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上网不良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正确认识中学生的不良上网行为,分析其心理成因,积极寻求对策,对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上网;不良行为;现状;原因分析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get to the Internet bad present condition, reason of the behavior analysis and counterplan
Guo guang-heng
【Abstract】The high school student get to the Internet the bad behavior played more more strong power and have already become a school, family, society deep concern of problem.Exactitude understanding high school student of bad get to the Internet behavior, analysis it mental state become because of, aggressive look for a counterplan, to large high school student health growth have very importance of function.
【Key words】High school student;Get to the Internet;Bad behavior;Present condition;Reason analysis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因此,正确认
识中学生不良上网行为,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积极寻求对策,对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1.中学生沉迷于互联网的现状
下面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07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08 年3月)中提供的相关数据。
1.125 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 1.07 亿,是中国网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
1.2网吧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重要去处,中小学生网民中有 33.5%在网吧上网。
1.3青少年网民网络交友聊天频繁。有超过一半(55.9%)的青少年网民声称在网上结交过新朋友。
1.4青少年网民网络娱乐行为倾向明显,玩网络游戏比例高达 73.7%。
1.5青少年网民中近三成有网瘾倾向。青少年网民中有近三成(27.1%)有网瘾倾向。
2.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心理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辞中学生对网络如此痴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主观原因。
2.1.1网络满足了中学生情感交往的需求。
中学生对情感交往的需要是强烈的,而网络交往比现实生活有着更大的交往空间,这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现实生活中与父母的冲突,与老师的不协调,与同学交往的不愉快,都很容易促使他们到网络中去寻找朋友,寻找安慰。
2.1.2网络满足了中学生获得尊重的需要.
中学生在心理上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敬,渴望获得成就、独立和自由。如游戏中的不断升级,交往中的人气凝聚,博客中点击率的不断攀升等等,都使中学生觉得自己获得了地位、荣誉和威信,满足了被尊重的需要。
2.1.3网络中交往中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满足了中学生追求“个性”的需要。
中学生向往“自由”,渴望“个性”。 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纪律道德约束,要求他们必须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在网络中,他们可以随意地改变自己的性别、身份、年龄,还可以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你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服饰、长相,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角色,“个性”十足。
2.1.4网络中的随意发挥性满足了中学生发泄不良情绪的需要。
正值青春期的广大中学生,多愁善感,总觉得“烦恼”不少。此时网络就成了一个最好的发泄场所。在聊天室,你可以说你想说的话,做你想做的事,不管别人高兴与否;在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血腥的场面,完全不用顾及后果,很是“刺激”。
2.1.5网络中精良的画面制作满足了中学生的视觉需要。
2.2客观原因。
2.2.1家庭因素。
首先是现实与期待值之间的矛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而人中龙凤终为少数,这似乎也就注定了在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努力或成就与父母的期望相差甚远。当孩子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时,他们的注意力不自然的要发生转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父母过高的期待,过度的唠叨把孩子推向了网络世界。
其次是父母的关心与爱是否为孩子所接受。天下少有不爱儿女的父母,但却少真正懂得或理解父母之爱的孩子。当父母的爱不能为孩子所接受时,网络就成了孩子寻找亲情、友情甚至爱情的一个“最佳”去处。
父母在重要的时间段很少真正关心孩子。孩子与父母相处的重要时间段就只有周末或假期,但各种各样的应酬使得大部分时间是孩子一个人在家,面对网络强大的吸引力,恐怕孩子很难抵制。
2.2.2学校因素。
在学校很大程度上是以分数取人的,这不是学校的世故,更不是学校的错。分数就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数字化体现。但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是很难理解这一点的,他们认为是学校要分数,老师要分数,于是开始产生抵触情绪,干脆到网上去寻找快乐,因为在网上,没有人会问你考几分,更没有无休止的上课、补课,作业,考试。
2.2.3社会因素。
一是学生学习的负担过重,网络成一个很好的“避难”场所。
二是我国对青少年上网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目前规范我国这一方面的法规,还不够健全,再加上执行不到位,力度相当不够。
3.对策
3.1预防为主:让学生正确认识上网成瘾的危害,坚持预防为主。
据诺丁汉大学最早研究网络病的心理学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的研究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为此,社会、家庭、学校应当共同努力,通过影视、图片、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正确认识上网成瘾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3.3加强监督:家校形成合力,加强监督。
中学生一旦产生上网不良行为,想戒除是比较困难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和家长的力量,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首先,家长要严格监督,帮助孩子克服网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家长认为孩子上网玩游戏、聊天的时间并不长,每周不过两三个小时,但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是:想游戏、讨论游戏的时间可能是玩游戏时间的数倍。第二种情况是,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不能让孩子越雷池半步。这种“堵”的方法可能是堵出孩子的逆反心理,堵住了家里,却把孩子送进了网吧。第三种情况是拿孩子上网一点没办法,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其实,家长可以周末多陪陪孩子,多花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多几种娱乐方式;多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上网,一起制定克服网瘾的计划,不要让孩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上网等,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而不是只顾自己在外应酬,回头又怨孩子不争气。
其次,作为学校,第一要加强教育学生理性的认识网络,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第二是要严格控制,做到让学生在行课期间不要进入网吧。第三是要对已经有网瘾的同学多一分关心,多一分引导,多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感受到应有的爱与尊重。第四是充分利用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感化学生,让学生告别网络中的不良行为。第五是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3.3另一个角度看网络: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开发商和经营者的动机。
一位网络游戏开发商坦言:“这个行业开发商和设计者的目标,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欲罢不能,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嘛。”
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就是:无论你在网络中玩多久,最终你还得回到现实世界。我们只是被别人利用了,成为了别人赚钱的工具,我们为别人创造了财富,造就了别人的成功,而我们却为此付出了健康、金钱、前途和亲情的沉重代价。想到了这些,我们还会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吗?
3.4净化环境,健全机制:国家应当净化网络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国家要高度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强化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一切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游戏出版审查机制,严格网吧的经营和管理,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创造绿色的网络空间。
中学生上不良上网行为并非不能戒除,只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广大中学生共同努力,承担好自己应尽的职责,我们相信,网络最终也会同当时的武侠小说、情感小说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一样,成为一道过去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7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08 年3月)
[2]《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范大学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3]《青春期44堂心理课》,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4]《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收稿日期:2009-03-10
【关键词】中学生;上网;不良行为;现状;原因分析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get to the Internet bad present condition, reason of the behavior analysis and counterplan
Guo guang-heng
【Abstract】The high school student get to the Internet the bad behavior played more more strong power and have already become a school, family, society deep concern of problem.Exactitude understanding high school student of bad get to the Internet behavior, analysis it mental state become because of, aggressive look for a counterplan, to large high school student health growth have very importance of function.
【Key words】High school student;Get to the Internet;Bad behavior;Present condition;Reason analysis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因此,正确认
识中学生不良上网行为,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积极寻求对策,对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1.中学生沉迷于互联网的现状
下面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07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08 年3月)中提供的相关数据。
1.125 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 1.07 亿,是中国网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
1.2网吧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重要去处,中小学生网民中有 33.5%在网吧上网。
1.3青少年网民网络交友聊天频繁。有超过一半(55.9%)的青少年网民声称在网上结交过新朋友。
1.4青少年网民网络娱乐行为倾向明显,玩网络游戏比例高达 73.7%。
1.5青少年网民中近三成有网瘾倾向。青少年网民中有近三成(27.1%)有网瘾倾向。
2.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心理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辞中学生对网络如此痴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主观原因。
2.1.1网络满足了中学生情感交往的需求。
中学生对情感交往的需要是强烈的,而网络交往比现实生活有着更大的交往空间,这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现实生活中与父母的冲突,与老师的不协调,与同学交往的不愉快,都很容易促使他们到网络中去寻找朋友,寻找安慰。
2.1.2网络满足了中学生获得尊重的需要.
中学生在心理上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敬,渴望获得成就、独立和自由。如游戏中的不断升级,交往中的人气凝聚,博客中点击率的不断攀升等等,都使中学生觉得自己获得了地位、荣誉和威信,满足了被尊重的需要。
2.1.3网络中交往中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满足了中学生追求“个性”的需要。
中学生向往“自由”,渴望“个性”。 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纪律道德约束,要求他们必须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在网络中,他们可以随意地改变自己的性别、身份、年龄,还可以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你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服饰、长相,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角色,“个性”十足。
2.1.4网络中的随意发挥性满足了中学生发泄不良情绪的需要。
正值青春期的广大中学生,多愁善感,总觉得“烦恼”不少。此时网络就成了一个最好的发泄场所。在聊天室,你可以说你想说的话,做你想做的事,不管别人高兴与否;在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血腥的场面,完全不用顾及后果,很是“刺激”。
2.1.5网络中精良的画面制作满足了中学生的视觉需要。
2.2客观原因。
2.2.1家庭因素。
首先是现实与期待值之间的矛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而人中龙凤终为少数,这似乎也就注定了在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努力或成就与父母的期望相差甚远。当孩子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时,他们的注意力不自然的要发生转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父母过高的期待,过度的唠叨把孩子推向了网络世界。
其次是父母的关心与爱是否为孩子所接受。天下少有不爱儿女的父母,但却少真正懂得或理解父母之爱的孩子。当父母的爱不能为孩子所接受时,网络就成了孩子寻找亲情、友情甚至爱情的一个“最佳”去处。
父母在重要的时间段很少真正关心孩子。孩子与父母相处的重要时间段就只有周末或假期,但各种各样的应酬使得大部分时间是孩子一个人在家,面对网络强大的吸引力,恐怕孩子很难抵制。
2.2.2学校因素。
在学校很大程度上是以分数取人的,这不是学校的世故,更不是学校的错。分数就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数字化体现。但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是很难理解这一点的,他们认为是学校要分数,老师要分数,于是开始产生抵触情绪,干脆到网上去寻找快乐,因为在网上,没有人会问你考几分,更没有无休止的上课、补课,作业,考试。
2.2.3社会因素。
一是学生学习的负担过重,网络成一个很好的“避难”场所。
二是我国对青少年上网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目前规范我国这一方面的法规,还不够健全,再加上执行不到位,力度相当不够。
3.对策
3.1预防为主:让学生正确认识上网成瘾的危害,坚持预防为主。
据诺丁汉大学最早研究网络病的心理学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的研究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为此,社会、家庭、学校应当共同努力,通过影视、图片、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正确认识上网成瘾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3.3加强监督:家校形成合力,加强监督。
中学生一旦产生上网不良行为,想戒除是比较困难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和家长的力量,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首先,家长要严格监督,帮助孩子克服网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家长认为孩子上网玩游戏、聊天的时间并不长,每周不过两三个小时,但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是:想游戏、讨论游戏的时间可能是玩游戏时间的数倍。第二种情况是,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不能让孩子越雷池半步。这种“堵”的方法可能是堵出孩子的逆反心理,堵住了家里,却把孩子送进了网吧。第三种情况是拿孩子上网一点没办法,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其实,家长可以周末多陪陪孩子,多花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多几种娱乐方式;多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上网,一起制定克服网瘾的计划,不要让孩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上网等,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而不是只顾自己在外应酬,回头又怨孩子不争气。
其次,作为学校,第一要加强教育学生理性的认识网络,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第二是要严格控制,做到让学生在行课期间不要进入网吧。第三是要对已经有网瘾的同学多一分关心,多一分引导,多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感受到应有的爱与尊重。第四是充分利用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感化学生,让学生告别网络中的不良行为。第五是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3.3另一个角度看网络: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开发商和经营者的动机。
一位网络游戏开发商坦言:“这个行业开发商和设计者的目标,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欲罢不能,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嘛。”
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就是:无论你在网络中玩多久,最终你还得回到现实世界。我们只是被别人利用了,成为了别人赚钱的工具,我们为别人创造了财富,造就了别人的成功,而我们却为此付出了健康、金钱、前途和亲情的沉重代价。想到了这些,我们还会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吗?
3.4净化环境,健全机制:国家应当净化网络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国家要高度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强化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一切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游戏出版审查机制,严格网吧的经营和管理,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创造绿色的网络空间。
中学生上不良上网行为并非不能戒除,只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广大中学生共同努力,承担好自己应尽的职责,我们相信,网络最终也会同当时的武侠小说、情感小说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一样,成为一道过去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7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08 年3月)
[2]《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范大学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3]《青春期44堂心理课》,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4]《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收稿日期:2009-03-10