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向视角下的江西旅游产业开发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865739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它意味这人们凌驾于物质追求之上千姿百态的精神状况,意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道德水准以及人文修养,因而,文化的困境即是人群存在的窘境,文化的昌盛也体现了精神生活的满足。文化窘境,最令人恐惧的往往是二者构成恶性循环:文化越落后,经济就越落后;经济越落后文化也越落后。
  江西便是其中一例。在旅游产业领域也是如此。江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产业还不很发达。江西旅游资源无论从类型之丰富,还是质量之上乘,都可以算旅游资源大省,古色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民俗宗教旅游一应俱全,交相辉映。
  有享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被誉为“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的三清山和“天下第一山”革命圣地井冈山,还有鹰潭龙虎山等。境内植被覆盖度较高,其中不乏原始森林、古树、奇树和名花奇卉、珍稀植物,以樟树为最。赣北的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与中国长江相连,还有适宜于多种动物生长繁殖和栖息,最为著名的动物奇观为鄱阳湖的越冬候鸟。
  除了自然景观外,人文景观更是不一般,处处是亮点。江西是红色革命的摇篮,红色旅游很发达。有这样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旅游产业发展却相对很落后。究其原因,旅游发展中文化品味的缺失或者低劣可能是其中重要一环。
  当然,江西旅游界已经开始着手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提升旅游的档次。2007年省将旅游品牌定格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将全省的旅游定位是:观光休闲度假圣地,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的后花园。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景区的生命力是不可能长久的。”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如是说。可见文化因素的注入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与江西旅游资源相似湖南省,正是通过文化的“炒作”、包装及策划,使其旅游品味大幅提升,旅游产业获得大发展。
  可见,将文化内涵融入到旅游业已经成为竞争的起点,起点高则发展余地大。那么江西旅游产业如何走?笔者从文化视角谈几点看法:
  第一,文化理念定位要准,有特色。
  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唯一没有赣文化一说,尽管江西政区的形成远在西汉时期。不过赣方言还算是有特色,使江西老表的老乡认同感可能达成共识。可见,打造赣文化势在必行,通过旅游产业整合又是可行的。目前,江西旅游山水文化的发展已经暂漏头角,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文旅游的开发还不够,定位太低,整合不完善,有时不免形成恶性竞争,互相扯皮,缺乏协调。如武功山就是一例,处在三个地级市中间,彼此独自开发。
  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发达,学术昌盛,人才辈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文化“多方兼有,自成一体”,到了近代江西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在文化上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近来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旅游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文化底蕴的开发基本处于贫血状态。
  目前,旅游也的竞争已经由过去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转移到文化竞争,所以,江西也应该给自己把把脉,准确定位自己旅游产业的文化理念,但也不能没有特色。那就是:以打造赣文化为牵引,将古代优秀文化和现有绿色山水文化有机融合,同时将红色旅游文化进一步拓展,使其成为领头羊。
  江西在古代文化史上处于吴头楚尾,二者兼有,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然而始终没有独立出来,成为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在宋代江西出了许多文学家,加上江西山好水好,旅游文学胜极一时。在近现代史上,江西是红色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和瑞金可作为见证,江西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后人学习、继承和发扬。今年来,在江西万年发现了万年古稻,靖安古墓也正在发掘中,足见江西也是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都可以作为旅游来开发,提升江西的旅游的文化品位。
  陕西的旅游文化产业以秦汉唐为开发的主线,河南以中原文化为主,山西以晋商文化大作旅游产业文章,江西应以宋代旅游文学和目前的山清水秀有机结合,全方位着眼,打造自己的产业品牌。
  第二,要用文化思维来策划旅游,培育旅游文化品牌。
  策划可以赋予旅游文化产业新的生命力。思路决定出路,策划决定思路,而策划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一流的资源+一流的策划=一流的产品。有旅游资源,不一定有旅游产品,这需要开发;有旅游产品,没有特色,照样没有竞争力,这需要策划。由来决定未来,策划引导规划,有好的策划、规划,才有好的形象。策划、规划以创意贯穿,紧密相连,必须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资源开发应坚持规划第一,规划当中坚持策划第一,策划当中坚持文化第一,文化当中坚持特色第一、品牌第一。策划是创意经济,旅游文化资源有限,但产品赋予了创意,可以像万花筒一样活力无限。文化策划贵在创造性。如连云港借助《西游记》故事,大做花果山文章;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人创办了“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借“八月桂花香”,南京举办了“八月桂花节”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还大大提升了人气,搭建了良好的开放投资平台。江西也有不少这样的资源禀赋,可开发的空间很大,如仙女湖、井冈山等。
  有策划文化的思维,就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创意是文化的根本。抓旅游就是抓文化,旅游产品要有竞争力不能不依赖于文化的扩张力。古时一首《枫桥夜泊》,使姑苏城外寒山寺流传千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让人们对黄鹤楼、扬州心向往之。一部《少林寺》电影,带动了少林寺旅游景区的全面开发。这些都启示我们,文化具有博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可以依托旅游发展实现其产品的市场化,旅游产业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其文化含量,丰富浏览内容,提升产业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本着厚实的文化资源,借助大型的交流会议,多方位宣传,适时促销,精心包装,不排除炒作之法。最近,江西红歌会的成功演出和国际瓷器交流大会的举办,便是成功的例子,借歌声的东风,打出了江西的红色旅游品牌的魅力,驾会展的宝扇,推出了世界瓷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景德镇的旅游名片。总之,无论在文化资源开发当中,还是旅游形象设计塑造和旅游景观设计中,用文化思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第三,借文化方法来开发旅游。
  江西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其理而不说”,文化内涵的融入做的不够,如果我们深入自然景观的科学内涵的发掘,从看似平淡中发现其美学内涵,同时对其加以文化附会,其景观气质就大为改观。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更好地体现文化品味,就要体现其艺术性、民族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艺术的生命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不仅古老的艺术流行于人们之间,现代艺术之作也将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文化的发展是要有国际视野,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图腾崇拜,在今天开来是迷信的,但将其渗透到旅游中,不觉得有欠妥之处。各个地方的文化都有其特色,这也是旅游的动因之一,旅游的目的之一就是求新求异,但也不能走极端,保持传统,才能不失本色。
  建设文化景区,打造文化产业。山西先后推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及今年的开年大戏《走西口》,通过建设文化景区,发展文化产业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用文化促旅游,用旅游收入推动文化发展,将旅游和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江西目前专门从事文化产业的大公司或者大企业很少,政府引导向这个倾斜很有必要。当然,旅游企业向文化产业转是很必要的。借鉴成功例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民俗活动舞台节目、广场艺术和影视表演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的品位;结合景区特点,利用景区游客集散优势,设施各类展览馆、纪念馆,使单纯的观光休闲成为寓教于乐的 知识性旅游;举办各种大型文化节庆和文化竞赛活动等。
  江西山好水好,文化底蕴深厚。运用文化开发的方法来发展旅游业,前景看好。
  第四,用文化手段提升旅游发展。
  2003年7月,在以红谷滩为中心的南昌市昌北新城,一座以音乐喷泉为主题、集旅游、购物、观光为一体的秋水广场正式兴建。月牙形的秋水广场倚赣江而立,与隔岸不远处的滕王阁遥相呼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毕现。而紧挨着秋水广场的是赣江市民公园,分为赣文化长廊、滨江乐园、南昌之星、好吃街四部分。市民和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熟悉历代江西文化名人,了解宗教典故,欣赏全国最大的傩柱,还可以游玩一度为世界最高的摩天轮,在滨江餐饮城就餐。
  秋水广场是南昌新区的标志性建筑,是文化广场,体现了南昌“大气开放,诚信图强”的城市精神。文化广场的建设提升了城市旅游的品味。目前,南昌的面貌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秋水广场就是昌北新城的杰出代表。以八一广场为中心的旧城正需要改造,以适应新城市发展的要求。怎么改,是很多部门都要考虑问题,从文化旅游视角考虑,可能会处理的好些。南昌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既有自然景观又有文化景观,比较难得,我们如果从这个双重身份入手,既保留历史信息又融入江南水乡的山水文化气质,应该是一举多得的良策。
  举办文化节和筹办会展也是其中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有效手段。
  印象刘三姐和印象海南岛的成功演出,使广西和海南的旅游名声鹊起,带来了旅游难得的旺季。2008广东举行国际文化旅游节,使得广东的旅游亮点遍地开花,名气凸显,必将带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同期江西婺源举办了全国县域旅游发展论坛,其收效也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举办产业大会也是旅游文化开发的方法之一,对内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是宣传、展示自我树立形象的有效手段。
  第五,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实现文化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首先,建立旅游人才信息库。通过和各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兄弟单位部门的横向联系,吸纳知名专家、教授作为江西省旅游局的旅游顾问,建立专家信息库,定期邀请专家座谈,为江西出谋划策,提高江西旅游品位及档次,并利用专家影响向外界宣传扩大知名度。
  其次,建立培训基地。借助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院校的力量,在旅游科研和教学领域有计划地培养旅游人才,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分期培训、深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技能,是江西大的旅游管理水平走在前列。同时,大力引进旅游业相关人才培训与引进很有必要。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注重文化内涵、文化形式、文化过程和文化的细节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旅游发展追求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势在必行。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说过: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也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视野。孙尚清先生曾这样预见: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从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势头,我们看到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成熟期为期不远。
其他文献
摘 要: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相对弱化,师生交流互动少,这种趋势将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与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相冲突。为此,笔者提出要适应信息化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必须要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并针对此提出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师生交流;互动    1引言    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为标志的。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
期刊
摘 要:利用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思考过程,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金工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应用,体现了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特点    利用分组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
期刊
现代司法理念和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司法公正、司法文明,要尊重和保护人权,检察机关规范执法,强化办案质量正是这种要求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从这个意义出发,围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案件质量”,科学设计和构建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必将克服以往办案工作不规范、不透明的弊端,使案件从受理到结案的全过程置于案管部门的内部监督制约之下,做到实体、程序双公开,从源头上解决和根除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下面,笔者将就检察机
期刊
摘 要:所谓“意象”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和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有机统一体,体现了艺术创造中“物我融一”的情志。“意象性”在文人画中,往往是用来衡量作品是否“气韵生动”的关键,所以,文人画家十分重视“意象”的表达,强调对物象的描绘,不能局限于客观描摹,而要有心灵体验,这种体验超越自然之象,升华为深远的“意”,从而使文人画富有深邃的人生哲理和艺术意蕴,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期刊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多,经济周转量大大提升。人们除了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等来获取需要的资金外,民间借贷市场也红火起来。但因为其担保性比低等固有缺陷,所以因此引起的纠纷矛盾也是再所难免。还有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中渔利,有的借吸收资金之名搞集资诈骗,这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就我院近2年来所办此类案件作调研,总结如下。    一、牵涉罪名、案由及件数、人数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城市景观功能的思考,对景观界习以为常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挑战。纵观现代城市景观,多数偏重于景观的美化功能,而环保、抗灾等功能被景观的构成形式极大地削弱。  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仅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与人文关照,同时也使人们对城市景观功能的完整性提出了思考。本文以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为例,分析现在城市景观中对景观功能的完整性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技术的进步,劳动力就业形势的变化,我国成人教育及培训市场日渐形成。但教育培训产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对目前还不太成熟的成人教育培训市场进一步加以规范并正确引导,从而使其有序发展。我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的经济情况和人文风俗差距大,由此不同地域的文化程度差异也非常大、整体文化程度比发达国家要低,为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者的个人素质,建立和完善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是
期刊
摘 要:开发和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这一变革的重要保证,对完成新世纪系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兴起对军事人才资源开发造成的影响及提出的新要求,对如何更新军事人才资源开发观念,完善军事人才资源开发机制,营造良好的军事人才开发环境,提出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见解。  关键词:军事人才;人才开发     
期刊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信访条例》等一系列关于行政救济的法律、法规,显示我国行政救济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发展的深入,我们已有法律领域出现了明显滞后于社会生活需要的状况。    一、 行政救济制度的内涵    笔者认为准确的行政救济定义应该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
期刊
摘 要:正义不应该是一个被讨价还价的对象,但是在事实清楚但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认罪是一个司法难题。是冒着永远找不到答案的风险,穷尽司法资源去寻找证据,还是通过从轻处罚换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认罪。这是一个在价值和现实中的抉择的难题。中国能否借鉴、移植“辩诉交易”制度更是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话题。  关键词:辩诉交易;借鉴;认罪    一、 对于“辩诉交易”的认识    什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