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授业者,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合作和探究。尤其是物理课教学过程,那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实验,解决科学问题。当下新课标提出初中物理教材的实验内容不再是以教材所体现的前人研究和得出的结论,而是要与当下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师更应该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通过示范与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历,建立科学探究的兴趣,组织学生在合理的环境中,进行正规的科学研究实验,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以领悟知识背后的科学思想和精神。
【关键词】物理实验;动手能力;提问能力;实验能力;实验环境
新课标物理课程标准把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新课标着重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此,笔者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表达自己的以下观点。
1 老师应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一切实验的探究都是由问题引发的。面对当下的课程改革,物理老师要尤其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实验操作过程里。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就是要提出问题,不断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因此,在物理实验开始时,教师要不断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来探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外,科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就会自然形成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的习惯。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对课本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科学概念充满好奇,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良好的引导。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研究大气压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里熟视无睹的挂衣钩提出研究挂衣钩如何贴在墙上的原理,这就自然的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的道理,还能通过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要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时,教师一般都会利用自行车这一实例,虽然学生都见过自行车,但是单凭对自行车的记忆来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还是不够敦实的。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自行车实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老师在解答问题的同时科学原理也随之明了了。
3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好比小孩学走路,不可能一开始就撒手不管,而是要通过演示、扶持、在孩子具备了行走能力之后再放任自由。同样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是一个过程,过程的不同阶段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3.1 演示:学生天生具有观察和模仿能力,所以在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实验时,教师的演示必不可少。例如最简单的质量测量,这是物理试验中常见而且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向学生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在学生没有疑问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3.2 指导:在学生初步开始实验的时候,老师不能放手不管,因为实验室是一个干净却又隐藏着危险的地方,各种化学试剂的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不可能发生改变并引发危险。这就要求老师在这个过程里做一定的引导和指导,耐心的讲解试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后再慢慢放手。
3.3 放手:在你确保实验安全可靠之后,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实验和总结实验结果了。因为学生的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教师的过分参与只会阻碍了学生的自由发挥。所以教师应该在条件成熟之后放手,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
4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实验能力顾名思义必须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单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要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良好的实验环境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学校和物理老师共同努力。
4.1 课堂实验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容易激活,实验能力也更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创造轻松、和谐的实验氛围。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实验方法。
4.2 课程实验过程中实施激励性评价: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性格和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缺乏信心,不敢下手,或者态度不严谨,这些都是要排除的消极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以激励为突破口,用肯定的语气让学生相信自己,并指导他们参与实验。只有虔诚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做好每一次实验。
4.3 课后开放物理实验室:课只有45分钟,在这45分钟之内,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要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不受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自己动手做自己喜欢的实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总之,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注重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要在硬件设施上积极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作为教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应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并通过多方面自主的探究活动,达到学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真正体验到学习自然科学的乐趣,并以此更好地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动手能力;提问能力;实验能力;实验环境
新课标物理课程标准把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新课标着重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此,笔者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表达自己的以下观点。
1 老师应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一切实验的探究都是由问题引发的。面对当下的课程改革,物理老师要尤其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实验操作过程里。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就是要提出问题,不断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因此,在物理实验开始时,教师要不断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来探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外,科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就会自然形成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的习惯。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对课本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科学概念充满好奇,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良好的引导。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研究大气压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里熟视无睹的挂衣钩提出研究挂衣钩如何贴在墙上的原理,这就自然的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的道理,还能通过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要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简单的机械运动时,教师一般都会利用自行车这一实例,虽然学生都见过自行车,但是单凭对自行车的记忆来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还是不够敦实的。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自行车实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老师在解答问题的同时科学原理也随之明了了。
3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好比小孩学走路,不可能一开始就撒手不管,而是要通过演示、扶持、在孩子具备了行走能力之后再放任自由。同样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是一个过程,过程的不同阶段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3.1 演示:学生天生具有观察和模仿能力,所以在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实验时,教师的演示必不可少。例如最简单的质量测量,这是物理试验中常见而且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向学生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在学生没有疑问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3.2 指导:在学生初步开始实验的时候,老师不能放手不管,因为实验室是一个干净却又隐藏着危险的地方,各种化学试剂的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不可能发生改变并引发危险。这就要求老师在这个过程里做一定的引导和指导,耐心的讲解试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后再慢慢放手。
3.3 放手:在你确保实验安全可靠之后,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实验和总结实验结果了。因为学生的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教师的过分参与只会阻碍了学生的自由发挥。所以教师应该在条件成熟之后放手,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
4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实验能力顾名思义必须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单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要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良好的实验环境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学校和物理老师共同努力。
4.1 课堂实验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容易激活,实验能力也更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创造轻松、和谐的实验氛围。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实验方法。
4.2 课程实验过程中实施激励性评价: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性格和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缺乏信心,不敢下手,或者态度不严谨,这些都是要排除的消极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以激励为突破口,用肯定的语气让学生相信自己,并指导他们参与实验。只有虔诚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做好每一次实验。
4.3 课后开放物理实验室:课只有45分钟,在这45分钟之内,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要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不受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自己动手做自己喜欢的实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总之,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注重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要在硬件设施上积极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作为教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应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并通过多方面自主的探究活动,达到学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真正体验到学习自然科学的乐趣,并以此更好地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