学改革与对口升学会议”。会上苏德华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经验。2010年国家级刊物《基础教育参考》的记者对苏德华校长进行了访谈,并以《以德立校 以技创业 面向高校 面向市场》为题,全面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2011年4月14日中央党校“理论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源栏目以“以德立校育英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发展纪实”为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经验。2012年9月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被认定为市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从1866年中国创建的福州船政学堂至今,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150年的追梦之旅。中国近现代职业指导理论的集大成者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不仅是获得谋生手段,而是让普通、平凡的技术工作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为了孩子的幸福和尊严,这方校园正变得与众不同。
内蒙古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内蒙古职业教育的瞭望塔。从这里,登高远眺,一眼望去,职业教育最美的景致,尽收眼底。这方职教天地中,有山,有水,有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